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外国文学下文本细读与影视鉴赏有机融合

外国文学下文本细读与影视鉴赏有机融合

摘要: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立足于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致研读,并结合对这些名著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的鉴赏,通过比较、类比、联想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文本细读;影视鉴赏;结合;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一、文本细读的内涵和意义

关于文本细读,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曾经有过探讨。鲍昌主编的《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中对“文本细读”是这样定义的:“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细读(closereading)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1]通俗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对文学作品原著在文字上进行认真细致地阅读和琢磨,认真地领会作品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意义,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从审美的角度感悟作品的艺术精髓的一种阅读方式。如果说阅读方式包括了普通的不求甚解的阅读和细嚼慢咽的精读两种,文本细读指的就是对文本进行字斟句酌的精读,通过品读作品文字传递出来的思想和艺术信息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提倡以文本为基础,避免了以往传统授课中侧重于讲授文学史发展脉络、文学思潮、文学流派而对文本重视不够的教学形式。文本细读可以说是提高外国文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著名的学者刘亚丁也指出:“我国大学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或者脱离文本讲研究方法,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学术刊物发表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的导向也与此相若。”“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未受到重视,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2]外国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必修课,涉及到的国家范围广,内容丰富,作家作品星罗棋布。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赏析,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把握外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各阶段出现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进而学会对外国文学现象、作家、作品进行鉴赏和评述。外国文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要学好外国文学,就要求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要有所把握,包括社会政治背景、宗教文化背景、心理学背景等影响外国文学的种种因素。而要把握这些背景,就要从作品阅读入手。就以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为例,如果不认真地阅读原著,不了解于连的身世、他的理想和抱负、他和德瑞那市长夫人、和侯爵小姐的恋爱,就很难对人物性格复杂性以及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有深刻的领会,也很难理解那个时代法国严酷的社会现实和变幻的时代风云。阅读文本,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例如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推翻、大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掌权、教会势力的猖獗、平民青年受到压制等等,也体会到像于连这样的有为青年,由于出身低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无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即壮志难酬,内心充满苦闷与彷徨的心情。同时,我们可以从作品中德瑞那夫人对于连的爱情中既有情爱,也有母爱,但是迫于宗教的压力,她在享受着爱情的甜蜜时又有一种负罪感。这些情节方面的信息,都要通过对文本的认真细致地阅读才能捕捉到。特别是作家运用独特的心理描法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读者认真地阅读、反复地揣摩,才能品味得到作品的思想精髓和艺术的魅力。当然,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对所有的经典都要求细读,而是要有所选择。一般选择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而且影响巨大的作家的代表作,同时也兼顾选择那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的著作,特别是要选取那些具有很大的解读空间,能够激发读者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的经典名作。例如:荷马两大史诗、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等等。这些作品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娴熟的艺术技巧,代表了某一国家某一个阶段的文学创作的成就,而且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名作。教师在布置学生细读这些经典名著时,可以分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粗读,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总体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第二步,针对自己的疑问和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与老师和同学探讨切磋,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第三步,再次回到作品,寻找那些对自己问题解答有益的片段进行再次阅读,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答案。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留待今后再慢慢探讨。以《哈姆莱特》为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哈姆莱特》的细读,对哈姆莱特形象看法的多角度探讨,既是对人物形象的再创造,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训练和培养的过程。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布置学生先初步阅读作品,理清作品的情节,把握作品中的一些关键性情节,例如:父王之死、叔父篡位、母后改嫁、“活着还是死去”(也有翻译成“生存还是毁灭”)经典独白、误杀老大臣、“戏中戏”等。就情节内容,让学生提出一些疑问,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可以启发或者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1.哈姆莱特是否曾经快乐过?你从文本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来?2.为什么悲剧一开始哈姆莱特就陷入忧郁之中?造成哈姆莱特忧郁的原因有哪些?3.从“活着还是死去”这段独白中,你看得出哈姆莱特对社会、对人生都有哪些探索和迷惘?4.从哈姆莱特与母亲、叔父、奥菲利亚、霍拉旭、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这些人的交往中,你能看得出他对亲情、爱情、友谊是持一种什么态度?……经过学生的初步阅读,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接下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次阅读作品,教师可以提示他们寻找作品问世以来对哈姆莱特形象有过精辟评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作为参考,例如:本琼生、拜伦、屠格涅夫、叔本华等对哈姆莱特形象的看法和评论,现当代一些评论家的观点,等等。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身份的作家、评论者眼里的哈姆莱特形象。其实,读者、评论家在不同的时代,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从不同的层面,都可以得出不同的哈姆莱特形象。从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层面来看,哈姆莱特对母亲的怨恨、诅咒中可以看出他的“恋母情结”;从他对奥菲利亚的冷言冷语中,看出他对女性和对爱情的失望,是一个“男权主义者”;从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怀疑和揭露,看得出他的“虚无主义者”的性格。从整部作品层面来看,悲剧从头到尾都是在写哈姆莱特复仇的故事,哈姆莱特无疑是一个“复仇者”。从莎士比亚创作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剧中的哈姆莱特具有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类、对人生、对爱情、对友谊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过,也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例如对宗教的笃信,行动的犹豫不决,等等,看得出他是一个充满时代特色的“人文主义者”。如果把哈姆莱特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他所探讨的人性的善与恶、爱情的忠贞与背叛等问题,一直到现在都还是普遍存在的状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哈姆莱特无疑是“人类迷惘的探索者”。这样,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层层剖析,既完成对哈姆莱特形象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文本是文学作品的载体,是文学的根本,它承载了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如果离开文本去谈作家和文学思潮,那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才能深刻地了解作家,才能充分挖掘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把握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

