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探究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探究

摘要: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一直未得到事业单位的充分重视,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落实至关重要。但部分事业单位仍存在会计机制落实不足的问题,如会计基础操作不规范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不完善等。若未及时解决上述问题,轻则影响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效率,重则导致财务工作形同虚设。为更好地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和高效使用,通常采取内部控制方法,才能及时作出决策,达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主动创新会计核算方法,并通过各项工作的细化与落实,提升工作整体质量,为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

目前,大部分企事业领导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充分,使单位财务管理建设不完善,诸多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导致大量固定资产持续流失,固定资产监管也不到位,单位内部存在各种问题。同时,由于财务部门独立性较差,受其他部门或管理层制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可有效防止各种腐败问题,明确分析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和监督机制,降低各种财务风险。

(二)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防范各种风险

事业单位要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应对各种考核,必须切实加强风险防控,会计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中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发生的重要环节。综合评价事业单位风险,控制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遏制各种潜在或尚未发生的风险。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

(一)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满足真实可靠的需求,尤其是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是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阐述会计信息更为真实的一面,帮助事业单位领导通过会计信息直观了解当前单位发展的真实情况,并针对不同状况采取有效解决方案,便于单位领导有效管理工作,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二)明确员工岗位职责,确保任务完成

在日常工作中,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搭建,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明晰当前岗位职责内容,并在工作中各司其职,更好地推动项目进程与发展。当后续工作中发生重大事故时,可运用该方式进行追责。有关主管领导及相应负责人都可根据不同岗位确认整体事故发生应负责任的员工,有效督促事业单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并加快工作项目的推进。

三、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基础薄弱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基础环境,内控环境基础通常是指各项基础制度以及流程是否标准化,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工作能否顺利贯彻落实。此外,单位组织架构也关系到内部控制基础。现阶段,多数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能意识到内部控制是单位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并未贯彻落实到位,导致其他职工根本不了解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需要单位各个部门以及全体职工的参与,但目前,部分单位主要负责人大多数未主动牵头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使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部分负责人虽然牵头落实了内部控制工作,但单位其他职工在配合上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重大事项决策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尚未成熟,仍然存在主观判断;此外,单位监督部门岗位设置缺乏一定科学性,无法充分发挥职能,正是这些现状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安全隐患。(二)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较低,缺乏正确认识,思想观念保守在当前经济运行体系下,部分工作未能顺应全新的环境需求,使会计核算理念相对落后,暂时无法完全适应目前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需求。同时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行中,由于事业单位粗犷型的管理模式,使会计核算未达到预期目标,行业管理相对混乱,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稳步运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落地,需要以人的充分认知为前提,若人的认识程度不足,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便会出现异变。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是人的重视程度不足。

(三)落实力度不够

会计部门缺乏一套针对自身问题的措施,并且会计内部制度得不到良好执行,就会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现阶段,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缺乏实施措施,使单位内部发生各种冲突,导致会计内部控制效率极低。同时,权责不清也会影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虽然诸多单位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或措施,以期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效率和质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主要原因是在制定办法或制度时,各部门职责不明确、不详细,导致本单位内部出现混乱,当然也与制度执行者的基本素质偏低有关。

(四)内部控制风险意识欠缺,应对措施不力

由于事业单位在性质上与企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风险控制方面,事业单位较为欠缺风险意识,未严格落实风险应对措施,甚至多数单位未形成成熟的风险评估体系,无法定期系统性梳理单位内部业务活动,导致部分风险点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事业单位的运行造成一定隐患。即便例行审计或者上级部门检查,也只是检查财务数据,针对风险的检查相对较少。因此,不易发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隐患。部分单位也许会从廉政风险防控方面下功夫,从廉政角度出发,梳理单位风险隐患,制定防范廉政风险的具体措施。然而,廉政风险与内部控制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差异,内部控制风险的覆盖面远远超过廉政风险,若仅依靠廉政风险的应对措施,根本无法实现对整个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防控。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全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存在脱节

