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市场营销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

市场营销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

【摘要】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特别是在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养高的营销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应该对“翻转课堂”进行应用。本文阐释了市场营销课程的特征,以及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市场营销课程“翻转课堂”应用

一、市场营销课程的特征

(一)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大部分市场营销课程在财经方面被安排成专业课,就课程的要求而言,教师一方面应该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向学生进行传递,另一方面也应该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二)把现实中的企业营销实践当作是出发点

中职市场营销课程先要展现出来的营销理论,大部分都是在西方国家知名企业的营销案例中进行总结与归纳得来的,进而间接展现了市场营销课程的基础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全部问题也并不只是具备一种答案。因此,中职教师在市场营销课程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思维办法、基础理论等进行结合,进而展开合理授课,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

(三)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随着现阶段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营销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在中职的市场营销课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并且在实践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在平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经过社会情境的创设,使用小组汇报的手段,让学生经过自身的具体经历感受市场营销课程所带来的优势,一方面让学生对成功喜悦进行体验,另一方面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市场营销课程的热情和兴趣。

二、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

(一)微课的制作

“翻转课堂”要是新型的教学手段,而微课便是教学载体的创新。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翻转课堂”,一方面应该保证视频的数量,另一方面也应该保证视频的质量,与中职市场营销课程的特征进行结合,在制作视频的时候应该严格的遵循下面三方面的原则,第一,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对某个问题进行集中说明;第二,微课视频的内容应该较为短小,将其长度控制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范围中,这样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成效比较好,能够凸显出难点与重点内容;第三,微课的制作应该逐步进行推进,并且其层次十分分明,需要进行适当的归纳与总结,这样学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中学习到更加重要的知识内容。例如,在销售管理与品牌战略讲解的时候,教师能够把海尔当做是案例,对微课视频进行制作,让学生具备更为直观的了解,根据中职市场营销课程的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应该把真实情景当作是依托,对教学理论的实际要求进行兼顾,课应该重视找寻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案例,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这样的案例进行重点讲解。

(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制作

中职教师在“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完成,其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名称、目标以及任务等。中职教师在市场营销课程之前应该对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下发,让学生经过多媒体设施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并且对视频观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中职学生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问能力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想鼓励学生经过观看微课视频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能够把课前练习使用积分方式进行设计,在学生完成习题以后便能够得到积分,并且经过提问能够得到相应的积分,进而调动出学生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组织

首先,进行情景的创设。经过为餐馆进行市场定位的任务,让学生对身边的烹饪班进行利用,引入更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产生点题与起兴的作用。经过团队展示能够让中职学生形成团队认知。其次,对任务进行分析。把任务分解为六个问题,经过把任务分解和内容提示对学习目标等进行明确,让任务解决变成一种可能。这样的任务一方面是对市场定位的形式进行应用,另一方面也是对市场定位的含义进行应用。充分利用营销理论知识对具体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而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传统型课堂而言,“翻转课堂”主要是颠覆性的创新与改革,对传统型教学观念、流程与模式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翻转课堂”是新型的教学形式,怎样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对“翻转课堂”进行应用,依然处在不断探索的时期。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水平,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进而营造一个高效的中职课堂。

参考文献:

[1]江小宝.浅谈“翻转课堂”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1):23-24.

作者:陈蔚 单位:北京市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