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论文

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论文

一、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特征

第一,小微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在我国,大多小微企业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一的,运作灵活、效率较高等优势推动了企业的管理发展,促进企业的成长壮大。但是这种经营方式也很容易形成风险,企业管理不易规范,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经营管理体系,大多依赖企业主的个人能力。第二,小微企业信贷的市场风险较高。小微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小,不存在规模优势。其中,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处于生产环节上游,依附于大型企业进行配套加工,或是处于流通领域,容易被市场淘汰,企业存活率低。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第三,小微企业贷款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严重。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十分迫切,一些小微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后随意改变贷款的用途,如投资高风险高盈利项目等现象加大了银行的风险程度。除此之外,一些商业银行基于谨慎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上浮利率和费用甚至不予贷款,这样会因阻止了低风险、稳回报的企业寻求贷款而使自己承受的风险增加。第四,小微企业缺乏良好的担保抵押措施。小微企业常见的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有自身财产抵押、互助担保、专业担保机构担保等。小微企业自身固定资产少,贷款抵押额度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建议

(一)建立小微企业征信数据库

信用模型研发所使用的数据必须具备程度很高的的正确性、充足性和真实性,从而保证最后模型可以明确体现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风险损失数据库,记录风险损失数据,形成对于风险暴露和资本分配进行度量的数据基础。第一,确定数据的来源,尤其是注重“软信息”的收集。建立数据质量管理的标准是确定哪些数据对银行来说最重要以及哪些是商业银行的关键数据,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得小微企业信息,系统汇总财务信息,现场核查“软信息”,逐步把数据库的质量提高到内部评分模型可以依赖的地步。第二,客户征信数据库可以从目前已有的信息入手。先整合信息基础好的公司客户的非财务数据、账户数据和交易数据,进行客户信用分析、利润贡献度分析,为产品组合服务和产品营销提供支持。第三,对征信数据库进行分析。利用数据库,收集客户基本资料和账户等信息,分析小微企业征信数据库中客户的信息,并对优质借款企业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监测,挖掘借款企业信贷信息的潜在价值,最终确定目标客户群体。

(二)开发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计量技术

第一,构建“硬信息”和“软信息”结合的指标体系。商业银行应对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出一定的调整,适当减少评价小微企业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指标,增加评价企业现金流量方面的指标,运用暗中包含在小微企业银行结算流水账、产品订单、税单等数值资料中的信息识别其财务信息准确性,并将之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一起作为对其进行信用评级的根据。第二,建立独特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计量技术。在数据质量得到根本改善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的小微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对客户进行评级打分,作为筛选客户准入的第一关。第三,持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因为大中型商业银行与小型商业银行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三)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

第一,为了规避担保机构的不作为和潜在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要对合作的担保机构做好职责范围内的考察,尽量调查并把握协作担保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尽力与担保机构保持长久、稳固安定的合作关系。第二,完善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与小微企业的风险分担机制。与合作担保机构确定稳妥的担保比例。第三,增加与担保机构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借款企业贷款信贷消息共享平台。

(四)创新小微信贷产品

第一,对现有的信贷品种进行开发创新。商业银行以某种原来拥有的贷款产品为基础,并结合目标企业群以及银行自身的需求,根据小微企业个体风险高但整体风险小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整、修改,研发出新的小微融资产品。第二,对信贷类产品与非信贷类产品进行组合创新。将信贷业务与其他非信贷业务进行组合开发,创造出新的信贷服务产品,使小微企业获得比单一信贷服务范围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第三,根据小微企业出现的新需求开发出新产品,能够满足其融资和非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客户类型、所属行业、信用等特点,在客户资料数据库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市场细分,通过对小微企业客户的特定借款需求、还款能力和交易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所要求的、贷前必须满足的条件设计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综合化、多样化和差别化需求,并且使银行能够对信贷产品施加一定的控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释风险。

作者:张潇飞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