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田水利项目范文

农田水利项目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田水利项目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农田水利项目

第1篇:农田水利项目范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华士镇,徐霞客镇为江阴市2014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该区域因泵站老化,设备陈旧等问题,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根据新农村建设水系相关的规划要求,两镇根据相应的防洪标准,排涝标准,灌溉保证率等进行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其主要内容包含更新改造泵站17座(灌溉泵站11座,排涝泵站6座),新建地下渠道7.4km,高效节水压力管道11.12km,整治排水沟5.61km,铺设排水暗管10.373km,喷滴灌1320亩,1000亩智慧农田水利信息化系统1套,维修改造排水沟10.389km。在该项目中,由于工程量大,涉及面积广,笔者根据实际工作,对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监理水平进行了相关探讨。1制定科学的监理工作规划首先,要依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完善的监理制度,即完善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原材料,设备检验,工程计量付款签证,各类会议,工作报告,工程验收等等制度。其次要明确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质量,进度,安全等内容。三是要组建监理组织机构,对常驻现场人员合理分配,明确其岗位职责。四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工序过程等,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以保证监理工作的科学准确。

2在实施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做好各项环节质量控制工作

2.1施工前的控制

在本工程中,由于工程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排水沟,暗管等线路较长,工程点多,施工内容多且分布在二个镇区。监理组会同业主与施工方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另外将项目经理,地方农技站分管领导,现场施工小队几方协调在一起到工地现场进行事前技术交底,对下面的施工人员说明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详解施工图纸,施工要点,做到事前控制,因为大多数施工队伍本意还是想把工程质量抓好,苦无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导致施工质量有偏差,最后还要他们返工,损失量大,执行起来就困难,所以我们采用事前控制的措施得到了他们大力支持,效果非常好。

2.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首先,严格落实“三检制”,针对原材料这一块,监理组事前编制材料送检计划表,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要求送检,例如一标段(华士,马镇项目区)排沟工程中部分预制混凝土板钢筋不合格,现场实际测的4mm~4.8mm,监理组要求不合格的板全部清场,如三标段(喷滴灌项目区)检查发现黄砂,石子不合格,监理组要求不合格的原材料全部清场。其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事先编制的质量控制点和待控点加强事中控制过程的巡视和旁站,记录好第一手原始资料。例如,对于各主要工程的施工,监理采取以下措施。泵站工程中,编制了质量控制点和待控点,常规的原材料进场控制,土方开挖,立模,砼浇筑等施工工序作为质量控制点,平时进行旁站和巡视为主,经检测或经现场整改后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重点还对泵站基坑处理(超深部分),底板高程,泵站平面尺寸,回填土压实度,水泵中心线安装高程,水泵试运行等作为质量待控点进行重点控制,必须经报验现场监理在旁站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施工,检查是否符合图纸规定,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经常进行测量和校核开挖区的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机泵设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排沟工程中,线型放样控制由施工单位联系地方村委,就施工区域的排沟线型放样进行确定,排沟开挖采用小型挖机,根据沟断面大小定制挖机斗,设置不同的样架(一级沟,二级沟,三级沟)进行开挖,这样既能保证开挖质量也能够保证进度,排沟高程控制,要求各种类型的排沟顶高程控制,高出该地区田面10cm~20cm。沟底高程控制,新开挖段,控制底高程在田面高程以下30cm~50cm,原有老排水沟段,以清除沟底淤泥面至原始土层为沟底高程控制。排沟最终顶面高程和沟底高程由业主代表,现场监理,施工人员及地方村委现场确定。沟板预制选择预制场进行预制,钢筋抽样送检,砼浇筑采用抽检砼做试压块控制。运至现场后再对板的断面尺寸和钢筋,强度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同意施工。预制沟板安装根据样架拉线放置,板后土方回填密实,在沟板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板后回填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沉降后再压实,最后才同意压顶施工。板前采用木方对向支撑,确保排沟线型顺直,一致。渠道涵管铺设中,由于地下渠道的砼管规格有Φ400,500,600,800四种,管道基础为C20素砼浇筑。砼的粗,细骨料采用人工小车过磅计量,划线标记。拌和采用0.35m3搅拌机进行搅拌。砼熟料运输采用小车运输,砼振捣采用插入式震捣器震捣。经监理检查,砼制作及输送工艺可行,砼质量稳定。对脱模后的砼质量及时检查,对出现的质量缺陷勒令施工方修复,尤其在试压过程中如发现有渗水现象的,及时以满浇的方式进行返工,最终确保无渗水点。由于各标段施工点多且比较散,对此监理过程加大了现场巡视力度,以保证对每道工序都能及时控制,对于重要部位以及隐蔽工程,如灌注桩施工,基础处理,泵站进水池,排涝站底板,墩墙砼浇筑,水泵安装等,必须实施监理旁站,并做好监理记录。

