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集群效应论文: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判别方式探讨

集群效应论文: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判别方式探讨

本文作者:李军训、李祖香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日趋增多,且研究成果展现出诸多有益见解。国外学者Morosini认为,企业与集群内各种公共机构平台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了集体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集群企业共享散布在集群中的关键技术和商业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集群企业间的技术转移[3]。Molina-Morales等对西班牙传统制造业集群内288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但是各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网络关系,这些独特的网络关系使得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这些差异性可以解释各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同[4]。Omokazu等对日本的三个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并验证了三种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与大学、跨产业经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效应[5]。Kanda和Deshmukh的研究表明,协调好集群企业的供应链资源能够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所处区域的竞争力[6]。Sirmon和Hitt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会选择一系列资源来支持其经营活动,当企业所选择的资源与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行业领先位置[7]。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应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了两个市场,国内市场约占80%,国际市场约占20%。一些纺织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从加工贸易、OEM贸易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结构[8]。顾志群等从核心技术、集群文化与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对集群绩效进行了衡量,并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评价指标予以量化,由此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9]。罗国勋等分别从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对依托企业集团的小企业集群、中卫型小企业集群、空间集聚小企业集群、市场型小企业集群和网络式小企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分析论述[10]。卞继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绩效棱柱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并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11]。宁军明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绩效和促进集群发展,除了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集群结构与改善治理质量[12]。姜鑫和罗佳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三方面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每一产业集群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发展欠佳[13]。吴义杰、何健指出,在产业集群的衰退期,某些关键因素的改变导致了集群的衰亡,因此在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必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市场空间[14]。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最紧迫而重要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15-16]。黄建康和蒋伏心认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王娇俐等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18]。蔡绍洪和陆琳认为,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19]。

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从主观方面对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研究,但对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及定量方法应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状进行描述;其次,运用区位商法对全国各地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量化,对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排序;最后,对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加以比较,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根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的统计,山东省诸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男装名城”,山东省王台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镇”,江苏省金坛市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和“第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等等。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纺织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和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的生产规模在趋于稳定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新的产业定位:一方面加快产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加速向内陆梯度的转移,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形成了一些纺织产业相对聚集地,其中有些还是起点较高的纺织产业集群区域[20]。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在实现纺织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西部有些省份的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已见雏形。比如,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于2009年4月被批准设立,它是以承接西安地区纺织企业外迁改造为依托,以全省纺织产业链企业入园提升为基础,以吸引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的专业化、新型综合产业园区。2010年11月,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第十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中被新授予的五个基地之一,也是全国28个纺织产业基地中唯一一个在西部地区的基地。在国务院最近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被首次列入重点建设项目[21]。纺织工业是陕西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发展相对快速的产业,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政府规划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大量东部沿海纺织类企业也面临着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由此可见,新型产业园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可谓是“顺势之举”。

与此同时,建设中的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日本伊藤忠公司、正邦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集团区域总部中心)、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家纺产业项目)等四户重点招商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四个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另外,国内著名企业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也有投资意向。延长的纺织工业园产业链为加快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在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快了在纺织服装产业后加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贸流通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大、提升合作领域和层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设计加工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极大地带动了咸阳纺织企业做大做强。自2002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开始试点后,纺织业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96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839.16亿元。2011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较上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22]。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1%和27.5%(高于东部10.3%的增速);中部和西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8%和25.9%(高于东部16.6%的增速)。“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整体布局将继续西进。预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将基本形成发挥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区域优势的产业布局体系,纺织业经济总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17%提高到28%[23]。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使区域纺织业的外部经济规模和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带动集群内外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和不断提升盈利能力。纺织业发达省份的成功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区域层面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中,识别产业集群的方法主要有波特案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区位商(LocationQuotient,LQ)法。波特案例分析法需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限制了客观性数据的收集;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基于以往资料和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它在反映产业的动态变化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区位商法是西方国家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是辨认产业集群的常用工具,用区位商法计算的集群集聚度能够反映区域主要产业特性,而且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计算方便。因此,本文采用区位商法,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实证分析。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法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判别方法,其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一般来讲,LQ=(Eij/Ei)/(Ekj/Ek),其中Eij指i地区产业j的工业产值,Ei指i地区工业总产值,Eki国家k产业j的工业产值,Ek指国家k的工业总产值。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明确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就越高。当某一产业的LQ值大于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某产业的LQ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也就越强。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至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并选取了全国31个省市行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假设1: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假设2: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不明显。本文采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来表示区位商(LQ系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纺织业的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分析。采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纺织业区位商如表1所示。若某地区的区位商大于1,则说明该地区的纺织产业存在集群现象;反之,则说明产业集群现象不明显。从表1可以清晰地看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8个地区在2009年和2010年的区位商均大于1,这说明这些地区的纺织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而其余各省市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则不明显。也就是说,江浙一带、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几大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程度明显,其中浙江省的区位商指数最高,说明浙江省的产业集群集聚度最明显。区位商较低的地区是甘肃、云南、贵州、海南、山西、黑龙江,说明这几个地区的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程度较低。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产业集群现象,本文选取了LQ大于0.5的省份,按照LQ值从大到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蛛网从内到外表示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逐渐增强。从图2可以看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这8个地区的产业集群集聚度较高,LQ均位于蛛网高位分布区,而其余各省的产业集群现象也已初步显现出来。基于区位商的产业集群聚集度计算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即经济发达地区(如江浙、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存在明显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贵州、甘肃等省份)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并不明显,这与中国的实际是相符合的。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以及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业在江浙一带、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几大区域,特别是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这8个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带,产业集群内的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区位商(尤其是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在识别中国产业集群现象方面是合理和可行的,且检验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这说明在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方面,经济发达程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说明,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是判别中国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实践证明,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区域纺织业工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这对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的集群集聚度仍然不够,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在自身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吸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部与东部产业集群的过渡与衔接。

各个地区应当根据掌控的资源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产业集群来提高纺织产业发展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在遵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升级的规律基础上,把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调整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从单一的行业模式向产业集群的过渡。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比较成熟的地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的水平,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品牌,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品牌贡献率;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强的、附加值高的纺织产业,地方政府要对东部地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纺织产业转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鼓励与支持。在中部地区,已建立纺织工业园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的地区要引进大批纺织企业入驻,积极发展县域、镇域的特色纺织经济,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基地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培育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同类及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向基地或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在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能源等优势,在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实行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工作,积极发展棉纺、毛纺、丝绸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力争赶超中东部地区。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首先,企业要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品牌的创建意识,提高品牌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整合能力。其次,应充分开发品牌无形资产,通过引进品牌资产来实现品牌的扩张和延伸。最后,应加快推进我国纺织企业的品牌化进程,开展纺织品牌企业创建工程,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