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近代历史背景精选(九篇)

近代历史背景

第1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什么是“历史背景”呢?根据《辞源》和《辞海》对“背景”一词的定义并进行拓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历史背景,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及其存在变化起不同程度重要作用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的社会因素的总称。

通过对2015年高考历史全部14套试题的分析,发现历史背景知识的考查在高考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选择题和材料题共7个,其中以材料分析题居多。如:

例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此题问的是“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我们必须联系当时汉朝的统治状况。汉高祖刘邦在临终前向吕后托孤,安排后事,又例如汉成帝优柔寡断,依靠舅母王凤。到了东汉,大多数皇是短命之君,母氏和舅氏轻而易举地控制大权。因此,母族亲属受到重视,才是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

因此,重视历史背景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面以岳麓版选修一“明治维新”为例谈一些思考与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是学习明治维新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历史背景的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补充材料,培养学生的变迁意识

材料一: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19世纪是个变革频繁的世纪,社会的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变革也为社会各界所普遍认可,自觉地变革逐渐成为风气。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北部资产阶级的胜利,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扫除了奴隶制度这一美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跃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后,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逐渐被资本主义俄国代替。

――陶慧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正如材料中所描述的一样,19世纪是个变革频繁的世纪,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英、法、美、俄各国为了自己的发展都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革,那么日本也只有进行变革才能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当中的,每个国家的若要发展必须跟上世界的步伐也要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变迁意识。

二、展现图片,激发学生的现实意识

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有一座佩里公园。在当年美国“黑船”军舰登陆的地方,一座纪念碑巍然耸立,上面有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陆纪念碑”。

在佩里公园,每年都要举行民间自发的开国纪念活动――“黑船祭”,来祭奠佩里,明明是用坚船利炮敲开日本的大门、迫使日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美国海军,在这里竟然成了英雄。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曾这样写道:“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燃起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通过对这两张图片的介绍以及讲述日本和中国在面对相同的国情时不同的抉择,从而向学生传达一种现实意识。必须正视世界、坦然面对世界。

三、追根溯源,加深学生的改革意识

众所周知,明治政府所推行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对外开放等近代化的基本国策,是维新成功的策略原因。但若追根溯源,上述政策的提出却并非始自明治维新,而是在幕末的持续改革中,逐步提出并付诸实践。例如,安政改革虽然在安政大地震受到影响改革计划并未很好地落实,但是其设置研修洋学机构,培养洋学人才的举措,为明治政府了解欧美的情况,培养新式人才提供了借鉴,再如文九改革虽然幕府没有足够的权威,加之外交纠纷使得幕府处于被动状态,但是其继续组建新式海陆军、调整洋学机构,培养急需人才的措施还是为明治政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因此,幕末改革强化了社会心理对变革的承受能力,开阔了人们的认知视野,其坚持对外开放的举措,使得日本对欧美的认知程度逐步加深,同时幕末改革为明治维新的官制建设和近代化方针政策的提出,提供了足够参照的思路。明治政府只是在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加以推行并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把这些问题讲清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明治维新改革的社会背景有一个大的历史观,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明治维新的举措并不是首相的个人英明才智想出来的,而是在之前失败的改革经验上积累出来的。

总之,历史背景蕴含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决定着历史事件发生的方式、历史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掌握了历史背景,就能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把握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影响,从而在认知的层面上逐步形成抽象的历史思维。紧扣历史背景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历史背景教学是拓展学生提炼历史认识,发散学生思维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0:89.

第2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手段;教材;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5—0063—01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疑是一线历史教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教育理论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探索与实践,很少涉及教育理论的学习。事实上,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就如同房子和地基,缺少教育理论支撑的教学实践会难以为继。无论是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考虑,还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教师都要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改理论,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与教育素养,积极地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多是依靠讲授、示范及板书等教学手段。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如,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结合教材设问,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评价历史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科学地处理教材

1.根据课标要求合理地删减教材内容。高中历史新教材每一专题的知识容量非常大,要在一节课内讲完以往几节课上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难度相当大。为此,教师可根据课标要求对某些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如,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为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可将本课第一框“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进行删减,第二框“夏商政治文化”可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应着重讲解第三框“西周分封制”和第四框“西周宗法制和礼乐秩序”。这样处理,既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新教材采用了专题史的编写体例,把同一类型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纳入到了同一章节中。由于时间跨度大,一些重要内容则一带而过。这不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如,以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一课为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教材对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除了在第一框稍做陈述外,第二框开头便提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这显得非常突兀。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背景的认识。

3.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地整合教材线索结构。高中历史新教材中,一些历史事件发展的基本线索不够清晰,学生不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线索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以便于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如,以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 专题为例,在上完本专题后,教师可以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的线索进行合理整合:19世纪70年代前后产生—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 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抗战时期,受到沉重打击—抗战结束后陷入困境。这样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达到从宏观上认识历史的效果。