2.3验收的控制

在本工程中,施工结束后进行联合验收,由监理牵头预先搞一个内部联合验收,把发现的问题现场要求整改,只有整改到位了再次通过监理方联合验收,才同意联合测量给予计量,否则一概不予测量计量。通过本工程的实践,发现采取这样一前一中一后的控制措施后效果比较明显,值得在小农水工程中推广。

3结语

在本工程监理过程中,我们监理组克服了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布局零散的困难,摸索出除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理外,重点强化对施工的全过程控制,形成施工前,中,后三控制体系,坚持“事前预防为主,事中跟踪控制,事后检查控制”,最终通过参建各方团结奋斗,没有影响到农业生产及防汛排涝工作的正常开展,质量,工期,安全,项目投资都达到了施工合同约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钏,曹驰宇,崔祥国.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J].江苏水利,2015,(12):18-19.

第2篇:农田水利项目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整理项目;作用

土地整理项目主要包含了对洪、涝、旱、渍、盐碱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且需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以及建筑物等进行统筹,属于一个系统工作,需要考量诸多方面,只有将众多因素均考虑在内,才可以有利于土地整治项目的进行。本文以某地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作用进行简述。

1项目区概述

该项目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沛,属于农业大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近些年采用了将粮、油、菇、豆、果相融合的种植方式。项目地区内径流丰沛,区内的大小水库也能够给予充分的水量补给。但有些地块中仅有一些小塘坝工程,渠道没有进行任何衬砌,田间排灌水现状是串灌串排,使得大多数灌溉用水损失下渗;有些地块中一些土地由于地势过高,灌溉水源难以保证,令产量无法提高。水田排水设施不够完善,令水稻长时间在水中浸泡,较易出现座蔸,令水稻无法健康生长;有的地区水源较为充足,可是渠系大多数是土渠且长期未进行整修及治理,断面过大,浪费了过多的耕地资源。并且土渠与毛渠水量耗费较大,较易形成堵塞,当前灌排沟渠利用率较低,串排串灌的方式耗费了过多的水资源。进入田间的实际水量并不能符合当地真正所需的灌溉量,有的灌溉死角因为灌排建设不够完善,从而浪费了众多耕地,还有的基础设施配套欠缺,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农业投入,降低了收入。

2土地整治项目

实施水利化措施是建设优质农田的主要方式水需要土进行保护,土需要水进行滋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改土则需与治水相融合。所以,土地整治项目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需要加强水利工程设计建设。

2.1水能转变土壤的物理尧化学及生物学的性状在确保土壤中存在适宜的水分情况下,才可以具有较好的空气环境与热环境,才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不但可以将有机质分解出来,还可以将养分供作物的吸收释放出来,并且将腐殖质进行累积,加快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升土壤保水保肥以及供水供肥能力。

