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分析

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分析

一、将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有机结合

在艺术设计领域,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现在所说的创新,则是强调一种深度的、高层次的创新。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有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其打开设计大门的钥匙,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则是一个设计者成功的保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失去了创新,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所以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要突出创新性的特征,通过具有创新因素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几个培养目标的设定,既有传统教育特色的体现,也有对国外设计学院的借鉴,同时还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说培养目标的确立,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是横向的整合。所谓横向整合,就要是突出课程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我们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综合设计人才。所以课程的内容也应该体现出一种综合性和前沿性,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在包含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一些和设计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的内容,如文学、美术、哲学、心理学等内容,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在设计中体现出更多的文化内涵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的很多传统艺术,如剪纸、皮影戏等等,都能够给当前的艺术设计以很大的启示和借鉴,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突出中国艺术设计独特性,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需要。其次是纵向的整合。因为艺术设计所包含的方向众多,不同的方向之间,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区别。而所谓纵向的整合,其实就是要避免课程内容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要在一定程度上精简课程内容。如果说横向整合,是追求学科综合性特点的话,那么纵向整合,则是一种选择和精简。如广告设计方向中有《标志设计》《VI设计》课程,一般来说标志设计作为VI设计的前续基础课程,其教学的内容是VI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VI设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教学,完全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开设《标志与VI设计》课程。又比如《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史》课程,都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而《室内设计原理》涵盖十分广泛,包含了室内设计史的内容,那么就应该对这两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剔除掉重复的内容,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使课程建设更具专业性。

三、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对这两种类型课程关系的协调,可以参照德国包豪斯的理念。当前的结构是先学基础,后学专业,基础课安排在最前面,学完基础课之后再进行专业学习,虽然符合一般的学习规律,但是其忽视了技术实践的系统性。因为每一个基础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有及时的实践来加以巩固,倘若等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学完之后,再进行统一的知识运用,无论是在时效性还是实用性上,都会有很大的缺失。而德国的包豪斯学院,采取的是两者并行的方式。每一个年级都有相应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而使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得到有机的渗透和促进。其次是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型人才,要努力达到一种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但是必需和够用的标准是多少?两者之间的比例应该怎样安排?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国外著名的设计院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基本都是1:1,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指导意见中也给出实践和理论课程各占一半的建议。在这个总体的比例下,再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比如设计概论、设计史等,主要是一些理论内容,因此学习时间就要多于实践时间。而室内设计制图、CAD等课程,主要是以实践为主,则实践时间就要多于理论学习时间。即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进行灵活的把握,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平衡发展。最后是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的关系。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有机补充,之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其实选修课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其不仅符合艺术设计综合性的特征,也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要对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统筹和规划。一方面,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对应。因为之前对选修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必修课在进行各种调整和变革的同时,选修课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这就造成了必修课的与时俱进和选修课的单一守旧。所以要将两者看做是一个整体,一方变化,另一方也不能无动于衷,而应一主一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也要对两者之间的比例进行规划。当前院校选修课所占的学分比例,大多仅占到学分总比例的20%左右,虽然是选修课,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太大,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选修课不重要的误区。所以要适当调整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选修课的学分,要占到总学分的35%左右,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对课程体系构建的保障进行完善

首先是大力开发各类课程资源。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资源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开发其它各类的课程资源,要能够给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必要而直接的帮助。如对学校资源的开发,各高校之间,应该加大合作力度。拿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本地区其他类型的院校,如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等,也有该专业。学校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上也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所以为这种合作打下了一个基础。高职院校可以学习这些院校的理论课程建设,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则可以学习高职院校注重实践的经验和办法。两者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又比如学校所在的地区,都有各种和设计相关的企业、工作室等,其中不乏很多设计一线的优秀设计者,邀请他们到学校中来,定期开展各种讲座、培训等,在丰富学生设计知识、提高学生设计技能的同时,还能使他们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形势和最新需求。其次是大力加强各类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所突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实训平台作为保证。在校内,应该大力加强项目工作室的建设,这对于课程体系构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边学习边实践的形式,能够让理论和实践得到最快的结合。

随之也要对课程建设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项目工作室更像是一个推动器,推动着课程体系构建的动态发展。在校外,要主动地跟一些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充分做到学以致用。最后是强调教师的双师型建设。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逐渐成为职业院校的重点,所以关于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也一直是一个重点关注的话题。但是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课程体系构建现状的分析和某一个方面改进的层面上,宏观的、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宏观的、理想化的思考,以期能够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使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人才能够更加适合社会和时展的需要,进而使整个专业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杨燕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