第3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城区的历史景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历史景观风貌正在消失。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的课题。论文从国内外优秀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入手,以“庞贝古城”、“上海外滩”为参考实例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沈阳中街历史景观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 历史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一、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历史景观保护的背景: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景观逐渐被社会重视起来。沈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如今仍然存在很多历史景观,对其加强保护和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对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2、历史景观保护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可以更好的保护历史景观,为以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使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继续传承。让历史景观与城市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人们对这些历史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优秀案例分析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国家对本城市中的历史景观进行较好的保护,以下是对历史景观保护的优秀案例。

庞贝古城

庞贝城――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古罗马城池。它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人口稠密,商旅云集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于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灰无情地湮没。由于被火山灰掩埋,所以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而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古城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方正整齐,有如棋盘,仿佛是我国唐代的长安城。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广场周围设有神庙、公共市场、市政中心等建筑物。这里是庞贝城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广场的东北方是繁华的集贸市场。它们都按行业分街坊设置,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

三、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现状

1.现状调研范围

沈阳中街即今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项目的研究范围是以中街路为主线,沈阳路为辅线,东起东顺城路,西至西顺城路,通过与中街路及沈阳路相交的路段向两边辐射,形成一个“井”字形的历史景观。(

图3.1

2.历史景观现状调研

(一)历史建筑现状

中街商业区共有五处历史建筑。道路左侧沈阳老春天与之对应右侧荟华楼、运动汇、第二百货商店、鹏达体育四座古建筑形成的建筑群(如图3.2)。这几座建筑有近百年的历史。

图3.2

中街商业步行街五座老建筑正在被当成商业建筑利用,历史建筑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原有的建筑韵味被现代建筑的装饰材料替代,外立墙面被雨水侵蚀铁锈滋生,墙皮脱落、破损,新旧电线在建筑周围穿插杂乱无章,转角立面建筑装饰广告、牌匾密集混乱。墙面乱涂乱画,垃圾成堆、水渍污渍斑驳可见,严重损坏了整体建筑形象。

(二)历史景观现状

①故宫老牌坊。

位于沈阳路上的“文德坊”“武功坊”是沈阳故宫的一种纪念性、标志性的建筑物,由于两座牌坊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对其保护和修缮历来受到重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座牌坊更经历多次严重的损毁,直至2004年沈阳故宫“申遗”成功,“文德”“武功”两座牌坊才真正意义上的被视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得到保护和修缮。

②沈阳路历史老街

一条毗邻沈阳故宫南面的商业街――沈阳路,据说当时因临近州衙,一般为诉讼、报告的人歇息侯信的地方,因此,这条街全是旅店、饭馆和茶楼。1996年被定义为“清代文化一条街”,这条位于沈阳市正中的沈阳路意图打造沈阳的“文化极”。街路两旁古色古香的清代小楼,一座座重檐翘角,每层檐下都是漆栋画染,精美的图案,五彩斑斓,在当今时代,尤显满清时期的建造魅力,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标志性景观。

③“东西”大门

在沈阳路和东顺城路的交叉口坐落一座城门,即抚近门,又称“大东门”。是清代的沈阳城九门之一,于1998年复建,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与抚近门相对而望的是在沈阳路与西顺城路交叉路口的怀远门,又称“大西门”,始建于1631年,为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1930年拆除怀远门,1994年,沈河区政府拓其原址,增其旧制,重修了怀远门。过去,它是内城的门户,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今天,以新的方式被保留在了城市历史街区之中。

四、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

如今国际和国内对于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的理论研究以景观整体性为趋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而沈阳的一些历史景观记录了沈阳各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它是近代中国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独具特色。因此,对于沈阳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我们应多去考虑并在实践中找寻经验。

因此,在做到景观的在设计研究时,应着重以以下标准为主:

(1)增加书画廊功能,可以将适合的场地租给当代的艺术家们,重现当年的空间场景,恢复其原有的功能,这样对古建筑艺术氛围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2)延续原有功能,与展览功能相互结合。

在修复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新旧对比、新旧交织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将街区景观总体的目标定位为复兴,通过不同的景观要素,对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设计:

(1)以故宫作为背景依托,结合特有的文化特色,进行文化资源的整合,复兴方城,建设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历史街区。

(2)目前方城的边界比较模糊,首先对方城模糊的边界进行界定,通过边界的界定来唤回历史的集体记忆。形成方城地区最特别的地段。

(3)打通阻碍方城的中轴线,打开南部帅府、中部的故宫和背部的城墙遗址通道、恢复被阻建的方城中轴,形成南北贯通的方城历史文化走廊。

(4)沈阳方城的生态环境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应实行节能减排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从环境上保护了方城、更广泛的关注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更有利于方城的发展。方城街区内的绿化系统主要由绿地系统由环形绿地、道路绿带、开放绿地、社区绿地形成“一环、一心、一轴、四带、多点”的整体构架。

五丶主要结论

历史景观是城市最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底蕴,负载着城市的精神与文明,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与形象,因此当前社会对历史景观的保护需要越来越关注。因此本项目对于沈阳老城区的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的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冼宁.沈阳商业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性设计 .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探讨,2012.7

