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精选(九篇)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第1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个矿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包括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构成一整套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的工程技术。实践证明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的清洁生产技术、矿井水处理、尾矿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等综合治理工作,既可以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又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经济效益,将废弃物资源化与矿区生态恢复整治结合起来是适合解决我国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根据矿区环境问题涉及矿物开采、加工、储运及使用的全过程这一特点,矿区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综合治理不仅仅是一种事后措施,而且更主要的是一种超前预防措施。矿山开采工艺分为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由于开采方式的不同,土地破坏形式、生态恢复方式、综合治理方法亦有所不同。矿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综合治理根据矿区生态破坏方式,可将其分为露天矿生态环境保护、采矿沉陷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尾矿的综合利用。

二、矿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措施

(一)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途径

1、露天矿破坏土地工程复垦途径

根据露天矿山生产工艺特点,露天矿山的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可分为事前措施和事后措施,事前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规划矿区规模,优化开采工艺,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矿区土地生态破坏,同时为破坏的土地复垦创造有利条件。

(1)合理规划矿区,保障资源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首先将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矿区开发规划之中,制定明确的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法规、条例,并严格执行。同时,应将土地复垦费用纳入矿山成本核算,明确土地复垦资金渠道,实行“谁复垦,谁受益”的政策。其次,加强矿山设计与安全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矿石采出率,缩小矿山地面境界,减少矿山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2)露天矿生产过程中的优化控制与土地复垦

按矿山层赋存条件、地形条件、岩土特性,以及剥离废弃物排弃方式不同,露天矿土地复垦可分为外排土方式的复垦和内排土方式的复垦。采用外排土方式的采空区可以用地下开采排出的矸石、电厂粉煤灰或其它固体废弃物复垦,也可将外排土场的岩土重新运回采空区。为保证岩土的剥离、回填与采矿工程之间互不干扰,应合理布置回填区和剥离区之间的工艺顺序,并保证表土层仍排放在地表。

2、井工开采沉陷地工程复垦措施

(1)农业复垦

整渠道平整土地:在沉陷区均匀沉降的地段,土地的平整度变化不大,可以修复原来的渠道,土地平整后即可恢复到土地原有的生产水平。

挖沟抬田:在塌陷洼地的边缘不太深的区域,分段开挖深沟,将取出的土就近摊平,抬高地面造成台田。此法挖沟与造田相结合,成本较低,土地的复垦率较高。沟深、宽与沟间距应按塌陷深度和排水条件具体设计。

挖塘抬田:塌陷较深的或排水条件较差,深沟取土尚不能满足造田之需,可挖塘(扩塘)取土造田。此法土地复垦率虽较低,但开发利用了塘面,如发展养鱼塘,或发展珍贵水产养殖,其经济效益更高。挖塘造田的土地复垦率一般在 50%左右,与挖塘取土的深度成正比,与造田填土的厚度成反比。造田时需注意将肥沃的表土放在表层。挖塘方法分为机械开挖和水力开挖,机械开挖就是先将水塘水抽出到机械可工作的位置,利用机械设备把土倒出复田。水力挖塘机组的挖塘造田的功效较高成本较低,在我国的南方的一些矿区采用的较多。

填土造田:填土造田就是利用露天矿的剥离土(第四系表土)或煤矸石来填平沉陷地,把沉陷地填成一片平地,填土造田的土地复垦率较高,复垦土地后甚至超过土地的原有生产能力,其缺点是土地恢复成本较高。

(2)园林复垦

园林复垦是城市沉陷区的复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园林复垦就是根据沉陷的现状和预测进行园林规划,再根据园林规划将沉陷区复垦成适合园林用地要求的土地。沉陷区适宜园林的地块一般都与城区相连,园林复垦一般是根据沉陷区的地势造园,沉陷区水域一般都规划成人工湖,开挖湖区的废土堆砌成假山等,园林复垦的费用较低,但在复垦之前要先作好园林规划设计,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工程费用。

(3)建筑复垦

沉陷区在城市中或在城市的郊区,在地质条件适合的区域应优先考虑建筑复垦,这样的土地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根据我国几个城市的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恢复成城市建设用地能使土地的利用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上看,恢复成建设用地,土地能够获得 10 倍或几十倍的升值,在经济上是最合算的一种土地复垦方式。作为建设用地的同时也控制了城市向周边农村扩展,也节省了大量的农田占用。但是建筑复垦对复垦区的地质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在作建筑用地的同时一定对其地质情况做出适宜性评价,以及相关的建筑基础处理,盲目地进行建筑复垦会发生新的地质灾害。

(4)林业用地复垦

在沉陷区不适合前 3 项复垦条件的区域都可以进行林业复垦,林业复垦的用地要求条件不高,绝大部分地块只要简整即可满足林业用地的要求。

(二)矿区生物复垦技术途径

1、生物复垦技术措施

(1)绿肥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在复垦区种植多年生或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这些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除释放大量养分外,还可以转化成腐殖质;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团聚作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2)施肥法。本方法以施用大量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消除过粘、过砂土壤的不良理化特性。

(3)化学法。该方法主要用于酸碱性土壤改良。中和酸性土层一般用石灰作掺合剂,变碱性为中性常用石膏、氯化钙、硫酸等作调节剂。

2、生态农业复垦技术

生态农业复垦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复垦工程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进行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体系。生态农业复垦技术有多种类型,最典型的是塌陷区水陆交换互补的物质循环类型。它充分利用塌陷区形成积水的特点,根据鱼类等各种水生生物的生活规律、食性以及在水中所处的生态位置,按照生态学食物链原理进行合理组合,实现农—渔—禽—畜综合经营的生态农业类型。

第2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关键字]潘集塌陷区 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19-2

0前言

我国是一个煤炭型大国,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不言而喻。但是常年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了矿区周围大量的土地沉陷,土地沉陷不仅破坏了地表形态,摧毁农田和村庄,同时也破坏土壤结构,导致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肥力下降,或形成积水区,无法耕种,逐渐荒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垃圾和各种污染,严重威胁矿区居民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影响了矿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1]。据中国煤炭报资料,我国煤矿已塌陷耕地40万公顷,并且伴随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沉陷区的面积将会继续增加。因此对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淮南潘集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

1研究区概况

1.1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淮南潘集区地处黄淮平原南端,全区总面积590.1平方千米。辖11个乡镇,拥有五座现代煤矿分别是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及刚建成投产的潘北矿和朱集煤矿,煤炭储量丰富,境内地下煤炭储量达30亿t[2]。潘集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受季风影响,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1度,平均日照时数2298.0h,无霜期215.5d,年降水量905.2mm左右,植被类型主要有三类:阔叶林、针叶林、经济林。阔叶林主要是杨树、刺槐;针叶林主要是侧柏、黑松;经济林以桃、梨、葡萄为主。区里种植物主要是小麦、水稻、大豆等种植物,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住宅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3]。

