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途径

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途径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事业单位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将不可避免。由于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起步比较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在阐明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同时,重点剖析了当下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和建议,供行政事业单位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对于事业单位自身还是对于数字政府体系建设都具有莫大的助益。基于此,本文希望能够进一步厘清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力图解决这些困境,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需要。党的四中全会对“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作出重要部署。政府推进“放管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内突破不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外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事实上对“放管服”改革的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到当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某种意义上讲,推动这项工作的进行,实际上正是为了数字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深化。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而言,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对外也可以更好的整合信息数据资源,为行政服务便利化奠定基础。

(二)重申财务本位,打破“信息孤岛”的内在需要。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实际来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日常业务之间的信息数据并未有效整合起来,各个线条之间的信息数据常常是以“信息孤岛”的形式呈现出来。鉴于此,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是:各种信息数据之间无法实现共享,对于信息的查询和更新也存在不及时的现象。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够解决,因为某种意义上讲,财务的本位就是在于管理,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将事业单位的各个线条的数据整合起来,实现全事业单位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动态更新。

(三)内控制度建设完善的必然要求。财政部于2015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部特别强调:要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制度改革,加强内控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以及各项业务的规范程度,最大限度的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对责任的充分落实,最终通过内部制度的完善,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体系。从财政部关于内控制度的具体性要求来看,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制度的关键在于对流程的梳理把控以及因单位业务开展所产生的实时数据,从而根据数据采集找到“风险点”。建设财务信息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全面的梳理“风险点”的具体情况。在风险防范方面,不再需要传统的人员书面审核,现在通过信息化系统即可以将各项业务的审批流程设置下来,这样任何一项业务从开始到结束,都会在系统中留下痕迹,无论是对于问题发现还是事后总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降低事业单位的风险。

(四)适应财务改革的需要。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务院在2018年的时候,就对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紧接着,2019年国务院将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2019年,新的政府会计准备正式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事实上对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在新会计准则下,其要求财务人员要同时承担起财务会计与预算科会计的双重职能,这意味着财务人员在年末时候需要同时编制决算报告以及财务报告两份报告。另外,财务业务外延的延拓以及管理内核的深挖对财务改革后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可以通过公式设置承担日常报销、平行记账转换的审核工作,切实减轻机械性工作负担,让财务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制度建设。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弊端

(一)对于项目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彻。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本质在于将所有涉及到“资金流”的业务部门信息数据整合起来。单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业务,就存在预算、执行和决算等环节以及资金管理、账务理、资产管理、单位资料管理等细分内容;财务关系单位管理职能,与单位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紧密相关,涉及单位所有的岗位。在前期调研时,调研宽度不够广,往计中国乡镇企业往存在“就财务论财务”“重普遍化轻特质化”的情况,忽略业务部门需求,忽略特殊人群的想法。从这个意义上,现在事业单位对于项目的调查研究显然不够充分,这可能就为信息系统建设埋下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欠缺管理。从当前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开展情况不统一、缺乏有效梳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事业单位才要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都可以被系统所“识别”,无论是对业务流程的管理还是业务职能的监督,信息化系统都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当然,事业单位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系统化建设的时候,没有对事业单位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就开始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这样就可能导致两种结果:首先,如果事业单位本来的业务流程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需要完善,如业务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等相对能够通过线下协调解决的“堵点”,进行系统化建设后,不但不能实现优化业务流程的目的,而且还会将业务本身的不合理放大。其次,部分事业单位为了系统的完善,在系统上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调整,但是实际工作的业务流程还是保持原状,这样一来,会出现线上线下两个业务流程规范,会极大的增加工作之间的协调成本。

(三)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欠缺考虑。有调查研究发现,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时候,盲区的追求项目建设速度,对于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安全性因素考虑不足。一些事业单位出于某些特殊原因,在系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测试,还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就将系统投入使用,由此就导致了很严重的系统化建设危机,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安全性意识还是不强,有些单位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硬件安全、权限设置以及数据安全方面欠缺考虑,胡乱的进行系统建设,导致信息化系统建设十分混乱。

(四)运维成本的不断提升。由于很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财务业务的拓展以及安全可靠性需求的增长,让信息化系统运维“打补丁”成为常态化工作,不但推升运维成本,更是挤占开发新功能的预算经费。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路径

(一)做好调研工作,坚持整体框架论证。整体框架设计科学合理是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前期调研阶段,要立足单位业务实际,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论证,征求本单位业务部门及上级部门的意见,充分征集需求,通过座谈会等形式,组织讨论,将建设目标应用范围以及实现的功能等清晰化,并达成一致意见。二是严格根据招标方案执行招投标工作,充分考虑开发公司的资质、开发及运维能力。三是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考虑后续需求,留好数据接口以便扩展使用;同时,做好数据备份的预案。

(二)明确部门职能分工,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之前,要对本单位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准确的梳理,在梳理业务的过程的目的有二:其一是通过业务流程梳理,发现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其次是针对业务流程存在问题,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前,就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待上述问题全部解决后,事业单位方能开始进行财务信息系统化建设。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职责的厘清和流程的重塑,从而不留业务死角,杜绝隐患,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

(三)做好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准备工作。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为了确保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事业单位应该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具体说来,事业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第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主要负责部门,统筹推进信息化系统各个板块的建设工作,其他部门具体负责属于他们业务板块的模块建设,从而实现有效分工。其次,组织专家团队,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及时解决在系统开发出可能会出现的难题。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与反馈机制,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到事业单位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诸多需要协调反馈的问题,为防患于未然,事业单位应提前建立好沟通反馈平台,确保各方意见能够在第一时间汇总。

(四)提高建设项目绩效水平。如前文所述,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十分艰难,其涉及面也比较广,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参与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系统研发的人除了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还有具备较好的全局观念。说到底,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重视项目绩效工作不仅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而且也能够预防、规避性价比低以及项目绩效差的情况出现,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只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但是事业单位也应该意识到,财务信息系统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不能急于求成,事业单位应在充分考虑自身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有条不紊的推进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晓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9(8).

[2]刘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9(2).

作者:汤亮 单位:浙江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