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构建基础教育数字化新出版模式探析

构建基础教育数字化新出版模式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产品如井喷般涌入市场。一时之间,大量数字化产品以不同模式深入到课堂内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机构作为重要参与者之一,在基础教育数字化探索之路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互联网、教育培训等企业相比,出版机构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进程在整个市场中并不是被关注的焦点,但其秉持积极态度,试图为自身在基础教育数字化领域闯出新路。

关键词:基础教育;数字化;契机

一、引言

基础教育长期以来是我国教育领域覆盖面最广,学校、老师、家长最为重视的教育阶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数字化已经由内容资源向多元化发展。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造成学生无法集中学习,这给数字教育提供了契机,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共有2亿大中小学生通过线上授课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数在2020年第一季度突破了4亿大关。随着5G通讯网络的日趋完善,基础教育数字化相关产业将会以更多形式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创造或再创造。面对如此机遇,互联网公司、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出版机构等与之有关联的企业正以“光速”抢夺着这块大蛋糕。

二、基础教育数字化出版现状分析

教育和出版的两重性是教育出版区别于其他出版类型的根本特征。教育出版产品的用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甚至家长,他们是目标统一、共同参与度高、交互性强的知识生产、消费群体,对教育出版的过程评价的效果要求尤为明确。无论任何学科和领域的教育出版产品,都以学生受教、教师施教的最终效果为导向。其经由学习效果和评价来改进教学活动,既是完成教育活动的循环过程,又是教育出版产品应用的过程。教辅图书多年以来是各大出版社利润主要来源之一,其地位在我国出版业中可谓举足轻重。而大多数出版单位只是简单的将教辅图书产品直接数字化,教材出版社虽然推出了部分视频课或者平台,但其本质并没有提升,这一行为导致出版的数字化产缺乏竞争力、产品粗制滥造。早在2012年左右,教育部等相关单位在推动数字出版的时候就开始规范市场行为,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止住了教辅图书市场数字化产品的部分混乱局面,但受到出版单位本身实力较弱的原因,市场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还加剧了教辅出版单位和其他资本之间的竞争。教辅出版单位因为研发能力弱、市场营销能力差,仅靠行政渠道参与市场竞争则步履维艰。教辅出版社在教辅图书数字化市场中无法抓住盈利点,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共有2亿大中小学生通过线上授课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数在2020年第一季度突破了4亿大关。随着5G通讯网络的日趋完善,知识类教育、通识类教育、数字化内容还将以多种形式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创造或再创造。面对如此机遇,各大相关机构正以“光速”抢夺着这块大蛋糕。目前的基础教育数字化领域参与者大体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第一种是传统出版机构,主要利用原有渠道与教育部门合作针对K12抢占市场,推进区域性教育平台的延伸。第二种是互联网公司,其中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向教育方面的自然延伸与拓展。第三种是众多的教育装备及教育软件公司,以及教育大数据等新兴公司。第四种是各种教育培训机构,譬如新东方、学而思以及地方规模化培训机构等。其中出版机构多是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出现在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中,其未来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数字化服务的主力军。目前,全国各大教材出版社和教辅出版社几乎都在尝试进入基础教育数字化市场,另外还有一些民营教辅出版机构也在参与其中。长期以来,教辅出版社都是依靠原有的图书内容优势作为自己参与智能化教辅的竞争利器。目前,这种模式还不够成熟,但图书内容资源已经完成了教辅类市场大环境的切入,如何在这个应用场景中取得有效利润,是当下出版社正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纵观这些参与对象,教材出版机构多是围绕教育的核心内容,运用网课等核心资源构建平台,而大多数教辅出版机构则是利用原有渠道拓展和丰富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教育数字化的具体产品看,一些教育出版机构搭建的数字化平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江苏凤凰集团的学科网,人教社的人教学习网等;一些出版机构在建设教育应用项目方面颇有成效,如外研社的“英语学习”解决方案、华东师大社的“智慧树”项目,但更多的出版机构还处在数字教育的初级阶段。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每个行业的操作模式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随之改变。教辅出版单位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编辑、发行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其业务水平。例如:熟练操作各种交流软件,让它们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同时要掌握一些基础性的数字技术,不断学习各类技术型操作工具。教辅出版单位还要了解数字技术的发展变化,第一时间熟知新技术的更新换代,虽然教辅出版单位不是数字技术的创造者,但教辅出版单位要努力成为数字技术的使用者。教辅出版单位还需要培养互联网思维的能力,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教育”等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分析教辅市场和用户,从而寻找新的运营模式。在当今融合出版的大趋势下,教辅出版单位不能摒弃纸质教辅,但要思考是实践新型融合出版的教辅模式,使得能更好地整合出版单位的优质内容资源,策划出新的融合出版产品以此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基础教育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础教育数字化还未真正形成良性商业模式,究其原因有出版社自身的,也有时机环境等。总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