1.2研究区沉陷现状概况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毫无疑问的会带动淮南潘集区的经济增长,人民收入的增加,但开采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塌陷,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沉陷治理,势必会影响全区经济的发展步伐和社会稳定[2]。目前潘集区内已有五对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开采形成了大片塌陷区,主要分布在田集、泥河、潘集、芦集等4个乡镇内,共涉及48个自然村庄。截止2011年底潘集区塌陷总面积总计7.1万余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5。目前主要运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常规农业等模式,采取中心区水面养殖,水湿地种植水生物,坡地复垦,建设人工生态园,发展生态渔业等措施。成效显著的如潘集后湖生态园等。

2研究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2.1研究区生态经济模式

采煤沉陷区按照沉稳程度可以分为稳定沉陷区、基本沉稳沉陷区及未稳定沉陷区;按照积水程度可以分为积水沉陷区和未积水沉陷区。根据潘集塌陷区的实际塌陷现状,主要摸索出以下几种生态经济模式:深层塌陷区水产养殖复垦模式;浅层塌陷区复垦造地种植复垦模式;粉煤灰充填塌陷区复垦营造人工林复垦模式;深浅交错的尚未稳定塌陷区鱼鸭混养和果蔬间作复垦模式[2]如下图所示。

沉陷区经过生态农业经济模式以及对于煤矸石的充分利用后,不仅对于潘集区的农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效益,而且也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这种治理模式融合了生态经济与景观策略的思维,不仅导入了农耕景观、采矿迹地景观的应用,达到了生态景观结构的合理性安排,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在农业经济上不仅仅是种植大片农业,而是合理有布局的按照生态学的食物链原理进行组合,培育具有景观功能和强净水能力的水生植物群落,在改善水质的同时修建静养鱼塘,发展“农-渔-禽-畜”综合经营的生态农业[4],潘一后湖就是比较成功的生态模式。

2.2研究区土地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塌陷区土地生态恢复应按照统一规划、分片治理、分期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对全区塌陷区进行土地生态恢复。目前全区补充耕地的来源主要有实施土地整理,迁并、治理空心村;煤矿塌陷区的治理;中的产田改造、开发治理;全区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未利用地的面积为916.34hm2 但对于未利用地的开发,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淮河流域、沼泽地均被列为禁垦区[2]。

主要恢复措施有三个方面:

(1)对于现有的农田要加强保护,提高其肥力,提高利用率,合理对农田进行布局,满足灌溉需求,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农作物能更好的生长和机械操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的趋势。

第3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规划》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描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定。

《规划》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水土配置错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规划》强调,要围绕重点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组织实施包括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验示范工程等在内的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五项重点建设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

第4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技术比较成熟,土地整治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信息技术、规划技术、乡村景观保护与重建技术等。德国的土地工程始于13世纪,在土地整治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现已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土地整治信息系统(LE-GIS),将土地整治的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储存于该系统中。俄罗斯的土地工程技术可追溯到15世纪,1996年12月,在莫斯科通过成立“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土地关系与土地整理问题国际研究会”,提出了统一进行研究和判定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标准,研究景观的、生态的土地整理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澳大利亚的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重点是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复垦问题,在土地复垦整治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研究。Caya等将模糊专家系统模型(FuzzyEx-pertSystem)应用于土地整治后的土地重新安排中,使土地权属分配得到更多农户满意。使整治前后的所有地块总价值相等,是成功的土地整治工程,因而必须要对地块的价值进行评估,GIS技术在价值评估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国外土地整治的上述技术已经比较科学、系统、规范,适应了土地整治实践的要求。我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有关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甚少,土地整治实践中非常缺乏技术支撑。我国急需从土地整治技术的工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等方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体系,我国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是景观设计与生态化整治技术。胡静等为实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三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王金满等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借助GIS软件的统计功能,研究了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测算方法和流程,并为测算土地整治量提供了方法借鉴;叶艳妹等设计了农地整治中急需解决的路沟渠生态化技术和灌排沟渠生态化设计技术。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了首个土地工程研究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以及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等进行了研究,这也充分说明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和趋势。

2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目前,土地综合整治包括:

①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如根据需求和现状将未利用地改良为农地或建设用地;

②对已利用地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值,如对农地的改良、配套,进行集约化利用,建设高标准农田;

③对现状土地进行土地市场一级开发支持经济建设,对污染、灾毁及破损土地的整治利用等。笔者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下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2.1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工程

非农用地是指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于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大、中、小城镇,工矿区,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我国非农业用地约占国土中面积的22.9%。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非农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功能,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工程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田、水、路、林、村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治,对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积极整合、有效利用以及资源集中集约化发展,有效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土地工程。土地工程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在工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性、整体性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成土、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及水利配套、电力、林业、道路等内容。在土地开发工程中应兼顾国家惠农政策,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如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2.2建设用地整备工程

建设用地,是指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城镇村及工矿等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它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据土地所用权特点,建设用地整备工程,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现状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清表、整治、平整并进行适度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之达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和土地平整)、“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和土地平整)或“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热力、燃气和土地平整),从而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的过程。建设用地整备工程中的整治工程,主要指通过一定工程、生物或技术手段,使海域、沼泽或土质难以为建设用地所利用的土地达到建设用地的标准。例如,荷兰、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填海造地工程,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作为建设用地,需要围堰、基槽清淤、基坑填沙、填砂等工程;沼泽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较低,当作为建设用地开发时,要注意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3污损土地改良改造工程

污损土地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地污染和损毁,使土地完全或部分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和建设功能,包括污染土地和损毁土地。对污损土地进行改良改造区别于其他废弃地的改良改造,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去除污染物、恢复损毁土地,并通过污损土地利用评价,使其达到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使用标准。

2.3.1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对空气、生物、水体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使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受到影响的土地。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污染土地进行改造使其恢复到未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按地点可分为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和异位改良改造技术。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即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改良改造;异位改良改造技术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土地污染改良改造按操作原理主要分为物理改良改造技术、化学改良改造技术和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的物理改良改造是指通过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将污染物与土壤分离或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的改良改造过程。主要的物理改良改造技术有客土和换土技术、蒸汽浸提技术、玻璃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电动力学技术、热处理等。污染土地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使其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聚合、沉淀等反应,从而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转化、降解成无毒或低毒性物质。典型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有化学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溶剂浸提技术、施入改良剂或抑制剂等。污染土地的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依靠某些生物的活动和具有某些特的微生物,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以清除或降解,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它主要是利用土壤特定的微生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超富集植物等降解、吸收或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染土壤改良改造的目的。狭义的生物改良改造仅指微生物改良改造,广义的生物改良改造包括微生物改良改造和植物改良改造,有时也包括动物改良改造。

2.3.2损毁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损毁土地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表土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而造成土地第一生产力的丧失。损毁土地改良改造工程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损毁土地进行改良改造使其恢复成可利用的有效土地,包括生境建设和群落建设两大内容。生境建设是对地貌的重塑和土壤改良培肥,其核心在于“造地”,为生物群落建造一个良好的生境。群落建设则包括植被重建和引入土壤微生物及动物,其核心内容是植被。对于凹型地貌的重塑,通常采用填充和客土的方式。对于凸型地貌重塑则采用土地平整、建梯田的方式。目前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损毁较为严重,对于矿山损毁土地的地貌重塑一般采用“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工程技术,实现“边开采,边复垦”的良性循环。

