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皮革工业状况与远景分析

皮革工业状况与远景分析

本文作者:高江帆、万宗瑜 单位: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1川内皮革行业发展现状

皮革业作为四川轻工行业的优势产业,在全国皮革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逐步成为川内轻工行业的支柱产业;由于该行业在四川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且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业,它为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缓解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虽然在2010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行业内部结构和产业链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长久积累的行业基础下,皮革行业在近两年内迅速回暖,且有发展更猛之势。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四川省皮革行业处于调整、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发展的新局面,积极推行品牌战略,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国家加大了推行制革生产环保防控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清洁生产产业政策,促使四川省制革行业转型升级。

从目前来看,全省皮革化工生产形势继续趋好。一批龙头皮化企业的科技开发人才和设备设施不断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大大提升。同时,全省骨干皮革化工企业均投巨资加速了企业技术改造和研发中心的建设。武侯皮革城的建立、德阳中国皮化基地等的建设,箱包皮具生产的重新起步;都是四川省大力发展皮革行业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但是,四川皮革行业的发展,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与全国先进省市的发展相比,其发展滞后,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品牌质量差距大。全行业协调发展与全国先进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出口渠道少,内销市场乱;结构性矛盾突出[1]。四川是全国皮革大省,但不是皮革强省。皮革原料、技术、市场优势尚未转变为经济优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行业先进省市的差距较大。

2四川皮革行业产业结构

我国皮革行业涵盖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皮革制品等主体行业,以及皮革机械、皮革化工、皮革五金、辅料等配套行业,上下游关联度高。以制革为基,以机械、化工为辅,加之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制鞋、皮衣、皮件、毛皮服装等皮革制品为销售动力,形成了完整的皮革产业链。而四川皮革工业针对自身所具的地域及省内产业结构等特点,历来具有皮革原料、加工技术、产业基础和产品市场等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制革、制鞋、皮衣为主体,以皮革化工、皮革机械、制鞋材料、皮革科研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积极响应国家对皮革行业多元化发展、走低碳路线等号召,并在历年的发展过程中,从研发、设计、制作、管理、营销等方面不断实现皮革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走出了属于四川皮革行业的新型工业道路。据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全省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全行业统计企业数为161个,其中制革23个,皮革制品企业138个,其中皮鞋124个。

据行业统计,全省皮革行业从业人员近50万人,年加工各类皮革1200万张、年产鞋1.8亿双、各式皮革服装生产能力900万件以上。同时由省皮革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全省皮革行业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2.93亿元,去年同比增长12.8%,其中制革工业总产值41.94亿元,同比增长11.30%,皮鞋工业总产值204.00亿元,同比下降1.50%。全行业利税总额36.23亿元,去年同比增长123.17%,其中:利润总额15.59亿元,同比增长83.70%,今年1~2月,全省皮革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15亿元,去年同比增加28.93%,利税总额3.19亿元,去年同比增长50.10%。由此数据来看,四川省皮革行业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实现了较为平稳健康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需看到的是,在成都皮革市场,广州、温州以及河南等地的皮革所占比重达到了80%以上,成都本地产的皮革占有率不到20%。四川是原皮大省,有丰富的猪皮资源,但牛羊皮制革业比较薄弱;因此,受到原料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四川虽然作为皮革生产大省,但在全国皮革产业却仅有5%左右的市场份额。除了鞋业外,箱包皮具、皮衣皮草等终端消费品市场,多数企业属于贴牌加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降,生产成本大幅增加[2],加之受制于原材料和国际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处境较为艰难。并且,全省行业内部产业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猪皮制革优势逐渐削弱,产品结构相对不合理,品种单一化、同质化,全省皮革箱包生产基本处于空白,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手段;行业产品专业设计水平较差,专业人才缺乏;省内大中型皮革企业数量不多,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行业缺乏知名品牌,部分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较差。

