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少数民族乡村全生态农业发展浅析

少数民族乡村全生态农业发展浅析

摘要:在经济双循环的新格局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充分发挥本地尚有大量自在自然和清洁的人化自然的独特优良环境的先天优势,探索出全主体之间围绕生态生产自觉分工合作、全过程清洁种植生产、全场域的区域协同,产业融合,多级循环等主要路径的全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生产出市场需求量大且附加值高的全生态农产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对于有效衔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格局;少数民族;乡村;全生态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内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果不显著,国际上美国挑起了中美贸易战特别是2020新冠状病毒蔓延,全世界的经济都受到重创,出口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解决温饱和小康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取得胜利,人民从生存性消费转向发展性消费,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这刺激企业从追求数量到重视质量,从提供物质产品到享受性服务的重大转变,人民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内13亿多的人口形成一个超级大市场,消费拉动经济继续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因此党和国家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及时从外循环为主转向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联动的新格局,给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一、新格局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新格局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不再是受到沿海经济圈辐射的间接影响,而是成为经济圈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把原本在外循环消费转成内循环消费,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将受到直接正面推动。在内循环为主的新格局下,原来打算在外国购物、旅游、养老等消费可能转向国内消费,更多的金融资本将涌入国内,少数民族乡村地区受到国内大量消费的刺激、充足资本的投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将迎来重大的机遇。但是少数民族乡村地区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基础建设还不完善、物流不发达、技术不成熟、人才缺乏、供应链智能化不足等复杂问题,这将对其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乡村地区在新格局中将其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才能成功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以各民族共同富裕之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独特优良环境,发展以全主体、全过程、全场域为核心的全生态农业具有先天优势,其可持续产出高附加值、高质量的绿色农产品,占领中高端市场,提高农民的收入,对于有效衔接脱贫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格局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全生态农业的内涵与重大意义

(一)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全生态农业的内涵与鲜明特征

全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整个系统之中,协调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动态平衡,将取之于大自然的资源正向流进人类社会的各个子系统或者子系统里面,在多次反复循环之中充分利用其价值,不再逆流到大自然系统之中,至少不能将有害物质、不可分解或很难分解物质重新回流到大自然之中。全生态农业的关键特征在于全,从纵向看,是指农业生产全过程,从横向看,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全场域,从主体上看,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人员。与以往的生态农业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实际是将农业生产的主体、过程、场域等都看成一个整体,将其都纳入评估考核的范围,最终目的是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全生态农业要求全主体要有自觉生态意识和行为。其次从时间纵向上看,全生态农业生产要求将整个生产过程都纳入评估范围。最后从空间横向上看,全生态农业必须将周围相关生态环境纳入评估范围。因此,全生态农业具有全主体性、全过程性、全场域性等鲜明特征,是新格局部署和新发展理念指导的一种全新农业生产的新路径。

(二)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全生态农业重要意义

全生态农业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必须通过市场上类似商品之间的对比以及不同产地的同类商品之间对比才清楚。第一,市场上的农产品主要分为全生态和非生态两大类,二者对比,全生态农产品附加值更高,社会需求量更大,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更顺利。与非全生态农产品相比,全生态农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长、劳动量大、价值高,市场上的价格也比较贵,但是现在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更倾向于食用健康绿色生态产品。在市场上,全生态农产品需求量大,即使价格高,仍供不应求,但是非生态农产品成本低,价格低,但是市场需求量小,经常滞销,难以实现其价值。第二,与不同产地的全生态农产品相比,少数民族乡村的农产品附加值更高。农产品的种植生产离不开水、土壤、阳光、空气等要素,这些以物化价值折算在成本之中。少数民族乡村全生态农业生产所用的生产要素基本上都是天然存在物,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可以直接利用,但是这些在别的地方看来,可是要花费很大的治理成本还不可能达到生态的标准。就同一生产条件下的全生态农产品而言,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单个商品的个别劳动量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价值量低,但是实际市场上的价格却是少数民族乡村农产品价格更高。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全生态农业高附加值,社会需求量大,流通快,短期就可以实现商品价值,地方环境资源特色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可长期替代进口的高质量农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显著,将成为脱贫到乡村振兴顺利衔接的重要武器。

