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作用

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作用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运用各种政策和法规手段,对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市场经济部分进行规划和调整,及时纠正经济体制中远离宏观目标的方向,保证社会主义经济能快速、高效、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持续健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并建立的。经过二十五年的实践和经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充分证明这一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其中,国家宏观调控起到了整体调整、控制、加强和改善的作用,使国民经济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从头到尾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资源配给方式,它自然也具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都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辅之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得经济关系更加贴近市场,企业行为更加独立自主,而宏观调控更加间接,经营管理更加切合法制要求,保障制度更加推向社会。另外,将原本属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机组合在一起,诞生出来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而且允许鼓励多样化所有制经济一同发展

比如私人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等。但是关乎民生的大型企业,还是由国家管控。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都以平等的身份公平竞争,诚信经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动付出分配为主体

在这个基础上,允许多种不同分配方式共同存在。坚持在满足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上,多劳多得,公平分配。鼓励生产效率,合情拉开收入距离的同时,又能够有效防止两端分化,减少社会分配不公,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作为不同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体现在社会主义特点上,能够将人民的利益———无论眼前的还是长远的都放在第一位

兼顾部分利益与全体利益,将市场有机的调节和宏观政策调控结合起来,使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更加发挥出来。通过持之以恒的探究,知道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就是解放并且发展持续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明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阐明我国经济体制要坚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发展,昭示着,从那之后中国经济建设迈进了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整体出发,按预想订立的目标,利用多种宏观经济决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作从总体上和构成上进行整合、调控的活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一般情况下,政府干预市场会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这三项基本金融政策来实现总供求的平衡。或者建立国有企业,利用国有企业可调控的部分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关乎民生的基础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手段调节老百姓收入再分配,积极建设有效、有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将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到最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够保证国家整体经济总体平衡,更好督促经济构造的转变,引导国民经济向着持续、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貌似宏观调控是跟市场经济互相对立的,但其实是政府用来调整市场的有效手段。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调整市场,同时也必须采取政策和行政调整。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的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遵循普通市场经济的规律———在等价交换中努力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因为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同,我国的宏观调控关键在于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尽最大限度减少财政赤字、减少长期建设国家债券发行数量,合理地增加住房贷款利率等措施。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抑制投资过热,并且有力地抑制和避免部分行业的不切实际重复投入,下力气优化经济结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些目的都需要国家合理的调控才能达到。只依靠市场经济自身调节,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目标。

(二)合理调控,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

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大弊端便是“经济危机”。市场经济大部分时候会和经济危机一起存在,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里,很早就深度解析过了。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会存在经济规律性的波动,就存在有经济危机的可能。要想解决这一弊端,就必须建立有效、快速的国家调控机制。我国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政府更加重视树立并做到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强化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决策。国家一贯实施平稳的财政政策和平稳的货币政策,下大力气维护宏观经济政策,使其具有持续不断发展的牢固性。在市场经济过热的时候,国家依据势头发展变化进行合理恰当的微观调整,让经济发展持续瞄准宏观调控的期许方向。当发现各地或某些产业的盲目冲动和过多投资时,就主动采取措施,在最大力度保证地方发展积极势头的同时,做好调控工作,使得经济平衡发展。另外,国家为中部、西部地区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制度等,用这些政策制度下力气引导有用资本,注入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通过政策的倾斜,让东西部地区实现多方面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热钱流向,延缓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任何国家对自己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都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的。促进经济增长本身就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他们能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使经济快速增长。2.提高就业比率,增加就业机会。我国市场经济现阶段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就是———就业形势。虽然劳动供给数量庞大,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达,反而对于劳动力需求显得越来越少。这一阶段,国家提出了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严格控制人口、普及义务教育、增加青年劳动力的素质和本领来提高劳动者本身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劳动力对于高素质、高学历劳动人群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的基本待遇,对于一些体力劳动集中的行业,国家通过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使得企业能够给于职工更好的劳动待遇和更高的工资待遇,以刺激低学历人群的就业积极性。并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与此同时,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如新建的雄安新区,保守估计将产生一千万个新的工作岗位,短期内能迅速解决周边省市、村镇的就业问题。3.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波动发挥调节作用。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比如物价大幅上升,进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导致热钱流向单一的经济领域,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使得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果反之,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会加快抑制资本投资,使得生产率降低,失业频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严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前提下,我国除了能够适当使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市场买卖进行调节外,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运用政府的调控政策来保证价格的基本稳固,防止价格的大起大落。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使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市场经济部分进行干涉,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准确地纠正经济运行中远离宏观目标的不合适目标和方向。这样的宏观调控,才能得以保证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二十五年的验证,确实达到了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发展、增加国民总体财富、吸引外来资金、推动GDP等各项指标的增长,提高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并且在国家有力、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下,踊跃剖析新情况,处理新出现的问题,将市场各方面的利益考虑周全,正确将现阶段出现的矛盾解决掉,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任建国.论宏观调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D].河西学院,2011

[2]吕靖,葛孟,段密密.试论宏观调控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

[3]姚伟华.试析我国的经济波动原因与宏观调控措施[J].华章,2012.

作者:梁春瑾 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