3对四川皮革行业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四川皮革行业虽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必须要看到的是,在西部,四川作为主要的工业省份,皮革行业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推动能力。四川省皮革工业产业基础强,配套齐全,从原料、生产、研发和市场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皮革工业体系。制革生产和皮革制品生产协调、快速发展,保持了制革大省优势的同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皮革制品生产快速发展。皮鞋和服装(猪皮服装出口)是我国皮革制品的主产区。成都武侯的“中国女鞋之都”区域品牌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理事长李开华先生曾在协会理事年会中提到,四川皮化将开启合作、共赢,携手创建“中国皮化基地”区域品牌的新局面[3]。四川的猪皮制革技术、牛皮汽车装饰革和沙发革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依托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系、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皮革科研、教学机构有利条件,四川皮革技术力量、皮革科研机构和研发能力在全国皮革行业具有绝对优势。四川皮革化工材料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同行业具有绝对优势。四川皮革市场日益活跃。川内的皮革专业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四川各级政府领导重视皮革工业的发展。随着产业经济的循环和“东鞋西移”进程的加速,四川各地的皮革特色区域将会逐步形成。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推行生态制革理念。

生态皮革的概念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态皮革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二是将其加工成革制品的过程中无害;三是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四是可以被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生态皮革将成为未来皮革业发展的主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绿色、天然、无污染的产品,这是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不仅如此,国内外贸易中,绿色消费将成为未来一种主流,建设低碳皮革经济已成大势所趋。“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已经成为制革业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4]。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坚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发展的路线。稳定制革生产,加快发展皮革制品生产,制革要保持猪皮生产技术优势,大力开发牛羊皮产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制革、皮鞋、皮衣、皮革化工生产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促进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重点,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行行业品牌战略。总之,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关键是更新观念,坚决摒弃数量堆积、低价取胜的竞争策略,而要向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产品品牌、标准制订为核心的高层次竞争优势提升。

第三、向多元化皮革产品目标转变。

产品结构上,需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档次。在产品类型和品种上,将提高高档头层革的比例,充分开发利用二层革、三层革。产品构成上,鞋面革和服装革仍然为主导产品。各种功能革、特殊效应革等高档产品增加,粗皮细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产品的花色品种。

工艺技术上,越来越注重清洁化生产,采用制革和毛皮加工中水循环利用、保毛脱毛、无灰浸灰、生态鞣制和污泥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代替传统的制革和毛皮加工及废物处理技术改进;清洁化生产工艺及先进制革和毛皮加工技术,节能减排、环保创新、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等技术,生产工艺的改进也将决定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模式上,规模化发展将成为优秀制革企业新的选择。近几年来,皮革行业一直在洗牌重组、整合。随着环保政策持续加强,残酷的市场竞争将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出局。与此同时,环保达标、产品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制革企业将在洗牌中做大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和骨干。

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特殊功能皮革产品的进一步应用。向高新技术靠拢超声波技术、电子技术、微波和高压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皮革领域,纳米技术运用于制革工艺中,对皮革的设计和制造影响很大,特殊皮革不断开发应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特殊机理效应皮革主要有皱纹(龟裂)革、摔纹革、擦色效应革、消光革、珠光革、荧光效应革、珠光擦色效应革、仿旧效应革、水晶革(仿打光)、磨砂效应革、蜥蜴革、变色革、绒面革等等。纺织工业及其他行业中的技术如抓花、扎花、印染、蜡染、扎染、镂空、电子雕花、手绘、喷绘等移植到皮革行业中,生产特殊效应革也已成为一种趋势[5]。

总而言之,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皮革行业来说,产业升级势在必行,生产模式和发展理念也亟待转变[6]。在皮革的成品、终端消费品上,四川虽然作为全国皮革大省,但基本处于产业链原料供应的地位;成都女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开始在品牌和渠道方面有所突破,但箱包皮具、皮衣、皮草两大类产品依然相对薄弱。由中智林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四川省皮革服装产量175368件,同比增长为-4.07%;2011年1~12月四川皮革服装产量累计1361472件,同比增长22.1%。2010年12月四川皮革服装产量为18.28万件,同比增长83.15%;2010年1~12月四川省皮革服装产量累计为111.50万件,同比增长23.3%。从数据分析,四川皮革服装行业虽然呈现同比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内消费者对皮具产品的需求增大,并且消费者观念从注重皮具产品使用价值,追求价格低廉转向注重产品的档次和品质。在此过程中,服装皮革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四川本地企业如果能加速品牌化建设,充分发挥原料产地优势,特别是猪皮制革技术在服装皮革面料上的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用品质与国际品牌抗衡,切实提高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定能重拾被进口皮不断挤占的国产皮革市场,为四川皮革服装行业的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契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