2.2水利工程设施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有效灌溉能够稳定农业生产,通过实验与农业生产的实践可以看出,不论作为水田还是旱田,通过水利工程的设施,有效灌溉能够实现较大的增产目标以及提高作物籽粒的质量。这也成为了土地整治项目的根本目标。对于低洼易涝的地区而言,土壤由于长期处在积水难排的状态,土壤中缺乏空气、低温,微生物活动较为困难,养料不易进行分解,水、气、热、肥都出现失调,严重阻碍了作物的生长以及产量的提升。对于盐碱地而言,因为地下水位较高,令地下水与土壤下层具有的可溶盐上升至地表,由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使得盐分留在地表,令土壤盐碱化,通过深挖排水的方式进行水利工程,能够有效解决地表及土壤内多余积水状况,阻隔具有盐碱成分的地下水升高,通过水利工程的规划,通过浇灌水将盐碱冲刷掉,确保土壤的物理性、生物性以及化学性,以此令产量稳步提升。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

一是项目区作为当地优质水稻的生产基地,通过土地整治,形成适合耕作,旱可以灌溉、涝可以排水,保水、保肥、保土的稳产、高产农业项目区。提高项目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环境以及交通环境,将水资源有效运用,道路系统化,实现节水灌溉以及抵抗洪涝灾害的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二是选择衬砌材料时需依照以下几点:可以实现预期的防渗效果,具有耐久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造价,施工简单;可以提升渠道的疏水能力与抗冲能力,加快渠道的稳定性,降低渠道的断面尺寸;有利于管理,减少养护与维修的费用。三是通过整治加固增加需水量,旱地蓄水池可以有效调节项目区域的气候,改良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有效设定所有农作物、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将项目区内外的交通环境进一步完善,提高生产条件及当地百姓的生活品质。

4结语

土地整治不仅对加快农民集中居住有利,还能够改良居民居住环境,且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收益金,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耕地数量提高了,提升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以及土地产出率及利用率,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品质。同时带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麻永贵.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设计[J].江西建材,2013,(03).

第3篇:农田水利项目范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档案资料;整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其中,项目工程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的开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通过项目工程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的开展,可以统筹规划水利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的利用效率,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完工。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工程档案资料整理概述

1.1特点

首先,档案资料具有高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特点。简言之,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作为重要的管理体系之一,密切融合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等要素,其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收集和完善相关资料,其资料的收集工作涵盖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整个过程。其次,档案资料具有广阔的范围,而且复杂程度显著。通常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地域的差异程度较大[1],尤其在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等方面,进而使资料跨越的范围、内容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造成收集难度的增加,所以在收集过程中应对工程的性质进行分析,确保分类收集和管理的合理性。最后,档案资料分散程度突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并不大,而且施工工序具有高度的便利性,但是仍然具有高度的分散性。由此可以看出,必须要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料收集工作,防止在分散性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资料丢失等现象。

1.2重要性

第一,要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的合理性,提高科学化建设水平,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档案资料整理必不可少,这已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如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较为低下,且配套的完善性不足,极易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制定农田水利建设计划和措施方面,小型农田水利档案资料的整理非常关键[2]。第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可以将大量的档案资料提供给项目建设。凭借档案资料有助于新型农田水利技术的开发,确保一系列农田水利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从而促进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工程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建议

2.1领导保持高度重视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了解到要极大地凸显出了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这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应予以重视。同时,加强工程档案管理部门的设置,配备专业人员,促进整理归档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馆档案资料整理过程中,应定人定员,明确工程档案整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加大落实力度,不断践行时效性和有效性等原则,从而将完整齐全的档案资料提供给工程竣工验收单位[3]。

2.2明确责任和统一思想

2.2.1明确责任由于工程档案资料内容的复杂性、烦琐性特点显著,与诸多部门和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档案资料。同时,在工程项目档案资料中,工程资料、绩效考评资料以及运行管理资料等是重要的类型。基于此,在部门繁多和类型复杂的情况下,开展收集和整理工作时必须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明确和落实具体责任。

2.2.2统一思想在开展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中,各个部门应保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在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施之前,应对各个单位和部门人员的思想予以统一。相关工程参建单位应提高对工程项目划分的重视程度,明确主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等。对于项目法人来说,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应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备项目划分结果,以便监督机构及时进行确定。而项目划分的准确性,可以为工序质量、项目质量的检验工作、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4]。因此,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应对各个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予以统一,提升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作力度,加强工作调度,将定期调度会议落实到位,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推进档案管理工作。

