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浅析

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落实好全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培育一批以种养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纽带,以商贸物流为支撑的产业形态全产业链,以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为依托,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链基地,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1正宁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正宁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确定了以肉牛、生猪、苹果、瓜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出台一系列产业发展扶持措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推进,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逐渐延伸,一二三产逐步融合,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推进,为产业兴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近年来,正宁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拉开架势构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两区两带”产业布局(“两区两带”即:肉牛产业区、生猪产业区、苹果产业带、蔬菜产业带),主抓肉牛、生猪、苹果、瓜菜“四大产业”,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大力推广“331+”产业发展模式,制定肉牛、生猪、苹果、瓜菜“1+4”突破提升方案,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全产业链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配套制定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牛十条”奖补、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整合65%的扶贫资金用于陇东早胜牛产业发展。搭建“政银企担”合作平台,发放“金畜贷”1.19亿元。全面推行“农业保险+商业保险”模式,落实农业保险品种13个,提供风险保障金5.2亿元。

1.2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户嵌入、链条发展”的思路,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产销对接为导向,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建设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实施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蔬菜基地、规定范围(合667hm2)果畜循环矮化密植苹果示范片带等3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2021年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3.26万头,生猪饲养量14.3万头,种植苹果7737hm2、瓜菜1121hm2、紫苏2648hm2、中药材1968hm2、烟叶827hm2。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去年分别增长10.9%、10.13%。

1.3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增强

着力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引进东方希望、山东合万家等龙头企业落地正宁,带动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效益倍增。大力实施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建立入股分红、托管服务、保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县累计引培农业产业化企业28家,创建家庭农场199家,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88家,合作社标准化规范提升程度达到73%。全县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农户2.1万户6.18万人。1.4推动产业融合稳步发展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年度建设逐步推进,建成早胜牛繁育中心、顶旺屠宰加工、禾丰饲料配送中心等上下游端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繁育、育肥、加工、屠宰、饲料生产链、价值链、供应链一体化。引进山东寿光合万家农业企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以“政府投建+企业服务+农户经营”模式,建成日光温室34座,16座大棚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已上市,市场反响和菜农收益均良好。持续开展“魅力正宁·全民乐购”产业购销活动,深化电商进农村行动,实现线上交易2000万元以上。

1.5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出台《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培育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培育工作细化实化方案》《正宁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开展乡村振兴“十百千”人才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800人(次),培训生产经营管理人员1100人,建立高素质农民见习实训基地2个。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应用和农机装备集成示范推广应用项目,引进新品种10个,建成农机合作社12个,实现了农机合作社全覆盖,累计完成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2668hm2。

2正宁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农业产业体量较小

2021年,全县农业增加值6.56亿元,占全市农业增加值111.9亿元的5.86%。肉牛、生猪饲养量分别是3.26万头、14.3万头,占全市总量的5.83%、11.36%。肉牛专业乡、专业村养殖数量群体少,新建牛棚982个,6头以上养殖户436个。苹果、瓜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是7737hm2、1121hm2、1968hm2,占全市总量的16.22%、2.33%、16.3%。蔬菜产业设施大棚量少,仅有445座126.67hm2日光温室、中小拱棚,“正宁大葱”面积逐年缩减,露地蔬菜在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上成效不显,产业效益一般。苹果产业受疫情、价格跌幅、果园老化、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规模和质量呈抛物线态势下行,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

2.2产业化水平较低

横向对比,全县规模大、带动强、链条长、名气响的龙头企业少,产加销贯通、农工贸一体化相对欠缺。纵向对比,产业链前中后端衔接不够紧密,多数主体以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能力弱,从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附加效益上对农户和基地起到示范拉动,促农增收的收效甚微。目前,全县共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具有生产加工能力的企业仅有顶旺屠宰、禾丰饲料、金牛公司3家,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9家。

2.3农业品牌效应不强

全县累计认证苹果、大葱、生猪、黄芪、玉米、马铃薯等“三品一标”产品23个,绿色苹果认证面积4002hm2,无公害生猪认证4.6万头,绿色大葱334hm2。但在种养规模化、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的发展上还是比较滞后。农产品品牌不强不响,缺乏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甘味农产品只入选“惠而灵”紫苏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仅有“正宁大葱”,农产品品牌对市场和产业推动作用还未充分体现。

2.4产业发展融资较难

现代农业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较为短缺,融资发展的办法还不够多,机制还不够活,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依然不足,参与投入农业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本数量较少。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县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贷款需求量高达10.62亿元,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38亿元,仅占农民贷款需求量的13%。