(一)资金问题

前几年,国家有多个重要职能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教育数字化的相关指导意见,里面很清楚的表示要加快解决教育智能数字化的基础建设高低,这使得“互联网+”教育和智能化建设等有关高科技产业应用在学校等地域运用得更加好、更加多、更加优、更趋于完善、内容和服务更加丰满。到十四五后一阶段,智能数字化相关技术要与教育实现水乳交融的局面,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标准化的质量监察体系将起到监督作用,有助于教育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现在我们对与出版单位的教育数字化提供了扶持资金,在内容资源建设方面,可以申请到一定的资金扶持,但是扶持力度还比较小,介于出版社自身属性的制约,无法长时间投入大资金来建立有效渠道。

(二)盗版问题

今年的3·15,是集中打假最狠的日子,而在线教育的网课,同样遭遇“盗版”危机:正规的、较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上,动辄上千至几千块一学期的网课,在网店商家手里50元钱就可以买到数千课时网课视频,且这种“盗版”视频课确实如商家所说,各大在线教育机构的课都有,而且覆盖自2016年至今近5年的直播课。而教育出版原来的商业逻辑就是用内容资源来实现盈利,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准则却恰恰是内容免费,这一点直接冲击了各类内容产业。另外,许多教育机构利用教育的公益性特点,公然盗用或滥用教育资源,把许多出版社花大资金研发出来的教育资源免费上网,给研发者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三)创新问题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终端硬件的深入普及,近年来教育出版与数字化的创新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目前,市场上基础教育数字化出版的主要模式有数字教材、电子教材租赁、在线教育服务平台、电子书包、教材立体化出版、开放式教材等六种。出版机构近几年的摸索大多是无疾而终,而缺乏创新的运行机制、没有核心技术,以及人才缺失等问题也是出版机构在数字化教育发展道路上的羁绊。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看得见的困难总是有多种解决途径,而走入误区就很可能使心血成果付之一炬。

(四)融合问题

互联网平台的飞跃式发展,将原有的产业界线不断打破,产业格局在竞争中不断变化。现在参与基础教育数字化竞争的不仅是出版机构,还有大型互联网公司、软件大数据公司,以及相关联的其他教育类公司。这些企业为了争夺基础教育数字化市场,有可能舍去原主业的部分市场而投入到数字教育方面,而出版机构受限于业务结构问题、企业属性问题,既没有与此类企业竞争的实力,又没有利益转移的产业纵深。特别是在当今全民智能化、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对于教材、教辅使用何种内容资源更加重视,他们本能的期望能运用智能化大数据和其他高科技技术,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相关资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提升的作用。但由于互联网的不断更新和反正,数据量和信息爆炸有使得老师和学生对选择的无法驾驭,直接让使用者无法取舍。让所有使用者没有办法去思考,这样将失去对只是的因果关系的正确判断。

(五)用户问题

内容是出版机构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但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一是资源库的盲目建设,尤其是题库。由于中小学教育的被动化学习特点,他们很少有人在课后主动做题,题库几乎没有市场空间。陷入此误区的还有微课、微视频,制作方斥资做了很多知识点的微视频,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查看,对于缺少主动学习能力的中小学生来讲,这并无吸引力。所以,学生自身到底有多大需求,以及课后有多少时间去使用,是出版机构需要思考的;二是购买教育产品的多为家长而非直接使用者,所以产品不一定是使用者需要的,提供这些服务的产品,是否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三是内容过分娱乐化。形象化、娱乐化的学习内容与环境是数字教育的优点,但基础教育阶段可娱乐化的内容很有限,娱乐化的方式也较少,由于国内基础建设水平的差异化,多媒体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用户。

