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教育人文因素影响分析

医学教育人文因素影响分析

[摘要]高等医学院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共同作用,医学生“仁爱”价值观的确立与人文精神的塑造密不可分。当前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深化医教协同、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时期,医学人文精神的重新塑造和发扬光大需要学校教育模式和培养理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的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

[关键词]人文因素;医患关系;人文精神;医学教育

一、人文医学相关内容

人文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关怀是人文医学价值的体现,更是整个医学价值的最终体现。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学人文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医学人文关怀贯穿于救治病患到患者康复的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医学人文关怀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医学院通过以医学人文课程学习为主,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未来踏入医疗卫生领域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对病患展现医学人文关怀。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医学人文教育。从医学产生之时就注定了医学具备人文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是人文的科学,是科学的人文艺术。所以,医学人文教育同样离不开科学和人文的范畴。

二、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他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医学是直接应用于人的科学,医疗活动必然会伴随着人文活动。然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分析方法之上的,是把人当作机器来对待的。生物医学模式注重人体的研究,忽略了人的身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无数事实证明,特定的人文因素会导致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要治疗这类疾病,就要运用相应的人文手段。医学是精英教育,医学生的培养关乎医学人才的培养。高等医学院肩负着培养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人文素养的重担,要注重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人格品质。学校要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素养”和“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把“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有机结合起来,以后步入医疗行业才是合格的医务人员,才是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学人才。因此,高等医学院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转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医学人才和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医患关系的缓和离不开医学人文的建设近年来,医患矛盾问题逐渐突出,导致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是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体制不健全;也有些人认为是社会诚信缺失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加剧了医患间的极度不信任,使医疗行业更易成为一个矛盾爆发点。医学的进步,不能单纯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医生要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切身感受病人的痛苦,从多个方面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这种人文关怀比为其开一剂良药更有效果。一个医生能够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时刻关心病人的病痛,安慰和鼓励病人战胜病痛,使用得体的语言和患者交通沟通,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和家庭情况,恪守“以人为本”“仁心仁术”的职业理念,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的医生才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医生。[1]唯有如此,医患关系才可能逐渐回归和谐。

三、医学人文教育的构建

(一)宣传人文知识在医疗实践中的实用价值,增强人文教育的吸引力1.让学生了解人文医学的内涵。医学是一种“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2]人文医学具有以人文手段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医学内涵。由人文医学和技术医学共同组成了医学科学,这就类似于一个好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会遣方用药,还要会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以便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降低对治疗的干扰,同时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以配合心理治疗法,加速疾病的痊愈。2.让学生了解医学人文学的作用。医学人文学的定义目前尚无权威的定义,但我们知道,医学人文学是面对人的科学,具有科学和人文学的双重属性。医学人文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生物医学的弊端和高度科技化带来的医学伦理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和医学本身赋予了它更多的社会责任,它的出现为当前社会医德医风、医患矛盾突出带来了指引。医学人文学的作用就是赋予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并能时刻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诊疗过程的医生。

(二)强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1.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医学人文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教师要具备医学与人文学两方面的知识修养。医学院校里的文科教师学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向医学生学习、向医学专家学习,可以很方便地走进医学专业教师的课堂。医学人文教育要求教师要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既能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能对当前社会的医疗热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正确应对突发的医疗事件。2.课堂教学形式要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探索更多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成果。比如,可以根据情况采用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医护人员和病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医护人员的辛苦,也可以体验到病人生病的痛苦,可以增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为病患全心服务的人文精神。

(三)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人文建设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真正接触患者,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实践活动,是真正成为一名医生的必经之路,也是良好职业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医学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和人文素养也是实践中培养不谋而合的两个方面,人文素养的长期性和客观性都需要加强医学生在实践中的人文教育。[3]因此,在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进入到临床实习后,岗前教育时应请医务处讲解医德医风、医患沟通,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医德是医学诊疗疾病的前提,充分沟通达到彼此理解,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带教老师在为学生讲授疾病的同时,也要提及这项疾病在发病的时候给病人带来的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痛苦,并传授学生在危机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去跟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如何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等,引导学生要以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为患者服务,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医学人文精神,达到医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医学院校要转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在与培养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学生懂得,作为医生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医术,更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深厚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郭红梅.构建立体化人文素养培育体系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5(3):337-341.

[2]李佳颖,哈斯也提•艾力.医学人文素养与医学道德教育[J].卫生软科学,2019,27(3):167-168.

[3]李茜茜,张莉,杨平,等.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8,28(17):2079-2080.

作者:卜茹雯 吴佳莹 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