第4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一、把握命题规律,抢占制高点

1. 历史概念大热门。

历史概念是最基本元素,为历年考查不容忽视的要点,今年更是大热门。例如第38题考查“传统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第39题更是前所未有的以历史概念为主题,考查科举制度、格物致知、格致、赛因斯、民主、经济、中学等概念。

考查历史概念的方式主要考查它的内涵(背景、含义、特点等)和外延(影响、意义、比较、变化等),不是简单考查“是什么”,重在考查“为什么”、“怎么办”及与相似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等。

在备考中,重要历史概念要吃透,例如高频出现的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资产阶级代议制、冷战、剧变、多极化;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福利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全球化;百家争鸣、三教合一、理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2. 时代背景最关键。

随着新高考的不断发展,考查历史过程的非选择题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重点考查历史背景、历史原因、历史目的、历史条件(可能性与必要性)等。

今年非选择题考查历史原因(背景)高达34分,远超去年的11分,创历史新高。

对历史背景的考查要求对阶段特征的掌握,理解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多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去考虑,综合顾及国内外因素。

由于新课程编排上的特点,考生对历史时间及相关特征很不熟悉,所以在新高考中,熟悉阶段特征是最关键的一环。在备考中,可以改变备考的惯性思维,从复习通史开始,掌握突出时间发展顺序的通史,对阶段特征达到信手拈来,再进行专题加模块复习,在时间线索的指引下复习的效率更高。

3. 逻辑推理更重要。

2012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历史)明确指出,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要求能对历史事物作出合理的逻辑推理。

例如,今年第38题的“简要说明其(手工业)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2010年第39题说明“工业革命与自由贸易的关系”,都旨在考查历史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备考中,必须提高对历史事物的阐释能力,注意历史事物之间的综合比较,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例如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近代自然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关系、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关系、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罗斯福新政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关系等。

考查逻辑思维还有类似“启示类”、“理解类”的题目,例如2011年考查对历史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理解。

4. 时代气息味更浓。

新材料、新情景始终是新高考命题的大趋势,与时代同进,继去年把研究性学习列入考试主题后,“潮”起来成为今年的亮点,例如第39题考查“粉丝”的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以今连古,古今结合。

历史服务现实,历史紧跟时展是历史研究的发展趋势,“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做法已经过去,引入新史学观、新考古成果、新研究成果、鲜活的生活史料等成为命题材料的主渠道。

在备考中,要把近三年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摘录提供平时阅读,或命制相关试题供学生完成,提供给学生的内容要保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不能断章取义,造成误解。

二、分析评分和答题规律,力求精准打击

1. 非标准答案,发挥空间大。

以史实为依据,采意给分仍然是高考评卷的重要原则,基本没有标准答案,考生有话可写,言之合理可给分,这既顾及由于版本不同带来的不同表述,又兼顾考生的拓展性阅读。例如第38题第(1)问,答案是“新航路开辟”,与之相似的表述有“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第(2)问中的“旧工业”可以写与“手工”相关的大量词语,例如“家庭手工业”“手工业”“手工纺织业”等。第39题第(1)问“‘格物致知’的目的”,答案是“究天理”,与之相似的表述有“获得天理”“求理”“理是万物的本原”等。

在备考中,多方面去理解历史事物的相关表述,避免因不同角度的材料而导致难以理解。

2. 重视大背景和概括性的论述。

考生答题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依靠材料,不考虑史实;二是完全脱离材料,全部堆砌教材内容。以第38题第(1)问为例,从材料上看,有两个信息点:“16世纪西班牙胡椒”、“17世纪,海外的美味,荷兰人的功劳”。但往往容易忽视大背景(新航路开辟)的论述,该小问主要得分点是“新航路开辟”(4分),因为这一切的变化都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引起的,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又如2011年的第38题,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的思想潮流。单从材料上得出的答案是“摆脱神学束缚,关注现实生活”,而概括性的论述是“反映人文主义思潮”却是得分的重点所在。

所以在备考中,要加强大背景下的历史事实的整理与熟悉,答题先从大背景再到小背景;掌握从现象到一般的概括性论述,既有现象又有本质的论述。

3. 避免貌似相同,差之千里的表述。

第5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词:情景建构;历史;缩短距离

一、《纲要》课情景建构的必要性

90后大学生其学习的经历、个性特点,以及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政课程的需要决定了情景建构的重要性。

(一)学生及其学习的特点决定情景建构的重要性

首先,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让大一新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好奇感,更有甚者存在负担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1](P.33)大一的新生刚刚经历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他们很少会产生好奇,进而减弱了学习的兴致;而过度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让学生产生了历史学习就等于背书的刻板印象。因此,如何提升历史的亲近感就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

其次,如今的大学生大都为90后,他们个性强,自主性强,相对于被灌输,他们更期待主动学习,亲身探究,进而建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感受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进而主动地建构意义。历史情景的建构和历史学习情景的建构将会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课程的需要

