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电控制工程教学效果对策

机电控制工程教学效果对策

摘要分析了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培训和科研教学结合的教学改革途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现状

就我们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理论部分,实验部分,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48课时,教材采用郝吉明等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该课程分为主要四大块内容:污染物生成控制、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和稀释扩散控制。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为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讲解。(2)实验部分我们开设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是32个课时,包括10个实验,包括比重瓶液相置换法测定粉尘真密度、室内甲醛污染监测、空气中SO2的测定、硫化钠碱溶液吸收气体中的氮氧化物、活性炭吸附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催化燃烧法净化废气中苯系污染物、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测定、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和烟气脱硫除尘综合性实验。(3)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为时两周。采用老师先讲解,学生分组后再进行计算、绘图、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计算:除尘器的比较和设计,管网布置及计算,流量计、风机和电机的选型等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照设计程序编写,比如设计除尘器根据烟尘的气量和烟尘特点,对除尘器进行选型和工艺方案设计,并进行相关设计计算、设备选型等。图纸要求:平面布置图、轴测图、设备图及局部放大图等。

2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相比教材要求的80~100学时有较大差距,并且该课程涉及化工原理和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理论,内容繁多抽象,较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在后续面临课程设计时仍然不知所以,很难运用衔接。(2)教材内容滞后由于大气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基础理论内容较多,真正涉及实践应用的内容较少,缺乏实际工程案例介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成果没有及时在教材中呈现,一些新法规政策也没有及时补充,教学内容相对于实际存在滞后。(3)实习管理低效,实习环节敷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走马观花”的实习模式使得后续在做设计时纸上谈兵,凭空设计,很难将理论和实际结合。(4)实习基地的有限缺少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实习基地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实习经费有限,加上不少企业认为学生的实习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存在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导致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习基地不能保证,并且还常出现在同一单位扎堆过多的学生实习,难以保证实习质量。

3应对举措

(1)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程体系和其他课程有交叉渗透,涉及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授课时要考虑内容的补充和衔接。由于大气环境污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不同时期的大气环境关注点不同,相关的政策和防治技术也会有更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最新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政策,及时了解国内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际与时俱进。比如,补充相关雾霾专题,带动学生一起查阅文献和报道,了解细颗粒物的定义、来源和危害,及时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更新补充教学内容。为了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在多媒体课件中多加入一些Flash动画,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比如除尘器教学环节可以添加一些动画效果来诠释除尘原理,从而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2)解决实习基地和实习管理的低效问题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联合几所大学的环境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方面的优势和力量,构建环境实习基地示范区,并优化配置各学校的实习时间,尽量一个实习基地一次性容纳20~30名学生实习规模为宜,避免“人满为患”,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也可考虑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但对分散实习的模式、指导方式和考核方式要加以适当的考核和跟踪,加强对分散实习的管理。(3)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将理论学习、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研,教师可以时刻把握专业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相应提高,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结论

通过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等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理念和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卢彦越,刘绍刚,胡玉平,等.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169-171.

[2]陈男,胡伟武,冯传平,等.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04):142-145.

作者:陈荣平 虞磊 勇强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