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研究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和国内各高校管理类专业目前的“应用型”定位选择,明晰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从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教情”与“学情”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提出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实现“六个突出”。

关键词:教学质量;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

一、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概述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管理专业是研究相关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类别。应用型院校的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1]。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广义的教学质量体系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结果三部分。狭义的教学质量体系则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教”的过程与学生的“学”的效果。

二、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现状

(一)管理专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协调优化,高校管理专业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也在不断地再调整和再优化,管理专业的设置数量以及专业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发展的普及化,管理专业毕业人数增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隐性失业隐患显现。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愿意下“基层”,过度拥挤在“中端”,陷入就业困境。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在高校教育转型发展的同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在从集体化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从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能力培养。许多高校不断改革创新,宏观上从目标体系、组织体系、监控体系、保证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质量体系与模式;微观上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质量管理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教学质量的内涵。

(三)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学情现状

大学生的学习是关系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在根本上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现阶段高校学生均为95后,00后也已粉墨登场,现代学生的整体特点是情商较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高,但是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较差,需要教师引导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实践,其实恰好迎合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有效开展。

三、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业教学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专业特色不鲜明。管理专业设置中共性的问题主要是专业思想不突出,特色不明确;专业设置市场化程度不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随着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各地方和各行业都希望拥有大量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储备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一定偏差。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主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时间不长,许多高校还处于改革的过渡时期,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如实践教学薄弱、实训环节不够全面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在人才培养、人才需求、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交流不足,有的甚至流于形式。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素养有待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专任教师总量不足,原有的教师工学背景较少;在专任教师中,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具有影响力、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名师数量较少;“双师型”教师没有真正发挥双师作用。此外,教师的专业素养,认识格局也是教学质量中的一个制约因素,教师的格局决定其教学内涵,决定了能否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4.教学质量评价忽视企业、社会参与性。大多数院校管理专业在质量评价中多采取从院到系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建立督导组,开展全员听课制度,组织学生评教、教师自评等。但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监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只是从教师的课堂情况、授课水平进行评价,而忽略了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评价课程的合理性,忽视企业及社会的参与性。

(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性差,不能满足市场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绝大部分学校的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几乎都是侧重评价教师是否教的好,而忽略学生是否学的好。根据大多数用人单位给的反馈,现代本科学生实习中工作态度端正,但是业务能力基础不扎实,对于工作的适应性较为缓慢,学习知识的能力不足,不能快速满足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2.课堂学习气氛稀薄,自律性较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带来了知识获取的便捷,另一面也使得学生课堂学习自律性降低。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听课不积极,手机成了时不时的将重点知识进行拍照的工具。从高中到大学,突然放松的状态使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出现迟到甚至逃课现象。3.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存在单一性。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评价中往往多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强,但是专业业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有的同学作为学生会干部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都很优秀,但是学习成绩却不能相对应。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效果,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学生应该是具有学习和实践能力双优的综合体。以计算机发展历程知识点为例进行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结合,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相关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对各个阶段的计算机形态,计算机特点有一个鲜明的认知,同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明显变化,能够对此印象深刻,对于现在计算机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教师通过变化核心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的魅力,进而对此产生兴趣,同时学生也能够意识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方向以及学习重点,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进制知识点为例进行分析,通过联系教学法,与数学的十进制进行关联教学,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的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操作原理,能够更为轻松的掌握运算方法,在通过运算联系,实现知识的巩固,以及让学生能够更为熟练的进行运算,能够为后续的知识点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3.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形式,确定教学的重点,以及教学内容改进丰富的方向,对教材适宜的部分进行重点整理授课,对于教材部分脱节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的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结构优化,即进行教学顺序的优化,以及教学关联性的优化,在相关知识的教授过程中需要进行关联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联系,将知识进行统一化,整体化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在结合课外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态,在感受发展迅速的基础上,形成较大的学习动力,钻研兴趣,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更为热情,同时也能够实现教学的全面化。

四、结语

大数据视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大数据时代对于计算机相关人才的需求增长是井喷式,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严重阻滞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大学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优化填补空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质量提升,能够推动人才培养的效率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大学计算机整体课程体系的优化,为社会的发展建立优质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卫张亮,周方.试论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9):511.

[2]孔伟,周青军,杨芳,等.计算机模拟在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36):273-274.

[3]张莉华.浅谈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6):23-24.

[4]张春生,图雅,李艳,等.民族院校《数据库系统概论》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11):51-53.

[5]何青,苗成双.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8,34(4):154,180.

作者:任新玉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