1.历史学科的特点容易给人距离感

通过和学生交流,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讲过去的人和事,是看不见抓不着的,无法感知,这种认识让学生对历史既有时空上的距离感,又有心理上的隔膜和疏离感,还容易产生学习历史没有意义的想法,因而对于有疏离感的事物学生就很难有亲近感并产生兴趣。情景建构有利于缩短距离,减少隔膜。

2.思政课的性质需要情景建构

由于《纲要》课是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这让自主意识强烈的90后大学生存在些许警觉。

《纲要》课由于学时有限,课本内容是纲要式的,理论和结论很多,再加上有些现实社会因素的干扰等,如果课程讲授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容易让学生产生被说教被灌输的感觉,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反感,使得学生对思政课不能从心里信服。因此,如果建构情景或者让学生通过建构亲身体验,就会减少了学生被说教被灌输的感觉,达到真懂真信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纲要》课用情景建构缩短距离感的办法

在《纲要》课中可以用情景建构的方法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一)用情景建构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1.历史情景的建构

首先,用充分的史料营造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学习,不能只是有干瘪的说教,要用具体充分的史料进行鲜活的展现,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充分阅读而走进历史情景之中,形成一种历史感。

历史的学习和研究要史论结合,用大量确凿的原始史料展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才能让学生更为信服。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可以用具体的战场伤亡数据展现正面战场对中华民族抗战做出的贡献;可以用大量口述史料、具体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现中国共产党全面的人民战争路线等。用这些史料来还原历史情景就会使得这段历史更为真实、更为立体和鲜活的再现学生中,进而会让学生认识到一场全面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的全民族抗战的恢弘图景,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历史场域的重返、再现与构建。置身于历史的具体空间和场域之中会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学校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掘当地的历史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感受。历史的遗址、旧址是历史事件发生的见证者,是历史人物生活和情感的感受者,纪念馆、博物馆等是历史进程的呈现者,是历史发展的记录者。学生身处其中会感受到历史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使得历史不再空洞和遥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再次,多种手段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空间形象的建构、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和历史发展的脉络,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缩短与历史的距离感,使得历史更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教师可以在仔细甄别的前提下播放一些符合历史事实的影视作品;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进行综合呈现,再现历史情景,这种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更为真实地感受历史的存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历史剧的表演,亲身进入历史演进的场景中,与历史人物合二为一,真实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历史跳动的脉搏。

最后,历史本身就是鲜活的人的历史,不单单是抽象的政策条文和规章制度等的堆砌,也不是历史大事记的简单枯燥的罗列,历史教学和研究本身是要见“人”见“事”,使学生见到鲜活的人的历史,这样学生才会感同身受。因此,在《纲要》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兼顾‘生活化’的原则,将一些历史人物的个人生活、事业、兴趣、交友也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尽可能的助力”。[2]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减少枯燥乏味的程式化的东西,学生才能对历史学习产生同理心和认同感。

当然,用历史情景的建构来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提出、认识和分析问题,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

2.学习情景的建构

学习氛围的营造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问题情景的建构可以引发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培养等,都需要具体的参与情景。

首先,教学中可以建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方法之一就是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的情况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经过积极努力预期能够进行思考分析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到思考情景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参与情景的建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等都需要具体的情景。利用辩论赛、演讲、小组讨论和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研讨学习等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能培养团结合作、分析思辨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而这些学习方式都需要构建一种参与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在和谐、自由、活泼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用情景建构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用情景建构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还可以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和介绍学术的前沿,即学术的现实情况。

1.教学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

首先,在课堂上联系现实热点问题。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进而更好地展望未来,让历史之光照亮现实之路,让历史成为现实的指路明灯。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很多现实问题的背后都有着历史的因素,现实问题有着历史发展的内在脉络,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现实问题会成为影响现实生活的重要事件,这些都显示出历史与现实的密切关联,这也为在《纲要》课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提供条件和依据。例如,在讲授到抗日战争时,可以适当地引入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并分析解问题的由来和日本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之间的关系、近现代整个国际局势几经演变对问题产生的影响等。

课堂上联系现实热点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其实并不遥远,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用长远的历史眼光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可以进行实践教学。《纲要》课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可以走出校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问题形成的历史成因,找出现实的解决方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建筑学的学生调查梳理中国的建筑史等,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专业课的基础,提升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和兴趣,还可以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术前沿及时引入教学

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的缩短还应该做好学术新成果的引入,建构现实的学术研究情景。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可能他们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理解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但我们课本中没有能及时更新得以体现这些新成果,学生会认为课堂讲授的内容与现实成果脱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致。《纲要》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并展示经过充分论证的具有说服力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课堂教学的深刻性、生命力和可信度。

陈寅恪先生曾说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对古人之学说应具有“了解之同情”,在“同情”的情况下才能更为理解历史的当事人所思所想。专业人士治史如此,普通历史学习者也是如此。由于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毕竟不同于历史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因此,利用情景的建构达到或接近“同情”,才能让学习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敬意,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现实。