某些规模小、业务量少的预算单位在制度方面的建设不够全面,甚至已投入应用的制度也只是要求性、原则性或规定上的文字表述,在具体操作上未进行对照,制度的编制敷衍了事。某些单位制度虽然比较繁杂,但并不成系统,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大多数预算单位的会计处于会计核算中心,单位因此缺乏主体责任,忽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资产管理方面,预算单位只重视实物管理,会计核算中心重视账务处理,而年度资产预算申请则根据账面资产进行申请,最终导致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的脱节,制定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四、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管理体系,优化会计人员结构

部分单位在每次政府换届选举后,都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财务管理干部,讲解财务管理方法,教育干部严格掌握单位内部控制,并要求领导更加重视财务审批问题,确保能把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在单位财务审计过程中,要加强对审计单位的控制,把握审计单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明确分工。若问题出在会计方面,就要直面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有效整改会计人员行为;若问题出在领导方面,也要提醒领导,请领导纠正,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较多,但能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并表现出高度可持续性的制度却很少。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内容和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制定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要想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事业单位不能仅依赖于特定的部门,必须确保事业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内部控制制度本质上以事业单位为基础,充分发挥其作用,并融入事业单位整个管理过程和经营的各个环节,使其具有一定复杂性。内部控制的实施促进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从而帮助事业单位有效实现经营目标,同时必须明确各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效率、地位和职责。会计人员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组成因素,组织结构的优化是改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建立岗位责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事业单位需完善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就将责任落到实处,增强单位全体职工的风险意识,从而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合法合规性。预算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评估风险点的影响,积极构建信息化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定期分析评估本单位风险,构建属于单位自身的风险库,并及时更新有变化的风险,优化相应风险应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以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而且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责任心,敢于与违反内部控制制度、影响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不良现象做斗争,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处理建议,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应有水平。

(三)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激励和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可以在内部财务和财务管理控制范围内,基于员工角度引入科学激励和评价制度,充分激励员工。这种激励措施为员工提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使员工更好地履行任务,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价值,并确保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就职工福利而言,事业单位还需控制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在生产和活动时,风险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明确财务主管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充分了解事业单位运营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并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这种风险是如此精确,以至于可以降低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服务特点相对独立的本质特征,其内部审计活动的监管功能可以贯彻执行审计意见,保障研究、理解、评估和判断一系列过程的公正性,有助于管理基础事业单位的关键决策活动以及审计服务。此外,事业单位还可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监督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约束措施,加大内控执行力度

其一,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约束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财务活动,让所有已经熟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流程的事业单位员工高度重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员工在工作场所可以按照财务管理规则建立所有作业的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其二,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财务控制和制裁违规行为。其三,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明确会计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界定,使会计人员相互制衡,保障财务工作正常推进。事业单位财务部要监督这项工作的执行情况,事业单位要定期分析执行的具体结果,分析预算差异的原因,建立不同的责任追究制度。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主管部门处理。关于资金使用,事业单位需要在从事金融活动前制定并实施资本计划。在成本控制方面,事业单位要抓好成本控制,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加强成本管理,杜绝事业单位预算超支等不良情况。因此,事业单位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和职业能力,力求以积极实例的创建为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和动态推动提供动力,并通过宏观层面事业单位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的实际构建改善就业市场发展形态,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主管部门应积极创设技能培训、财务管理、法律和技术信息和经济教育及经济发展等措施,立足财务共享视角,为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发展提供助力。

(五)积极构建并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应全面落实会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实现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加强各部门对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以此促进会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结语综上所述,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会计内部控制的地位不断提升,更多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在具体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纰漏和不足。因此,事业单位要正确看待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深入研究,优化综合信息的系统功能及安全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事业单位高效开展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栾玲.新时期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1):81-82.

[2]郑敏.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时代经贸,2019(27):55-56.

[3]陈海生.分析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商讯,2019(19):126+128.

作者:李丽 单位: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