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教育教师教学提问过程分析

学前教育教师教学提问过程分析

提问就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它标志着科学领域的真正进步。提问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儿童的生活中,提问常常与儿童形影不离,他们的世界是一种探索的世界,常常充满着疑问。所以在学前教育中,教师提问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儿童有话说,敢表达内心的奇妙想法。但是在实际的学前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提问过程的技巧运用得并不是很好,看似简单的一个提问,其中有许多细节需要幼师注意。例如提问的指向问题、提问的重复性问题、教师的候答时间把握、教师的理答行为等等都需要幼师准确的把握技巧,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提问的过程分析

教师提问的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给予反馈这一个时间段。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在提问过程中提问指向、教师候答时间、提问的重复性以及教师的理答行为。

(一)提问的指向

提问的指向是指教师把问题指向全体或者某个确定的个体。提问的指向涉及到提问的公平性问题以及关系到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根据一些笔者的调查,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大部分问题是指向全体孩子,少部分是针对个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问指向全体儿童是一种非常公平的提问指向方式。它能够提供给每个儿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由于没有特定的个体指向,所以在问题提出后,有利于让所有儿童都参与到所提问题的思考中,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这种提问指向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面向群体儿童提问过程中,回答问题是儿童自愿举手回答,所以从有关调查中发现,积极回答问题的往往只是那些思维活跃、表现积极、性格外向活泼、表达能力强的儿童,而一些性格内向、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的儿童就会保持沉默,很少参与回答问题。当经常采取这种面向全体儿童提问的方式,就会导致那些很少回答问题的儿童渐渐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就是每次教师提问都会潜意识地依赖于积极发言的同学去回答问题,将自己看成了一个“边缘人”。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教师无意识地只关注发言积极的学生,淡漠那些很少发言或者从不发言的学生。这种无意识中形成的区别对待显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别。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如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成绩。同时,这种提问指向方式还可能造成儿童跟风回答、滥竽充数的现象,导致教师对幼儿的理解情况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指向个体的提问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看似不太公平的提问方式,因为毕竟每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是有限,所以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没有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而且根据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教师往往喜欢叫那些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发言。所以教师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在面向个体提问时,多关注平常不喜欢发言的学生,慢慢训练他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习惯。

(二)教师的候答时间

候答时间是指教师发问到理答之间的等待时间。先前研究者将候答时间分为两段,发问后留给儿童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儿童回答后教师反馈前所思考和准备的时间段。候答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儿童思考时间的问题。学前教育与初、高中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学前教育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中小学生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儿童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在笔者的一些调查中,例如:在收集到的667次教师提问中,第一阶段候答时间在3秒以下的有223次,约占提问总数的47.71%,在3秒以上的有354次,约占提问总数的52.29%。第二阶段候答时间在3秒以下的提问次数是531次,约占提问总数的78.43%,在3秒以上的提问次数为146次,约占提问总数的21.57%。此项调查数据表明,在教师提问之后给予儿童思考时间比较平衡,但是在儿童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习惯性地马上给予儿童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是一直以来教师提问过程中的方式。

(三)提问的重复性

提问的重复性是在提问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紧跟着又接二连三地提出多个问题。提问的重复性包括程序化重复提问和指导性重复提问。程序化重复提问是指教师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完毕,紧接着教师又以同样的方式提出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很多个类似的问题。例如幼儿园大班一篇课文《树真好》,此篇文章一共有十三个自然段,除了最后一段,其他段落都是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都是“树真好。……”幼师在教学提问过程中,经常会这样不断地发问“这一段,说了树真好,树有什么好处呢?”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又接着问“这一段,也写了树真好,树有什么好处呢?”,再接着教师可能还会继续以同样的形式发问,这种固定格式的发问方式就像某个公式程序一样,过多的使用程序化提问可能会造成儿童缺乏兴趣,觉得无聊乏味,没有新鲜感。指导性重复提问是指通过改变问题角度或陈述方式来启发儿童思考问题。例如像上面说的《树真好》一文中,教师就可以改变这种程序化的方式,带有指导性质地发问。当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是“大树是小鸟的家园。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教师就可以紧接着提出一个指导性的问题“哦,大树是小鸟的家园,如果大树被砍掉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这种指导性的提问可以让儿童更好了掌握知识。

