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谈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摘要】本文围绕现代学徒制教学,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分析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对应的监控体系,旨在为各大高校和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提出一些完善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全面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教学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费根堡姆(Feigenbaum)提出。随后戴明(Deming)提出PDCA循环理论,朱兰提出质量三部曲,具体由质量计划、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改进三部分构成,克劳斯比提出零缺陷理论。结合这些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逐渐成熟。美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加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容,对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带动其他国家陆续将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管理中开展应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典型教学模式,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最高形式。所以我国对于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教育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先从国外的相关科研理论开始分析,再借鉴国外实践的成功经验,最后选取几个试验院校进行实践探索。并且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一个《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现代学徒制在试点院校中落实时需要寻找到一种彼此匹配的教学管理体系,确保教学质量与水平达标。教育部办公厅在2015年公布了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名单,共计165家单位。部分现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院校已经培养出一些毕业生在社会中开始工作。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部分院校已经形成了符合自身情况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同时,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对革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全面质量管理

高校肩负着为各大企业输送专业型实践人才的重要使命,并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与企业结合,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增强对技术的掌握能力,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而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中的监控水平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自20世纪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运用于高校教学管理中。随后我国高校也在实践教学管理之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观点,并重点研究分析了学徒制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学徒制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有如下三点。第一,管理教学的全过程。从教学过程来看,高校培育技术人才的过程属于企业研发并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高校在培育人才时无法忽略实践教学,也不能脱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所以全面质量管理在学徒制教学的全过程中均有所体现,对教学质量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在控制培育人才质量方面进行严格把控,有利于塑造职业素养较高的技术型人才。同时,高校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进而完善理论教学与技术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质量监控,有助于提高学徒制的教学质量。第二,管理参与人员的数量与类型。传统的教学监控通常强调管理行政管理部门权力,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指出应强调管理所有参与成员的质量。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应该包括所有参与人员,其类型应该覆盖到高校管理层人员、教师、学生、企业人员等。教学管理人员众多且类型多样,说明在学徒制教学监控中是全员共同参与管理的,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做出调整。同时,参与教学监控管理的人员越全面越有助于各参与者意识到自身的岗位责任感,并激发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第三,管理教学技术手段多元化。多元化教学管理不仅包括企业打造学生实践能力的管理,还包括教师在校园内对学生的管理。为提高学徒制教学质量,高校与企业均需使用多元化技术手段,完善所有对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有影响的因素。例如,高校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举办多种增强校园文化的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行业变迁的技术发展历史等。企业不仅要教学生传统技术的使用方法,还要提高学生对新兴技术的掌握程度。因此,高校与企业需管理好学生的实践基地,并定期对社会进行调查,确保培育出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二、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质量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持现代学徒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面取得成功的国家在宏观与微观方面均实施了一些措施,如在宏观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学的制度支撑、标准制订、顶层设计、经费资助等,在微观方面强化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对学徒制教学中每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从而提高学徒教学质量。目前,我国的学徒制教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加强对学徒制教学质量的监控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培训模式与现代高校教学手段相融合的一种新型职业培训制度,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向学生传授职业技术与技能。这种教学制度遵循了“做中学”的原则,以最朴素、最古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学徒制中的育人主体有两个,分别是学校和企业。所以学徒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两个主体中学习职业知识。并且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跨界”具有相同的跨越特征,均在学校与企业、职业与教育、工作与学习等环节之间进行了跨越,所以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本文选择了过程要素、组织制度、资源保障、考核评价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在企业资源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实际使用的设备、教材、资料、讲师以及岗位技术技能。在条件保障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徒的安全保险、津贴以及三方协议。从考核评价维度来看,学徒制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考核主体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高校与企业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实践经验。在考核内容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职业基础知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在考核方式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笔试、面试和作品。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需要先明确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进而从学徒制培养人才目标、计划和标准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地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学徒制教学目标可以今早实现。从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制度是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基础,过程要素是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的关键,资源保障是现代学徒制教学落实的基本保障,考核评价是现代学徒制教学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并且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互相影响,彼此作用,共同对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方法

1.监控组织子系统。在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监控组织子系统时,高校应结合现代化学徒制的特征,并积极邀请政府、企业、行业等主体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从而组成横向与纵向相交的多样化监控系统。同时监管教学质量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及计划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作用,进而明晰需要改进与落实的监控手段。另外,高校和企业可以联合设置一个监控机构,不仅安排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指导,还需要安排企业中的技术干部、行业组织中的专家在学徒培训中参与教学。而教师与技术实践人员可以增加交流频率,将科研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进行充分结合,进而对学徒开展价值更高的指导培训。在监控组织子系统中融合各方主体的核心力量,进而对人才培养实施全程监控。