2.3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构建

在小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档案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档案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的构建,不断提高档案使用效率,满足规范化、制度化等一系列需求。与此同时,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单位来说,应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确保文档制度、归档办法等符合行业标准要求,促进工程施工建档、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工程的顺利完工。

2.4梳理施工资料

2.4.1开工资料在开工资料中应将投标情况、施工合同签订情况、设备材料等情况纳入其中,积极构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开展技术安全交底和图纸会审等工作。

2.4.2施工质量控制资料应对中间验收或逐级评定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做好所有资料的归档工作。在归纳整理过程中,应加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质量控制模式的应用[5]。

2.4.3验收资料中间各次验收、最终验收的所有材料等都是验收资料的重要构成。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涉及工程概况、参与人员主要情况、设备情况等。

2.5加强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对水利工程验收相关规定进行分析,项目法人应对工程资料进行统一制备,参建单位对工程项目资料予以提交,项目法人则需要对工程验收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严格检查。基于此,要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项目法人应全面了解相关参建单位的档案资料管理情况,如监理部门、设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等,并予以严格监督,明确工作管理的责任人,加强档案资料管理网络的顺利构建,引导各个参建单位积极参与,使档案管理与网络化密切融合,共同致力于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3结束语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企业来说,加强项目工程档案资料整理势在必行,不断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档案管理的对策和措施[J].陕西档案,2014(6):37.

[2]姜云彬,王建军,刘波.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档案分类与档号编制[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5):82-85.

[3]徐勤.个旧市切实贯彻落实水利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J].云南档案,2019(8):29.

[4]焦多来.民勤县档案局加强建设项目竣工档案专项验收工作[J].档案,2016(10):64.

第4篇:农田水利项目范文

“十一五”时期,市级财政安排资金约1.5亿元,支持区域防洪除涝工程和低洼圩区改造工程建设,提高“大包围”的外包能力,以及“小包围”除涝能力。郊区圩堤总长达到2300多公里,拥有排涝泵站1100多座,水闸1600多座,圩区除涝标准显著提高,65%的农村圩区达到“10年一遇”的除涝标准。郊区防洪除涝体系不断健全,圩区基本实现安全可控,做到“挡得住、排得出”,对农业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

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本市农田水利建设政策主要有差别补助政策、先建后补政策、定额补助政策。差别补助政策:市财政根据各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实力和农业份额等因素,对本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行了差别化补助政策。先建后补政策:市财政对万河整治、村沟宅河整治行动,实行“先做后补、多做多补、不做不补”补贴政策。定额补助政策:市财政根据各区县中小河道养护设施量、养护成本等,对区县中小河道养护给予适当补助。健全农田水利长效管理机制。为加强河道养护管理,巩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成果,市财政局和市水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河道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小河道管理养护内容、标准、经费来源等,每年市级财力安排1.3亿元用于补贴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目前,市管河道保洁覆盖率为92%,区管河道保洁覆盖率为98%,镇管和村管河道保洁覆盖率接近100%。同时,还出台了《上海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明确每年市区财政按13元/亩对农田设施维修养护进行补助,用于对灌溉泵站、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等水利工程设施的养护。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规范建设资金使用,市财政局和水务局联合制定了《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项目的储备、申报、审批、实施、验收以及投入政策和资金管理的方法。同时,还出台了《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大纲、编制深度和设计标准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近年来,本市农田水利建设总体推进有序,成效显著,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力保障、资金引导、规范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发挥财力保障作用。“十一五”时期,本市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28亿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显著提升,确保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推进。二是发挥资金引导作用。市级财政差别化补助政策促进了区县(单位)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序推进,调动了区县(单位)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三是规范资金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同时,通过对区县(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项目后期绩效评价,堵塞资金管理漏洞、防范资金管理风险、规范专项资金运行,提高资金效益。