总之,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可以用情景建构的方法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历史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提升历史的亲近感,打破历史等于距离的印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6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为新课程背景下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历史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这里的“高效”,笔者认为既指学生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又指课堂教学是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健全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历史课堂高效呢?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老师,二是学生。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做课堂的主持人,而做课堂的导演,每一个学生都是演员,让他们参与进来,把课堂真正打造成为锻炼学生人格和智慧的场所,成为充满活力的“运动场”。

一、深化背景,构建体系

历史课堂的活力,不是强调学生一味地参与,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依然需要。学习任何学科都要掌握系统知识,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如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何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呢?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知识点较多,有学生说:这里也要记,那里也要记,最后自己的记忆支离破碎。这当然是学习的大障碍,所以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尤为重要。

1.深化背景,自然串线。新课程时空跨度大,使学生对于背景容易错乱,所以要求学生学会深化背景,明了不同时代的特点,使知识自然连贯起来。另外,为了激发探究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学会自觉地对人物和事件时代背景进行把握,自我入戏,做真正的历史的主宰者,亲身去体会时代特点、时代要求,这也是在解题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

2.有纲有目,构建体系。准确了解教材章节,以及每一章节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理清历史的脉络。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十六课《抗日战争》时,以日本的侵略作为引线,掌握基本知识的突破口就在背景。日本侵略分为两个阶段: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全面侵华时期侵华政策也是两个阶段:从速亡中国、向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到对基本停止大面积进攻、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主要打击敌后战场;这些变化过程明显受到国际反法西斯形势发展的影响;而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由于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并存,认为合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掌握了本节基本框架背景的前提下,以“和而不同”来构建知识体系便显得更加容易、更加自然、更加鲜活。如下:

“合”:合作。

(1)原因:民族矛盾继续激化

A.七七事变:中共热烈,蒋仍然犹豫。

B.八一三事变:蒋决心抗战,合作得以实现。

(2)过程

A.初步形成:民族矛盾的变化——救亡运动的发展——西安事变。

B.正式建立:a.军队合:共产党放弃军队独立编制。

不同:独立指挥。

b.政府合:共产党放弃国号(回顾红色政府)。

不同:两个不同性质政权的相互独立。

“不同”:两种相互配合又各自独立的抗战。

(1)(前期积极):A.片面抗战路线。

B.正面战场的抗战。

C.指导思想:速胜、速亡论。

(2)共产党(洛川会议):A.全面抗战。

B.敌后战场的抗战。

C.指导思想:持久战(国情分析法与国际互动分析法)。

二、问题诱导,激活课堂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新课程的历史课堂,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将问题作为知识建构的载体,以整体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将整个教学过程有机串联,以教师的问题诱发学生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诱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在质疑和解疑中发展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教师的语言是师生传达情感的中枢,教师要巧妙地使用语言,或幽默,或严肃,或轻松……都在传达一种情境,一种沟通。其次,问题的设置必须抓住学生的思维,必须是有价值的问题,就像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是把观众不自觉地带进状态。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自然就成了这节课的主线。再次,适时的选择材料,让学生自己找问题,互问互答,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自主探索,激发年轻人的探索精神,也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高三教学中讲解德国近现代史上的分裂与统一专题时,我们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放手让学生去分析各历史现象间的关系,准确把握专题知识结构。

1.近代史上德意志的分裂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这一后果说明19世纪中期德意志历史的中心课题是什么?

2.德意志统一的道路将如何继续?谁将承担起这个历史的重任?

3.和平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而俾斯麦以铁血政策、战争方式完成德意志的统一,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4.20世纪中期德国的再次分裂是如何发生的?此次分裂持续了多少年?又是如何解决的?

5.回顾近现代历史还有哪个国家也曾面临严重的国家分裂,它又是如何解决国家分裂问题的?

6.当今中国也存在分裂与统一的现实课题,结合德国近现代历史,我们该如何看待国家分裂与统一的问题?

这些富有“悬念”的一连串问题,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历史课的期待,另一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悬念”的制造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开放、时空开放,引起学生认知思维的强烈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三、学会迁移,感悟历史

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迁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历史教学中的迁移应结合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历史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来进行。教师通过运用课本知识的扩充、不同学科相关知识沟联、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等知识的迁移教学,既能充实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多维地发挥历史魅力。

历史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纵横联系互为因果的。正因如此,历史的发展有纵横两大坐标:“纵向比较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不同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同一区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学习历史必须瞻前顾后、顺推逆溯。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时,我引导学生追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回顾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而进行的斗争与探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学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我国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的过程。这是纵向联系;在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时,点拨学生回忆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在对中外典型政治体例的对比分析中彰显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特色。这是横向比较。纵横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既可“温故而知新”,又有利于新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还有一种迁移,我认为应综合运用知识,不拘泥于历史。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历史的很多知识和语文联系紧密,尤其是古代史部分,广泛的古诗、文言文等材料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文学,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历史。比如讲到中国古代的商业,联系《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市”的特点;讲到南北朝佛教盛行,运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例子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一举两得”的,也就提高兴趣。学生综合知识的积累和在历史学习中的运用,都将大大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迁移能力,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四、师生互动,精神升华

