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学管理体制路径选择

教学管理体制路径选择

摘要: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行之际,高校思政教育逐步突破传统,开始以刚柔并济的人文教育为基点,在培养学生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思政人格。现如今,茶文化思想在校园教育中不断深化,茶育人思维具有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茶文化育人思维融入教学管理体制中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育人思维;教学管理体制;路径选择

1高校思政人文教育概述

1.1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正处于教改转型期,思政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对必修课本的理论知识背诵和课题讲解。思政教学必须深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思政意识贯穿学生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现代互联网发展下,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微视频线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始试行,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增加,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及回课率大大提升。在提倡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的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始吸取传统茶文化思想中的民本主义,开始将人文教育贯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人文教育深入到思政教学中。然而,单一的理论型人文教育无法让学生形成习惯性思维。在茶文化场所艺术和环境思维的影响下,高校开始创新试行茶文化育人思维的管理体制,为学生营造出人文教育的环境,并提供思政交流的多元平台。

1.2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在思政人文教学的内容中,无论是个人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还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结,重点都以“人”为中心。由此可见,思政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为主,注重人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与外界的联结。为升华学生的人文意识,体现人文教育的实践价值,首先要培养和扩展当前的师资力量。只有教师将人文教育的核心抓住,才能够在教学思政内容时,将人文意识的精髓和内容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目前,各高校的思政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基本构建完毕,但在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教学时,无法形成深入交流。为升华发展师生关系,营造校园和谐的人文环境,高校通过举办师生互动交流会、班级户外团建等活动,培养师生默契度,从而将这种人文环境的关系链更好的应用在思政教学中。

1.3茶文化育人思维沿革

茶文化的育人思维在古时便是私塾教书时传授给学生的优秀思想,许多著名诗词文献、哲学理论和人文思考,也都包含了茶文化思想下的育人思维。发展到现代,茶文化育人思维融入到各个学科建设之中,帮助学生对应试教育的内容进行理解性扩展,并将高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贯穿到教学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茶文化育人教学,不仅将茶理论结合书本进行教学,还通过饮茶活动、茶文化活动等团队建设,在茶道场所思维下提高学生的德育观。随着茶文化在教改中的应用,人们开始发掘出饮茶等茶文化活动与人文教育的共通点。基于此,茶文化育人思维的融入不仅让茶文化普及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之中,改变了学生的饮食习惯,更是通过茶文化的环境艺术、理念案例和场所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从而促进其思政能力的提升。

2茶文化育人价值路径分析

2.1自我认同进取路径分析

在思政人文教育中,首要便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在全面考虑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教育活动。在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部条件需求,还要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够全面贯彻思政人文教育中的核心理念。上文提到,在人文教育中,首要便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即学生个人自己)的教育。首先,通过茶文化育人的人本主义,教师要与学生有效沟通交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思维短板;对学生的个人人格进行教育、鼓励、塑造。教师要通过书本内容讲解及课业引导,让学生产生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重视和鼓励后,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提升,其对思政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加。其次,在教学中,教师更要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去做组长、带领人等关键性岗位,让学生重视自我在团体中的作用。

2.2关系网络互助路径分析

在思政人文教育中,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重构人文校园的关键。以往的教学平台较为狭窄,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在茶文化育人观下茶文化活动的创办下,高校教师通过对饮茶的兴趣爱好和思政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不仅布置课业任务,让小组学生在户外课堂讨论思政课业知识;还要让其学习茶叶冲泡、制茶工艺等传统茶文化手工内容。通过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小组学员对思政课本理论掌握的更加深刻;而通过小组学员一起在非课堂的学习环境,学习茶叶冲泡等课外知识,高校学生之间在生活上的联结和关系更加亲密。教师通过茶文化活动构建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网,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网不仅能够帮助对方更好的进行思政学习,更能够构建互帮互助的和谐人文校园。综上,茶文化育人思维作为联结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效平台,具有重要的桥梁性价值。

2.3社会联结宏观路径发展

在思政人文教育中,重视人在社会上的效用是其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理论后,要将其应用到促进民族和国家进步的道路上,才是思政人文教育成果的最高体现。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传统茶文化结合思政基础内容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归属感及爱国主义。将茶故事、茶案例与当今时事政治结合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思政内容、茶文化知识等理论成果贯彻到现实行动上来。另一方面,高校与茶企合作,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得真知,培养学生的“思政行动力”。

3茶文化育人教学体制优化路径

3.1系统扩大育人教学点

为优化茶文化人文教育的建设路径,必须系统化扩大教学覆盖点。一方面,不仅要在各高校普及茶文化柔性管理与德育教育方式;还应当在每个高校内部的各个院系,系统化建设德育考察点。各高校、各院系之间的育人理念及教学大纲内容,都由主要创办高校统一制定施行。另一方面,茶文化的教育理念、方向及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并且是进行系统化的统一革新。因此,当下的德育教学大纲必须有统一的后台管理机构。后台管理机构不仅要及时更新茶文化育人教学模式;还要与时俱进,将外来优秀文化吸收到传统文化及传统教学场所之中。在茶文化育人思维规模化建立之后,各地区民族茶乡可根据本地文化习俗及教研状况,构建特殊化辅助体系。

3.2多元升华育人管理网

为高度体现思政人文教育及人文课堂的益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多元化升华关系网,能够让学生之间的互动由简单的教研、兴趣互动推进为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提升自我价值,促进人文和谐校园的构建。在茶文化育人体制的系统化创办路径下,学生可以成为创办的主体,而非享受的个体。即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课堂教学的场景设计、教学案例查找、教学背景音乐构建等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自己所创造的课堂氛围的归属感及兴趣度更高,对思政意识的理解能够从行动中提升。通过进行主动创造性的活动,学生之间的关系网层次得以升华。综上,茶文化情境课堂的自主创办能够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学生在主体、客体的角色切换下,在实践中出真知,深入贯彻了思政人文教育的主旨和内涵。

3.3同类传统育人平台搭建

上文提到,为更好的让学生将思政意识贯彻到行动上来,并在社会上实现个体价值,高校与茶企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然而,茶企平台数量有限,无法覆盖到每个学生上。基于此,学校可以通过茶文化育人课堂这一教育平台向外宣传,吸引更多的传统文化类企业进行平台搭建及合作。学生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擅长喜爱的实践岗位;传统文化类企业更能够通过与高校合作进行弘扬传承。除此之外,除了物质类的实践平台搭建,校企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做慈善活动,为其提供慈善岗位,以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4结论

茶文化育人思维的体制融入,让思政教育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思政社会之间的高效联结。通过系统化扩大教学点,各高校院系的思政能力培养逐步统一、便于管理。在高校思政教育逐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之际,学生的思政自我意识与能力提升,思政人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得到极大体现。茶文化情境课堂的创办,也为高校学科教改提供了新的模式思考。

参考文献

[1]余融.课程思政依托人文教育“细无声”[J].中外企业家,2018(03):187.

[2]权毅博.“立德树人”视域下协同推进体育院校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42-43.

[3]孙晨.传统茶文化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双向信任关系构建影响[J].福建茶叶,2018,40(11):347.

[4]蔡丽梅.茶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学理论[J].福建茶叶,2018,40(11):184.

作者:王娟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