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4篇)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4篇)

第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建议分析

摘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其基础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只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才有农业的现代化。由此可以看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其支撑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保障,是新时期农业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管理建议,帮助农田水利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水资源

农田水利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小型农田水利存在投入不足,而暴露出许多问题。必须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职责,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农田水利投入体系,进而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工程老化,技术落后,用水浪费等问题。

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实际灌溉的农田只有0.47亿多hm2,其余都是“望天田”。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建设的,具有标准低、配套不全特点,并进入老化和效能衰减期。我国灌区工程配套率只有70%,工程完好率只达50%。其中有1/3的小型农田因为缺水等原因成为中低产田。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但仍然面临人工增大而耕地、农业用水不足、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严峻局面。虽然相关部门采取了措施,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相关部门必须改变水利设施薄弱和设施老化失修的问题[1]。

1.2农业生产水土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利设施采用传统方式,不能有效利用水资源,用地浪费大,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如果不对小型农田进行水利建设,就在无形中浪费很多水土资源,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不利后果。而实施小型农田的节水改造工程及水利建设,可以节约数量庞大的水资源。这说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并缓解我国缺水的局面。

1.3工程隐患

传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能兼顾工程技术、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由于施工队伍不规范,工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形成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及工程纠纷多的局面,最终造成科技含量低、施工质量不行、管理混乱等安全隐患。

1.4管理落后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是20世纪建设的,渗漏严重,管理模式混乱,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造成了灌溉水资源的浪费。随着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每户人用水的不同,出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功能不同步的情况[2]。靠整体发挥效益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差异性的需求,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1.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进行良好的运行维护

目前,我国水利部门职工系统庞大,仅靠向农民收取水费维持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和职工工资。因为农业不发达,导致农民收入不高,很多灌区委托乡镇代收水费,由于农业税取消,相关部门的财政收入更低,使水费征收困难,造成工程运行维护资金匮乏,甚至很多职工工资开不出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营运与效益,没有做到水利工程的有效循环利用。

2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

2.1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建立良好制定,调动农民力量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吸引农民、社团及企业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促进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本着“谁投资、建设,谁管理、受益”的原则,通过建立基金、贷款等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

为改变传统小型农田工程建设的弊端,实现规划合理、管理有度、施工有质的工程,需要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第一,建立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并交付验收的原则;第二,建立规划审批制度,要想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得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必须有好的规划;第三,规划审批合格后,要选择有设计资质的人员设计,并进入施工程序;第四,工程完成后,请求验收时需要经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制度并根据工程质量实行奖惩制度。

2.3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协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成就。但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处于薄弱环节,与经济非常不协调,造成不良的水利环境,无法发展水利更好地体现其引水、输水、灌溉和饮用的功能。相关部门要顺应时展,向新兴水利目标迈进,实现生态、环境、景观、城市与农村的协调进步,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经济结合起来,为农村面貌锦上添花,落实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2.4普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为了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分配。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严重不足,需要有效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以满足农业的需要。相关部门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搞好防渗措施;同时,实施喷灌、滴灌工程,做好河道浆砌防治工程,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

2.5引进人才,重视小型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需要高素质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队伍,为此相关部门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第一,通过培训,让水利人员提高思想觉悟,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第二,从外部合理引进人才,建设素质高、业务强、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

2.6建议解决小型农田工程运行资金缺乏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比建设更重要,应该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国外在这方面有比较优秀的运营模式,如日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农民只负责不高的比例。同时,要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水利部门职工工资发不出的问题,实现水利工程和部门良性循环的过程。

3结论

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讨论,可以看出,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需要国家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与管理,不仅要出台相关政策,还要让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当地小型农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体制,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福.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5(35):79-80.

[2]武玉峰.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11):68-69.

[3]杨海涛,华幸超.关于宜兴市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调查和思考[J].治淮,2015(6):55-56.

