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比较与衔接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比较与衔接

摘要:本文从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强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构建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强化会计人员的能力、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有效措施,旨在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将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作为基本导向,创新会计核算模式,为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打下稳固基础,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比较与衔接;会计核算

一、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

(一)会计核算旧的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核算体系不准确导致核算容易出现问题;会计核算范围不够全面,仅仅注重事业单位的现金流核算与资金收入核算工作。但在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项目需要进行核算,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中存在不详细的特点。最后,监督力度不足,导致会计核算监督没有落实到实处,核算比较落后。新会计制度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强化了会计核算工作,主要表现为,明确了核算制度与范围,保证了会计工作的可操作性;对于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核算进行细化规定,使会计核算项目更加精细,补助结余情况也能够明确的体现出来。最后,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监督制度,使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化。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由于在旧的会计制度中,对于会计科目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进行科目分类设置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明确性;在进行科目设置的过程中,缺乏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程度,进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灵活,进而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在颁布全新的会计制度之后,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更加合理,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仅引入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还能够对非流动性资金的科目进行设置,通过定期展开固定资产核算的方式,保证事业单位的账实相符,逐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与管控效率。并将其细化为无形资产科目与固定资产科目,使科目设置更加明确化与精细化。最后,利用适当的解决措施,逐步加大事业单位的资产监管力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二、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一)强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会对会计工作的效率。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大多数的会计人员都存在思维方式固定的现象。因此,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会导致会计人员无法适应,容易出现错误。新会计制度中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针对于非流动性的资金,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科目,对于固定资产占用的金额进行核算,并在其中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能够用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中,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对固定资产处置进行报备,再开展账务处理工作,不仅会导致报批时间受到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固定资产的处置速度。在新会计制度颁布后,通过设置了“待处置资产损益”的科目,能够成为固定资产处置期间的过渡账户,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固定资产处置该过程中的资产虚增或虚减进行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会计科目进行梳理,逐步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基于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将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作为基础目标,在进行规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的会计人员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抽查,务必要开展全面的管理与核实工作。在会计实践的过程中,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务必要保证事业单位的账实相符,针对于固定资产的维护、购置等环节。基于新会计制度下,强化各个环节的管控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效率,有效完成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二)构建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应当将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作为基础目标,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的监督控制方案,务必要保证将监督控制意识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中。另外,要保证监督工作能够贯穿于各项预算工作中,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管控,在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在发生财务风险时,能够进行及时预警,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尽早做出优化措施,从根本上避免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发生。

(三)强化会计人员的能力在新的会计制度颁布后,会计工作人员应当逐步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新会计制度学习计划,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分析与比较,找出其中变化的内容。例如,会计人员首先要了解会计制度的出台背景,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新会计制度的优势,还要抓住制度的核心内容。事业单位要开展有规模的培训活动,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另外,由于会计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会计人员需要结合新会计制度的基本特点,进而开展学习工作,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知识体系。引导会计人员能够了解相关的会计事项,还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定期开展财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交流工作,对新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事业单位的新旧会计制度能否顺利衔接,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稳固基础。

(四)引入权责发生制,将预算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剥离目前,事业单位逐步实施了新会计制度,原有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要求。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更加注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保证会计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基本职责,使事业单位认识到基本的权责责任,进而将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财务状况体现出来,逐步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另外,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还规范化了各项工作。基于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会计主体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明确的意识到新旧制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对会计科目与报表管理工作加大管控力度。利用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切实落实会计工作,保证新旧会计制度能够有效衔接,使财务活动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为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打下稳固基础,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若昕.行政事业单位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财经界,2018.

[2]查志辉.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8.

[3]张英楠.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管理观察,2018.

作者:何霞 单位:汶上县财政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