二、经典影视作品的植入与鉴赏

随着影视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外国文学的不少名著已经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作品。这些影视作品,利用灯光、音乐、色彩、对话、场景、蒙太奇手法,等等,充分地调动观众视听感觉器官,把人物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呈献给读者,而且都具有直接、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电影是一种银幕艺术,它把文本转换成了光、声、影、画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带给了读者很多感官上的愉悦。“电影的出现把世界名著传播给了更多不同文化阶层的人,用一种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播文化和精神。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能够更加深刻地演绎名著,使名著重新散发新的魅力”。[3]电影对文学名著的改编,使得文学名著更加容易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使文学名著从高雅的文学艺术殿堂走向了平民大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直观又形象的资料,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现代的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文学与影视、动漫、游戏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前教师授课,往往是一张嘴巴、一支粉笔就可以掌控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而一些经典名著的情节,很多时候要靠老师向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授。现在授课,往往要运用到多媒体手段来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与幻灯片、动漫、音乐、电影、电视相结合才能完成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今,由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的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早已经一去不复返,新的信息化授课方式,例如多媒体、网络化、慕课、微课已经进入课堂,而且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氛围更活跃,教学效果更显著。在这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教师借助丰富的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影视作品间接地认识外国文学名著“文本”。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奥林匹斯星传》来帮助学生认识古希腊神话;通过播放电影《特洛伊》来认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通过播放《奥林匹斯星传•奥德修的冒险》来了解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故事情节。其他的名著改编的电影也不少,例如《哈姆莱特》《巴黎圣母院》《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有多种版本的电影。教师可以选取那些公认为优秀的电影版本,挑选一些精彩的、最能突出作品亮点的片段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这些电影虽然是直观形象化的,但它并没有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正是一个人创新和创造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讨论题目、影评小论文等形式,围绕电影中所体现的主题、思想内容、情节片段、人物形象、艺术上的特点,结合现实社会,让学生展开讨论,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以电影《巴黎圣母院》为例,该电影1956年由法国和意大利合拍、让•德拉努瓦导演、吉娜•劳洛勃丽吉达主演,电影基本上忠于原著,成功地塑造了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克洛德等人物形象,而且也把雨果的“美丑对照”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充分地体现出来。学生观看这部电影,也可以参照对文本的认识来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在原著文本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学生要调动很多的人生体验、阅读经验来理解这部作品。欣赏的过程,是一种对人物认识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开启和发散的过程。在电影中,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不仅外表美艳惊人,心灵也是那样的完美无瑕;敲钟人加西莫多外表丑陋到极点,心灵也美到极高境界;副主教克洛德却是从外表到心灵很肮脏,灵肉俱臭;宫廷卫队长菲比斯是个纨绔子弟,外表风度翩翩,内心却空虚放荡。真善美、假丑恶,孰是孰非,学生会调动自己的所有人生体验去把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联系现实来观看这部电影。例如:1.电影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原型吗?即使有,这些人是否具有普遍性?2.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两个人物形象给了我们哪些正能量?雨果在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身上寄托了哪些美好的理想?3.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爱情、困难、挫折?……通过这样的影视鉴赏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思考、联想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可以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文学名著的思想和艺术的精髓。