2.4低标准用地提升工程

2.4.1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高标准农业用地可定义为: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其他高标准农用地。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是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使其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水源覆盖实现方田化,灌溉实现节水化,秸秆实现还田化,耕作实现机械化,施肥实现配方化,种子实现良种化,田间道路实现沙石化,农田林网实现网格化,田间种植实现规范化,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

2.4.2低标准建设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建设用地工程。高标准建设用地可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遵循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合理布局各业用地,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监管,通过科学技术增加对存量土地的各种投入,实现边际投入等于边际收入时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利用状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促使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高标准建设用地建设最终是为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完善。高标准城市建设要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各业占地布局,严格控制大面积囤地现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标准农村建设可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对原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减少或消除农村大片闲置地,消除空心村,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对旧工矿用地进行考证,对废弃区进行生态修复,拆并不合理采矿区,做好原矿用地生态修复工作。

3未来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使规划、设计、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信息、监测及标准规范等不同领域进行有效交叉和融合,通过系统集成与自主创新,使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得到全面提升。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以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实现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的方向转变。具体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技术将向的综合化和集成化发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全面和深入的应用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土地整治生态变迁;土地整治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与互操作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向生态化、智能化、节水节地型和可视化发展;质量型和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将实现针对性、高效性和最优化;土地整治的景观重塑和恢复工程技术;土地整治监测将从注重数量监测向数量、质量、生态和效益监测发展;土地整治的施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1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的土地整治因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撑,导致农田路沟渠使用寿命短,土地平整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再加上因不同地区、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利用方式对于诸如沟渠、道路设计强度、建设材料、成分配比、施工工艺、使用周期等要求均有明显差异,对一些关键景观断裂点的修复也缺少精细化的工程技术支撑,这些均影响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研发新的适应农田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技术,提出专门的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土地精细平整作业,自主研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材料、新产品与施工工艺,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能力等领域将是未来农田建设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2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把复垦工程作为矿区开采的一部分,十分重视矿区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土地复垦、复垦工程与周边景观协调以及复垦土地的跟踪监测与评价。因此,矿区复垦土壤的地表稳定与侵蚀控制技术、土壤结构破坏与污染的重构与修复技术、防治矿山生态灾害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技术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集成技术等是未来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3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污染土地修复工程主要采用实验室研究—中试或现场试验研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基本模式,修复基质由单一的土壤修复过渡为土壤和地下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及其生物修复类型。因此,研发绿色可持续单一修复工程技术、多种修复方法耦合联用技术、研制专用修复设备和药剂产品是污染土地修复未来发展的趋势。

3.4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第5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关键词:沙漠治理;现状;模式;马路滩

古浪县属温带荒漠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从南(祁连山支脉)到北(腾格里沙漠)气候由干旱逐渐转化为极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60 ℃,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达47d。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647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1.20%,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风沙线长达132km,风口多,沙害面积大,沙丘类型复杂,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丘平均前移速度为每年3~4m。风沙线上有792个村庄,2.67万公顷耕地,70多公里铁路,170多公里公路受流沙埋压的威胁。土壤沙漠化,加剧了干旱和沙尘暴的发生,风沙危害及其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1马路滩林场基本概况

马路滩林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腾格里沙漠南缘,海拔1 650m。林场经营总面积2.60万公顷,其中果园333hm2,葡萄基地200hm2,苗圃地200hm2,乔木林地60 hm2,农地730hm2,灌木林地4 000hm2,建设用地40 hm2,待开发土地3 330 hm2,宜林沙荒地1.70万公顷。林场现有机井22眼,渠道32km,道路35km,日光温室38座,果窖8个。渠、路、林、田配套成型,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

2沙漠治理目标及措施

2.1治理沙漠的目标在沙区进行造林绿化,增加植被,治理流动沙丘,改善区域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削弱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缓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在腾格里沙漠前沿建造防风固沙林,每年实施封沙育林(草)1 400hm2,埋压草方格沙障140hm2,营造防风固沙林667hm2左右,使治理范围逐步向腾格里沙漠腹地延伸。

2.2沙漠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乔灌草结合 、封管造并举。

2.2.1生物措施。①封沙育林草:即在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有天然下种或有残株萌蘖苗、根茎苗的沙地)实行封禁,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②防风固沙林:是指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护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③农田防护林: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④水灌阻沙林:在沙漠边缘及农田过渡地带,选择适生乔木灌木树种,通过人工补水措施,建成生物活体沙障,阻挡风沙对农田、道路、村庄等的侵蚀和危害,通常采用密植的办法。⑤经济林草:选择耗水少、经济价值高的林果、药材、饲草、油料树种和植物种,通过人工栽培,获得生态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灌草植物有较充足下种能力,因植被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进行带状和块状平茬、除草、松土,促进天然更新,能长久固定流沙,是控制和固定流沙最根本而经济的措施。

2.2.2工程措施。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以及治沙实践,应用1×1m的草方格沙障,然后再在方格里面种植旱生的灌木,这种做法比较复合干旱区生态恢复学的原理,固沙效果快且明显,保墒蓄墒能力强,有利于天然植被恢复,但需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3治理模式和方法

3.1生态经济圈将林场经营治理范围划分为经济带、生态经济带、生态带、辐射带。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动态因子置于同一系统中,使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体现出系统整体性、渐进发展性、动态扩散性和效益互补性的特点。在沙区建立了生态经济圈模式试点工程10万亩,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3.1.1经济带:将林场园林化,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3.1.2生态经济带:在不破坏沙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天然植被、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配套节水灌溉,人工间作葡萄、红枣、麻黄、干草等经济植物和药材。

3.1.3生态带:在无灌水条件的沙漠地带,采取封沙育草和无水栽植技术,使大沙漠恢复植被,实现防风固沙的目的。该地带分布广、面积大,是防治沙漠化的重点和难点。3.1.4辐射带:通过林场沙漠治理活动的影响,使周边农民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改变,环保意识增强,由沙漠放牧变为舍饲圈养,由采樵伐木变为参与治沙造林。

3.2“四带一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求和创造提高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加强“四带一体”综合治理模式技术的推广,以解决荒漠化立地造林技术“瓶颈”为突破口,以实施科技支撑为契机,以提高荒漠化总体治理为目标,大力推广“四带一体”(前沿阻沙带、固沙林带、阻沙带和封沙育林育草带)的抗旱造林技术,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造林的建设质量和成效。