作者:邓志平 单位:四川省筠连县水务局

第二篇:加强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思考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文章针对农田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策略

1加强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意见

1.1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

要确定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大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全力发展节水灌溉。为确保每年春灌用水,黑龙江省抓住入秋和春季的有利时机,打抗旱和水田补水井;大力修筑蓄水工程、调水工程、输水工程,利用秋季进行蓄水调水,提前补水。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讲求实效、农民欢迎的原则,充分利用天上水,合理利用地表水,科学利用地下水;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步伐。黑龙江省各地抓住水土保持的有利时机,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坚持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合理配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规模推进,切实发挥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作用;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速度。

1.2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

采取的主要措施:各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力度。水利建设基金、粮食生产专项资金、农业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都重点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捆起来使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农民兴办水利工程。各级政府从政策、资金、信贷、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鼓励和扶持农民兴办农田水利工程。通过社会融资、民办水利弥补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建立新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以各种形式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用足用好劳动积累工。广大农民对于兴修水利、改土造田、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着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农民通过劳动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是一种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有效办法,各地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劳动积累工制度,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多投一些工,多干一些工程,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遵照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定、上限控制的原则,对跨村、跨乡的流域性工程,在严格掌握政策界限的前提下,实行协作会战。对于一村一组难以完成的工程,采取“推磨转圈,轮流受益”的办法,由县、乡出面组织和协调。做到开工前经过民主决策,完工后帐清大体平衡,严禁无偿平调劳力和用工。积极推广使用机械化、半机械化施工,提高劳动工效。

1.3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有工程规模小,投资少,工程分散的特点,不易推行“三项制度”,应该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采取项目负责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本着以长远利益为着眼点,并且对人民负责的心理,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作用,严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质量关。建立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实行终身负责制。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探索研究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机制。

1.4以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为重点

建设好农田水利,要有一个素质较高的农田水利从业者团队为前提。要广开水利员的培训的渠道,并且要加强落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为落脚点,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目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1.5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并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

2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秀娜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水务局水利电力工作站

第三篇:林州市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研究

1水利设施现状

林州市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部不均。林州市主要有4座中型水库、79座小型水库、1210座中小型库塘;拥有红旗渠、淇河、天桥渠三个大、中、小灌区;全市配套机电井1565眼、旱井水窖26万眼。正常年份,各项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3.85亿m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压力加剧。主要表现在一是受降雨和漳河上游水利设施建设影响,红旗渠水源不足,引水量急剧下降。二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防洪减灾能力差。全市48座小(2)型水库和淇河、淅河、洹河、漳河、桃源河、露水河等6条行洪河道急需综合治理。三是城乡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全市仍存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隐患,弓上水库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用水需求。四是分部渠段、库塘渗漏损毁严重,灌区支渠、末级渠系改造任务较大。

2农田水利建设

2.1健全机制,上下联动

一是健全领导带头机制。在农田水利基本建工作中,地方主要领导分包工程、分包乡镇,一线办公、一线指挥、一线推进、一线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指挥协调机制。水务局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问题,安排任务。全市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三是健全奖补激励机制。坚持谁投资建设奖补谁,建设越快奖补幅度越大,工程越多奖补标准越高,充分调动全市社会各界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完善一线锻炼选拔机制。加强对选派驻村干部水利工作的业绩考核,在一线锤炼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推进会。选择适当时机,由地方主要领导参加,水务局组织,互相学习,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情,借鉴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2.2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一是自筹资金。林州市坚持提取市财政收入5%和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0%、各乡镇提取财政收入10%投入到水利建设中。二是争取资金。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民生重点,科学编制项目,争取上级最大支持。三是募捐资金。动员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大力展民营水利,社会各界贤达人士投资农田水利建设。四是援建行动。实行市直单位包乡镇、包项目、包渠段责任制,对口帮扶援建。五是信贷。建立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捆绑整合项目,积极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和农村小额贷款,实行代建制、BT、BOT等模式。六是投工投劳。用足用好“一事一议”政策,结合“4+2”工作法,动员广大群众投工投劳。