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往,教育的实质就缺乏了,就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产生效能的关键。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尊”不是怕,是“敬”,是“爱”,是新时代课堂上下师生关系的一种和谐。新课程要求教师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键。老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重心下移,师生互动,不耻下问,教学相长。学生渴望平等,渴望认可,尤其是来自于老师的。做到“良师”兼“益友”,学生才能摆脱约束,大胆沟通,大胆质疑,大胆创新。

年轻老师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更受学生喜爱。他们虽然经验少,但他们的课堂往往更充满激情和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他们的观念不容易受旧思想约束,放得更开。课堂对他们来说就是新的,不断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更足。其次就是他们的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自然,平等民主。在轻松和谐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效果自然更好。所以教师无论教龄长短,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真心地去融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思想,多给自己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对于老师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平等不代表不尊重,当老师真正放下了大架子,真正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老师得到的“尊”来自于学生心底,而学生得到的却是这个和谐氛围带给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最后,学史明智,得到精神的升华,才是最大的收获和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诱导,沟通学史的感悟,联系当今社会的现实,使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精神的健康和成熟才是“育人”终极的目标,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步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大学,但肯定人人步入社会,精神健康和强大才能成为真正的栋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动起来,课堂才充满活力;他们真正成长,课堂才充满生机;他们心智的健康和成熟,才真正有利于社会。师生共做新课程改革的弄潮儿,在孜孜追求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在收获成功中总结成功的精髓,让历史课堂生机盎然,永远春天。

参考文献:

[1]金成林,伍尧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2.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第7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教科书 变化 人教版

树立科学态度,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历史学科素养达成。人教社紧扣不同时期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别于1981年、1992年、2001年编订了三个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1987年再版是实行中学义务教育以来的第一版教科书,颇具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选取1981版、1987版、1991版和2006版进行分析、比较。

四个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洋务运动评价内容的具体呈现

注:每句前的序号代表课文的编写语序。

1981版教科书中洋务运动的总结和评价部分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首先,吸纳当时史学界的公认观点,总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次,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企业的利润吸引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上述评价从经济角度,以“自强”新政和“求富”目的为出发点,基本客观、全面地分析洋务派处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和近代生产技术传入的背景下,利用封建政治管理体制向西方学习,最终未达目的而失败。但初中学生限于所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很难在无突出重点的大篇幅论述中理解洋务运动的政治属性与经济目的之间的关系,感受洋务事件及民族工业受官僚特权压制的历史背景,更难建立“商”的私人投资与刺激“资本主义产生”的认知关系。

1987年再版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仅变动编排语序,具体表述未变,但1987版《教参》为帮助教师理解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并展开教学,写道:“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中一部分人,仿照外国资本主义的军事、经济办法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的一种措施。但它的后果除维护封建制度外,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当然,洋务运动之初,曾国藩、李鸿章等制造的枪炮的确屠杀过太平军和捻军,但这并不意味着巩固了封建制度。因此,对洋务运动的性质还应采取分析态度,不能完全否定。”[5]

由此理解洋务运动军事、民用工业的性质与评价内容,可看出1987版删除前版捻军和人民起义一章的依据。《教参》给出洋务运动的教学意见:

1.要讲清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目的,并交代什么是洋务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2.可将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按名称、时间、地点、创办人列表说明,以加深学生理解,同时注意介绍近代海军。

3.教师可根据洋务运动的起因和客观作用评价洋务运动[6]。

其中第三条既是评价洋务运动的思路,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指导。

1992版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较为简练,删去80年代的部分论述,总括为“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洋务运动的各项举措,帮助学生理解。

由于课程标准将“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学习要点,因此新世纪教科书较前版更重视学生对洋务运动性质的分析、历史意义的评价,观点更新颖,认识更全面。可分点理解:

(1)从结果看,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2001版教科书首次编入,也是史学界对洋务运动成败结果争论多年的研究成果。这里需要教师结合军事工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北洋舰队在国防建设尤其是海军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等,帮助学生理解北洋舰队惨败与洋务运动破产之间的关系。

(2)从性质看,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以当事人视角看待历史现象,站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中,据此探究其在当时和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的地位和特定意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待历史问题。面对西方经济、文化的冲击,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步入近代化时期,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虽具有开明眼光,但摆脱不了自身阶级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标志着这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的自救运动的结束。

(3)从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来看,在近代民族危机逐步加剧的情况下,民族的丧失使强兵富国的愿景不得实现,洋务派没有实现维护封建统治的主观目的。当然洋务派没有主张也没有实现“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由此更正20世纪以来用“阶级斗争史观”[7]评价洋务运动。

(4)从洋务运动的具体举措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结合教科书前述福州船政局等内容进行讲解。

从近代化发展角度看,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既是整体的总结、评价,又概括了其设置在教科书“近代化的探索”单元第一课时的原因。这里的“近代化”主要从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通用教材历史编写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8.