3.3沙产业开发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而光、热、土壤等条件得天独厚的特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为干旱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了新途径。让沙漠有了绿洲,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的目的。近几年,林场在沙漠综合治理,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沙产业开发,在马路滩建立沙漠生态经济圈模式,修建日光温室50幢,种植高效蔬菜、种苗、中药材、葡萄等作物200hm2,发展暖棚养殖、土鸡散养等畜禽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沙漠旅游开发把荒漠和原生态做为资源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开发生态旅游业是加快古浪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沙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方向,2002、2003年以“武威市国际天马旅游节”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开发,以马路滩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今年县上以金色弧线旅游开发思路为重点,依托项目拉动,完善基础设施,修复观赏景点,开发自然人文景观,建成生态治理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金色弧线”展示带。通过举办“中国丝路明珠旅游节”培育了古浪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科技在沙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4.1旱作造林技术

4.1.1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便蓄水。

4.1.2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可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苗桩保留高度5~10cm,以便萌发新条,由于截干造林苗木水分蒸发消耗少,可避免因干旱多风而造成地上部分干枯,使植株残废的现象。截干造林无论秋季、春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是一种抗旱植苗造林的好方法。

4.1.3修剪枝叶目的在于调整蒸腾与水分吸收之间的平衡关系。试验证明,通过修剪树叶,能提高成活率10%~30%。

4.1.4泥浆蘸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泥浆稀稠以能“吊线”为宜。泥浆中添加菌根粉、生根粉,效果更佳。

4.1.5穴面盖草和覆砂:通过穴面盖草和覆砂均能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穴面内湿润,减少蒸腾的作用。

4.1.6地膜覆盖具有升温、蓄水、保墒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幼树成活率及生长量。

4.1.7ABT生根粉技术:ABT生根粉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性植物生根促进剂和生长调节剂,可加速植物代谢,增加呼吸强度,提高酶的活性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植物体内氮、磷、硫的吸收与转化,对促进林木的扦插生根和苗木受伤根系的恢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具有显著的作用。

4.2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渗灌、滴灌、喷灌节水造林技术,与漫灌对照,湿层厚度50cm时,平均节水86.30%,节电83.30%,省劳3倍,省时25%。1995年林场积极引进和安装以色列滴灌设施,在马路滩建立400hm2示范工程,实现了亩均节水55%,节电53%,节约田间管理费55.20%的目标,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并在种植业、林果业等方面推广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沙漠造林中选用抗旱性强、蒸腾量小的适生灌木树种,降低了治沙成本,提高了治沙效果,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探索了新的途径。

4.3沙漠植物园引种驯化栽培林场近几年先后引进理想大根等蔬菜品种58个、针叶树种、花灌木为主的适生树种52个,建立繁育圃、采穗圃、品种园20hm2,诱导接种锁阳、苁蓉20hm2,推广应用抗旱保水剂、生根粉、容器育苗、经济林设施栽培等新材料和新技术,为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现代农林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4.4农产品加工2004年组建成立天源农业产业公司后,修建了容量1 000t的冷库,建成年加工12万只羔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开发以“土门”羔羊肉、“黄羊川”小杂粮、“红秃头”挂面、“黄羊川”糯玉米、“沙漠”土鸡等5个系列,28个品种,2006年公司产值达到1 200多万元,带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5沙漠治理成效

从1980年开始,马路滩林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

4 000 hm2,农田防护林100hm2,封沙育林(草)7 000hm2,植被覆盖度由1980年的20%~30%提高到目前的70%~80%,有效保护了周边1.50万公顷的农田,2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6对沙漠化防治的思考与认识

6.1共同行动策略治沙和环境建设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沙事业,开展公益活动,以社会力量支持沙漠生态治理工作。积极组织国内外民间团体、爱心人士和广大民众参与治沙活动。

6.2自然恢复策略人口、资源、土地压力是造成生态恶化和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减少人为对沙漠生态的干扰是治理沙漠的根本前提。封沙育林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治沙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首选技术措施。

6.3科学发展策略我国治沙技术成熟,民众参与率高,有资金保障就能加速治理。

6.4产业开发策略把治沙和沙产业开发、农产品加工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保障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体系。

6.5发展促进策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防治沙漠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政府多渠道增加防治荒漠化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快了防治荒漠化的步伐。

6.6法制保障策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防沙治沙法》等,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开始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总理在民勤考察并做重要指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沙漠治理的决心、信心和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长远考虑。

参考文献

[1] 屈建军、马立鹏、刘从.甘肃省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22(5):521.

第6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一、目的和意义

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全县林业现状反映,全县共有林地面积130.67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28.14%。东半县覆盖率在40%左右;特别中西半县的阿舍、平远、稼依、维摩等乡镇森林植被较差,森林覆盖率仅为20%左右,生态气候环境恶劣,是我县森林植被最少、生态破坏最为严重、生态最为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最差的地区,迫切需要采取保护性措施对这些区域进行恢复,通过3至5年,5至10年的努力,切实有效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实施森林—造林绿化行动计划,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森林”建设的战略需要,是有效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促进全县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为根本,以规模造林、综合治理为手段,以政府主导,公司、集体、个体及全社会参与造林为主要形式,以多渠道筹资、强化管理为保证,以“造、管、封”并举为主要抓手,通过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平远地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护林工程、水源林建设工程、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生态村镇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护路林建设工程),实现“三大提高”(植被盖度提高,城、乡、村绿化率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促进“两大改善”(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全县生态平衡和生态气候环境明显好转,为顺利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原则。森林—造林绿化行动由政府负总责,科学制订规划,强化部门职责,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二)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原则。重点加强城镇所在地、村庄、农田及规划建设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国省道、县乡村公路等交通沿线的绿化,以及工业园区和矿山的造林绿化,不断提高全县整体绿化水平。

(三)坚持产权明晰,维护权益原则。实行“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努力维护造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加林农收入。

(四)坚持多方筹资,市场运作原则。建立和完善多元化造林绿化投融资机制和财政补助制度,积极整合支农资金和部门资金,实施项目带动,增加公共投入。

(五)坚持全民植树,专业造林原则。组织适龄公民认真履行植树义务,提高尽责率。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林场和专业造林公司,提高造林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

四、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森林—造林绿化行动,到“十三五”期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14%;县内道路绿化率达90%;生态村庄达90%;平远地区等生态脆弱地区植被明显增加、局部区域明显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更趋合理。全县范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全面遏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提高,森林的“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全县呈现出“山川秀美、青山绿水”,“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村村搞绿化、户户有花园”的美好景象。

(二)具体目标。1.新增森林面积9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达到43.14%(2011年为28.14%),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全面改善。2.全面完成城镇周边和高速公路、省道、州道、县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坡绿化,城镇绿化率达到35%以上。3.完成生态脆弱的平远地区等坝区农田林网化建设1000公里。4.完成烟区道路、通达、通畅、村村通工程等道路绿化1000公里。5.完成25度以上的坡耕地还林10万亩。6.新增农村沼气池10000口,农村太阳能热水器40000套(20管/套),使沼气池建设和太阳能推广普及率达到60%以上。7.加快生态村建设步伐,生态村达90%以上。8.完成全县库塘周边及上游水源林建设10万亩。