2.5乡村从业人数较少

正宁县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人才、资金大量流失,“无人种地”、没钱投入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人才老化、弱化、退化“三化”现象严重。据统计,全县有务农人员9.8万人,其中60岁以上务农人员2.37万人,占到24%;40岁~60岁务农人员5.33万人,占到55%;20岁~40岁务农人员2.1万人,仅占21%,农村年富力壮的劳动力短缺,养殖、苹果、瓜菜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匮乏,高素质农民数量不足,推动乡村产业面临人才瓶颈。

3正宁县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3.1推动优势产业扩量增效

推动肉牛产业保种扩繁增量。①保种繁育。利用好“早胜牛”优质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战略合作,建立早胜牛种质资源数据库,组建早胜牛核心种群,完成陇东早胜牛种公牛站、保种站、冻精站“三站”建设,加强早胜牛繁育中心高效运行,保护好、发展好“早胜牛”品牌。②扩栏增量。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肉牛),持续培育专业乡、专业村建设。根据市场导向和比较效益,优化调整奖补政策,选择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等“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好”的肉牛品种,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调运牛只补栏增量,增加养牛群体规模,实现肉牛存栏、出栏量翻番目标。推动生猪产业稳产保供延链。持续巩固生猪稳产成果,确保全年生猪保供任务目标完成。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①栽植和改造。在北塬乡镇依托海升、陕果等企业更新栽植高标准矮化自根砧密植园;在南塬乡镇持续开展间伐改造,提升老果园质量。②果园管理。积极探索“企业+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托管模式,建立果园托管服务中心,加强果树修剪管护,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灌溉、无公害防治等措施,提升产出效益和果品质量。③组织销售。全国布设销售网点,开展产销对接会,招引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加工销售等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扩大设施瓜菜建设。发挥“反季错季”市场优势和“高原夏菜”品质优势,推动设施农业建设,着力提高单位产值和产品效益。深度与合万家集团开展合作,以“国有企业投资+专业运营商运营+农户租赁种植+政策性担保”的模式,规划新建设施蔬菜基地,配套建设果蔬分拣中心和恒温库,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共同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户自筹自建自营。

3.2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思路,积极引进“链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壮大种养、加工、冷链物流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产销联合、基地扩张、技术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支持申报认定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规范合作社标准化运营,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增强带动能力。

3.3做好招商引资服务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到各地相关大企业、大集团开展考察对接活动,“毛遂自荐”上门招引;热忱邀请有合作意向的知名企业来正宁县实地考察、对接项目。在广泛招商的同时,在优化农业招商软环境上下功夫,主动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招得来、留得住、建得好、发展快”[1]。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精准定位全产业链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单独或配套投资兴建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优惠政策应向精深加工项目特别是全产业链项目倾斜。

3.4推动品牌提升行动

构建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重点的农业品牌发展体系。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推介会、交易会等各类展销活动,宣传推介“早胜牛”“正宁大葱”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全国布设优质农产品销售网点(专柜)等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对接大型商超、加工企业、专卖市场,推进“农超对接”“产地直供”。大力推行两个“三品一标”工作(两个“三品一标”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做大做响“福康正宁”区域公用品牌。

3.5健全人才服务体系

坚持发挥农业部门职能作用和市场化购买服务并重,全面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技农机、畜牧兽医站所建设,鼓励各类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组建专业化的托管服务公司,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乡镇示范性农机合作社畜禽良种区域供应中心、饲草料配送中心,组建专业化动物防疫公司、专业化服务公司(队)和营销服务公司,为农业经营主体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全产业的保姆式服务。大力发展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组织多种形式农业技术培训,培养大批农村适用专业人才。加大外部人才引进力度,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上升通道、社会评价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献身农业[2]。

3.6加强政策配套支持

3.6.1财政支持。县财政列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5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3.6.2金融支持。建立以财政资金主导、金融信贷支撑、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产业贷款模式。积极与金控担保集团和省农担公司等融资担保机构衔接,进一步健全完善政银担保合作机制,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提供融资担保。3.6.3保险支持。以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为目标,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广新型保险产品,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3.6.4用地支持。新编国土空间规划全面保障设施农业建设用地,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3.7建立完善考核制度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及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专班作用,完善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的“五个一”包抓机制。同时对各乡镇和各部门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按年度制定年度计划和方案,推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的工作机制,建立产业发展实际考评体系和定期调度、督查机制,确保工作推动落实见效。

4结束语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贺文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9,33(5):58-70.

[2]周金星.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湖南农业,2017(4):6.

作者:冯亚妮 单位:中共正宁县委党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