[2]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历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123.

[3]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61.

[4]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30.

[5]胡文彦.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师参考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81.

第8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字:《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

1 前言

被人称为“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韦勒克与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融为一体,为文学新批评的观点进行了一个系统全新的总结。自出版以来,被多个国家所追捧,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流传。韦勒克的文学史观在《文学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表面上看《文学理论》主要作为西方研究文学的理论依据,与中国没多大关联,但是近年来学者发现,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与其存在着很多联系。

2 《文学理论》中的文学观

《文学理论》是美国著名学家韦勒克和沃伦共同撰写的关于文学研究的著作,也是两人的代表作。其对西方甚至世界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文学理论》一书中,韦勒克提出了自己对于文学史的认识与理解。提出将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外部”指的是对文学的社会背景,环境等的研究,而“内部”指的是对文学自身进行研究。认为研究文学史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分别是描述作品批评史和作品类型史。所以,在进行这两项任务前,首先一定要确定好这一作品的文学传统地位,其次,要描述文学类型的发展历史。韦勒克和沃伦认为大多数学者对文学史的分期都是根据政治的变化来划分的,但他两觉得文学史的分期应该以作为文学的文学发展史为出发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人类的活动和发展以及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划分。这两位作者在书中指出文学研究的对象就该只是文学,不应该把它和其它学科混同在一起,或者用对其它学科的研究代替对文学的研究。文学史也应该是作品的历史,而不是其他的历史。

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文学观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1917年至1949年期间的文学发展。是指中国社会内部在经历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下,广泛接受国外文学的影响,汲取国外文学中的优秀成果,从而形成新的文学。不仅在语言上,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对文学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革新,比如话剧,小说,诗歌等。创作方法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并重。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受救亡图存,穷则思变的影响,被迫对文学进行了改革;其次是中国文学的自身发展,随着时代的革新,古典文学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所以相相继对各种文学领域进行了改革,还开展了白话文运动;最后深受外国文学的巨大影响。国外留学生回国后,将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引进中国,并对其进行翻译,广泛流传。而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从1949年开始至今的文学发展,从重功利轻审美,扬理念抑性情,到如今的多元共存,百花齐放。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观念

文学观就是对文学的基本看法,各个时期的文学观都有不同的地方。中国现代文学共有五种观念,以胡适为代表的进化论观;以鲁迅为代表的循环论观;有阶级论;“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各个观念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存在着肯定和质疑的地方。

4 《文学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中现当代文学史的“建史”阶段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式开始的。在《文学理论》一书中,韦勒克和沃伦提出:技术为历史发现服务。在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过程中,开始重视资料、文献和版本等带来的信息。但是在搜寻过程中,难免容易带进个人情感,要考虑到搜寻者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个人名望,而且这方面往往要运用到一些专业技术。因为一个作品重印次数与修改次数,都有利于了解此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成就,而版本间的不同,能够了解到作者的修改历程,从而有助于解决作品的起源与进化问题,这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在《文学理论》中指出,文学研究要客观,讲究真实性。所以研究者开始大量发掘那些被“当代史”所掩埋,曲解和修改的资料,利用这些去探究真正的历史,真正的文学发展,揭示出历史的真相,告诉人们历史发展的真正过程。

在《文学理论》一书中,两位作者对“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文字阐述,指出“外部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环境等,“内部研究”主要研究作品的本身。突出其在对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的学者大多把“外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占据着统治地位,因为“外部研究”主要研究文学的社会背景和环境等,这样更容易把文学的发展与历史发展建立一种因果关系,也更能从历史大背景去研究文学发展的历程。甚至有些学者把“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放在两个对立面来研究。但那时很多学者之所以倡导“外部研究”是因为当时文学主要承担着反抗和评判政治的艰巨任务,这是当时历史需要。

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当代的,也应该是针对历史的。《文学理论》不仅立足于“今天“也致力于“历史”。在新批评的形式上加上西方古典文学的内容,站在过去和现在是交汇点,这样才能更辩证客观地进行研究,更具权威性。

5 总结

总而言之,《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就是文学,不应该把文学的研究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混同起来。文学的研究重点就该只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其他。它作为西方研究文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中的观念对于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虽然,表面上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其没多大关联,但是通过学者的仔细研究,发现我国文学史研究的内容很多都受到《文学理论》的影响。虽然可能与韦勒克和沃伦的观点有些差异,但是也深受他们研究方法和观念的影响。总之,文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社会背景,环境和文化发展背景不同,都是立足于本国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做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起点在何时[J].社会科学辑刊,2012(4)

[2]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5)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

[5]甄艳华.论韦勒克的“文学类型”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第9篇:近代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词:碎片化困境;广告设计;发展;研究分析

