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摄影期刊的传媒叙事探究

摄影期刊的传媒叙事探究

当前,传统摄影期刊的发展进入加速期,需加快转型步伐,重构出版模式,依靠核心优势提升媒介平台价值,打造有视角、有温度的摄影期刊生态圈,让传统摄影期刊重新焕发生机。摄影期刊是影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首家综合性摄影期刊,《人民画报》具有典型的文本意义。它以影像记录历史,讲述了时展和社会变迁的进程,既呈现和塑造了普通大众形象,又全面展现了国家的发展变化和历史进程,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人民画报》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揭示其传媒叙事方式,有助于重新考量传统摄影期刊的价值。

一、关注社会发展,传播正能量和主旋律

1.主动策划选题,关注与记录国家重大事件

互联网时代,传统摄影期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民画报》通过强化互联网思维,借助新兴的传播形式,顺应时展潮流,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和画报的传播规律,注重内容建设,反映社会实际。2018年春运首日,《人民画报》设置专题板块“春运动起来”,真实记录了2月1日北京站增开的第一趟临客列车凌晨从北京站发往重庆北站的场景。画报记者还在春运前夜探访北京南动车所2018年春运情况,首次承担春运任务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启动,标志着2018年春运正式开始。画报重点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报道上传至网络后,获得了较高的点击量和好评率。通过专题报道,画报让受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情况,塑造了国家形象,传播了主旋律和正能量。碎片化阅读时代,海量信息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眼球经济成为稀缺资源。传统摄影期刊,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传媒叙事结构,主动策划选题,强化议题意识,加强消息源建设,增加原创内容,通过后续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讲述新闻事实在宏观背景下的意义与价值。例如,画报推出的独家报道《直击2018春运》,既有史诗风格般的画面展示,又有理性思辨式的客观叙事。2018年春运首日的凌晨,画报记者赶赴北京站、北京南站,各采访小组分别登上春运的列车,体验春运现场,以一张张生动形象的照片,展现春运期间不同乘客的回家故事,以及铁运工作人员的春运感受。采编团队预先策划和组织落实,从几千张照片中多次筛选,选出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具有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影像,推出专题“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春运”,以小见大,引导读者回顾这些年的春运历程,以细节说话,用故事谋篇布局,以情感人,创设集体记忆,吸引读者关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反映社会真实现状,展现时代特征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传播时代,《人民画报》发掘了许多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英雄形象,生动展现了时代特征。比如其强势推出的专题报道《复兴号上拍“高姐”》,刻画了“复兴号”等高铁列车上女性乘务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些乘务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高姐”,《人民画报》在展现她们美丽大方笑容的同时,还展示了她们烦琐而艰辛的工作情景,以有人情味的报道,真实展现她们不为大众所知的一面,塑造了极具感染力的形象。除了关注高铁乘务员等特殊职业人群,《人民画报》还注重刻画普通乘客和志愿者形象。比如报道里讲述了春运首日凌晨四点多,天还没亮,北京南站的进站口还未开启,旅客已经挤满了东站口外面的空地等待乘车回家的故事,以及新年春运首日,在天津西站候车大厅辛苦工作、被誉为高铁站里“活雷锋”的志愿者辛勤工作的故事。《人民画报》刊登真实反映中国普通民众生活现状和现实诉求的报道,保持产出优质内容的同时,在新闻视觉化、新闻影像化等方面做了积极尝试。比如画报记者记录了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下属的北京南动车所里,工作人员为“复兴号”动车组做外部清洁的场景,以“直击2018春运之动车‘洗澡’”为标题,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新时代的科技进步。

二、开设专题栏目,提升传播价值

1.与时俱进,探究“全民共建”的影像创作模式

随着各种移动终端平台的普及和搜索引擎的发展,人们的接受习惯逐渐发生改变,向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为了迎合时展潮流,《人民画报》积极举办多种与受众互动交流的活动,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传播新形象和好声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媒介影响力,将单向宣传的思路转变为整合传播、互动交流的双向思路,多渠道、多途径开展传播活动。比如受众可以在《人民画报》官网扫码,关注画报的网络社群“花园摄区”,加入社群讨论,“微帖”,展示图文内容,并分享至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新媒体时代,《人民画报》积极转型,在提升内容质量的基础上,融入新媒体要素,与时俱进,探究“全民共建”的影像创作模式,增强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为受众献上了精美的文化大餐。新媒体时代,传统摄影期刊要在报道方式和传播渠道上不断探索和改进,重视开发新媒体资源平台,全力打造全媒体业务形态,抢占传播新阵地,开展联动传播。传统摄影期刊可通过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的定制,推动传播新变革,改变传受关系,为受众提供表达、参与和交流的平台,革新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创新传播手段。比如《人民画报》常常在网络上发起摄影征稿活动,寻找善于发现中国美的记录者,塑造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的媒介形象。为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人民画报》开设了“我镜头中的年味儿”“醉美冰雪季”等多个摄影征稿活动,让摄影爱好者选取感兴趣的题材,用相机定格的每一幅画面,诉说心中的故事。《人民画报》举办的这些活动,以对影像艺术的尊重和敬畏为基础,在画报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中,秉持开放多元的心态,不拘泥于传统,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进行融合创新,打造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于一体的形式新颖的报道,让影像资料所传达的信息最大限度在网上延伸,强化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增强受众黏性。

