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番茄病害防治措施

番茄病害防治措施

摘要: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番茄的种植打破了季节性的限制,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的,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菜农的经济收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阿勒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了有效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介绍了阿勒泰地区番茄的病害防治工作上取得的先进经验。

关键词:番茄;病害;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1灰霉病

灰霉病以番茄的花、果、叶茎等为主要侵染部位,通常果实以青果受害较为严重,残留柱头、花瓣受到侵染后逐渐扩展至果实、果柄,最终导致果皮呈灰白色且长出灰绿色霉层;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黄褐色,初呈水渍状,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易发生。防治方法是农业防治。轮作倒茬,深翻改土;加强栽培管理,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采用通风、滴灌、膜下灌溉等措施,调整棚内湿度;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250g/667m2或10%腐霉利烟剂熏12h,隔7~10d现重复1次。第1穗果开花时,在10~20mg/kg的2,4-D中,加入0.1%的50%腐霉利可湿粉剂进行蘸花,使花器着药。

2早疫病

早疫病以番茄叶、茎、花、果等为主要侵染部位,发病后幼苗茎基部位可见稍凹陷且有轮纹的暗褐色病斑。如发病时期为成株期,则初期可见水浸状暗绿色病斑,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病斑逐渐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斑,即边缘有浅色晕环,中间有同心轮文。病叶通常由植株下部向上发展,发病严重者会导致中片脱落。染病植株茎部病斑多生于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形状不规则,或呈椭圆形、暗褐色,发病严重会导致断枝。如青果染病会导致果实病斑处凹陷,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果实开裂,密生黑色霉层。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温度达20~30℃,相对湿度达90%以上易发病。病菌借助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开花期是侵染高峰期。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严格控制棚室温湿度。防止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打开通风口换气。定植时施足有机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化学防治。喷雾50%速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洒,隔7~10d喷1次,视病情情况可连续喷洒2~3次。

3晚疫病

危害症状。晚疫病多为害成株期叶片及青果,整个植株生长过程均可发病。幼苗时期好发于叶片,并逐渐发展至主茎,发病部位可见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染病叶柄、茎等会逐渐变细,并呈黑褐色,最终腐烂、折倒,导致全株萎蔫直至枯死。成株期发病多由下部叶片开始,染病后叶片上会出现边缘不甚明显的水浸状病斑,呈暗绿色,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不仅病斑会逐渐扩大,而且颜色也会逐渐发展至褐色。茎部发病时病斑会凹陷下去,为黑色,病情越来越严重,逐渐发展至黑褐色,病斑处最终腐烂,导致主茎病部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不规则云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主要发生在低温潮湿条件下,温度在18~22℃、湿度在95%~100%时利于发生和流行。底肥不足、氮肥含量过高、光照不足、浇水过多等均亦诱发。防治措施是农业防治。轮作倒茬,深翻改土;加强栽培管理,发病后控制浇水,采用配方施肥,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化学防治。喷施40%三乙磷酸铝可湿粉剂800倍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荣木”液体有机肥料在西红柿上应用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0(09).

[2]郑旭东,许伟东,方振兴,等.露地番茄病毒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06).

[3]白晓雷,霍宏竹,霍文友,等.赤峰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01).

[4]董金荣,王玉楼,吉同銮,等.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6).

[5]胡小敏,王云虎,林星华,等.蚜虫对不同色卡敏感性及对不同波长黄色粘虫板趋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1(09).

作者:加孜肯•哈布德热合曼 单位:布尔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