2.监控制度子系统。为实现对学徒制教学的有效监控,推动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和企业双方需要制定与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适应的相关制度。在高校方面需要加强对企业学分的认可,完善毕业设计制度。在企业方面需要强化学分认定制度,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高校与企业需要共同落实学生考证制度、企业学分与课程学分互换制度等,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高校与企业双方一边完善自身机构对学徒制教学的监控制度,一边协商健全双方均需要认可的制度,促使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使用,进而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3.监控信息子系统(1)专家、技术干部的信息监控。监控信息子系统包括教学委员会、教学培养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部门。高校与企业双在共同协商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设置适合社会发展所需岗位的专业,对培养职业能力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参考已有的学术成果与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而为做出正确的教学质量监控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同时高校和企业的专家与技术干部应积极地加入到教学工作中,为学徒制培养人才模式提供有效指导,并在教师授课竞赛或技术干部技能竞赛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实时交流沟通确保监控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2)教师、岗位师傅的信息监控。高校教师与企业岗位师傅是学生学习职业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指导者。提高传授知识效率的形式主要有示范课、座谈会等。教师与岗位师傅通过教学评价和随机考核获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对教学管理提出有意义的改进建议。高校教师对学生实施定期的考察,进而收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岗位师傅在学徒接受在职培训时可对表现、技能掌握和学习进度等方面进行考核,从而得到学徒的相关信息。高校教师与企业岗位师傅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互换信息,并加强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3)高校学生、企业学徒的信息监控。高校和企业为学生和学徒提供教学信息反馈途径,进而收集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外辅导、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评价及可行性建议。例如,在公共区域放置一个意见反馈箱,安排学生或学徒每天写一篇学习日志,并定期查看,从而收集高校学生、企业学徒的信息。基于此,高校和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徒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以及学徒想要向哪个方向发展,进而调整教学计划,匹配学徒与市场岗位的各项需求。(4)社会信息收集与监控。从企业、政府、新闻媒体等途径获取教学效果的信息,高校可分析出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等具体信息。高校和企业根据以上信息可及时发现学徒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快速调整教学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并且高校可以将汇总的信息以专题分析报告和例会等多种形式,反馈给合作的企业或者相关的监控职能部门,咨询改进方法。同时高校可与其他高校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与方法,参考质量标准,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并有序落实。

4.监控评价子系统。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可以着重考核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学徒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展能力。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参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与标准。高校、政府、企业等各主体可以申请参与专业认证,然后按照认证标准全面验证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优势与劣势。高校和企业对教学质量进行改善可以从高校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企业师傅队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向开展工作。高校、企业、行业、政府之间应形成良好的沟通或关联机制,提高现代学徒制教学计划与产业优化升级之间的适应性。

四、全面质量管理下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策略

1.形成多方联合开放监控。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学徒制教学质量的监控略有封闭,仅由高校单方面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健全发展。因此,高校应加强联系企业、校外专家和行业技术引领者等市场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而形成多方联合的开放监控形式,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的多元化和覆盖全过程。高校通过多方联合开放的教学质量监控能够丰富教学主体与实践项目,扩大学生的知识接受面,进而提高行业基础知识的储备量。由多方主体共同构成的开放监控体系有助于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至最佳状态,并提供有力的调整依据。

2.完善双元教学评价监控。现代学徒制教学在高校的部分容易受到教育队伍特性的影响,所以需要与企业合作,形成双元教学队伍,避免教学的片面性。在两个教学团队的积极配合下,学徒可以汲取各方优势,交替学习工学知识,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除了提高自身的科研学术水平以外,还需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和企业可以为教师和岗位师傅提供交流的机会,或者互换工作环境,安排教师参与到实际的企业工作中,并对企业师傅进行理论培训。高校和企业对双元教学评价进行监控需双方共同制定制度进行制约,推动双方共同发展,保障教学综合质量。

3.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学徒掌握职业技能与提高专业素养属于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所以需要将监控工作落实到教学质量的全过程。而高校监控和企业监控是监控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两条关键路径,均可直接查看到结果,所以应提高重视程度。教师和岗位师傅可联合对学生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在岗位员工与学生身份间可迅速切换。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及时了解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与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4.强化创新、发展、能力评价监控。除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外,现代学徒制还受可持续发展价值理念所影响,因此有培养学徒发展能力、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环节。对于这些教学部分需要更加创新的考核方式,所以高校需以目标考核为中心,以发展评价为载体建立学习考核评价机制,进而强化创新、发展、能力评价监控。同时,高校和企业可以根据现代学徒制教学的规律与特点,找到学生发展和岗位职责之间的契合点,进而有针对性的监控对学生创新、发展以及实践能力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倪庚,陈俊生,秦宇彤,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3):15-16.

[2]曹杰.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03):104-108.

[3]智利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2):54-57.

[4]李祥新,李岩.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33-37.

[5]郭伟刚,周水琴,裘旭东,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整合式项目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1):71-74.

作者:顾云松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