(三)时段划分。森林—造林绿化行动分为2个目标时段,每个时段5年:即2012—2015年和2016—2020年。

(四)主要指标分解。1.森林覆盖率:2011年达28.14%,从2012—2015年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2016—2020年每年增加1.8个百分点,共15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43.14%以上。2.城市绿化率:到2020年达35%以上。3.农田林网化建设:2012—2015年每年实施100公里,2016—2020年每年实施120公里,累计实施1000公里。4.烟区及乡村道路绿化:2012—2015年每年实施100公里,2016—2020年每年实施120公里,累计实施1000公里。5.生态村庄建设:每个乡(镇)每年推进生态村庄建设不低于全乡自然村总数的10%,2020年达到90%以上。6.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2012—2015年完成4个,2016—2020年完成7个,共11个。7.石漠化综合治理:2012—2015年每年实施4万亩,2016—2020年每年实施4.8万亩,累计实施40万亩。8.坡耕地退耕还林:2012—2015年每年实施1万亩,2016—2020年每年实施1.2万亩,累计实施10万亩。9.防护林建设:2012—2015年每年实施1万亩,2016—2020年每年实施1.2万亩,累计实施10万亩。10.水源林建设:2012—2015年每年实施1万亩,2016—2020年每年实施1.2万亩,累计实施10万亩。11.木本油料基地建设:2012—2015年每年实施2万亩,2016—2020年每年实施2.4万亩,累计实施20万亩(核桃、油茶各10万亩)。12.农村能源建设:每年实施沼气池1000口、太阳能4000套,到2020年普及率达到60%以上。

五、工作任务

(一)实施平远地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一是加大管护力度。对平远地区(包括平远镇、稼依镇、阿舍乡、维摩乡)采取封山及管护手段等抢救性措施,逐步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把天然林或人工林区域纳入封山育林范围,采取制定村规民约、设置封山育林牌、聘请护林员管护、禁止砍柴、禁止过度放牧等办法来加强封育力度,到2020年累计封育5万亩;对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并采取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森林防火、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措施加以管护。二是实施“四旁植树”。平远地区坝子地多、少林,环境、气候恶劣,烟区路网发达,在村旁、沟旁、地旁、路旁大力实施“四旁植树”。三是实施林地植被恢复。针对平远地区荒漠化、石漠化严重,但实施封山育林又无法恢复森林植被和生态功能的实际,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还林工程、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项目实施,采取强有力的植被恢复措施,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尽快恢复森林植被,缓解生态压力,使这些重点区域的林草覆盖明显增多,水土流失面积大幅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按照“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治理模式,认真组织实施2011—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建设项目,完成封山育林11.17万亩、人工造林3.75万亩(生态林2.68万亩、经济林0.89万亩、人工种草0.2万亩)。同时,积极组织完2014—202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建设计划,全面完成全县石漠化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逐步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第二轮坡耕地还林工程10万亩,采取重点实施、逐年铺开的做法,在“十二五”期间实施4万亩,“十三五”期间实施6万亩,重点布局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面山、湖库周围以及生态较为脆弱的平远地区。

(四)防护林工程。防护林工程布局于全县11个乡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各5万亩,以小流域为单元,逐年治理,“十二五”期间实施4万亩,“十三五”期间实施6万亩,累计实施防护林10万亩。

(五)水源林建设工程。从2012—2020年,计划营造以旱冬瓜为主要树种的水源林10万亩,项目布局在各乡镇、管理区。

(六)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工程。从2012—2020年,计划续建20万亩木本油料基地,核桃、油茶各10万亩,项目布局在各乡镇、管理区。

(七)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加大农村沼气池、太阳能和节柴改灶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有效保护山体植被,逐步恢复森林植被的生态功能。新建8立方米沼气池1万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万套,节柴改灶1万户。

(八)生态村镇建设行动工程。一是生态村庄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建设要求,对村村通道路、村中主干道、集体活动场所、农户庭院等进行绿化,每年推进不少于10%的村寨,到2020年农村生态村庄建设完成率达到90%以上,届时,基本达到“村村搞绿化”,“户户有花园”的美好景象,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二是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加强分类指导,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优化城镇产业发展结构与布局,把江那、平远作为中心城镇重点实施,辐射带动、逐年铺开到各个乡镇,到2020年各乡镇政府所在地绿地率达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将全县11个乡镇建成环境优美的集镇。

(九)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在平远、稼依、维摩、江那等4个乡镇,实施农田林网建设,以500亩为一个实施单元,每年实施25000亩,选择柏树、黑荆等适生树种在每个单元周围种植防护林带,以美化绿化田间地头,减少风沙对农作物的危害,缓解坝区生态压力,到“十三五”期末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十)护路林建设工程。以公路为主线,辐射通达、通畅、村村通工程,结合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建设等,在建设期内将公路沿线两侧及城镇、村庄、农田、山地、面山统一规划布局,乔、灌、花、草结合,绿化、美化、靓化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结合,形成以防护林带为主,林网林带成片,山林和绿化景点相结合的绿色长廊和“大绿色通道,小绿色长廊”的交通网络。计划实施1000公里的绿色通道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400公里,“十三五”期间实施600公里。

六、年度计划

工作计划的实施采取“年年有重点,各个项目齐上阵”的做法。“十二五”期间:2012年重点实施新烟区道路绿化,2013年重点实施重要湖库水源林建设,2014年重点实施平远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2015年重点实施生态村庄绿化;“十三五”期间参照“十二五”实施。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级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协联系领导及主管部门负责人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长、管理区管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日常工作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各乡(镇)、管理区和部门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承担具体工作职责。

(二)明确职责任务。县林业局:负责组建森林—造林绿化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分解“绿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年度目标任务;负责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森林保护体系建设、林产品加工业建设,配合县财政局合理安排“绿化行动”实施方案的县级资金。县财政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1500万元专项经费的落实,配合相关部门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并监督和管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县纪委监察局:负责对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绿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工作情况开展效能监察,对执行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责任追究。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协调全县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的计划工作,将“绿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有关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导推进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负责推进全县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牵头组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建设。团县委: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每年一度实施的“共青树”的组织实施。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的规划布局与组织实施。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护路林建设工程的规划布局与组织实施。县水务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水源林建设工程的规划布局与组织实施。县城乡住房和建设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规划与组织实施。县环境保护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全县生态村庄建设的规划布局与组织实施。县教育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全县校园绿化及每年一度实施的“红领巾树”的组织实施。县文化广播体育旅游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的宣传报道,使全民、全社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参与到“行动”中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绿化行动计划”中,带薪发展造林绿化事业在职干部职工的审批、把关和考核。乡(镇)、管理区: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绿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负责辖区生态村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年度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三)强化政策支持。一是鼓励在职干部职工带薪离岗发展造林绿化事业,每轮3年,每年按不超过全县在职干部职工2%的比例审批。二是县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作为实施森林—造林绿化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苗木款、护路林、农田防护林、生态村四旁植树等工程实施以及对单位、个人、造林户的考核奖励、扶持等。三是继续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对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的支持。四是对相关责任单位、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奖惩;对生态村建设进行考核奖励;对在森林—造林绿化行动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社会人士、“造林大户”进行扶持奖励。五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造林大户可优先享受林业贴息扶持贷款。六是出台优惠政策、广泛融资,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绿化行动”中来。

