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发展及特色探析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发展及特色探析

【摘要】江苏是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为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确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通过介绍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近代江苏创办的主要的中医学校及办学特色,研究探讨和总结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其发展规律,为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

江苏是我国中医药大省,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江苏历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在中医药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代以来,江苏一大批中医教育家面对中医事业内外交困的局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愤图强,融会新知,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抗争、锐意改革,创办中医学校教育模式,探索中医学术传播的新途径,开中国近代中医教育之先河,为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确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

由于西方文化的极速涌进,传统的中国社会形态的发生了急剧变化,猛烈地冲击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种急剧的变化不限于社会形态的转变,也给中医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医教育被排除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内部的分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生存与发展在近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是中国医学史上特殊的困难时期。近代以前,中医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师承教育,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主要标志有二:一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思想。近代思想家冯桂芬1861年在其政论集《校邠庐抗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者”,后被概括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变法图强的依据。这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思想家面对西方文明的涌入,深刻的观察、分析、判断而得出的思考,这一思想后来被世人普遍接受,成为此后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待中西文化教育冲突、交汇的指导方针[1]。二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通过同文馆的翻译、印刷出版活动了解西方世界。京师同文馆“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模式,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资本主义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2],“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3],此后各种新式的学校、教学机构开始不断涌现,它们与传统教育性质完全不同,开启了中国教育的全面近代化的全新局面。第二,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西方医学的传入给中医学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密不可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打开,由于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西方医学的涌入,在一些重要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一大批传教士和医生在开始建教堂、开办医院、创立西医学校,西医发展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近代中国出现了中西医并存和碰撞的局面,“中医该何去何从”开始在中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心中油然而生。中医要发展并且后继有人,而且必须举办适应时展的中医教育,通过自身变革,才能保证中医的薪火不断,中医才能发扬光大。在西方医学传入后,中医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教育模式迅速转变,师徒授受和世袭家传方式逐渐被中医学校教育模式取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流。自清末民初以来,江苏籍的中医教育家们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第一批中医学校,翻开了在实践中尝试与探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的全新一页。

2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发展

近代江苏中医学校不管是办学数量、办学质量,还是社会知名度都始终处全国前列。1905~1948年,江苏地区创办的中医教育机构多达30多所,其中一些中医学校在中医教育史上具有很大影响。这些中医学校吸取近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勇于突破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借鉴西方医学的学科体系、创新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开辟出了中医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为江苏乃至全国中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江苏地区创办最早的中医学校是1905年由李平书、张竹君创建的女子中西医学院,这所学校专收女生,学习内容包括中西医妇产科知识,由李平书讲授中医、张竹君讲授西医[4]。1916年夏,丁甘仁携谢利恒、夏应堂等同道,自筹资金创办了“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办学时间最长,名医造就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医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5]。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32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如丁济万、秦伯未、程门雪等皆为近现代中医名耆。1929年,由陆渊雷携章次公、徐衡之,创办了中国国医学院,由恽铁樵担任校长。该校力倡中医科学化,对年青学生颇具吸引力[5]。1925年,由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王一仁、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等创办了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办学21年,计毕业23届,共906人[6]。上海中国医学院是一所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中医学校,该校注重教学内容革新和教材编写,最大的贡献是倡议和组织召集了近代历史上两次全国中医学校教材编辑会议,并统一和规范中医教育教材,使之纳入政府教育体系,使中医教育更加系统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是在中医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重大。1934年,王慎轩在原苏州国医学社基础之上创办苏州国医学校,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大幅增加,1935年迁至苏州长春巷内,成为当时国内设施和组织较为完善的中医学校。苏州国医学校聘章太炎、谢利恒为名誉校长,社会名流唐慎坊为校长,王慎轩自任副校长兼学校总务主任,主持学校全面工作。苏州国医学校聘苏沪名医陆渊雷、叶橘泉、宋爱人等人负责各科教学,1936年又增设国医研究院。1932年10月,承淡安在无锡创办中医针灸研究社,内附设实习科,5个月一期。由于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学员收益颇大,求学者日益增加。1935年,承淡安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针灸学校——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即后来的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承淡安主张:“用科学方式阐明物理疗法,发展中国固有医学,造成针灸专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培养的针灸专门人才(包括函授生)10000余人,该校为近代针灸学得以传承与发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由吴鹤龄、李晴生、王继恒等主持的镇江自新医学堂创办于1910年,任课教员则主要由当地名医吴子周、陈泽、杨燧熙等担任。每期招生30名,分预科和正科,学制为四年。镇江自新医学堂于1912年更名为丹徒县自新学校。这所医校被研究者公认为清末标准的中医学校,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有规范严格的学制及合理的课程设置[8]。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以函授模式办学的最早是丁福保于1910年创办的中西医学研究会,并附设该函授讲习所,编辑发行《中西医学报》作为函授教材,主要是向中医介绍西医[9]。恽铁樵在教育史上是中医函授教育的先行者,他两度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自编《铁樵医学函授讲义》共22种。其他影响较大的中医函授教育还有:1925年,由王一仁、秦伯未创办的三益学社函授部,1929年,承淡安创办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教育机构——中国针灸研究社,1932年,陆渊雷创办的陆渊雷医室遥从部,1933年,张赞臣创办《医界春秋》社函授部,1940年,时逸人创办的时逸人国医研究室等,这些办学机构都是中医学校函授教育的代表,曾经在国内外中医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5]。

