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角色游戏的幼儿启蒙教育

角色游戏的幼儿启蒙教育

摘要:幼儿的职业启蒙教育有利于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完整的理论基础。本文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从幼儿园角色游戏和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出发,把握角色游戏与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联系,对在角色游戏中如何对幼儿开展职业启蒙进行探索,并提出关于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幼儿教育职业启蒙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定义与特征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虚构的角色中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想象,扮演某个人或模仿某个情境。这种游戏进行的基础往往是扮演角色的游戏者与游戏者之间的互动,以及游戏者的直接经验或者间接经验与游戏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角色游戏具有以下特征:(一)角色游戏是幼儿自愿、自发的活动。在角色游戏当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设置角色,自主地选择情境开展游戏。(二)角色游戏包含想象与创造力。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利用已有的媒介,创设某种情境,再现他的经验对象。有时,幼儿会从他人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发,但每一个幼儿都会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独具特色的假想事物。(三)角色游戏的重点放在游戏的过程当中。角色游戏能够使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幼儿自己设定规则会使游戏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角色游戏的重点并非是希望它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而是游戏本身带来的价值,即非结果导向而是过程导向。(四)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幼儿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经验。角色游戏能够满足幼儿模仿生活场景的需要,适应幼儿的心理特点,即对社会各种不同职业充满好奇心,并且对于模仿职业行为有着极强的内驱力。

二、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我国有许多学者对职业启蒙教育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是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的一种引导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是普适性和非专业定向的基础性职业教育,以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为儿童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1]。在“职业启蒙”之前加上“幼儿”是对职业内容在适用对象上的限定。幼儿职业启蒙是以学龄前幼儿为教育对象,围绕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情感及职业理想等方面进行集体教学,结合角色游戏,形成完整的区域联动机制。学龄前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幼儿广泛地了解职业的类型和各类职业存在的意义。幼儿的职业认知、情感和理想随着心理结构的变化贯穿成长的每个阶段。

三、角色游戏与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联系

在个人生活中,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且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中,成长阶段(1—14岁)分为三个时期:幻想期、兴趣期和能力期,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内容和任务侧重不同,学龄前幼儿正处于幻想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与任务是认识并建立自我概念,激发对职业的好奇心,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由此,幼儿要从外部世界感知许多职业,充满幻想和积极模仿他们认为有趣和喜欢的职业,而角色游戏为幼儿发展自我形象,了解工作的价值和陶冶职业理想提供了学习途径。教育是一个使个人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幼儿的职业启蒙教育应遵循这个过程。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经过对职业的体验,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多样的情境,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特个性,同时加深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四、如何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第一,在角色游戏中提升幼儿的职业认知。职业启蒙要以一定的职业认知作为基础,幼儿的职业认知包括对职业一般性知识的认知,以及对职业具体知识的认知[2]。学龄前阶段的幼儿对父母的职业充满了好奇,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在虚拟的环境创设中通过角色游戏,在愉快的环境中了解大人的职业生活,体验不同的社会职业工作,并对自己体验的职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角色游戏中了解各个职业的操作程序和规则,自主选择喜爱的职业,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打下基础。第二,在角色游戏中加强幼儿的职业体验。职业体验的价值和目的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培养幼儿的个体认同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3]。曹中平的研究提出适应性协作的概念,即幼儿的语言交流产生合作意图和目标,在游戏情境中双方具有适应性的相互反应[4]。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具体的情境和角色间的沟通,学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处与交往的正确方式;通过体验所扮角色的心情,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学习理解他人。游戏中的共同体验能增加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培养集体意识、团结意识,摆脱自我中心,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水平,亲近他人,亲近社会。每个幼儿都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发展自身的独特个性和个体需要,并且需要一定的途径向幼儿传达成人对他们独特性的接纳。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营造出一种鼓励和重视个性的游戏氛围,用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传递对幼儿角色扮演的态度,帮助他们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情景中,支持和鼓励幼儿选择的情境和与他人交往时的个人风格。角色游戏以幼儿为中心,有助于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经历职业体验,更好地回答“我真的很想做什么”和“我适合做什么”的问题,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对自己的职业生活有初步正确的态度和职业规划方向。第三,在角色游戏中加深幼儿的职业情感。角色游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有趣的主题互动游戏中,幼儿对所扮演的角色表现出简单的认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通过手脚对真实事物的接触,在头脑中构筑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刺激与条件反射衍生出更多的技能,从而在这样一个良性的自我增强的循环过程中迎接更多的挑战,更深刻地获得知识[5]。职业启蒙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在职业体验后,基于对所体验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并对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与人协同合作、沟通交流、服务他人,理解劳动的意义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感受职业带来的乐趣。第四,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初步形成职业理想。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幼儿园阶段是职业教育的启蒙时期,这个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就像旁观者,适时进行游戏指导,通过提示的方式拓展游戏,一方面激发幼儿表征客体,另一方面增强游戏的复杂性,幼儿对社会职业进行更精准的模仿,提高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教师对幼儿进行自我建构潜能的挖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成长,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促进幼儿全面自由发展。

五、实施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建议

(一)职业教育应明确启蒙阶段。就目前研究而言,大多数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对象为中小学生,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到成年依旧未形成[6]。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是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最佳场所,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这个时期幼儿处于自主对怀疑的冲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中,角色扮演能够满足幼儿主动表现和主动探究的需要。在幼儿园时期需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角色游戏能够展现出幼儿自身的能力、特长及职业倾向。除角色游戏之外,职业启蒙教育应该更加系统、规范地纳入幼儿园课程中。(二)职业启蒙教育应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的心理发展方面,从三岁开始,幼儿逐渐对周边生活环境产生兴趣,对所有事情都有着刨根问底的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学龄前阶段正是培养幼儿职业情感的时期,幼儿对什么是职业、职业有哪些类型抱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引导幼儿观察、学习,使其对职业认知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幼儿的职业兴趣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的生理发展方面,学龄前期是大脑额叶区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开展适度的职业训练,幼儿注意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大提高,进行简单的职业行为操作有利于幼儿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更新职业启蒙教育观念。职业启蒙教育不仅需要通过幼儿园课程活动进行教育,更应该形成以幼儿园为主体,家庭和社会共同支持的教育合力。职业教育是一项庞大又重要的工程,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幼儿初始的关于职业的概念来源于家庭,家庭当中父母、祖父母的职业是幼儿最先认知到的,父母承担着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职业指导的责任,父母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而社会应成为职业启蒙教育积极的关注者和参与者,在精神方面予以生机和活力,在物质方面给予援助,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学龄前期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更多地关注到幼儿未来职业的发展并提供帮助,使幼儿从小树立职业意识,扩大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李蕾,陈鹏.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7(21):94.

[2]洪明.儿童职业意识启蒙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92-95.

[3]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曹中平.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4(2).

[5]皮亚杰.结构主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78.

[6]高燕定.人生设计在童年[M].南宁: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06.

作者:施晶晖 丁钰芸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