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码头工程基坑施工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码头工程基坑施工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摘要]码头工程作为水工工程的一种,其基坑的施工技术有别于陆上基坑的施工方法。文章以安徽省淮南市皖江物流码头工程为例,从其工程概况,地质情况,阐述其施工技术特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关键词]皖江;码头工程;基坑;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水工工程)工程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泥集村,淮河北汊左岸上六坊行洪区段。工程新建4个2000吨级泊位,设计吞吐量为510万t,共使用岸线长度322m。该工程的码头平台建筑在淮河河道的漫滩上。为满足码头平台上部结构施工的需要,在码头桩基施工完成后、码头前沿土体与主河道挖通、形成港池前,需要开挖基坑,基坑底高程为+12.5m,基坑深度8.5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为二级基坑。码头平台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基坑与淮河主河道之间的坝体将进行挖除,形成码头前沿港池和回旋水域。

2工程地质

在施工前的地质勘查资料中,工程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及上更新统(Q3)地层。现将场地地层分为9大层,自上而下分别如下:①1层耕土(Q4ml):黄褐色,稍湿,中密,以可塑粘土为主,局部堆积为耕填土,含碎石。主要分布于淮河大堤及两侧,勘探揭露层厚约0.50~1.40m,层底高程约17.33~26.33m。②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可塑状态。层厚0.5~3.70m,层底标高为14.33~24.83m。②-1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硬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局部含砂姜。层厚1.30~5.9m,层底标高为14.60~24.43m。③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软塑状态,局部含少量颗粒状砂姜。层厚0.60~2.50m,层底标高为14.92~24.13m。④层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黄褐色,可塑状态,局部夹薄层状粉土。含颗粒状砂姜,粒径约0.2~0.5cm。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2.20~8.80m,层底标高为7.31~18.03m。⑤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可塑状态,局部含颗粒状砂姜,该层分布于全部场地,层厚2.10~7.70m,层底标高为2.51~15.13m。⑥层粉土(Q4al):褐黄色,中密~密实,以密实状态为主,饱和,局部夹细砂,含颗粒状砂姜,分布于全部场地,层厚1.90~11.20m,层底标高为-4.17~9.53m。⑦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青灰色,可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局部夹薄层粉土。含颗粒状~碎石状砂姜,局部较密集,粒径范围约0.5~3cm。该层分布于全部场地,层厚1.40~9.80m,层底标高为-7.92~5.03m。⑦-1层粉质粘土(Q4al):青灰色,硬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及铁锰氧化物,含碎石状砂姜,粒径范围约0.5~3cm。该层分布于部分地段,层厚1.30~4.50m,层底标高为-10.63~0.73m。⑧层粉砂夹粉土(Q4al):青灰色,密实,夹粉土薄层,局部混细砂,含砂姜。层厚6.20~12.00m,层底标高为-19.29~-13.55m。⑨层粉质粘土(Q3al):青灰色~灰绿色,稍湿,硬塑状态,局部含砂姜,最大揭露层厚1.40~5.70m,层底标高为-22.09~-16.45m。⑨-1层粉砂夹细砂(Q3al):褐黄色~灰黄色,密实,饱和,夹细砂,局部混中砂。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大量砂姜,砂姜粒径约1~5cm。该层最大揭露层厚9.6m,层底标高为-29.04m。

3基坑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

3.1基坑设计参数的确定

根据上述工程地质情况,要确定出基坑的基础设计参数,见表1。

3.2施工工艺

(1)确定技术参数:深基坑底面开挖总长为322m,基坑顶面长度为340.6、426.8m。码头后侧、上游侧和下游侧基坑边坡设计坡度为1∶3,为永久边坡,这三面的边坡在第一阶段开挖时,均按照1∶1.5坡度开挖,在第二阶段开挖时,形成设计边坡。邻水侧的基坑边坡为施工临时边坡,与淮河间形成坝体时的内坡施工坡度为1∶3。基坑第一阶段开挖后,邻水侧的基坑边坡坡肩距现水位河道坡肩约50m。基坑顶部和底部长度示意图,见图1。(2)开挖步骤:为了方便桩基的检测、桩帽和上部结构的施工以及构件的安装,基坑分为2个阶段进行开挖。第一阶段开挖深度约3.7m,开挖至桩帽底部,高程为+17.3m,顶宽33.1m,底宽16.8m,开挖土方约25900m3。第二阶段开挖至标高在+12.5m,形成港池断面,开挖土方约184780m3,边坡挖至设计坡度。第二阶段开挖在码头平台前沿叠合板安装完成一半后进行,本次开挖后,陆上开挖全部完成。基坑与主河道间的坝体开挖,采用的是挖泥船水上开挖方式。(3)基坑的施工工艺分为7个步骤:测量放线→第一次开挖→安全防护→排水→测量放线→第二次开挖→排水。其中,基坑的开挖采用的方式为放坡开挖,明沟排水。基坑坡底线处设置60cm×30cm×50cm排水明沟,每隔50m设置集水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涌水应立即探明涌水口,并挖沟槽将水引至就近的集水坑,用泥浆泵进行排水。土方挖运主要采用“挖掘机+自卸车”施工。基坑内部挖土方应遵循分层、分区、分块的原则开挖,严禁相邻多区域大面积同时开挖,开挖区域划分片段,划定每台挖掘机的施工范围,开挖时应分层,分层位置应考虑边坡位置,不能超挖。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面高差不得大于3m,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工程桩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的损坏等工程事故。运输车辆应按照重载车和空车的路线分道行驶。根据挖机及运土车的运行路线,在坑内外通道处均需设置培土路肩,并应确保车辆运行路线中土体的稳定。挖土过程中严禁机械碰撞工程桩。土方运输至大坝后方业主指定的堆土场地,运输距离2km以内。由于本次工程属于码头工程,距河道较近,因此,基坑的排水方式采用的是明渠集水井排水(又称为集水井降水法)。集水井降水法一般适用于降水深度较小,且土层为粗粒土层或渗水量小的粘土土层,符合该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要求。当基坑(槽)挖到接近地下水位时,沿坑(槽)底四周或中央开挖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沟底比挖土面低0.5m以上,并根据地下水量的大小,每隔20~40m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底面低于挖土面1~2m,使水顺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出涌入集水井中的水,即可在基坑底面继续挖土。当基坑(底接近排水沟底时,再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基坑挖到所需的深度为止。本次工程在主体基坑坡顶靠淮河侧和大坝侧,各设1道截水沟,防止降雨大量汇入基坑,明排水可排入截水沟。最终通过明渠排至淮河。在淮河侧基坑坡脚挖排水沟设有相应的集水井,基坑底设置有5‰的纵坡,这样可以向排水沟汇聚渗水。用污水泵抽排至边坡顶的排水沟内,排出场外。基坑底排水沟宽60cm×30cm×50cm,坡度5‰,每隔50m设1个集水井。集水井尺寸0.6m×0.6m×1.0m。按开挖断面长度320m计算,共需6个集水井。排水示意图,见图2。

4结语

根据上述的施工工艺方法,顺利完成了皖江物流码头工程的基坑施工。基坑施工融合了地质勘查、岩土检测、岩土施工和结构施工于一身的系统性施工作业。

作者:陶飞冬 单位:潘集淮河河道管理局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