“十一五”时期,郊区县农田水利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需求矛盾还比较突出,建设任务还很重。据预测,本市“十二五”时期农田水利投入约96亿元,平均每年投入约19亿元,而2011年投入约10亿元,资金总量尚显不足。农田水利建设所在区域以农业为主,地方财政较弱,区县建设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因而区县资金配套不及时和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面上农田水利建设、设施粮田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菜田农田水利配套三类项目的涉及农委、水务等不同主管部门,同类型、同区域的项目财政补助政策不相一致,政策有待进一步统一完善。“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仍然存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养护经费落实不够到位,设施老化失养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十一五”时期,虽对2万多公里的镇村级中小河道进行了疏浚整治,但镇村级中小河道如毛细血管,多、广、杂,且泥沙淤积和污染等情况影响了河道汛蓄功能和水质质量。

国外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做法

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加大对农田水利公共投入,主导农田水利建设。以色列90%以上水资源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体系,实行统一的水管理政策,采取“用水配额”实行计划管水;日本政府自1965年起组织了4期土地改良计划,整治水系、建设灌排设施、填海造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现代化,98%的农田达到了旱涝保收的标准。

最为突出的是节水灌溉设施的精准化。以色列是世界节水灌溉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在滴灌、微灌等许多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实现了定量定向滴灌、分时分段灌溉、限量灌溉以及水、肥合灌等高度精准化灌溉,单位农产品用水量只相当于正常耗水量的10-15%,创造了世界节约用水的奇迹。美国、日本都在平整土地中应用高精度的激光平地机械整地,平整度可达2.5厘米左右。

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以高科技为支撑,广泛应用电子信息、移动通讯等技术,开发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的自动化运行,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不少发达国家水库及枢纽工程实现高度自动化,采取远程控制,自动化节水灌溉系统、水文观测预警系统等广泛运用。

日本非常注重前期论证规划,项目计划内容须向社会公告,并征得2/3有资格参加项目农户的同意,经地方初审、国家审批、公示修改后,通过招标实施。水利设施建管并重,实行有效的管护制度,管护责任落实,制度健全,执行规范。台湾70%灌溉面积由农田水利会负责管理经营,农田水利会属于农民团体组织,对所辖灌区统一计划、统一配水、统一管理,实施补贴政策,开展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并积极研究推广有效的灌溉方法,不断提高合理用水水平。

农田水利功能多样性日益受到各国广泛关注。在日本新一轮“十年土地改良计划”中,突出重视农业用水的合理化、取水条件的稳定、防治水质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各国也十分重视废劣水源的开发利用,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色列、美国等国家政府鼓励将排放的生活、工业污水净化处理后,用作农业灌溉用水,并积极研发推广微碱水在农业上的应用。

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有关政策建议

明确责任,建立稳定的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机制。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基础薄弱,单方面地依靠政府力量显然存在着困难,同时也容易产生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责、权、利划分不清,后继养护管理缺位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市实际,建议:一是明确农田水利资产属性,确定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按照农田水利资产属性,区分为公益性产品和非公益性产品项目。财政资金要对公益性项目进行投入,而非公益性项目则推向市场,由项目业主负担,财政提供一定的补助。二是理顺事权与财权关系,形成市与区县分级或分项目负责共同投入机制。要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益等原则,界定市与区县事权与支出责任,逐步形成市与区县分级或分项目负责共同投入机制,逐级分摊责任和投资义务。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建立水务、农委、财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科学规范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流程,着力建立分工清晰、配合密切、运作高效的工作机制。

统筹平衡,建立统一农田水利补助政策体系。随着本市农田水利建设职责分工的明确,同类型建设项目采取不同的财政补贴政策势必会影响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因此,需研究完善农田水利财政补助政策,逐步调整和统一现有补助政策,形成合理有效的支农政策体系,促进本市农田水利建设的开展。同时,要按照本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需求,综合考虑各区县计提土地出让收益规模、财力状况与建设任务等因素,完善投入政策,有效解决农业重点区县建设资金配套不及时和不到位的问题。

聚焦重点,确保完成本市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扶持结构,集中财力重点向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倾斜,向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倾斜,并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齐全、旱涝保收、灌排通畅、安全高效的农田水利体系建设;在防洪除涝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标准适宜、设施完备、综合配套的防汛保安体系建设,农村圩区防洪除涝能力显著提升,基本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除涝标准。

