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初探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初探

摘要: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创新创业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人才培养;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中职

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如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会计属于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岗位。中职会计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初级会计人员,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会计基础操作方法,从而为其日后在会计相关领域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对会计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逐渐提高了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所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就是要尽可能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助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1]。

(二)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时还存在着主动性差、依赖性强或心存侥幸等问题。这种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而且还阻碍了其创新创业精神的发挥[2]。对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通过分享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可以更好地帮助会计专业学生认清就业现实,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他们的求职择业心理,使其能够增加就业信心,勇于创新创业,最终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二、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该问题在中职学校中较为常见,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受到传统升学观念的影响。虽然学生可能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基础不牢靠、中考发挥不佳等进入了中职学校,但其可以通过今后的努力弥补回来,不过对正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难免会受到中考失利的影响,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学生则是因为缺少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未来就业创业非常迷茫,无法提前对职业生涯做出合理规划,因此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

(二)重理论,轻实践

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与学生存在的就业难问题形成了鲜明对比[3]。企业招工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反映出了人才需求和供给间的错位,这无疑给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敲响了警钟。加上会计专业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要求知识传授能够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进行指导。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常见,具体表现为实践课时较少、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脱离、实践课程单一等,这导致学生只能掌握手工账、出纳开票等基础的会计操作,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的核算、监督和管理职能要求。

(三)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备受社会关注。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校企合作得以被广泛推行。但从校企合作的落实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比如,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广告效益,但少数企业是冲着政府补贴而来,既不会给学生提供太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又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4]。这些企业即便迫于定向委培合同要求或社会舆论压力,给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但也会在不久后将毕业生辞退。

(四)课程衔接不当

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中职学校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5]。但这些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没有充分体现出会计专业的特色,更没有实现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比如,创新创业和会计专业课程各自为政,或者只从就业角度分析企业的会计岗位需求,很少从创业角度对企业实务做出分析,这导致学生只能接触到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而对企业管理、工商、税务等不够了解,因此创业成功率不高。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入各个专业教育,但是目前一部分中职学校只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面向学生开放,并没有与其他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自然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会重点为学生介绍有关于专业课程的概念内容和相关政策要求,但是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未来就业能力。要想把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教师需要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教师在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深入挖掘会计专业课程中包含的创新创业元素,适当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使其根据自己掌握和学习的会计专业相关知识,找寻商业发展机会和创新点。在创新创业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创业企业筹资、投资、运营、利润分配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加深对会计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在未来实现顺利就业。会计人才属于社会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会计行业发展形势,以及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规律,综合会计工作岗位实际职业能力要求,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融合公共素质、综合技能、专项技能等模块进行教学,深入挖掘创新创业教学元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助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一)加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仅是“创新创业+会计专业”教育的载体,而且是人才培养策略的有效支撑,所以要想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需要加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6],力求通过及时调整和完善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会计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环节,中职学校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建设内容:中职会计专业学制一般为3年,在此期间,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完成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学习创业基础、创业经济法、创业精神与实践等创新创业课程,从而掌握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②课程目标:中职学校要基于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力,以及就业创业实际需求构建框架体系,将人才培养内涵细化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职业能力等部分,并且紧紧围绕这几个部分的要求来落实人才培养策略,力求从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等方面全方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③课程结构: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会计专业学生都会直接面向市场和岗位需求,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时效性、针对性,中职学校可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会计环境变化来设置1~2门的“机动课”。比如,中职学校可定期落实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然后以此为标准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从而确保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优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会计电算化、云会计等被广泛应用,这在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用人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故会计专业学生要想顺利就业,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基于此,中职学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着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运用财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专业学生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从“创新创业+会计专业”教育的要求来看,其目的在于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同向同行,进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此,创新创业教育要充分考量会计工作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通过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让会计专业学生既能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能掌握更加先进的会计专业知识,从而为未来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二)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要想实现会计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强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中职学校就需要不断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类。①翻转课堂:该种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视频,学习新知识点,而课堂上不讲解新课,会直接让学生讨论,将教学由“教—学”的模式变成“学—教”的模式[7]。从适用性来看,翻转课堂可用于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其优势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掌握更多的会计专业知识点,并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为达到上述效果,会计专业教师可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建立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以原材料收发核算为例,在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后,教师可将主导权归还于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和了解原材料收发核算相关的知识,然后选出学生代表展示与原材料收发核算相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展示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任务完成质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的地方。之后,教师要提供模拟实际情况的核算资料,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再观察各组完成情况,并及时对个别组进行辅导和答疑,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原材料收发核算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②互动式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教”与“学”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可达到调节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会面临就业创业的局面,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要,所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得以体现,并广泛地被应用于会计专业教学。比如,为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讨的时间,师生或生生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和学习感受。在交流互动之后,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置课堂教学提问,进而帮助学生及时脱离学习困境,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主动参与学生的互动讨论过程,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及时活跃自己的学习思维,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于会计知识点的掌握,初步产生创新创业意识,为接下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概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不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间可能存在重叠,但其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从而保障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创新会计专业教学考核方法

