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安类院校口才训练课程改革探索

公安类院校口才训练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口才训练》课程以培养高职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为主导,以“敢开口、善表达、会沟通、能思辨”为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演练、实战演示,让学生达到敢说、能说、会说、巧说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职业口才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公安、法律、警务等岗位的口语表达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口才训练;口语表达;课程改革

《口才训练》是公安类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下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在口语及表达的基本素质、态势及社交口才等基础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大量采用实训教学模式,以主题情景训练项目为载体开展课堂演练、实战演示,运用递进式课程训练方式,在课堂上通过指导性与针对性的口才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根据授课班级的专业特征进行职业口才的训练,培养学生符合岗位要求的口语表达的职业素养。因此,本课程的考试方式是以实操为主,以此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对学生学习予以指导、反馈和激励,促进本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能力水平

在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尤其重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重中之重。

1.强化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而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立特别是专兼职教师形成合力,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体验及综合素质的能力训练。例如,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公安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参加相关教学培训,兼职教师从公安一线来到课堂,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案例、最真实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培训经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2.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求任课教师每年寒暑假到公安一线单位,如派出所、治安大队等进行挂职锻炼,积极参加院级或教育厅级教学能力大赛,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参加专业讲座学习、继续教育等。

3.建立学科合作专业教学团队

口才训练的授课教师要通过定期的沟通交流、业务碰头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课程进度同步等目标。例如,在人民调解专业授课时,与调解课程的授课教师合作,利用好模拟法庭、调解现场等现场教学模式,将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与口才训练课程中的职业口才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在交管专业授课时,模拟路面执勤突发情况,实训与机动车驾驶人进行谈判沟通等场景,将说服、谈判、沟通等口才技巧和职业口才相互结合,让学生在口才训练的课程中既能学到口才技巧,又能实践专业的技能,实现双赢的学习效果。

二、开放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并尝试开放、新颖的教学模式。

1.“专题式”教学

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设置为项目,进行专题演讲比赛。把理想信念教育植入课堂,与口才训练结合在一起,开展“党在我心中”“人民公安为人民”“我的警察梦”等课前3分钟主题演讲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育警铸魂。坚定学生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信心感。

2.“分组式”教学

为了保证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以团队形式进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以小组形式讨论话题,用一带多、多带一的方式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口才训练中的参与度。同学们围绕主题,开展聊天室活动、实话实说栏目、我有一个梦想主题讨论、你传话我来猜互动游戏等。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观点、倾诉交流、思想碰撞,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口才能力。

3.“情景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交流需求,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同学们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进行口语交际。例如,会议接待、法律援助站调解、学生会干部竞选大会,或投诉快递服务等。设计职业情景,如进行离婚纷争调解、非诚勿扰娱乐互动节目等。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视觉和听觉冲击,学生更快、更容易进入课堂情境。

4.“角色扮演”教学

口才训练课程中的角色扮演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教师选好材料并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同学们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整体素质都有了大幅提高。

5.“讨论式”教学

教师在口才训练课的教学中明确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努力为学生拓展空间,让口语交际的实践向生活延伸,向社会延伸。例如,在授课中开展社会热点新闻讨论会、电影评论会、无领导小组讨论会等各种主题形式的讨论模式;选取“跪式执法频出,你怎么看怎么做”、“怎么理解车让人,人让车”等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选取世界500强经典面试题目“海上救援”“孤岛求生”等学生参与度高的讨论题目引发学生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表观点,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这一环节能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表达观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的使命感,提高学生理性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教学空间,挖掘学生潜能

1.引入第二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战化”

本课程的训练素材多来源于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口才训练必须在生活中磨砺。课堂上,教师将从命令的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扮演组织者和实施者,观察学生是如何实现内部交流、外部联络的并适当给予纠正、提醒和指引,让学生养成自觉并勇于主动使用话语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解决“和谁谈”“怎么谈”中使用口才、用好口才。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院及各系部的“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区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实践自己的理论学习,利用校园丰富的文化形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举办诗歌朗诵会、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口才训练课程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得到锻炼,提高利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采用新媒体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将学生在台上演讲或朗诵的口语展示过程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拍摄完成后形成影像资料,上传至大学城空间。课堂录像能够客观反映学生演讲过程中的优缺点,如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调是否抑扬顿挫、体态语是否自然、情绪是否紧张等等。大家认真观看自己或者他人的演讲录像,反省自己的优劣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大学城空间找到自己口语展示的影音资料,随时随地可以把它当作宝贵的学习材料,以此提高演讲的积极性,仔细准备、认真对待每一次上台的机会。在自查中提取智慧,锻炼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有效沟通能力、辨别价值能力和洞察世界的能力。这些资源也可以作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库,随时调取,用于课堂教学,建立直观可视的口才训练素材库。学生可以通过课上或者课下进行观看学习,多渠道拓展学习路径。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尝试新的课程考核标准

1.多元化评价方式

针对高职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要建立合理的目标定向,最后进行个性化的全方位科学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评价全班学生的表现以及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情况时采用总体评价模式。当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式话题讨论或完成任务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评价模式对各组进行总体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个体评价模式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它可以穿插在总体评价和小组评价中进行,也可以独立进行。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学生个人的演讲、自主回答、个体交流等给予学生个体评价。

2.改革口才训练课程的考核内容、方式及标准

本次改革中口才训练课程的考核方式偏重职业口才,通过教、学、练、评、测的系列教学将日常实训与考试项目进行结合,以激发学生对职业口才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职业口才的基本素养。口才训练课程考核标准将更加注重日常学习过程屮的实践环节以及考核力度,考试将从理论考核为主转化为综合技能为主,重视课堂上的实践得分,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使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主要阵地。改革前的平时成绩为30分,考试成绩占70分。改革后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各占50分。平时成绩的分值大大提高,每一分都来自学生的课堂回答、3分钟演讲、小组讨论、话题评价等项目,每一分都让学生实际感受到付出换来的收获。因此,平时成绩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学生日常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总体水平。学期末的考试成绩由实训项目和专业项目两项得分相加之和决定。根据学生所在系部及专业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及考核,以通识口才+职业口才两部分的考核为最终成绩,具体是通识口才以一场辩论赛和个人演讲为50%的考核方式。本次改革的重点是第二部分,职业口才的考核拟通过法律事务、交通管理、信息与安防专业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口语要求上进行实训,最后通过情景模拟、角色设定与团队展示方式完成本课程职业口才的考核,不统一组织期末纸质试卷考试。

参考文献:

[1]袁晓夏.高职院校口才训练课教学改革研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2014

[2]舒文萍.如何提高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

[3]蒋祥龙.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

[4]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6

[5]穆建亚.自媒体语境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中国出版,2015

作者:张瑜 单位:宁夏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