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范文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范文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篇1

多模态教学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综合性更强的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语言教学,使用多模态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多模态教学模式更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使用多模态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教学重点同时集中在商务英语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并且使用多模态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验到多维度职场英语交流,进一步提升高职生的商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现阶段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使用多模态教学,并且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不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多模态教学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工作中的发挥。本次研究中对多模态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升多模态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一、多模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涉及的概念

(一)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是指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多种模态一体化、手段多样化、感官一体化,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环境的有效互动。在互联信息时代下,多模态教学在欧美各国的语言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使用多模态教学开展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将影音、文字、图像作为主要的途径与载体,从整体上强化学生商务英语多元化综合能力。

(二)产出导向

有学者曾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进而演变成产出导向理论,经过不断地完善最终确定为产出导向法。产出导向法主要以教学的理念、假设、流程作为基础对教学进行分析,产出导向法得出的结论主张将“学用一体”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并且教学的理念、假设、流程均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使用产出导向法,弥补了传统单向灌输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同时将“理论与实践”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目标,进一步强调了教学的实践性。

二、多模态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形式多样

高职院校开展商务英语教学使用多模态教学可以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并且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学生个体学习的整体水平,同时使高职院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二)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有效互动,导致教学信息出现断层,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模态教学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知识学习途径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1]。素质教育背景下讲求师生地位平等,并且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多模态教学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在多模态商务英语教学背景下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更加发散,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本质性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求知欲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多模态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不会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下“条条框框”的束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多模态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切合实际的商务英语学习环境,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驱使下,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会拥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均会得到本质性提升。相比过去的被动学习,多模态模式下的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三、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状况

(一)学生基础差

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给未来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与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低下密切相关[2]。许多高职生认为商务英语难度高、不易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实际的英语基础水平,往往制定的教学方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而导致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二)学生学习缺少主观能动性

高职教育属于一种侧重于实践性教学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单向灌输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并且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缺少主观能动性,并不具备自我判断知识正误的能力,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缺少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似懂非懂”的朦胧状态,而师生之间缺少有效沟通让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状态,最终使学生的商务英语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

(三)考核方式单一

许多高职院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试卷测验”作为唯一的学科考核评价方式,只要考试成绩合格就代表学生通过了本学科考核。在“分数至上”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仅仅追求考试通过,因此将测验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期末测验展开的。高职教育侧重实践性教学,并且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宗旨,而且不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商务英语而言,单纯的试卷测验并不能全方位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应用能力[3]。

(四)教学方式落后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小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在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成功地使用多模态教学提升了商务英语整体上的教学水平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生具有很强的商务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第二层次,一部分高职院校意识到多模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因为方法错误、急于求成、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多模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仅仅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无法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第三层次,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多模态模式嗤之以鼻或充耳不闻,坚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具备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但是并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生产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最终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停滞在应考阶段,并不具备实践应用能力。

四、高职商务英语多模态人才培养设计

高职院校为了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应用能力,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正确使用多模态。多模态模式首先为商务英语教学构建一种听、说、读、写立体化、综合化语言学习氛围,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使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将商务英语内容以影音、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搭建多模态模式下的协作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增强学生商务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4]。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综合性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只有与外界的其他符号实现互通互动才得以发挥价值,而使用多模态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达到这一目的,这就是高职院校运用多模态增强学生商务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内容

明确多模态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以后,就需要明确合适的教学内容作为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载体。多模态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内容的制定需要建立在教学目标与多模态模式属性的基础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以“一刀切”,而是要在分析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几类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接受恰当的教学内容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也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商务英语本身是一种实践性语言,主要应用于职场与生活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商务英语这一属性为学生选择更多类型的英语文章载体,而这也符合多模态模式下的教学需求,并且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状态与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使教学内容时刻都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活动