第7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关键词:矿区;综合整治;生态重建;焦作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283-03

我国90%左右煤炭产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地表沉陷引发土地资源破坏、煤矸石堆放压占土地及其在雨水淋溶作用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矿井排水导致水资源破坏等。以煤矿开采区土地资源破坏为例,截至2007年,采煤沉陷区面积总计达8 000 km2,且新沉陷区面积仍以较快速度增加。由沉陷、污染等原因造成的土地退化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近年来,针对煤炭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些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也是卓有成效的。例如,开采沉陷预防及控制技术、沉陷区地表恢复及复垦技术、煤矸石山植被覆绿及景观重建技术、复垦土壤重构技术、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及其应用等[1-5],对不同破坏条件下矿区土壤、植被、生物等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6-8]。通过在不同矿区的实践表明,这些工程和生物技术措施能较好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河南省焦作矿区为例,在分析矿区土地退化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土地破坏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重建和综合治理措施,为该矿区开展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区概况

矿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达4 000 km2。主要生产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是我国六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河南省特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矿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年均降雨量610 mm,降雨主要集中于6~8月,占全年的55%,年平均气温14.2 ℃。矿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有第三系、第四系砂砾层水,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6~21.2 m。

2 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2.1 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陷

焦作矿区属于厚煤层和多煤层开采,具有矿井分布范围广,开采深度变化大,地表沉陷面积大,移动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矿区开采已百余年,原有13个矿井,其中6个矿井已关闭,现有生产矿井7个,多数进入残采期。

矿区生产活动形成了分布较广的沉陷区,据统计,13个矿井生产产生的沉陷总面积70.16 km2(表1),其中稳定沉陷区48.16 km2,非稳定沉陷区22.00 km2。矿区地表沉陷深度多在1.20~4.30 m,平均深度为3.10 m,最大下沉深度达8.19 m,最大地表水平位移达1.96 m。地表沉陷对土地的破坏程度多为轻度和中度,主要表现为部分土地易形成积水,使土壤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坡度变化,导致水土流失;在浅部开采区、急倾斜煤层露头开采区,地面出现沉陷坑、沉陷漏斗,导致水分丧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采空区边缘地表附近出现裂缝,其长度一般为30~150 m,宽度0.03~2.00 m,深度为2~3 m,最深可达几十米。

地表沉陷对农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灌溉条件受到破坏,但其耕作功能没有被完全破坏,大多情况下经过合理规划和必要整治,仍能恢复耕作能力和生产水平。地表沉陷对农田的破坏程度多为轻度和中度,其中,轻度主要表现为地面有轻微变形,不影响耕作,也不影响作物的生长,水土流失略有增加,主要集中在采区中央位置;中度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陷破坏比较严重,出现明显的缝、坡、坎等,影响农田耕种,导致减产,也影响作物生长,水土流失有所加剧,主要分布在下沉盆地的边缘部分。

2.2 开采沉陷对水体产生影响

地下开采导致覆岩及地表破坏,从而使地下、地面水体受到破坏,导致含水层水位下降、地面河流干枯,并破坏地下、地面水资源。由于开采沉陷使含水层水位下降,植被生长受到影响,土壤更干燥,加剧了矿区的土地退化。

焦作矿区矿井涌水量约1.7亿t/a,每吨煤排水量约60 t。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平低,大量水外排,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同时,排放的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煤粉、岩粉等悬浮物质以及其他污染物,污染周围土壤和其他水体。

2.3 采矿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加剧

北部低山丘陵区露天开采矿,地表物质的剥离、扰动、搬运、塌落和堆积,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山体土体稳定性下降,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产生的废石、废渣等,在暴雨侵蚀下极易形成规模较大的水土流失。同时,采矿活动对林草植被的破坏,易使得水土流失加剧,也导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持续下降。

3 沉陷区土地综合治理与生态重建技术

3.1 沉陷区工程复垦技术

3.1.1 低山丘陵沉陷区 主要分布在焦作矿区北部,为太行山前坡地,地表地势起伏较大,地下开采后引起地表下沉、塌陷、移动,塌陷区内裂缝遍布,高差变化较大[9]。低山丘陵沉陷区及积水沉陷区的边坡地带,可改造成梯田或缓坡地,重建为保水保土、农果相间的陆地农田生态系统。

梯田的水平高度应根据地面坡度的陡缓、土层的厚度、工程量大小、植被种类、耕作机械化的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在地形坡度小于5°的情况下,田面宽以30 m左右为宜;10°以上丘陵陡坡田面宽以不小于8 m为宜,最小不小于2 m。梯田边坡大小与田坎高度和筑埂材料有关,可以土坎为主。该区域土壤质地为壤土,田坎高度与田坎占地宽度比值一般取1∶0.3~1∶0.4,以保证田坎稳定和减少占地为原则。坡地田面坡度的大小和坡向,要以不冲不淤为原则。

根据沉陷区地面坡度,在坡度较小情况下修筑梯田施工可以采用条带法。具体是沿着坡面将之分为若干条带,施工顺序为间隔条带剥离堆放表土,再进行底土平整,修筑田坎,待其完成后将堆存于两侧条带内的堆存表土复填到该条带之上,并剥离两侧条带内表土堆存于已经平整好的条带上,进行平整后回填剥离的表土。

地面整治结束以后,以种植果树为主,间种花生、大豆等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土壤养分损失或者贫化,可以增施发酵后的家畜粪便或者其他有机物料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施用氮磷等肥料满足作物养分需求。

3.1.2 平原沉陷区 在焦作矿区南部,地表地势较为平坦,地下大面积正规作业开采形成的塌陷盆地相对平缓,地表破坏程度较轻,塌陷区土地高差一般在3 m以内[9]。可以采取以下工程技术进行治理:

1)疏排水法。主要针对地表沉陷不大,且正常的排水措施和地表整修工程能保证土地的恢复利用,确保第一层煤开采后的浅沉陷区正常种植。

2)挖深垫浅法。将未来积水区表土预先取出,根据预测下沉等值线,平整周围缓坡地,所挖精养鱼塘一方面可以养鱼,另一方面又可泄洪蓄水,提高沉陷区防洪抗旱能力;同时,在积水前治理有利于机械化施工,提高治理效率,避免积水后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对于大面积的沉陷地,特别是大面积积水或积水很深的水域、未稳定沉陷地、暂难复垦的沉陷地,可直接利用,如网箱养鱼、养鸭、种植浅水藕等。在矿井工业场地附近利用积水沉陷坑修建小型水上公园,提供休闲场所。

3)废弃物充填法。利用煤矸石或锅炉灰渣进行复垦,但在复垦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并优先考虑迁村等的建筑复垦或近地重建,对于市区内或者周边沉陷区复垦后也可以考虑作为生态用地,建设森林公园或者其他休闲场所。