3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特色

3.1办学宗旨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办学宗旨为“昌明医学,保存国粹”[10],以维护中医及其教育的合法地位;中国国医学院办学宗旨为“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以求实践其主张的“中医科学化”[5];上海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商量旧学,采纳新知,不特欲自显中医独立精神,且将别树一中医旗帜,由中国医学而化为世界医学”[6];新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研究中国历代医学技术,融化新知,养成国医专门人才,增进民族健康”[11];苏州国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发扬中国医学的真理,吸收世界医学的新知,造就一代适合新时代的新中医”[12]。纵观上述几家中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无一例外都体现了当时中国中医教育界的主流思想,即中医教育要走以中医为基,中西医汇通发展之路,才能使中医输入新鲜血液,造就新时代的新中医。这种中医教育思想不仅是在当时,即使是在今天对于我们中医学校教育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3.2医德教育

“医乃仁术”,“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以活人为心”是中医药医德与医术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家非常重视学生的医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对待患者更要始终怀有仁义博爱之心。上海中医学院新落成的校门的门楣上,丁甘仁之长孙丁济万书写了“痌瘝在抱”四个大字,时刻提醒在校的师生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里,把患者的病痛当成自己的病痛,爱己及人,舍己为人[10]。苏州国医学校则是以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手书之“诚敬勤朴”为校训,在德育方面就有十项德育标准,要求学生做到“诚以处世”、“敬以事人”、“朴以立己”、“慎以服务”、“陶冶向上之志趣”和“增进博爱的观念”等[12]。强化学生的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反映了近代江苏中医教育者对医德教育的高度重视,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当代中医教育者学习借鉴。

3.3附属医院

近代以来,西医医院相对成熟先进的医疗设备手段和模式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江苏中医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积极探索中医医院的发展模式之路。由于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他们自筹办院经费,通过创立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使培养的中医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服务社会。江苏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918年,丁甘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沪北、沪南两所中医医院,1928年,秦伯未、王一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国医学院的中国医院,1936年,朱南山、朱鹤皋创办的隶属新中国医学院的新中国医院等[13]。这些医院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还要承担中医教学的任务。江苏中医教育家创办学校附属医院,坚持教学与临床结合培养中医人才,这也是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又一重要特色。

3.4学术研究与交流

近代江苏中医医家在中医学校机构中设立研究社或研究院,用以开展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发行中医期刊杂志,用于开展学术交流。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新中国医学院,该院不仅设立了用于学术交流期刊发表的研究社,还特设新中国研究院。其他中医学校均设有研究社,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创立的上海中医学会,创办了《中医杂志》、《国医杂志》;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设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办了《针灸杂志》,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份针灸杂志;上海中国医学院创立《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刊》,上海中国国医学院创立的《中医新生命》,苏州国医学校还成立编译馆,出版了《苏州国医杂志》;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创立《新中医刊》[14]等等。这些学社和杂志始终贯彻学术研究为教育服务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学校的这一特色对促进中医学术的争鸣、探讨与交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4结语

近代先进的江苏中医教育家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创办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中医学校,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开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不断引入学校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在初步形成中医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在教学上引入了西医知识,制定了较为全面和合理的课程以及教材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又有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近代中医学的生存危机,为近代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人才。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在尝试吸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能够遵循中医教育的传统规律,坚持走教学与临床相结合之路,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这是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尽管采取了规模化学校教育模式,但仍然名医辈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建军.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2):51-54.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2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7.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5.

[4]吴馨.上海县续志[M].上海:南园志局,1918:9.[5]杨杏林,陆明.上海近代中医教育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15-219.

[6]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8,15,115.

[7]徐建云.承淡安先生在针灸教育上的事迹[J].中医文献杂志,2000,18(3):36-37.

[8]车玮.清末江苏中医学校教育概况及其述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4):211-212.

[9]高毓秋.丁福保年表[J].中华医史杂志,2003,33(3):184-188.

[10]《名医摇篮》编审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医摇篮: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25,58,128.

[11]《杏苑鹤鸣》编审委员会.杏苑鹤鸣: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19,125.

[12]吴云波.苏州国医学校办学精神和教育方针[J].中医教育,1994,13(5):46-47,49.

[13]陆翔,戴慎.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的历史地位及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51-155.

[14]陆翔,朱长刚.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教育思想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6):8-11.

作者:李新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