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入其他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分层次布置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适当组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新课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存的一项必备技能,因此学校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深入分析信息素养的内涵,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发现信息、处理信息,同时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辨别网络信息是否安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仅局限于教师直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下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思考中,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也能够通过这类结合实际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软件工具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丰富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一些网络定义时,往往会面临定义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这些网络定义相类比,并向学生提问两者之间的关联,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这些网络定义的具体含义。例如,在讲述“Internet”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蜘蛛网的图片,询问学生“Internet”与蜘蛛网有什么关联。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类比蜘蛛通过自己织的网来感知周围发生的事物理解“Internet”的结构特点和信息传输原理。学生通过这样轻松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融入其他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各门课程也不再是各自独立的课程,而应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也应当与其他学科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再认知、解释及领悟,同时能够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时候联想到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的相关知识点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能够自己进行一些简易动画的制作。这时,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利用“Flash动画”制作一个“地壳运动”的模拟动画。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不仅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动画制作技术,而且能够在制作的过程中巩固大陆板块移动的知识点,这对学习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学生就能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学习的辅助作用,进而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精力,提高信息技术学习主动性。

三、分层次布置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学得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开放性、有挑战性的思考题目,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知识,让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任务中学习,能够树立学习自信心,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会更加积极。例如,在学习“Photoshop”的相关技术时,学生会学到许多修图技术,其中有一项技术为“抠图技术”。抠图可以用许多方式来完成,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教师可以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先在纯色背景上熟练运用套索进行抠图,而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复杂背景下抠图,使学生通过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增强学习自信心。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光靠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剥离开来,而要将两者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使他们领悟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更加努力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此外,实际运用更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高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Word”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不能只是将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也不能只通过演示告知学生如何处理一些技术问题。这样,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在真正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容易手足无措。为此,教师可选取一些排版、段落、字体等有问题的文章,让学生自己使用“Word”软件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就能够理解“Word”中的每一个功能具体的用途,以后在自己进行“Word”操作时就能够得心应手。教师可以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对一些薄弱知识点进行再讲解、再演示,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五、适当组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丰富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知识实践的园地。因此,教师可适当地组织一些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通过一些开放性的竞赛题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竞争中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而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此外,教师可以在竞赛后对表现较为优异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使学生能够在研究和探索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结语

总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决定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培养信息技术素养,而且可以提升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与品格。教师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融入其他学科知识,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层次教学,注重与实际相结合,组织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满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丽媛.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丁昌志,王海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华夏教师,2014(06).

[3]郑自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4]刘晓伟.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J].黑河学刊,2012(09).

[5]毕春苗.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11).

[6]顾君,仝春燕.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0).

作者:李宁 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