3.2 沉陷区生物复垦技术

在复垦区内种植花生、大豆等作物或者一年生豆科植物,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利用含硫较高的煤矸石作为充填物时,应防止其氧化后致土壤pH减小,可使用石膏、氯化钙、碱性磷酸盐等调节剂,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将粪便、秸秆、有机废渣等发酵后施用到复垦后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矿区土壤结构,消除一些过黏、过沙土壤的不良理化特性。

3.3 其他整治保护治理措施

3.3.1 地面水体保护措施 随着井下煤层的开采,地面之上的水体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地面水体保护与治理应结合沉陷稳定后可能出现的沉陷积水区统一规划,制定措施。对于人工河堤及水利设施应加以维护、加固,保证其正常使用。

3.3.2 路、桥、管、线保护措施 井田范围内的公路、桥涵、高压线等设施因地表变形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可采用地面维护、调整、加固、修复,必要时改线,以保证设施运行安全、不间断。

4 结论

1)根据地形地貌,沉陷区可简单分为低山丘陵沉陷区和平原沉陷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土地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技术。低山丘陵沉陷区以修筑梯田或缓坡地为主;平原沉陷区以恢复种植为主,可种植花生、大豆等作物同时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或者修建水上公园等。

2)在进行生态重建和综合治理过程中,既要科学规划,减少投资,变废为宝,又要考虑地区自然、经济、技术现状,还要遵循生态学原理,以求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宿建民.煤矿沉陷区防治和控制技术的探讨[J].煤炭技术,2008,27(6):154-155.

[2] 李凤明. 我国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煤矿开采,2011,16(3):8-10.

[3] 王丽艳,韩有志,张成梁,等.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矸石山复垦土壤性质及煤矸石风化物的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1, 31(21):6429-6441.

[4] 胡振琪,魏忠义,秦 萍. 矿山复垦土壤重构的概念与方法[J].土壤,2005,37(1):8-12.

[5] 徐琳瑜,赵彦伟,刘桂友,等.板集矿区生态恢复规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152-155.

[6] 吕春娟,白中科,陈卫国. 黄土区采煤排土场生态复垦工程实施成效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6):232-236.

[7] 姚 虹,马建军,张树礼.煤矿复垦地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功能群结构与生物多样性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12,32(5):1013-1020.

第8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退化;分析对策

1、泰来县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退化和源短缺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和重建时间长,资金投入大,而且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当前泰来县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

1.1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

近几年,泰来县生态林业建设成绩显著,但营造防护林树种单一,虽然泰来县现有森林面积75.4 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13.79%,比20 世纪80 年代增加了13.5%,但生态环境效益高的天然林、成熟林蓄积量却呈下降趋势。

1.2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835857.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8.2%,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1.3地质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大庆油田的油气开采已延伸到泰来县境内的大兴、江桥、平洋等8个乡镇,供应齐齐哈尔市居民用气和工业用气的阿拉新气站、时雨气站及平洋油田等座落在泰来县域内,草原油气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98年特大洪涝灾害,使泰来县的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等地质灾害。

1.4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湿地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生态交错带,由于对湿地生态功能认识不足,从50年代起,泰来县开始大规模开垦湿地,造成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生态调节功能下能,地方小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湿地已成为泰来县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之一。

2、治理对策

长期以来我县实行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欠下了巨额生态环境赤字,为偿还长期以来欠下的巨额生态赤字。泰来县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从生态赤字到生态建设

(1)实施治沙造林,加快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2001年,泰来县制定了《泰来县2001―2008年治沙造林规划》,经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形成了决议,,保证了生态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经过多年的治沙造林实践,我县创造并推广了三种治沙造林模式,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高效庄园治沙造林模式。该模式以江桥豆海小区为代表,小区总面积1.5万亩。开发前,该区是一片滚动沙丘,植被覆盖率仅为4.6%。在小区建设上,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沙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立体开发庄园治沙模式,在区内建标准化节能住宅、栽树、打井上喷灌、客造、架设输电线路、修路,使小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到43%,节水灌溉率达到100%,昔日的沙丘变成了高产稳产田。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8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万元。现已建立庄园式治沙小区2个,治理沙地10.8万亩。二是生态屏障治沙造林模式。该模式以宏程屏障治沙区为代表,小区面积1.5万亩。治理前,81%的面积不同程度遭到风蚀。近年来,通过采取网带片结合、乔灌草结合和“窄带、近距离小网格”的办法,形成了以樟子松为骨架,乔、灌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群,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2%提高到 90%,有效遏制了风沙对县城的侵蚀。现已推广屏障防沙治沙模式5.5万亩。三是林水结合综合治沙造林模式。该模式以宁姜、胜利林水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代表,示范区面积1670亩。该模式因地制宜规划防护网格,采取乔灌结合、高矮结合、林水结合的方式营造防风固沙林,铺设输水管道,全部实行喷灌作业,保证林木和农作物用水。现已推广林水结合治沙模式3万亩。2008年,泰来县在省林业厅“三北站”的指导下,在江桥镇创建了1200亩的生态经济林示范园区,引种有经济价值并且具有开发潜力的灌木树种营造片状混交林。其中:沙棘150亩、枸杞150亩、山杏450亩、胡枝子450亩。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8%,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林模式已成为泰来县又一成功的治沙模式,将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在规划的引导下,2001年以来,我县以平均每年5万亩的速度推进治沙造林。目前,全县已完成八年治沙造林总规划面积的100%。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2%提高到13.79%.

