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移动互联网项目管理教学模式研究

移动互联网项目管理教学模式研究

一、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项目管理的学科地位已经在国内外被普遍认同,其已成为集多领域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并被视为一种有生命力并实现复杂的企业目标的良好方法。众多高校也纷纷在管理类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从其他高校以及我校开展该课程的情况来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目前,项目管理课程主要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课堂内容较枯燥单一,大部分教师虽然在讲课过程中也穿插一些典型案例,但这些案例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单向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层次和接受能力,程度较差的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学效果较差。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由于项目管理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目前讲授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无法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的讲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导致实践活动空洞与杂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①。

3.重理论轻实践。由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经验的限制,项目管理课堂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即使开有实验课学生也只是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按部就班进行操练,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②。

4.学生知识储备较弱。项目管理包括项目整体管理、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风险、沟通和采购管理9大知识体系,每个知识领域都有相关管理方法,这些内容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多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基础。虽然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三、四年级学习,但有些学生基础太差,缺乏前导课程知识的准备,对于有些知识点理解不了,一方面影响了教学进度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项目管理课程的多学科性、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该课程依靠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管理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明显不足,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下的教学技术,本文提出“微信公众平台+微课+翻转课堂”的项目管理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也被称为“颠倒课堂”,是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教师提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完成自主学习,而教师则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把知识的传授在课前通过网络完成,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来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学生在课后则以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探究为主,通过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的颠倒安排,实现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的翻转。翻转课堂最显著的特征是将传统的以课堂知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彻底颠覆。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由课堂转变为课前学习资源的学习,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转变成教师的答疑,学生的讨论、展示交流③。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能够发送文字、照片、视频、语音等信息的即时软件。微信的兴起满足了年轻用户自我表达、交往及社会认知的需要,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占有率。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可以进行文字、音频、视频、以及多图文信息的处理,可以实现信息的群发和及时交互功能④。与微信软件不同的是,除收发信息的基本功能外,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学生管理、信息管理、智能答疑、数据统计等多种功能。微信公众平台由订阅号和服务号组成,微信订阅号可以发送图片、文字和视频,为翻转课堂实施中的课前环节提供了必须的软件支持。根据翻转课堂的理论把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在课前环节主要是学生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课中环节是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达到知识内化的过程。课后环节主要是通过测试进行知识巩固。本文以项目时间管理为例,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实施步骤。

1.课前知识传递环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程新知识点的学习提前到了课前环节中,这使得课前学习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学生课前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决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课前环节主要是教师将学习资源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资源常见的形式有慕课、微课、PPT等。微课因其能在5~10分钟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讲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课前环节中,教师制作微课并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在项目时间管理板块中的制定进度计划的工具和方法这一节中,关键路径法是难点也是重点,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将枯燥的知识点录制成有趣的微视频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课前环节中除了微课视频外,教师还需将关键路径法中诸如参数的确定、时差的计算等难点和疑点的解释或说明设置成关键字,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以便学生直接发送相应的代码就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另外,还需设置自测题,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中知识内化环节。课中环节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达到知识内化的最大化。教师根据微信公众平台上收集到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问题的反馈,在课中环节中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把关键路径法中参数的确定、时差、关键路径等知识点随机的分给四个小组,小组内各成员根据自己对课前学习知识的理解,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小组对该知识点给出统一的观点,并派代表进行阐述,同组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通过组内讨论,每个同学都能对课前知识有更加深化的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讨论情况适时进行讲解,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进行个性化指导,以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3.课后知识巩固环节。经过课前环节和课中环节的实施,学生对关键路径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制定进度计划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也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课后要对学生进行测试。教师将测试试题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进行测试,教师将测试情况反馈到微信公众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授课重点,学生则可以查漏补缺。另外,在课后环节中,教师还可以收集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设置拓展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⑤。

三、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技术,提出适合项目管理课程改进的“微信公众平台+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被动式的学,转变为引导式的教和自主式的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知识点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性,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难度;课中环节的课堂讨论把控对教师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些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

作者:韩珂 王亚伟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