(六)效率问题

教辅出版单位可以利用新型数据系统进行智能化编辑、校对、排版等专业性工作。比如有些系统就可以做到将原稿留痕模块,亦可将需要修改的教辅内容在原稿界面同步留痕,直接生成教辅审稿记录,自动统计审校工作量,保存审稿过程文件,提升智能化水平。有比如智能化管理的数据化模块,是以XML数据格式为基础,将教辅稿件实现电子化审读,修改过程中同步显示原稿,提供对比视图;所有修订直接在电子稿件上显示修改结果,无需人工誊录,省去“校异同”环节,节时省力。一键式高维预测模块,可从版式库中智能推荐多个常用模板供用户选择,直接对用户需求进行一键式推送的同时,系统带有版式报警功能,自动识别常识性错误,智能化提示修正。智能题库模块,可针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敏感词汇等提出模拟建议。智能化的出版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用以选择,为基础教育改革提升了效率。

四、基础教育数字化出版未来发展展望

在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需求还是非常迫切的。对于出版社来说,要根据其自身特色,利用好内容资源,再结合好地域性服务,创新适应教育教学使用的数字产品。出版单位如何做好基础教育数字化,从而占领市场,面对剧烈竞争的新环境,面对“互联网+教育”多媒体形式对出版物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处理好资源和挑战,机遇和发展,困境和问题的关系,是基础教育数字化出版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要不断思考基础教育出版产业中管理者、使用者和市场的关系,最终实现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利用好内容资源优势

出版社的优势既是内容资源,分析后可以发现,出版社的内容资源优势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行政支持的内容资源,也就是需要通过教育部门审核的内容,如教材、部分配套教辅等,它们不仅质量好,而且有行政壁垒,带有强烈的垄断性,在设计产品结构的时候我们就要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比例。其次是个性化内容资源,这种个性化可以是某地、某单位或者是某人,出版单位需要按照对方的要求编写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指向性很强,需积累一定的口碑和渠道资源。第三是成熟的产业结构和内容结构。出版社拥有不断提高的新产品、新内容、新作者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核心能力。上述三点是其他非出版单位无法拥有的优势。

(二)建立好优势教学平台

这种平台不是指具体的产品,未来自身也不一定会创造很大效益,但在教育信息化普及后,它将成为是数字化教育内容的主要渠道,而且也会从技术上制约或影响具体数字化教育产品的研发。例如高端网络课程的研发,其掌握了教材等高标准内容,就必将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优势;与教材配套的教辅内容研发的相关延伸产品,一方面促进纸质教育读物的发行,另一方面也会获得用户和独立的商业价值。

(三)参与好地方教育平台建设

要积极介入地方教育部门平台建设中,增加地方教育内容资源能力。要使自身产品顺利地进入各级教育组织,到达学生手里,借助于当地新华书店的渠道资源,谋求顺畅的教育内容与服务渠道。从长期发展看,教育出版机构要重视这一渠道的发展和培育,如同在纸质教育出版物时代,掌握新华书店有利于教育读物发行一样的道理。

(四)运用好技术合作优势

数字化产品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内容,也受制于技术。而出版机构恰恰缺少技术支撑能力。市场中的许多数字教育平台往往功能很多,但使用起来却常常感觉不适,严重影响教学使用效果。所以,出版机构应多渠道地解决技术障碍,要建立自己的技术队伍,同时也要加强与技术公司的合作,取长补短。再将出版机构的各部门和环节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利用好不同体系的优势和提点,创建更好的互动网络,一起开发和发展内容产业,从而建立面向基础教育出版的产业集群,运用出版资源和运营管理优势,对平台建设、市场管理等不同合作方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建立产业集群。

(五)发挥好传统营销优势

基础教育有着显著的集中性、地域性的特点,这决定了产品营销的对象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机构组织。而出版机构有健全的新华书店系统相依托,经过多年的耕耘,已在教学软件、数字教育装备等项目中创造出了一定规模的销售业绩,这表明传统出版单位所擅长的销售模式也能用在数字化智能化教育发展中。

五、结语

基础教育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基础教育出版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能仅限于对内容简单整理,而应是带领事业的“改革者”——将学老师、学生、教育培训机构有机融合。基础教育出版不知道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只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对现今的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出版进行展望。无论将来科技发展如何提升,教学模式如何改变,对内容的需求仍然无法替代。5G时代已经来临,6G也将不再是梦想,我们对未来的内容构想从未退缩,科技的发展必将让我们破浪前行。科技的发展让基础教辅出版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人们的思想不断推进新文化传播,各方面的支持也将保证相关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面对未来基础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出版机构的道路会比较艰难,但前景还是好的,建立长远的企业规划,寻找到好的发展模式,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基础教育数字化出版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张宏煜 单位:江西中文传媒教辅经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