(四)教师的理答行为

理答行为就是教师针对儿童的回答给予一定的反馈方式,这种反馈方式对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可以明确自己回答的正确与否,从而达到强化正确认识或者改正错误认识的目的。同时,教师的理答也将直接影响到儿童进一步作答的效果和积极性,对整个教学效果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理答行为包括正向反馈和反向反馈。正向反馈是教师对儿童的回答做出认可的行为,经常伴随教师的“对”“好”、“答得非常正确”等等话语,表示对儿童应答的态度和意见,或者是重复儿童的回答后再给予肯定的评价,再或者是不给予话语式的反馈,直接用掌声来代替,以表示对其正确的回答予以鼓励和赞扬。反向反馈是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作出的反馈方式,包括直接否定甚至批评、转问、反问等等方式。但对于学前儿童来讲,直接否定和批评通常会引起儿童的消极情绪。而以转问或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回答错误的知识进行改正,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可以强化学生对正确答案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师提问的新走向

(一)重视儿童的问题意识,从灌输到交流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只顾自己提出的问题,很少考虑到儿童的问题。因为有时候儿童会对教师的问题产生疑惑,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儿童时间和机会说出自己的疑惑。同时,教师在提问与回答再到反馈都结束时,还应该强调一句“小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意见或者问题吗?”来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让儿童的主体性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发挥,教师不应该老是发问的主导者。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应培养好奇、好问、会问、会探究的儿童。教师在教学提问过程中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知识,而是与儿童进行交流,一起探讨知识的过程。

(二)重视提问内容,从封闭到开放

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学习各种能力、思考问题、发挥想象的起点。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在学前教育中,必须从开始阶段就培养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开发儿童的大脑。所以在学前教育教师教学提问过程中,应注意提问内容的“质量”,一些封闭型的、低层次的问题很难激发儿童想象的空间。而真正发挥儿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是开放型、高层次的提问。开放型的问题回答自由,没有固定标准的统一答案,它有利于打开儿童想象的大脑,激发儿童回答问题的兴趣。

(三)教师合理处理理答行为

理答行为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通过理答,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儿童深入探究,促进其认知发展,还可以从幼儿的回答和反应中判断和评价其认知发展情况。⑦教师掌握一定的理答技巧有助于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反应的有效性,以促进幼儿的发展。⑧在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时候,因为儿童的答案会五花八门,教师对儿童的回答以及儿童的情绪反应要有敏感的察觉,随时根据儿童的反应对自己的理答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聚焦。儿童的回答与教师的理答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儿童的回答,在进行理答时,应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及时作出反应。除了语言上的评价之外,还应具备身体的动作,如眼神的注视、鼓掌、手势等等给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互动氛围。对于回答错误的儿童,教师理答应该恰当,不能以简单的“回答错误”几个字一笔带过,这样不仅不能启发儿童探究正确的答案,还大大打击了儿童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追问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变错误认识。

(四).提问指向合理,公平对待学生

一般来说教师提问指向全体儿童,有利于所有儿童都积极参与到思考当中。但是根据学前教育实际情况来看,这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方式,最终回答问题的往往也只是那些积极性高、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孩子。如果教师总是采取这种方式提问不免会给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带来永久性的不发言。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将全体提问指向和个体提问指向相结合起来。在提问指向个体时,教师要避免只叫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而应关注到那些很少回答问题的孩子,不断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两种指向相结合起来,就可以照顾到全班所有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教师提问中,不断思考,交流自己的观点。以上是对教师提问新走向的一个探讨,优化教师提问的技巧多种多样,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策略以外,教师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例如对候答时间的合理把握和提问重复性的技巧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慢慢体会,不断加强和改进。

三、总结

教师提问是教学互动的过程,而这个完整的过程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儿童对问题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理答。在整个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头到尾的把握好提问的策略,带动儿童积极思考问题,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作者:汤才虎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