整合资金,发挥各渠道农田水利资金的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平台,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等各部门、各渠道的“涉农”资金,促进各类涉农资金由“撒胡椒面”式的各自分散到“集沙成塔”式的相对集中,逐步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整体功能和规模效益,有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第5篇:农田水利项目范文

1充分明确好小型农田水利的公益性质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工作,与此同时也影响着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我国的粮食安全。不断推动小型农田水利的发展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应该不断立足于现状,结合群众基础路线,保持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矛盾。党和政府应该明确好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对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加以深刻判断,且积极响应人们群众的基本愿望和基本要求。积极抓住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式,合理布局且生化改革,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在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差异比较大的背景之下,需要明确好农村公共产品属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区域差异性,在城镇地区中进行市场化的产品服务,在农村地区由政府的公共财政来提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承担着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基础功能,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具有社会公益性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未认识到其中重要性,政府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基于此,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基础机构功能被大大缩减,农田水利所投入的渠道逐渐变窄,在管理资金投入方面极度匮乏。

1.1分析小型农田水利的公共产品属性

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公益性;(2)经营性;(3)准公益性。公益性的项目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防洪;(2)排涝;(3)抗旱;(4)水资源管理。准公益性项目主要指的是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水利项目,以社会效益为主。举例来说,利用水利枢纽工程,能够改善好大型灌溉区的节水工程。从经营性项目来看,主要指的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利项目,如水力发电项目和城市供水供电项目等。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最终目的是:(1)减轻干旱灾害损失而进行人工补水;(2)充分解决天然降水不足问题;(3)保证好国家的粮食安全。灌溉所产生的效益更为集中在满足社会基本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灌溉所用的水均为公共化资源,灌溉设施则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将灌溉作为一项公益性比较强的非营利性事业。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特点是:(1)规模小;(2)维护、运营较为困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具有显著特征:(1)产权具有非排他性;(2)效益享受具有非竞争性。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通过研究资料不难发现,国家通过财政补贴使得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截止到2016年,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总计达到5000多万处,小型灌溉区域面积总计8.52亿亩,小型灌溉区的粮食总产量达到40%左右。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能够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现阶段来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不够高且缺乏养护,最终导致设备老化严重情况出现;(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缺失,最终导致责任、权利等无法明确;(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扶持政策比较少且资金投入不够足,最终使得一事一议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人员经费落实不够到位,最终出现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情况。

3加快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建议

3.1建立好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

针对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问题,应该要积极改变其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好公共服务契机,坚持好水利工作的相关指导工作,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强调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使得管理维护能够到位。

3.2不断开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渠道

建立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导,为社会投入补充多元化机制,尽快扩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财政资金应该充分发挥出管理职能,不断扩大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投入规模。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补助比例,充分解决地方财政资金不足所出现的相关问题。根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不同性质,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到小型水利建设中,通过股份制形式和合作性质,积极推进农村供水,积极以电脑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饮水工程中。通过股份制形式,采取农民集资和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快对农村水电的发展建设,从而加大对社会资本的水利建设,制定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

3.3提高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认识

现阶段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较为落后,严重制约着综合生产能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工程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中最为基本的条件。中央政府应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重点县市的相应建设,下定决定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过于落后的问题,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央部门和地方部分应该高度重视好重点县市的建设工作,强调其创新性和发展性。在政府官员的积极倡导下坚持不懈的将思想工作集中统一化处理,促使农村经济水平工作能够趋于平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作为民生问题来加以解决,再从中做好相关工作。

3.4着力创建好区域示范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工程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较为广泛,各个省市必须要因地制宜。在关中地区,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和排灌系统,创建更多的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以安徽省为例,由于其降雨时空间分布不均匀,加上河流和湖泊众多,所以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要加强雨水集蓄工程。在此过程中,坚持好前期基础工作,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修建具有排涝、排水工程,督促好水平设计工作,加大高质量的施工。

3.5加强精细化的管理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