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

摘要:会计核算是单位资金科学调节与科学规划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基础性、预见性以及指导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库集中支付的社会背景,着重分析目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探究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以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

一、引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财政部门将相关资金都集中在一处进行管理,并按照国家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统一进行财务资金拨款。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实践的基本情况,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性支付和第三方授权性支付。前者是指财政部门依据事业单位的主动申请,进行员工薪资、项目投资以及资源采购等方面的资金;后者是指以银行为中转第三方,事业单位可定期进行账款支取的管理方式。比如,事业单位中的财务核算管理,除特殊类申请资金,多属于后者资金核算运用。

二、国库集中支付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1.有利于预算的有效落实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支持与保障,选择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选择,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事业单位自身管理水平与单位效益。因此,事业单位应做好单位预算,通过这种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来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加强对国库资金的有效监管力度。

2.强化资金的有效控制

大部分事业单位采取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通过集中支付,优化了资金支付流程,可以有效掌握单位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流向;通过对传统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化和精简,可以降低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成效;同时,也可以防范资金的挤占、私自占用、挪用、截留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合理高效使用。

三、国库集中支付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1.对银行账户的影响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之前,事业单位一般开设了多个银行账户,且管理不够规范,一些账户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大部分都被撤销,一般只允许保留2―3个账户:银行存款账户、零余额账户、其他专用账户。财政通过统一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即零余额账户,把财政资金存放在国库统一账户中,实行统一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资金滥用,提升国家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效果。

2.对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的影响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科目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货币资金的使用不再以银行存款科目来核算,而是通过新增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等来核算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有两种: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一般是在行政单位工资发放、政府采购业务发生时被应用,财政资金支付的同时被确认为单位收入;财政授权支付是在单位制定用款计划,财政批复后确认财政拨款收入,同时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日常支出发生时,借记费用,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也相应做出了调整,资产负债表上的零余额账户资金并不衡量单位拥有的货币资金,只代表财政下达的剩余授权支付额度。

3.对会计监管体系的影响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事业单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每月用款计划的编制,通过上级财政部门的审核审批,资金得以下达到单位零余额账户。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落实,使财政部门可以动态掌握下级单位经费的走向,通过对中间流程的优化和精简,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赋予财政部门更多的经费主动权,使政府可以集中管控和分配调整相关经费。另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使财政部门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增强对预算资金的科学监管意识,防止有关人员利用中间流程滥用财政经费,有效约束了单位各项不规范经济活动,促进了会计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了财务监督制度。

四、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不够精准,未严格执行预算

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次年单位预算编制时,通常只是会计个人在闭门造车,按照经验来进行估算,没有根据上一年单位的实际支出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没有与相关业务处室来确认新增或调整的事项等,这样往往会导致编制的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预算可参照性、可执行性较差。财务预算需要靠各部门相互配合、合理核算,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核算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资金闲置、资金使用不恰当被滥用、临时预算调整不及时导致未能完全实现其预期目标等,影响整个单位的事业发展。

2.银行账户管理不够规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主要依赖的是零余额账户的管理,但是零余额账户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例如基层事业单位在资金收支环节的调节上自主性较大,上层监管部门仅仅是从客观条件上进行监管,而在具体的资金流动和应用层面的管理效果却较低,这样不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另外,部分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还是存在着多头开户、重复设置、专户过多等情况,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

.会计核算基础薄弱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如事业单位在用款计划额度到账通知书下达后确认收入。但是在财务处理上应执行权责发生制,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很容易出现资产虚增问题。另外,单位核算工作依赖于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会计票据不规范、没有准确填制凭证等都会对会计核算分析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4.会计监管体系不健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虽然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相应的影响。从国内实践的具体情况来说,会计监管体系并不完善,一旦实际工作开展期间出现了问题,无法有序解决问题。其一,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于如何构建会计监管结构的认识深入性不够,对会计监管工作缺乏重视。其二,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报表情况分析,往往是同方向进行分析比较,并没有相应改革会计监管体系,这样很难形成高效的会计监管机制。

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优化会计核算工作策略

1.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一方面事业单位在用人时,要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基本素养有所要求,重视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水平,积极开展相关业务技能学习,掌握编制预算的方法,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和水平。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人员要加强与相关业务处室的沟通联系,合理准确的预估单位的开支情况,严禁出现基本经费挤占项目经费、滥用财政资金现象,减少资金风险。

2.规范银行账户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零余额账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进一步对零余额账户进行规范。首先,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单位资金的监管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其次,要简化资金审批程度,加快零余额账户的资金到账进度,避免资金长期不到账而影响项目实施进度的问题。最后,财政部门应与银行建立账户数据共享制度,使财政部门能够了解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资金情况,同时要逐步清理事业单位多余的银行账户,提高银行账户的使用率。

3.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在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基于收付实现制度的财务核算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准确核算收支类跨期业务,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另外,还要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责任意识,切实规范会计入账依据,约束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行为,定期对单位资产、负债、债权进行清查盘点,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质量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会计核算分析工作。

4.优化会计监管体系

一方面,要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及职工的会计监管意识,充分认识会计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增强防控意识和风险意识,成立专门的会计内部控制小组,定期开展内部监督工作。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入外部监督,包括上级监督、审计监督、公众监督、新闻监督等,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构建和创新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提升资金管理的透明性和安全性,确保财政资金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科学合理高效运用。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是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实践中推进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意义、影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究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策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科学合理编制预算,规范管理银行账户,创新会计监管体系,才能全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推动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晖.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研究.时代经贸,2019(19).

2.靳卉君.国库集中支付视角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5).

3.张璇.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分析.财会学习,2018(16).

作者:徐娜娜 单位: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