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预后状况及影响分析

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预后状况及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出院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圣德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81例出院HF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NYHA)、心脏超声、合并症、生化指标等情况,每3个月记录1次患者相关情况(再入院、死亡),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1例患者出院后1a累计再住院22例,累计死亡7例。年龄>70岁(95%CI为1.325~4.028,OR=2.310,P<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1000pg•mL-1(95%CI为1.337~4.102,OR=2.342,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50%(95%CI为1.221~3.641,OR=2.108,P<0.05)是HF出院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LVEF、NT-proBNP水平是HF出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年龄大、NT-proBNP水平高、LVEF水平低者预后较差。

关键词:心力衰竭;预后;影响因素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心血管疾病进展最终阶段,主要由于心功能或心脏解剖结构异常致使心室射血或充盈能力受损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耐量受限、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HF治疗方案不断改善,但其再住院率、死亡率依然较高。相关数据显示,HF患者1年死亡率约为20%,5年死亡率可达60%[2]。不同患者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多种因素、不同条件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同影响,分析HF预后影响因素,对降低再入院率、死亡率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HF出院患者,分析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圣德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81例出院HF患者,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资料确诊为HF。其中男42例,女39例;年龄31~87岁,平均(59.31±12.14)岁;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1例,Ⅲ级24例,Ⅳ级46例;合并高血压36例,糖尿病45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vefraction,LVEF)>50%62例,≤50%19例;血糖为(7.04±1.59)mmol•L-1,血肌酐为(104.32±32.57)mol•L-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为(1273.35±126.47)pg•mL-1。

1.2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规范治疗后出院;②病例资料完善、随访结果完善。(2)排除标准:①首次住院死亡;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受损。1.3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NYHA分级、心脏超声(LVEF)、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血肌酐)等情况。每3个月记录1次患者相关情况(再入院、死亡),提前与患者或家属确定联系方式、次数、时间、内容,资料录入要求清晰、完整。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预后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后状况

81例患者出院后1a累计再住院22例,累计死亡7例。见表1。

2.2单因素分析

年龄、LVEF、NT-proBNP水平对HF出院患者预后有影响(均P<0.05)。见表2。

2.3多因素分析

年龄>70岁、NT-proBNP>1000pg•mL-1、LVEF≤50%是HF出院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HF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决定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临床治疗仅能抑制疾病进展速度,延缓心室重构。因此,明确HF预后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LVEF、NT-proBNP水平对HF出院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且年龄>70岁、NT-proBNP>104pg•mL-1、LVEF≤50%是HF出院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与HF患者发病率密切相关,相关研究指出,>65岁患者每增长10岁,其发病率均相应增加1倍[3]。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机体功能降低,对抗心衰药物反应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是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NT-proBNP是诊断HF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NT-proBNP>400pg•mL-1则HF发病率>95%[4]。HF发病过程会异常激活神经内分泌,而心脏受损程度与生物活性因子活度表达密切相关,NT-pro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的神经激素,可影响血压稳定、血管扩张、心脏代偿功能,其水平变化与心室容积、压力负荷有关,左心室肥厚、压力负荷增加均会导致NT-proB-NP水平上升[5]。因此,NT-proBNP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影响明显,其水平升高是HF出院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是评估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水平高低与存活心肌数量有关,可反映心肌收缩储备,LVEF水平低则表示心肌广泛纤维化及瘢痕组织较多,导致预后较差。综上,年龄、LVEF、NT-proBNP水平是HF出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且年龄大、NT-proBNP水平高、LVEF水平低者预后较差。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2):1347-1357.

[2]王金密,齐静,王贺玲.综合评分预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临床研究[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8,39(4):157-159.

[3]巩昕,朱琛颖,于萍,等.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分析[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8,26(1):34-39.

[4]王丽丽,张院,余伦伦,等.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和5年生存率分析[J].海南医学,2019,30(12):1513-1515.

[5]史钰芳,陈士金,王庆海,等.NT-proBNP与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17(2):119-121.

作者:王静静 单位:河南圣德医院 心血管内科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