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口特征下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

人口特征下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

摘要:文章从人口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在参与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居住年限等方面的特征,从中分析出当前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加大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特征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

引言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未来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自然保护区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所谓自然保护区就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56年,截至2019年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有147万km2,占我国的陆域国土面积达到15%。应该说,自然保护区经过如此快速地迅猛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我国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绝大多数地区在成立保护区之前都是有大量居民在此生活居住。受国情的影响,保护区成立之后,当地居民不可能全部实现生态移民,所以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是共存的关系。又由于我国保护区成立的时间较晚,成立初期“抢救”式地开展资源保护工作,对当地居民在资源使用方面进行了诸多的限制。由此导致了居民的经济生产受到了资源保护的影响,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明显。而伴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社区共管思想传入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开始了新的发展思路。开始积极鼓励和引导社区加入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来,通过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吸引社区参与资源保护,由此,开始进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方面的探索。但从社区参与多年来的实践情况来看,多数保护区的社区参与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思考。本文尝试从人口特征的角度分析社区参与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基于人口特征的分析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多数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周边社区居民也基本从事农林牧渔的第一产业,经济生产依赖于身边的资源环境。保护区管理部门开展社区参与,试图将周边社区居民由资源的使用者变成资源的保护者和管理者,引导居民合理利用资源,科学管理,促进人与自然的长久共处。本文的分析来源于笔者多年来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调查走访的反思。

(一)社区参与的性别特征走访中发现,参加保护区工作的基本是男性居民,女性参与的比例非常有限。无论是参与意识还是参与行为,男性都明显高于女性。从参与意识来看,男性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精神明显要高于女性。这与传统的文化观念有关,男性会较女性更多地关注除自身经济生活以外的公共事务,而女性则更加关注家庭。尤其是保护区周边社区基本是农村社区,居民的传统观念表现更加明显。女性一般对保护区工作的态度是不清楚或不感兴趣,而男性会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另外,从参与行为来看,保护区常态化的参与行为基本是护林巡山、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这些工作从根本上来讲也的确更适合男性。由此,从性别的角度来讲,社区对保护区工作的参与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二)社区参与的年龄特征社区参与存在很明显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群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一般情况下,中年群体的参与意识最高,参与行为也最多,这部分群体的参与机会也是比较多。青年群体的参与不足与目前社区参与的内容有关。现阶段,多数自然保护区需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项目并不多,少有的一些常态化的参与内容主要是前面说的护林巡山、栽花种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工作对年轻人吸引力明显不够,而对于社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虽然他们的社区意识(这里的社区意识主要指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很高,对于生活环境周边的资源状况也比较关注,但碍于年龄限制,这部分群体的参与机会非常少,所以参与行为自然就也很少。

(三)社区参与的教育特征社区在参与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中,不同教育水平的居民表现出了不同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总体来讲,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群体参与的意识也越高,参与的行为也会越多,参与行为受参与意识的影响,同时也受参与机会的制约。参与意识越强,参与机会越多的群体自然参与行为也就会越多。在社区调研中明显感觉到,受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居民(一般表现为高中以上学历)其环保意识和公共意识都比较强烈,对于公共知识掌握的更多,在与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时也表现出了更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这部分群体的参与机会更多,参与行为也就更多见。而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群体其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比较弱,并且在参与能力方面也表现出不足,因此,参与机会不多,参与行为少见。

(四)社区参与的居住年限特征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保护区周边社区人口的流动性也日益加大,伴随着原有居民的流出,也有外地人口的流入。在保护区的社区参与方面也能表现出因居民在此居住年限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一般来说,居民居住年限越长其参与意识越强,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也会越多。这种差异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居住时间越长,居民的社区意识也会越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会普遍较高,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度自然也会提高;另一方面,居住时间越长,对本地情况的了解程度就越深,获得参与当地资源保护的机会也会越多。由此,居住年限与参与程度之间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二、提高社区参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社区意识,营造社区参与文化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居民的社区意识。前面提到社区意识一般表现为居民对本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主观感受。从上文所分析的社区意识较强的群体来看,社区意识受居民在社区居住的年限的影响,居住时间越久的居民社区意识越强,这种表现主要源于居民内心归属感的体会。社区意识较强的居民对身边的公共事务更加关注,而保护区周边社区与保护区之间关系紧密。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于居民来说是公共事务,社区意识强的居民会将公共事务与自身利益相结合,而社区意识较弱的居民,则会认为保护环境还是开发资源都是政府的事,跟老百姓没关系。因此,要提高社区对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参与程度,必须要从营造参与文化的角度入手,营造社区参与文化的核心就是要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针对年轻人和外来人员的社区意识普遍不强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社区建设的公共活动,从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等角度挖掘社区发展的路径,努力打造社区名片,让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活动感兴趣,认识到社区的建设发展关系到个人生活。在此过程中可以由社区内部的积极分子带头,充分调动年轻居民的潜力,并吸纳外来人员,从而在提升社区凝聚力的同时发展社区建设。社区意识的提高会促进居民理性认识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与社区发展之间的长久关系,因此,参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自然成为社区居民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居民参与能力从人口的角度提高社区参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人口素质。前面提到自然保护区多数位于我国的“老少变穷”地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要想提高社区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参与程度,必须要从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入手。受教育水平是居民参与能力的集中体现,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解、沟通、协调等能力,以便在日后参与资源保护的过程中具备基本的参与能力。另外,还应该在教育体制中加入地方特色的本土化教育环节;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加入介绍当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方面地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掌握这些资源的功能与价值。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在学生心中奠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基础。

(三)完善社区教育机制,提高生态意识提高社区参与还要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居民的生态意识。对居民进行生态观教育,可以挖掘当地真实的生态问题的案例,组织居民进行讨论分析,鼓励居民献计献策,听取居民的建议和意见。这样从真实而广泛关注的事件中,逐渐培养出居民对环保的参与态度,并做出参与的行为。针对女性居民要开展适合她们的培养方式,从而促进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与合作。另一方面,向社区居民进行生态教育。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态知识,除了常规的科普宣传之外,可以通过贴近生活的方式让社区居民了解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常识。只有对当地自然系统具有基本的认知,居民的参与才能更加积极和理性,参与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提高。这样反复下来,社区居民的参与就不再局限于栽花种树这些简单的内容,参与机会也会获得更多,同时也就能吸引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水平的群体更广泛地参与。

参考文献:

[1]李爽,刘伟伟等.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3)

[2]沈怡赟.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3]李叔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机制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5)

作者:张艳 刘剑宇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