高职院校在多模态模式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活动应该是系统化、一体化、全面化的,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有始有终。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始到最终教学效果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在制定每一个环节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5]。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线上语言环境氛围,结合教学任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采用小组协作方式,以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多模态模式下高职院校开展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活动贯穿于课前、课上、课后: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选择运用线上平台向学生预先学习任务且附带对应的预习计划,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预习计划完成预习活动,并在完成预习内容以后将预习作业线上提交;因为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足的预习,所以在课上教师只需要为学生解答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组织学生情景模拟对话;课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课上表现、学习水平、商务英语表达水平。学生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包括授课态度、授课水平、授课能力等,双方完成评价后提交到多模态教学平台上,让校方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一线教学的情况。

五、结语

多模态模式是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具有高效、迅速、准确等诸多特点。高职院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模态模式为学生营造全方位、一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作者:曾楚辉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篇2

各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学科发展与就业实际等,全面领会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的内涵

依据《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商务英语专业着重培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商务沟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涉外领域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人才在社会岗位中的国际化业务工作特点,要求其不但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观念。由此可知,“立德”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具特殊意义和重要性。高校应更加关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提升,坚持把“立德”贯穿“树人”全过程,从而培养出爱国、敬业、责任感强、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困境分析

商务英语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高校在改革时多采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经研究,校企合作的具体情况较复杂,高校若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方案和效果评价,导致合作培养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等。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构成多为“转型”的英语教师,他们大多缺乏商务类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学科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人才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但学生课业繁重,到企业长时间锻炼不切实际,加之校内实践课时不足,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差,无法满足岗位能力要求,就业情况不佳。由上述困境可知,高校要持续改革商务英语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方法,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育人功能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协同育人体系,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实践

(一)构建多维协同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

高校应构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与企业导师等多维协同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促进各个育人主体和环节协同育人。多维协同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注重多重引导、多空间教育的联动效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联合企业导师共同研究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专业课教师应积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思政课教师着重进行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辅导员通过组织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导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传递给学生。

(二)专业课教师价值引领

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师应以身作则,发挥引领作用。在育人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展示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在国际贸易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技能不断更新迭代的环境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专业课教师要勇于走出学校“舒适区”,到企业岗位上实践锻炼,了解最新知识和技能,反哺教学。比如,洛阳理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曾到学校的合作外贸企业进行岗位锻炼,将企业实践总结的最新知识和技能融入课堂教学中,并指导学生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的店铺后台操作知识纳入跨境电商实训课程内容中,指导学生在企业虚拟账号上反复练习,课余时间为企业代运营平台店铺,负责编辑产品资料、处理产品图片、管理平台店铺等。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克服困难、不断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学生产生了有益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学生深受教师敬业精神感染,对来之不易的企业锻炼机会倍加珍惜,在实践锻炼中展现出刻苦练习、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的优秀品质。

(三)企业导师以身为范

优秀的企业导师能够在精神上引领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积极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高校可与本地优秀的外贸类创业企业合作,发挥企业的经验优势,邀请企业的创业领袖或颇具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创业者到学校开展系列讲座,让其以自身创新经验和创业经历传递创新创业精神。此外,高校还可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骨干力量开展线上外贸能力提升培训,介绍外贸业务经验,使学生对真实职场中的能力要求、职业素养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更加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

(四)依托实践共同体,优化培养效果

学生的跨境电商业务能力培养需要大量的跨境外贸交易平台实践,而大部分高校缺乏平台资源,需要企业协助培养。为优化培养效果,解决这一困境,洛阳理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联合企业导师在校内组建了跨境电商社团,以学习共同体的模式调动学生协作互助的积极性。企业给予社团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并长期聘用社团成员为兼职外贸业务员,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难得的双赢局面。社团成员在学习之余担任企业兼职,增强了专业技能的同时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提升了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社团成员在校、企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培养了协作精神和大局意识。团队目标一致,成员齐心协力,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快速成长,达到了“1+1>2”的喜人效果。在外贸业务工作中,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从而更加坚定了奋发图强、实现理想、报效祖国的决心。