三、文本细读与名著鉴赏的对接与结合

外国文学名著也不例外,同样凝聚了各国作家的智慧和创造力,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五花八门的视听享受,浮躁而急于求成的冲动,使得很多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教师根据学生对电影的热爱而采取了影视教学的方式。这对于传统的文学讲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我们决不可简单的照搬电影作品。甚至以电影鉴赏替代文本细读。我们既不能单纯地采取细读文本的方式而否认影视鉴赏教学的作用,也不能只是依靠影视鉴赏的方式来代替文本的细读,否则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反而会遏制其求索创新的精神。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既要重视文本细读,也要适当地使用影视鉴赏的方式作为教学的补助手段,两者相结合,相互对接,相辅相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对接的最好方式就是文本细读和影视鉴赏相结合,通过比较、类比、联想等方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还是以《巴黎圣母院》为例。电影《巴黎圣母院》虽然是在雨果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的,而且也没有违背原作的基本精神,人物性格特征与原著文本基本一致,电影从思想、人物、艺术上基本体现了雨果原著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以及出于情节集中统一的需要,电影省略了一些与主人公有关的情节和人物,电影的结局与小说也不一致。小说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居第尔,她是爱斯梅拉达的生母,由于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吉普赛人偷走而下落不明,她万念俱灰,躲在圣母院广场一间阴暗的小房子里隐居起来,每当听到爱斯梅拉达的歌声以及众人的喝彩声,她总是狠狠地咒骂“可恶的埃及女人”“该死的埃及女人”。小说的结尾,克洛德把爱斯梅拉达从圣母院中诱骗出来,拉到绞刑架下对她威逼利诱,而她毫不就范、宁死不屈。克洛德只好把他交给居第尔,自己去找警察来抓走爱斯梅拉达。居第尔在摸到爱斯梅拉达胸口的一只绣花鞋时,才知道她整天诅咒的埃及女郎竟然是她的亲生女儿,她拼尽全力想保护女儿,最后女儿还是被士兵抓走,居第尔抱住女儿不放,被刽子手摔死在青石板上,爱斯梅拉达最终被送上绞刑架。雨果出于人道主义的激情,通过爱斯梅拉达母女的遭遇,谴责了封建黑暗势力对下层民众的摧残和迫害,表达了作家自己对下层民众的悲惨境况的极大同情。而电影《巴黎圣母院》却是写巴黎流浪汉去攻打圣母院,想救出爱斯梅拉达,最终他们打开了大门把爱斯梅拉达救出来,不幸的是爱斯梅拉达被守候在外面的国王派来的军队乱箭射伤,最终被送上绞刑架绞死。很显然,电影的这一处理却使得其批判力量没有小说的强。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对照的方式来对比电影和文本的情节有何不同,并探讨其原因,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你将如何处理爱斯梅拉达的结局?说说你的理由。另外,电影中的克洛德形象没有像小说中的克洛德那么丰满。小说中的克洛德,从看到爱斯梅拉达第一眼后就不顾一切疯狂地爱上了她,由于爱斯梅拉达千方百计地拒绝并爱上宫廷卫队长菲比斯,这令他钻心地痛苦,对爱斯梅拉达,他爱恨交加,他爱爱斯梅拉达的纯洁善良、美丽大方,但是又恨她无情拒绝了自己的爱情。他跟踪爱斯梅拉达,派加西莫多劫持,劫持不成又诬陷她对卫队长菲比斯行凶,纠集法庭、军队、教会势力陷害她。但是他内心也是很矛盾的,他也不希望爱斯梅拉达马上死,在这一点上,电影和小说的表现手法各有千秋,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电影多从行为上来表现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的所谓的“爱”以及欲罢还休的矛盾心情。小说里更多的是借助人物的心理活动来体现他对爱斯梅拉达那份既爱又恨、又妒忌那种复杂的心情,运用了很多的“内心独白”。在这一点上,可以让学生对照文本的有关部分进行细致阅读,然后和电影有关情节进行比较,并说说电影和文本各自描写的好处在哪里?同时也让他们思考,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如何处理爱斯梅拉达最终的结局?这样,通过文本细读和电影鉴赏的对比,既落实到了文本,又使学生对作品人物和作家雨果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学生的各种创新想法也得到了很好地发掘和提升。文本细读和影视鉴赏各有其优劣,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借助电影鉴赏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学生学会欣赏电影,而是要回到文本上来。电影的改编也是从原著的文本开始,从电影来认识名著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我们不能盲从电影,也不能以电影欣赏来代替文本的阅读。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首先要立足于文本,从文本来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外国文学的教学也应该将文本细读和电影欣赏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鲍昌主编.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K].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316.

[2]刘亚丁.外国文学教学文本阅读范式之一[J].世界文学评论,2006(5):246-250.

[3]吴燕.《巴黎圣母院》所折射出的雨果内心世界[J].环球纵横,2015(7):146.

作者:刘丽琼 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