2.3完善体系,严把质量

在质量建设上,林州市水务局“坚持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提出“好看中用,50年不动”的明确要求,切实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是严把勘测设计关。所有水利工程做到三个必须:必须经过认真的前期勘测和规划,必须有专业人员的科学设计,必须严格照图施工。二是严把原材料关。做到三严格:所有施工原材料必须经现场质量监督人员严格认定,投资10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施工前必须经有关部门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严格按配比和标号施工,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三是严把现场监督关。所有乡镇村自建水利工程,必须做到四有:有施工专业队伍,有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有村民代表、老干部代表现场监督人员,有乡镇干部现场监管人员,并将所有负责质量的人员在施工现场公开公示。四是严把工程验收关。所有水利工程完工,要在经过乡镇水利服务中心初验合格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向水务局上报工程验收报告,由水务局组织相关人员验收。

3工程管护措施

3.1从专业队伍建设入手,强化技术服务

按照“机构健全、职责明晰、反应快捷、服务发展”的原则,明确服务职能、明确服务领域、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设备到位,全面提升水利专业技术队伍的服务能力.

3.2从乡镇中心建设入手,强化基层服务保障

一是全市恢复了16个乡镇的水利服务中心。二是全市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水利队伍。三是全面改善水利服务中心的办公条件,相继建设了一批新的水利服务中心办公楼,配备了先进的施工器材、测量仪器、传输设备、文本和电子档案等办公用品用具。从队伍的建立到软件、硬件的提升,有效保障了基层水利服务水平。

3.3从用水协会建设入手,强化农村服务网络

完善了以渠系为单位、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民用水协会,规范制度、定岗定责,实现了协会的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明确了村级水管员责任,结束了村级水利设施无人管的现象。

3.4从科学管理入手,强化依法治水

一是强化宣传,严格管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新时期治水思路。强化河道和水源安全管理,强化水政收费规范,强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行动。二是积极应对负责供水形式。随着城区发展框架的日益扩大,弓上水库水源充分满足城区及周围城乡居民的安全饮水需求略显紧张,水务局及时启动城区第四水厂的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三是克服困难,科学调度工农业用水。为保证有限的引水最大程度利用好,坚持综合利用,坚持供水发电现结合,切实强化供水管理,强化服务意识。

4工程效益

4.1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一是灌溉面积有效提升。其中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0.45万hm2,改善灌溉面积1.28万hm2。二是提高了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了灌溉周期。渠道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53,红旗渠灌区春季轮灌周期较过去缩短半个月左右,灌溉一次可节约水量近450万m3,节约水量可扩大灌溉面积0.20万hm2。三是水源调蓄能力显著提升。完工的30座小型水库和351座塘坝共可增加有效调蓄能力1100万m3。四是十二五总投资2.30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可解决42万农村人口和7.50万在校师生的不安全饮水。

4.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据统计,2011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3.35万hm2,单产242.50kg,总产11.27万t。2012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3.53万hm2,单产317.50kg,总产16.83万t,较2011年增产5.56万t,增幅达49%;2011年全市秋粮播种面积4.51万hm2,单产317kg,总产21.44万t。2012年全市秋粮播种面积4.71万hm2,预计单产414kg,总产29.27万t,较2011年增产7.83万t,增幅达36.50%。

4.3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兴修水利顺应了民意,抓住了民心,激发了民智,凝聚了民力,得到群众热烈拥护,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得到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干水利,传承精神,已成为林州每一个水利人的政治责任,成为每一个林州水利人的历史担当。农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党和政府的凝聚力、感召力大大提高,群众主动投身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情大大提高,红旗渠灌溉体系用水效率大大提高。

作者:郭长山 单位:林州市水务局

第四篇: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关键点思考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而农田水利作为建设、发展农村的一个强有力的后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命脉。建设并快速发展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不仅可以确保我国农村的农业可以快速发展,还可以使得我国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有一个快速的提升,而与此同时,也解决了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及经济发展的双重问题。那么怎样去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关键点是什么,这是我国政府以及水利相关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是在对农田水利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关键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农田水利;关键点;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发展农业的最为基础的条件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对地质气候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以及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将我国农田受到的自然灾害降到最低,以此来减少我国农业的损失。但是,就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一直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将我国农村的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的建设、有效的管理以及可持续的发展,以更好的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以及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也是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性的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