(五)创新评价机制,注重德育价值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要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价中不断思考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而言,在教学目标上,既要实现知识、能力目标又要达成价值和素养目标,重视德育;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挖掘与知识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尽可能多地选用有正向引领作用的时政案例或生活素材;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积极思考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把教学活动与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有机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正向价值引领。立德树人视域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集合学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企业导师等多方力量,在多维协同下共同探究“立德”与“树人”兼顾的方法和路径。高校应发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企业导师的平台资源和创业经验,挖掘学习共同体的育人效能,创新课程评价机制。在教育的各环节深入落实科学育人的价值观,不断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思想端正、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作者:赵宝莹,李传锋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篇3

商务英语专业在当今社会的人才缺口巨大,在经济型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急需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但是传统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中,导致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能力不够、综合素质低、应用能力差等情况。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必须改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符合当今社会生产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商务英语专业一直在我国国际业务以及对外贸易等业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务英语专业一直为各种国际业务活动提供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立志于培养具有英语应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多功能创新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贸易、商务谈判和企业管理,综合能力较强,并且能够完美适应现代飞速发展社会中相关各类经贸活动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我国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与现有的国际化趋势以及就业环境等情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英语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应用听说读写译方面技能、并了解经济学管理学等商务专业知识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不仅仅强调英语以及商务专业知识,更强调专业人才在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保证自身商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能力进一步处理解决在就业中实际商务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并做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二、商务英语人才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对外贸易业务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中国经济联系最密切的要数对外贸易行业,利用对外贸易机会能够快速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我国需要努力发展对外贸易形式,借助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引进国外投资并加强对外投资,吸引国外新兴资本,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伴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全球化融入越来越深化,对外贸易发展越来越快,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占比越来越高,对外贸易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商务英语人才对于外贸业务的重要性

基于当前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快,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样日新月异,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比重越来越大。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离不开商务英语人才,我国在进入WTO之后,积极参与多种多样的国际贸易业务,与世界各国贸易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是国际语言,在对外贸易业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区别在于商务英语的专业性更强,更适用于商务性质的对外贸易业务,商务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业务中的沟通媒介,保证了国际贸易之间商业活动的信息畅通,促进国际贸易业务顺利进行。商务英语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都需要商务英语专业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除此之外,在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外向型企业公司、海关、边防、银行等单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大。

三、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不够充分,市场服务不匹配

我国当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市场服务不匹配,课程内容不够充分。商务英语作为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把握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情况相互关联,不能够一直在传统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上驻足不前。但当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中,对于自身专业性应用性不够突出,对于市场服务的需求把握不够明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性不够紧密,无法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更好地服务。

(二)实践教学不够充足,实践能力薄弱

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高校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大部分属于学术型人才,这样就出现了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别。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实践性,对外贸易业务等国际业务是实用性、应用性较高的业务,对于从事该行业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我国传统商务英语培养学术型人才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人才实践能力较低,应用素养不够,达不到当前我国社会对外贸易行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实践能力较弱,应用能力较差,空有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实际操作,不仅无法快速进入当前发展节奏较快的对外贸易业务,更无法及时在专业的对外贸易业务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应对和变化。

(三)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模式化的现象,就是指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趋于一致性,培养方向大同小异。我国地域经济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需要的方向以及侧重点也不同,但我国高校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模式和目标较为统一,没有根据当地经济所需要的主要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不能充分体现地域优势和高效特色,培养人才的教学体系也不够完善。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在英语能力应用的基础上,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商务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但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仍然处于以讲授英语以及商务英语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模式中,这大大影响了应用创新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社会资源投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在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社会资源的投入仍然不足,师资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随着我国外贸业务越来越多,外贸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势必就要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大力加强商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人才培养有充足的资源基础。

四、完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和对外贸业务要求的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社会投入,引进高质量教师,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增强社会资源参与实践教学的力度,深化校企合作理念与外贸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加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社会经济的内在联系,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重点,进一步优化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课程内容的设置,保证学生在有足够的英语基础上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理论,并培养学生在实际对外贸易业务中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培养出更好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作者:徐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