三、新格局背景下少数民族发展全生态农业的主要路径

(一)全主体:主体之间自觉分工合作

少数民族乡村从事全生态农业生产的主体主要包括种植者、管理者、原料提供者、运输者、产品销售者和加工者、废弃物回收者和利用者等。所有相关的主体都要有全生态农业生产的科学思维,掌握全生态农业生产的方法论,才能具备全生态农业生产的本领和能力,这是主体之间无间隙分工合作的前提条件。主体在科学思维的支配下形成正确的工作方法,参与全生态农业生产劳动才有效率,拥有更多的获得感。第一,主体参与全生态农业生产要以预防污染为主,守住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的底线思维方法。主体不仅自身带头做好全生态农业的要求,还必须纠正个别主体不考虑生态环境进行农业生产的行为,并持之以恒。第二,参与全生态农业生产的主体要注意整体性、关联性、协调性,做到系统谋划、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全生态农业生产不是靠其中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可以完成,必须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第三,全生态农业生产将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主体要学会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集中精力精准出击,彻底解决核心问题,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全生态农业生产的各个主体在社会分工中从事不同的岗位,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都是整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个体的行为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主体将其外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责任,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主体在命运共同体内,在科学思维的支配下,采用正确的方法,其分工合作将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全过程:清洁种植生产贯穿于整个过程

1.精选良种。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选种是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传统选种的首要标准是适合本地气候条件且产量高的农作物,种植种类比较单一。全生态农业除了传统选种标准,还要考虑更多因素。首先要考虑农作物种类的抗病虫能力强弱。抗病虫能力较强的农作物,在整个生长的周期内,不需要大量喷洒农药,就可以有较高的收获,生产、生态走向双赢。其次还要考虑几类种植农作物之间轮番耕种,保持土壤各种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不用大量施肥也能保证土壤肥力不下降。最后必须考虑所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和综合利用率高低。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要精确选择高质量的品种,需要农学专业知识,必须有一批农学家下到田地去调查,依靠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帮助农民选出几类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种子并具体告诉农民这些种子各自优势,供他们结合自己需要去选择决定种植哪一品种,这样全生态农业生产才能在源头上预防污染。2.精确用水。我国人均水资源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匀,而农业种植生产最离不开水。全生态农业生产可以地下铺设管道,采用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农作物生产受季节降雨影响较小,浇水量多少人为可控,不仅节约水和充分利用土地,而且庄稼长势更好,产量大、质量好、收益高。第二,该喷洒技术要是结合信息、智能、自动化等技术,可以时时监测,针对个别农作物及时精准喷洒,可以做到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第三,最为主要的是采用管道喷灌或者滴灌技术,所用之水是可以人工检测和净化,确保水是清洁的,这对发展全生态农业至关重要。虽然铺设管道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可以反复使用,从长期看成本远远低于收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3.精准洒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不喷洒农药,产量很低,但是用什么农药喷洒和以什么方式喷洒,使得农产品的农药残余量最低,最好降为零呢?第一,少数民族乡村地区可以统一购买低毒、无残留的有机农药。从源头上控制农药的质量标准,可以防止传统高毒农药长期滞留于农作物中,污染环境和农产品,花费大量的成本仍无法根治,严重破坏了全生态农产品的发展。第二,专业训练喷洒技术,分片区统一喷洒农药。一方面,依据不同的病虫,喷洒不同的农药,及时监测病虫,把握喷洒时机,提高喷洒的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分片区统一喷洒,将病虫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不留逃生空间。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去除病虫。勤于修剪多余枝和叶,增加日晒面积和增强通风效果,减少虫病产生的概率;使用补虫板、捕虫网、培育天敌等纯天然技术杀虫;使用杀虫灯、音频声波、性诱剂等物理生物技术杀虫。4.精巧施肥。给农作物施肥以保证农作物生长有足够的养分,这是能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作物的关键一个环节。施肥太少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或者太多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如何做到适度施肥,这是全生态农业生产要解决的重大难题。第一,掌握农作物在不同时期对肥料需求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检测土壤的成分,在农作物需要大量肥料的时候,根据土壤缺什么肥料,就有针对性地增加某种肥料的数量,尽可能减少化肥滞留在土壤。第二,使用可以替代化肥的有机肥料或者使用脲氨肥料替代尿素肥料。第三,配套种植具有一定供氮能力的农作物,减少化肥使用量。精巧施肥是一个较为难的技术活,需要化学、生物、农学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做到在关键的时机,尽可能使用有机肥,施放合理适度的肥量,减少施肥对少数民族全生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三)全场域:区域协同,产业融合,多级转化循环