(2)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

泰来县草原“三化”严重,为改良草原,泰来县在草原改良上加大投入力度。对沙化较重的45万亩草原进行浅翻轻耙,补播牧草,对碱化较重的37万亩草原进行围栏封育。

第9篇: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水土资源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资源,水土流失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其地位和作用,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以水土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水土保持工作,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 1土壤侵蚀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调控目标 1.1土壤侵蚀现状 山东省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5987万km2。根据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以来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推算,2005年底山东省还有水土流失面积2.4万km2,其中:山丘区2.16万km2,主要是水力侵蚀;平原风沙区0.24万km2,主要是风力和水力交错侵蚀。从水力侵蚀强度看,轻度侵蚀面积5250km2,中度10635km2,强烈6506km2,极强烈1422km2,剧烈173km2,中度和强烈侵蚀主要分布在沂蒙山区的山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沂蒙山区的沂南、平邑、沂水、蒙阴、费县、泗水以及鲁西和鲁北风沙区的沾化、庆云、冠县、莘县均为部级贫困县。由此可见,山东省的土壤侵蚀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可持续发展调控目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憧憬,建设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制约。良好的生态环境要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以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出发点,以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1],保证生态用水,遵循生态学原理,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进行低山丘陵和平原区的生态建设,把山东省建成山水相依、和谐共生的生态地区:①山水相依体现。山地平原统筹,陆域海洋兼顾,增强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联动互促,增强环境的自我修复和承载能力,把山东建设成为海湾富饶、绿网交织、城市靓丽、森林环绕的滨海山水生态区。②和谐共生体现。建设生态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培育生态文化,增进人的福利,提升人的文明,建设山、水、城、乡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共同打造、建设好部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2土壤侵蚀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原则和思路 2.1调控原则 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把改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克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思想。在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中,要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要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努力做到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注重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通过经济、社会和法律手段,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规范各种经济社会活动,防止造成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对生态环境良好的或经过恢复重建之后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 (3)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原则。山东各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地域差异显著,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分区、分阶段有序地开展治理。 (4)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原则。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对重点区域、领域进行有效突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5)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原则。生态保护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调控手段,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对一些重要流域与区域实行由政府主导实施保护或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6)公众参与、开放合作原则。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须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要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鼓励与支持民间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创建生态省的各项活动。 (7)科教支撑、体制创新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加快创新步伐,切实增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教支撑能力和机制活力。 2.2调控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量事实表明,现代的创新活动要把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水土保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目标是实现“两个可持续”,即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将实现“两个可持续”作为水土保持的根本目标,是水土保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半个多世纪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对资源和生态规律更高层次上的把握,是水土保持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p#分页标题#e# 一般认为,调控具有调整、控制、管理的含义。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市场对资源起基本调节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通过一些适当的途径、方式,采取合理的手段与对策实现本区的经济发展。当现实情况发生变化时,就应当对本区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进行调整、控制和管理,这些调控是通过决策者对评价指标的取值、临界值、承载能力和协调程度等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后,获得区域在发展中的效果反馈,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可能遇到的障碍,根据这些反馈,决策人员及时采取对策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控,且这些调控的目的在于“调”而不在于“压”。政府部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导调节作用,引导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调节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以动态调控、收放自如为目标。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山东省土壤侵蚀与区域人类系统、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环境管理、生态安全、环境灾害、生态风险调控机制的总体思路[2]如图1所示。 3土壤侵蚀与可持续发展调控手段 土壤侵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调控是在时间、空间和要素中运行的,是一个多维的系统问题,因此仅仅用一种调控手段是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调控手段,以使区域的发展向预期的调控目标逼近。常用的调控手段有: (1)政策手段。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本地区的具体政策进行调整,如制定区域环境政策、植树造林政策、“四荒”开发政策等。 (2)行政手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特殊情况下通过一些行政命令和措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或障碍进行管理或疏导。 (3)经济手段。地方政府采取税收、收费、财政预算、押金制度等一些货币形式的控制方式进行调控。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对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 (4)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即通过立法和司法来实现的调控手段。由于法律手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经常变动,而政策、行政、经济手段具有灵活性,法律手段的运用需要有其他手段作为补充。要为公众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就要明确法律责任,强化法律监督以及完善水土保持法、循环经济法的配套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5)技术手段。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鼓励和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经济的技术创新。技术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区域要素,是前面几种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6)公众舆论手段。公众舆论手段是指用思想教育和社会舆论的方式作用于广大公众,以调节他们的意识、观念和行为。这种手段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其调控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4土壤侵蚀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4.1山丘区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与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坡耕地治理相结合 树立生态经济思想是实现流域可持续经营的关键。生态经济思想,就是要将流域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诊断、调控和经营管理,要求应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客观存在的生态经济系统,注意系统的整体性、结构质变、反馈调节和系统的层次性、发展过程及动态性。 (1)强化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坡改梯有效地解决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同时也促进了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是保障粮食供应和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因此应据情况大力实施。 (2)山丘区生态经济高效发展,需要建设农林、农牧复合型坡地生态农业。充分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是侵蚀环境调控的关键和基础。应主攻林果和粮食两项产业,提高经济收入与粮食产出,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行等高水平沟种植、沟垄种植、等高带状间作、少耕、免耕、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配置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使物尽其用、地尽其力。 4.2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实行科技攻关与基础性、规律性研究相结合 土壤侵蚀环境调控,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目前,国家虽然增加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但每年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治理任务,必须依靠地方各级党政和广大群众及全社会的力量。因此,应继续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机制,在积极争取中央增加补助资金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强治理中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研究,及时为治理提供科学技术指导,促进水土保持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重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基础性问题研究,以促进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侵蚀环境调控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机修梯田和坡地农林(果)、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植被建设的水量平衡,减少入河泥沙、防灾减灾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既要建立试验示范样板,又要进行有关宏观调控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软科学研究。 4.3实行治山与治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相结合,贯彻人工治理和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新思路 保护生态系统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坚决遏制人为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保护和自然恢复植被为主,局部地区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植被并举的方式,采取人工种植林草,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同时兴建各种水利水保设施,发展节水灌溉,保证林草成活率。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解决坡面径流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问题[2]。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治山与治水、治标与治本、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问题,要将经济效益寓于生态效益之中,以经济效益促进生态效益。对一些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为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可采取粮食调拨或生态移民等统筹兼顾、宏观调控的措施。贯彻执行“小范围治理、大面积保护”的方针,一方面要依靠人工的力量,另一方面还必须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即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小范围内,集中人力和物力开展重点治理,而对广大的山区、丘陵区则实施大面积封禁保护。实施“人工治理+自然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种新思路[3]。人工治理主要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生态修复则是顺应自然规律,遏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着重解决加速恢复地表植被覆盖问题的又一有效措施。#p#分页标题#e# 4.4植被快速建造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山东省低山丘陵区自然生态条件脆弱的现实,要求必须加快植被建造。山东省低山丘陵区侵蚀环境现状说明,林草植被的破坏不仅加剧了土壤侵蚀,而且改变了地表下垫面状况,生态系统总体功能趋于下降,甚至出现岩漠化现象,在如此恶劣的侵蚀环境下,即使退耕也不能立即恢复原有植被。以往植被建设中出现小老头树、植被衰退和水资源过度消耗甚至枯竭的现象,原因在于忽视了对侵蚀环境的整治。侵蚀环境调控和植被重建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植被快速建造与可持续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同环境演变而选用快速生长的先锋树草种与后续树草种的合理调配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地形部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问题,尤其是掌握植被建造中的水量平衡问题,均是保证植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5实行土地整治与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抓好生态修复五大环节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生态退化的集中表现,又是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的一个根源。生态恢复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不同侵蚀类型区(水蚀山区与风沙区)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优化设计,设计符合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侵蚀环境类型的农林牧良性生态产业链,合理配置高效植物群落,控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构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实现山区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目的。在认清土壤侵蚀环境内涵的基础上,在进行坡改梯等基本农田建设的同时,除注意保水保土功能外,还必须对已恶化的侵蚀环境进行整治。已临近枯竭的水资源的保护问题,降水径流的拦蓄和有限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已退化的贫瘠土壤的改良培肥问题,新修梯田的生土熟化问题,都必须纳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中。同时,抓好山东省山地丘陵区生态修复的五大环节:一是退耕还林还草;二是封山禁牧、舍饲养畜;三是综合治理、以小促大,沟坡兼治、以下保上;四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可持续发展;五是生态移民、保护环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