现代新媒体技术形态的良好有序发展,深刻转变了我国产业的业务活动组织运作方式,诱导了我国现代媒体产业在基础性业务发展路径层面的全新变革。近几年,对新媒体事业领域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分析工作,成为我国现代传播学研究工作领域的主流话题。新媒体技术在我国现代广告设计和广告传播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逐渐成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我国广告传媒产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趋势。从宏观性学理分析的角度展开阐释,我国现代媒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碎片化困境,在一定程度也揭示和彰显了我国现代广告媒体产业在具体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需要引起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广泛密切关注,并且组织开展系统、全面、有效的研究分析。鉴于此,本文将围绕碎片化困境中广告设计的发展展开简要阐释。

1信息碎片化语境的基础理论概述

从现代学术研究活动的具体发展演进路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碎片化”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史时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论述语境之中。遵照世界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学者詹姆逊阐释的相关观点,后现代主义世界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于分散化和碎片化,在各类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缺乏连贯性和密切性的实践历史背景之下,通常会诱导现代文化要素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切实感知到一种较为鲜明的拼贴感和生硬感。近几年来,伴随全世界范围内基础性文化理论研究分析工作的系统深入组织开展,“碎片化”概念逐步被引入以社会学、传播学、广告学为代表的多元化学术研究事业领域之中,对于显著提升当前历史发展背景之下基础文化传播实践活动语境描述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助力我国现代文化研究实践工作顺利获取最佳的预期效果,发挥了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遵照著名学者约翰•拉文阐释的相关观点,“碎片化”是现有的一切具体表现类型的媒体传播技术形态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实践趋向。而从历史演化路径过程的角度分析,现代媒体传媒事业领域“碎片化”语境的产生和发展演化,本身与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成熟具备密切的彼此关联的特征。数字媒体形态是我国现有的信息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媒体传播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组织开展过程中的主要形态和表现形式。在类型多样的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传统媒体事业发展模式背景之下的基础社会形态表现特征发生了明显且深刻的演化变革,在碎片化阅读模式、碎片化人际交往模式、碎片化营销业务模式、碎片化媒体传播模式、碎片化信息形态,以及碎片化服务模式等多种多样的碎片化现象的大量持续涌现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当代民众的日常化生活实践体验过程,也相应地展现出了鲜明的碎片化基础特征。

2碎片化发展背景之下广告传播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

在传统广告业务的经营发展模式遭遇到碎片化媒体发展业务模式的深刻影响、冲击的背景之下,类型多样的传统媒体形式在现代媒体事业发展版图中的主导性和控制性地位逐渐弱化,需要现有的类型多样的传统媒体组织,借由择取和运用形态各异的业务组织开展模式,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对各类媒体产业形势提出的具体实践要求,继而确保传统媒体产业主体在全新的历史实践发展背景之下,依然能够保持和拥有良好且稳定的经营发展状态控制目标。随着现代传播活动的碎片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显著,我国传统广告媒介传播模式的市场控制能力呈现出了表征鲜明的逐渐弱化趋势,因而诱导基于新媒体应用技术发展背景之下形成的碎片化广告传播宣传模式,获取了广泛且充分的应用发展空间。类型多样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形成和广泛运用,使得APP软件启动界面和弹窗推送界面逐步成为新媒体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广告传播实践活动中达到传播目的的主要渠道,对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与传播产业的综合性经营发展路径,造成了明显且深刻的历史性影响和冲击。

3碎片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告产业的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在现有的历史性实践发展背景之下,新媒体应用技术的良好稳定发展尽管诱导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与广告传输事业领域展示出了鲜明的碎片化发展趋势,同时诱导我国现代媒体广告传输实践活动的综合效率得到明显的改善、提升。在我国现代媒体传输产业组织开展日常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在碎片化特征明显的实践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各广告产业经营主体,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改良、优化企业内部目前运用的广告设计业务活动组织开展模式。要借由对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图文设计模拟技术的运用,不断突破传统广告宣传作品设计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平面设计局限性思维,要在不断改善提升广告设计作品在具体呈现过程中的动态性和生动性特征的实践背景下,切实保障和支持广告设计艺术作品在具体的媒介传输呈现过程中,能较为顺利地获取预期效果。在新媒体技术发展成熟和碎片化媒介传输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广告设计和广告企业主体,应当在具体开展广告设计作品的市场投放过程中,积极选取和运用类型多样的技术性实践渠道,在不断提升广告设计作品市场投放活动渠道多元性和针对性的背景下,支持我国现代广告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较为顺利地获取最优化的经济收益。

4结语

针对碎片化困境中广告设计的发展论题,本文选取信息碎片化语境的基础理论概述、碎片化发展背景之下广告传播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以及碎片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告产业的经营发展趋势分析,针对这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人员构筑和提供经验性参考条件。在新媒体产业碎片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直接影响干预条件下,切实做好我国广告产业企业主体的经营战略调整优化工作,对于保障和支持我国广告产业企业组织实现良好优质的经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如何促进中国广告设计业的发展[J].职业圈,2007(10):192-193.

[2]陈娅鹏.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交互关系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9):223-224.

[3]劳秀霞,李旭龙.协同创新视角下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150-151.

[4]赵丽丽.中国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231-232.

[5]佘莉.论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34-3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