1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特点分析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农田水利主要就是指为了达到农业增产的目的而进行的水利工程的建设,这也就是通过建设并运用很多种有效的农田水利措施,最终将农田的水分状况以及地区的水利条件进行有效的调节及改善,最终达到抵御天灾的能力,促使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提升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农田水利和我国农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农业发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水利建设的,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有效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天灾造成的农业方面的损失。所以,农田水利建设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专门给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但是,由于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种,所以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引起的财务效益并不是很高,因此要加强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2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农田水利在建设方面来看,虽然在以往的建设当中,农田水利已经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严重的落后于现代化的社会需求,我国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导致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粮食可以得到高产,那么就要不断的提升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因为农田水利的建设是确保我国农业可以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却存在以下现状:

2.1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进行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为了鼓励农民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当中,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却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而导致农民缺乏参与水利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并没有把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当成是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的工作,没有意识到一个好的水利工程可以给自身带来多大的收益,因此容易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导致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以及管理有很大的惰性,不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功能及作用,也就谈不上要求他们去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到目前为止,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不具备应有的管理水平,而并没有很好的深入到农民们的思想当中,最终导致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2.2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农田水利方面的设施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出现老化现象,尤其是在洪涝干旱季节的时候比较明显,因为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在20实际的60-70年代建设的,有一部分的工程是典型的“三边”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了好几十年,这就导致先天性的不足加上后来没有对其进行配套的维修,最终导致农田水设施方面出现老化以及退化和失修的现象十分严重,加上相关的水利设施没有一个配套的装备,因此拦蓄防洪的能力比较弱,一旦有洪涝干旱等现象的发生,那么就会给我们的农民群众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3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资金问题

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农村的那些小型的水利工程,在进行这些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资金来源很单一,通常情况下都是由灌溉收取的水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支出的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大于灌溉收取的费用,比如说:水利设施的维修费以及电费等等,一些水利工程从电费方面的收益甚至是连给管理人员发工资都不够,因此,更加不可能对设备进行保养及维护了,那些闲置的设备得不到很好的保养,也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设备报废的机率,最终导致在设备管理方面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农田水利建设的这种资金收不抵支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对相关设备的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也就导致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止步不前。

3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关键点分析

针对上述所总结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当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的管理经验,提出以下几个关键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建议,希望可以为未来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带来帮助。

3.1加强管理体制方面的管理

依据农村的不同水利特点,针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真正地尊重农民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切实的意识到农田水利对自身带来的利益,让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让水利工程能够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下,取得一个很好的工程效益。水利工程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不仅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有偿的服务,也要对成本进行核算,把费用有效的降低。促使整个水利工程朝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还要在以非营利性作为工程的宗旨。加强人力以及物力方面的管理,设置专人进行负责,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采用“村管片、组管线、人管点”等的模式,将管护的责任有效的落实。安全方面的管理主要是加强对《水法》以及《防洪法》等的宣传,在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侵袭的时候,还要防止一部分的人为的或者是牲畜的破坏。

3.2水利设施更新维护

水利设施是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顺利运行的一个基础条件,在以往的工作当中,很少会注意到对设备的更新及维护,通常情况下,只要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就不会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是保养,这样就会导致设备出现老化的现象,使其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设置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制定一个完善的设备维修及养护的计划,在日常的维护工作当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去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及检查,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将其解决,避免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此外,制定好设备的更新计划,在一个设备开始投入之前,就制定好设备的使用年限,到达一定的年限之后,就要对其进行大型的检修,如需报废的就要及时的报废,绝不保留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存在农田水利的工程中。

3.3加大资金的投入

不管是什么工程,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缺少了资金的支持,再好的计划也没有办法执行。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做好投资计划,确定工程所需资金的来源,以确保工程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间断施工。此外,要求相关部门在进行资金规划的过程中,将投资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现有的农田水利设备进行更新或者维护,以此来发展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事业。除上述之外,在对各级财政方面的投入不断的争取的同时,还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领导,积极主动地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到农田水利的建设当中,为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起到引导作用。为了避免出现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行为出现,相关的单位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和财政部门之间积极的协调衔接,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充足的建设资金。

4结语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使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在现有的实际条件下,按照原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抓住管理农田水利的关键点,确保水利工程可以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岳青霞.浅析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J].水利建设,2014(01):85-86.

[2]吕卫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2(02)45-46.

作者:宋国民 单位: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