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以促进人才的培养,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仍存在办学结构不均衡、教学团队水平欠缺、有效性不足、评估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与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机构继续深入研究,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科学建设师资队伍,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评估体系,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实现质的突破。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资源;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内,中国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在遵循中国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招生来源主要为中国公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开始兴起,在不断的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渠道。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几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相关机构在不断的实践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上逐渐形成一定的心得,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

1、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引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与国外发展接轨,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对我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借助全球化的机遇为我国带来发展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的带来一系列挑战,竞争愈发激烈。我国的教育事业要为国家发展提供推动力,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中外合作办学使我国获取国外优质资源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对国外先进的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考评制度等可以实现充分的借鉴,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借鉴优秀资源的基础上将实现更快的发展。

2、促进教育体系的改进

中外合作办学与一般的办学模式不同,在其中渗透了营销的理念,将知识看作为产品的形式,学校若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树立一定的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各项需求。基于这一理念,众多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策略等方面不断改进,大力创新,对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做了巨大的突破与改善,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中起到了先驱的作用,促进了教育体系的创新。

3、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当前世界各国为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人才的培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高新技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进,在获得极佳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在不断加大,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能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单纯依靠国内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难以满足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在与国外优秀院校的合作与交流中形成了较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我国培养大量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二、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的问题

1、办学结构与区域分布不均衡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项目与机构不均衡,在数量上办学机构远不及办学项目的数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规模、设备建设以及教学水平上的要求较严格,机构数量少于项目数量在情理之中,但是二者的比例欠佳,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其次,中外合作办学于东部沿海地区较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合作办学的开展极少,在地域上呈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这不利于我国教育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长此以往,东部教学资源将愈加丰富,而西部地区的教学则仍难以有较大起色,因此需要对这一不均衡现象进行彻底改变。

2、中外合作办学教师队伍尚待改进

首先,在教师规划层面仍需进一步改进,中外合作教学的教师队伍必然会有外教,然而在外教的聘用上缺乏合理性,对外交的教学能力考察不足,导致出现是外国人就可以进行教学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始终难以获得质的突破,合作办学机构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其次,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到位,频率较低。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是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自身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教师参与培训的频率不足,这从另一个层面现实我国教师的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3、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性尚需提升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面临的学生群体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有所差别。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对中外合作办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未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实际的办学中方向出现偏差,在教育的投入上力度不足,反而避重就轻,对利益的追逐较高,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性不足,从合作办学的专业来看,在有关商业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建设重复现象较为严重,而其他专业的创办比例不足,究其原因还是由这两个专业的热度较高,并且办学成本不高,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4、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体系存在不足

首先,当前多数合作办学机构在评估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中,选取的主体较为单一,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管理层面的现状认知不全面,无法为教学提供充分的参考,因此需要推动评估多样化的发展。其次,在教学反馈上较为迟缓,反馈信息到管理人员所需时间较长,无法对教学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制定教学规划时无法充分利用到最新的信息,缺乏最新教学信息的支撑,教学规划难以充分针对最新的教学现状,导致教学管理的效果难以有效提升,进而无法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优势。

三、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的对策

1、兼顾各项因素以促进均衡发展

要切实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均衡发展,首先要从政策层面入手,对制定政策时综合各项因素,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对各部门间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落实,从宏观上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其次合作办学在以教育为主的前提下,对办学机构进行适当的扶持,优化办学结构,在办学机构与项目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最后在布局上要对进行统筹兼顾,对西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重点支持,鼓励其开展相关办学活动,同时可以加强东西部办学机构联系,东西部形成互帮互助的体系,以先带后,促进西部地区教学改革。

2、建设科学的教师团队以提升教学质量

无论是中外合作办学还是普通高等教育,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均离不开教师的推动,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首先从教师的聘用上需要提高要求,规范聘用程序,制定合理的标准,坚决杜绝只要是外国人就可以任教的现象,根据学校的办学需求规划教师的招聘人数,经过严格的考评与选拔后方可从业。其次,对教师要有规律的开展培训工作,针对多数教师参与培训较少的现状,要定期进行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自身水平,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推动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发展。

3、加强教学管理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对自身教学目的要有明确的定位,在人才的培养上制定完整的方案,深入了解当前国家发展与国际形势下人才的需求特点,对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学生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其次,中外合作办学要培养具有跨语言的具有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可以对专业课程进行双语式教学,引入国外本专业的优秀教材,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本专业知识。最后,办学机构需要设置全面的专业课程,避免单纯的追逐效益而忽视一些教学成本较高的专业建设进度,为我国培育出类型多样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我国的社会发展。

4、整合评估体系以促进体系创新

为切实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评估体系必不可少。首先,改变原本单一的评估主体,促进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评估信息能够全面的反映教学现状,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于当前大环境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因此其需要受到这些方面主体的监督,通过对多个评估主体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深刻反映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现状。其次,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评估反馈迟缓的问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定的评估频率,建立完善的实时评估体系,比如对每一节课堂,教材每一章节、每周、每月、每学期进行动态的评估,建立一个具有活力的评估体系,促进整个中外合作办学过程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梦今,林金辉.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制度的基本依据与原则[J].教育研究.2015(11).

[2]王子婷,许兴海.新形势下中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8(01).

[3]林金辉.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

作者:桑萍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