1.区域间循环。区域循环主要有省、市、区、县、乡、村等区域之间多级交错流动,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具备畅通循环的社会条件。一方面,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格局中,需要全国形成一个超大的市场,这客观上需要打破了全国各个地区存在的隐性商品流通壁垒。在新格局的背景下,商品和生产要素将在国内各个区域将畅通无阻,少数民族乡村也不例外。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5G的到来,生产、流通、消费等全面数据化,高速的物联网和互联网将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到消费的信息链条,供需信息由长期不对称转为基本对称,能够及时根据需求调整农产品生产数量、种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在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等各种平台尚未完善之前,少数民族乡村地区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相对封闭,本地产品很难走出去,外面的产品也很难走进来,资源无法集中,加工厂比较稀少且小型,造成一些资源闲置,变成垃圾,这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当地人民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新时代各种网络平台,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的各种资源跨区域快速销售出去,进入更多的循环系统,形成新的价值,尽可能完全转化,废弃物不会逆流到自然界中造成污染。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所形成的各自产品和残余物质,在区域间多级循环中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产品,被人类利用后的剩余物质,重新回收进入新的循环之中,又被人类所利用,在反复循环中不断被利用。2.农文旅融合。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全生态农业必须挖掘该地区独特的文物、遗址、古建筑等物质文化和节日、民俗、曲艺等非物质文化构成的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等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积极健康文化的内在价值,将其赋能在高质量的农产品之中,实现农业场域和文化场域的高度融合,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通过文化赋能,高质量的农产品因少数民族乡村优秀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叠加而实现其价值增值。第二,消费者心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容易转化为对具有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农产品的接受、认可、信任,无形之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第三,文化赋能于全生态农业产品中,树立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既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加盟,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又减少消费者选择安全农产品的时间成本,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实现双赢。当然文化赋能于农产品中增加与加速实现价值的前提是农产品必须是全生态的高质量农产品,否则低劣产品,对消费者没有使用价值,没人购买。经济利益将倒逼全生态农业的各个主体都要有生态意识和行为,形成一种习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赋值于农产品之中,消费者不仅仅是购买和使用农产品,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内在的文化,有利于唤醒自身的生态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生态环保的行为,为全生态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的高质量的全生态农产品与高水平的独特民族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成为一种新型的发展典范。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全生态农业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繁荣,同时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扩展农产品的用途,资源在多个产业的场域循环之中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全生态农业生产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传统农家乐功能,还有更多娱乐项目,可以参观全生态农业景观、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劳动、观看少数独特民间表演、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认领绿色植物……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的项目多样化、生态化、个性化,具有赏心悦目、休闲娱乐、体验劳动等功能,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去旅游,消费者回头率也高,更主要的是带动住宿、养老、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繁荣。消费者在旅游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全生态农业的环境熏陶和教育,主动地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反过来看,其他产业的发展,全生态农产品的用途得以扩展,利用率得以提升,消费量也增加,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主体的收入得到提高,在利益的驱动下各方面主体保护生态的行为更积极更自觉。

参考文献

[1]中共五中全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第一版,2020-10-30.

[2]吴自涛.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1(3):6-8.

[3]姬翠梅.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政策基础与制度展望[J]农业经济,2021(5):15-16.

作者:赵桂英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