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配合开展考核工作,通过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调整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会计专业课堂上,教师要贯彻落实考核工作,改革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考核模式,严格遵守公平公正的考核原则,并确保考核方式的多元化[8]。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学习成效考核时,教师一般会选择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利用成绩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这样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和控制。例如,教师可在教学当中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思考题目,这样能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已经讲过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答。在问题解答的过程当中,学生会逐渐回顾和温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并及时发现需要进一步巩固的内容和某些理解不够透彻的知识点,进而在课后通过自主复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此外,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规划工作,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交流,确定考核日程、考核项目及考核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当前考核活动的接受度和重视度,并使其信任和认可考核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在自主提升方面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日常考核项目划分成小组成绩、个人成绩和教师评价等不同的内容。小组成绩是评价小组整体作品及小组成员进步程度获得的结果;个人成绩是课堂随堂测试获得的内容;教师评价则是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综合性表现。教师把小组成绩、个人成绩和教师评价三个数据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的综合考评成绩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进步程度及学习效果。综合性评价方式还能够体现出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情况,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方向。教师还可以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进行考评,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互相观察对方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发现彼此的优缺点,并互相分享自己在学习当中的技巧和心得。这样互相评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还能够拉近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奠定基础。

(四)注重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

与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具有显著的技术性特点,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职学校要以技术训练和实践操作为主,从而让会计专业学生能够提前适应未来的岗位要求。首先,要对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如数字书写、点验钞、数据录入、珠算技术等,从而让会计专业学生在技术训练中不断提高对会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能力,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打好基础。其次,在网络技术和财务软件不断普及的当下,学生必备的会计专业技能也在逐渐演变,除了传统的手工账操作技能,还包括财务软件维护、电子发票管理、会计报表处理及税务处理等能力,因此面对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工作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最后,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尽可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初级会计职称(助理会计师)证书,并且通过考试检验人才培养成效,从而让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在就业创业中占据优势[9]。另外,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和会计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性质社团,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与企业一起研发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和企业的引导下参与项目研发过程。当前,一部分中职学校创建了“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比赛,有效地在校园中营造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学生认识到了创新创业跟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能从多个方位、多个层次不断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五)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性教学平台

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法进行创新之后,中职学校需要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对此,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当前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积极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性教育平台建设,强化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时,学校可以在当前的实训项目中适当地添加创新创业实践内容,为会计专业学生模拟出真实的创新创业学习环境。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自主分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积累更多的会计实践性工作经验,对于社会中会计专业工作岗位、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故该实训基地能够成为中职学校内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心,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创新创业经验。另外,中职学校要跟企业共同创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加大教育和引导力度,孵化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项目[10]。中职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需要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根本教学目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融合当前会计专业教学特点,共同建立校内共创空间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记账和业务外包等服务。通过新颖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水平,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中职学校需要在校内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将其作为人才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自主发挥的发展平台。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融入实际的创业活动经营开展过程,建立创业团队,积极探索可行性强的创业项目。中职学校可在创业园建立会计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工作岗位,以充分锻炼学生的会计技能。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需要具备健全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创新发展需求;需要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过程当中,贯彻落实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在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实现创新创业,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性会计人才;要针对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举办多样化的课外教学活动,搭建出校企合作全方位教学平台,从而让学生更加扎实牢固地掌握会计专业相关知识,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并在学校提供的平台当中把自己的会计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日后的顺利就业积累更多的经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组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教学团队

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也需要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当前,一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缺少足够的创新创业能力,故学校需要为教师创造自我成长的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培训。例如,教师可在周末和假期时间进入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挂职,在工作过程当中体会和领悟会计部门的专业性,感受创新创业精神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并把自己的体会融入日常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经验,使其自主自发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同时,学校也需要把企业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专家邀请过来,使其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领域相关要点的分享和交流,让学生在接受指导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的真谛,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把会计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是会计专业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之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具体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优化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评标准,根据当前社会会计行业实际发展需求,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嘉元 单位:福建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