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日本中小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日本中小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轻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娱乐机会,培养学生在不同班级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中的交往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显然,教育空间的发展在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见图1)。学校的教育空间也正在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而向着授课空间与其他各功能空间的融合发展。

开放式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学建筑特点

1日本小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在教学空间最重要的教室空间处理上,我国分班式教学模式下的国内小学教室课桌椅布置往往占据了教室的整个空间,忽视交流空间以及学生展示空间对于学生成长交流的重要性。而开放式教育模式下的日本学校的教室空间则具有较强灵活性和多元性,如千叶市立打濑小学校,秉承着教育追求交流无障碍的教学理念,全开放式的教室空间都围绕着庭院设计,无形中为学生教师的相互交流创造了空间(见图1b))。在音乐教室、活动空间、实验室等设计上多采用大尺度天窗,侧向采光,移动式隔墙,功能性家具,使得各个功能空间的开放性和连通性大大增强。较之传统的封闭式教室,开放式空间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用具、学习材料,能够为学生营造具有激发性、美感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长期持续性学习活动的场所及休闲、娱乐的空间。分班式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教室空间设计大可借鉴其特点,将教室进行有机的分割,如加些隔断,布置些可移动的桌椅,以创造出不同空间的组合形式,使教室空间的氛围充满乐趣。并且在教室侧向开窗设计时,关注学生,使其能更好地进行交流,而不仅仅只是对采光通风加以设计。在流线的设计上立打濑小学也非常善于变化,功能性走廊的开放空间设计使流线与功能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各功能用房以开放廊道相互连通,流线便捷。室内外各式的楼梯布置与各个功能用房的水平流线合理组织,使得空间上的联系更为紧密,流线更具有指向性。三个教室内各异的环形流线与桌椅布置相互统一,满足了师生在进行不同教学内容时的需求。国内小学在设计教室活动流线时往往设计成数条纵向流线,学生教师交流过程中因为流线的单一死板显得颇有距离感。在小学教室的流线设计时应该多采用模块式、马蹄式、方形或圆形等排列。通过桌椅的不同组合形式淡化“黑板一讲台”的空间中心感,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向对话走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材料、学生个体与教师的多维度对话,为学生在教室里流动与交往提供环境保障。

2日本中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岩出山町立岩出山中学校全敞开式的设计使得教室仿佛以被服务主体的角色被各类服务用房所包围(见图2),让学生不受空间的束缚,自由地进行交流学习。它实现了教室与教室之间的半连通、教室与走廊空间的全连通。这种连通关系主要通过班级教室的移动性软墙得以实现,其最显著的优势就是打破了原有班级教室空间的固定化和封闭性,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班级教室内部。开放式学校从教学环境的显性特征上看,打开了教室与走廊之间的墙壁,实现了教室走廊的一体化,加强了年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水平流线设计注重交错流线的创造和设计,例如连接各教室和辅助用房的走廊被设计成为了学生交流和休闲的公共空间,尺度各异,相互穿插,变成各种功能的交流廊,将设计的实用性达到最优化。而将教室前的开放空间作为重要交通空间则是日本中学建筑在流线处理上独到的一笔。这样的流线设计对于人流的引导和疏散都有较好的效果。国内中学的流线空间设计大可借鉴其手法,放大水平流线的空间,将其巧妙地设计成各类媒体廊、功能廊。也可将同年级的教学空间开放性增强,利用其公共空间,成为交通空间,也可考虑增设一定数量的隔板,以保证教室安静的教学氛围。

国内分班式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学建筑可以借鉴开放式中小学的通用建筑手法,多采用模块式的教室内部空间布置,有机分割教室空间,并对其四周的隔墙和开窗进行更加灵活的设计,考虑到学生在空间中的心理舒适度。注重流线设计对空间使用性的意义,利用其公共空间增设媒体廊、功能廊,发挥流线空间的意义。当前国内分班式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学建筑需要完善其功能、优化其流线。以便促进中小学生更加个性化、人情化的学习和成长。(本文作者:孙佳琴、冯建强、周珍 单位: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