2.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以新媒体思维创新发展

如今,摄影期刊可以借助新的传播载体,多渠道、多方式地传播。人民画报社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已经由单一的纸质期刊社发展为多媒体期刊社。信息化时代,受众面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选择和接受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借助媒体力量,更好地提炼与解读信息。《人民画报》针对现实情况,积极创新发展。第一,通过加大移动新媒体研发力度,加强多形态媒体建设,打造全新网络平台,全面提升多媒体采集、制作、编辑、整合和能力,扩大受众覆盖面。第二,借力外部优势资源,增强信息生产能力,鼓励用户贡献内容,全面拓展多媒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打造多种传播形态,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地展示传播内容,深挖新媒体形式和渠道,进一步强化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电子阅读器等多种形态的媒体建设,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人民画报》充分挖掘“互联网+”潜力,以新媒体思维创新发展,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优化战略布局。第一,从内容到形式,从选题到编辑,从传播到反馈,《人民画报》充分了解受众思维习惯,综合运用互联网传播手段,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创建官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账号,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二,《人民画报》开通电子杂志订阅渠道,创新“花园摄区”社群传播,建成集信息、互动交流、社交沟通和视频分享等功能于一身的网络社区,鼓励受众参与讨论、贡献内容,提升受众参与度,增强受众黏性。第三,《人民画报》在官网引入“查看老版本”经典模块的同时,加速融合传统传播方式和现代传播方式,创新传播路径。例如,采取“官网征稿”“微视频秒拍”等形式,创新话题文本,选择具有一定话题性的选题,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创建画报的粉丝群体和交流圈子,以贴合社会热点的话题,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第四,《人民画报》发挥自身优势,丰富传播内容,强化摄影期刊的互动性和代入感,将传播内容可视化以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传播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画报》在推出《大数据告诉你今年有多热》等专题报道中,结合互联网传播形式建构话语体系,运用大数据、云平台进行新闻再造,将北京持续高温的天气情况以数据和视觉形象展示出来,嵌入“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等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塑造了生动的城市形象。总的来说,《人民画报》以贴近中国发展实际的真实内容,客观展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普通民众生活,吸引了受众,激发了集体记忆,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创新传播符号,促进文化认同

1.增设特色主题,满足受众多元需求

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摄影期刊要研究时代特点,延伸传播价值,提升传播内容品质,培养受众的文化追求和美学自觉,避免快餐式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用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展现具有历史感和东方特色美的影像内容。《人民画报》多向整合自身资源,通过创新选题策划,增加原创内容的比重,大力发展影像文化,为受众提供阅读新视角和新体验,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例如,在《松花江上采冰人》的专题报道中,创作者描述了“冰雪大世界”景区中建筑原材料的生产过程,让受众了解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从封冻的松花江冰面采集到冰块。以美丽冰雪世界背后的采集故事为切入点,《人民画报》展现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垮村的民办达祖小学(又被称为“泸沽湖畔的爱心小学”)的美丽环境和人文情怀,讲述了采冰人“背靠狮子山,面向美丽的泸沽湖”的故事,为受众描述了不为人知的采冰群体的生活经历。这组报道反映了时代背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如何吸引受众注意力成为痛点。传统摄影期刊要强化精品意识,以专业的眼光选择和编辑优质内容,创造更多符合时代特性的优质内容来吸引受众。比如《人民画报》推出的特刊专题“原汁原味,不能错过的北京老字号餐饮”,为受众全面展示了43家京城老字号餐饮店的图文信息。这些餐饮店是镌刻着京味文化的城市名片,为北京城增添了带着浓厚传统特色的生活气息。同时,画报增设了特色人物专题,既揭示了先锋人物光环下不为人知的人情和人性,又展示了平凡人物身上不平凡的闪光点和感染力。比如每期必推的“人物”板块,以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切入点,关注新闻事件背后人物的故事,包括新中国第一代军医蔡瑞康、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专题注重人物报道的真实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和剖析当下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关注和挖掘事件背后的普通面孔,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受众感悟不同的百味人生。

2.影像资料表现力强,展现中国新形象

近年来,受众对图像的兴趣越来越浓,《人民画报》采用大量直观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来编辑报道,传播信息量大、表现力强。比如其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山东省即墨市的报道,不仅宣传了即墨市的美景,还利用了自身的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播功能。《人民画报》充分发挥自身优质资源,增强影像资料的表现力和自身的吸引力,在互联网上打造全新的复合传播场域,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人民画报》发挥自身具有的前瞻性优势,以故事驱动为核心,构建传播内容的新旧关联,延长文化符号的生命力,挖掘和转化影像文化的多种价值,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为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良好平台。近些年,《人民画报》不断塑造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和社会形象。比如其在专题报道《外卖O2O:互联网浪潮下的中国式创新》中,描述了一个个身着鲜艳制服、佩戴头盔、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记录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展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人民画报》的封面形象也在不断改变。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登上《人民画报》封面的人物是中国首个女拖拉机手、年仅19岁的“铁姑娘”梁军,这是劳动妇女的形象;20世纪80年代,影视明星逐渐成为《人民画报》封面主流,这是中国经济文化变化发展的体现。《人民画报》以一张张照片记录了许多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传播价值,摄影期刊从业者研究《人民画报》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启示,更好地思考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