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电课程教育状况与解决路径

机电课程教育状况与解决路径

本文作者:郭贵中、李文星 单位:新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由于《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教学是阶梯式的,每章节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下一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章节之间联系广泛,要求记忆的内容繁多。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理论教育和基本专业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掌握各类PLC编程指令以及对机、电、液、气控制的能力。尽管很多地方院校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多媒体利用的技术水平不高,很多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材的扫描或者翻版。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院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地方政府办学经费的投入很难满足地方院校快速发展需要。地方院校在经费不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为了能够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对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投入也就相对减少,各种实验用仪器设备的更新率较慢,有限的实验实践场地也满足不了学生亲自动手的需要。

由于《机床电气控制与PLC》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不仅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更是一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学生除了能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要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很多地方院校对学生的《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考核评价方法都是采用期终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考核为辅,实际以理论考试分数为准。这种只注重结果评价,而不注重过程考核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实际效果,仅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和限定的考试题型的情况下,很难公正,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地方院校应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趋势,从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适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体系。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自学讨论法和引导归纳法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持续学习的能力。

针对PLC技术的迅速发展,地方院校应积极改革《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内容。一方面要积极选用、自编含有最新PLC技术理论和实例的教材,或者自编《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讲义,辅助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进行相关学术和科学研究,把教材以外的最新PLC技术理论引入课堂教学。同时要对现有《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各个独立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打破简单以教材顺序授课的方式,根据满足各项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融教、学、做相结合为一体。”[2]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PLC专业课的教学不仅要有理论讲解,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和感知。”[3]由于《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知识点很多都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在课堂上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传统的教学板书形式不能充分满足课堂教学需要,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并以随机性、灵活性、多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的学了掌握课程理论和课程实验之外,应当结合课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动手实践方面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锻炼,并有所创新。”[4]因此,地方院校一方面要加大对实践条件的改善,更新落后的实验仪器设备,开辟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