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人才的吸引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人才的吸引

摘要: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关文件的出台,围绕改革的政策解读和研究工作大量涌现,其中大多数文献是对改革方案内容的评价、比较和数据分析,涉及改革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才吸引和流动产生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针对养老保险改革关注度,通过面谈、电话访问、问卷等形式,对某科研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养老制度改革;科研事业单位;人才吸引

2015年1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更深层次。同时,也标志着实行了60年的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终结了它的使命。原有的退休制度曾经对保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稳定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较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和稳定的“铁饭碗”用人制度,使其职业声望远远高于企业,人们的就业趋势也倾向于机关事业单位,在人才吸引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但是,改革打破了“铁饭碗”用人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优越感没有了,人们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就业倾向有所降低,职工可以自主选择向社会流动,大大降低了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依赖程度。

一、历史沿革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凡是因年龄、疾病、工伤等原因而永久离开工作岗位的职工,国家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以使职工能够据此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从此确立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退休制度。1991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改革首先从企业开始实行社会化。随着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革也在积极推进。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文件明确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编制外的人员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破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金双轨运行差距,建立了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统一的制度,从制度上实现并轨,所有人员不会因为单位性质、职业性质、身份性质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实现养老金领域内的横向公平。

二、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吸引人才的影响分析

毫无疑问,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破除了人员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加快了各类人员在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的流动,有利于人才在社会各领域的平衡。但是,就事业单位本身而言,特别是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科研事业单位,会不会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受到此次改革的影响呢?就这一问题,我们对某全国性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通过电话访谈、面谈、问卷等形式开展,被调查的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并且与同行业、同领域的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人才竞争。在统计分析过程中,我们按年龄分为46岁以上、36~45岁、26~35岁3个组别;按个人在本人学科领域所处的地位分为高层次人才(例如入选国家“”等)和普通人才2个组别。另外,还对不同地区(如沿海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1.最关心的养老改革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所关注的改革焦点问题有所不同,如图1-1所示。26~35岁年龄段的人才更关注养老保险改革中缴费基数、比例、职业年金。46岁以上年龄段的人才更关注改革后退休养老金的发放。36~45岁年龄段的人才则介于二者之间。对此问题,高层次人才与普通人才并无明显差异,如图1-2所示,对3个方面的偏好基本一致。

2.对不同阶段收入的关注度。由于个人所处职业生涯阶段不同,被调查对象表现出对不同阶段收入一定的倾向性。如图2-1、2-2所示,46岁以上的受访者更关注退休以后的收入水平,而26~35岁的受访者更关注现有收入,即受访者更倾向于近期利益。但是,超过60%的受访者希望改革既要考虑现有收入水平,又要兼顾退休后待遇。

3.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改革对长远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不确定。如图3-1、3-2所示,60%以上的受调查者对养老保险改革后,人才流动更便捷、是否考虑到更有发展空间的单位工作或自主创业表示不确定。

4.缴纳职业年金对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作用。职业年金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尚不明显,如图4-1、4-2所示。因为养老保险改革缴费基数、比例、职业年金,编制内外人员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退休金标准等具体措施尚未执行,受调查人员对改革的直接认同感较低。

5.对改革前后单位具备优势的看法。从图5-1、5-2、6-1、6-2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和改变养老金发放办法对人才吸引的影响不大,人们更关心的是单位的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50%的受调查者更看重单位的“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而对退休待遇、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比例等关注度并不高。在“更看重现服务单位的哪些优势”这一项调查(图7-1、7-2)中发现,70%的受调查者最看重的优势是“工作内容和团队”“工资收入”这两项。其中,收入较高且稳定的高层次人才有42%更看重单位“工作内容和团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工资收入有保障的前提下,科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看重工作内容、团队氛围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其中高层次人才更加看重事业发展平台、科研团队建设、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6.地域问题。科研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养老保险改革实行的是属地化管理,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差异较大,因此,各科研事业单位在此次改革中在留住和吸引人才方面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虽外部竞争较为激烈,但编制和户籍管理较为严格,因此,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编制(进编与落户关联密切)和户籍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势仍然存在。成都、武汉、西安、合肥等经济中等发展地区,编制和户籍管理政策较为宽松,改革后原有的养老优势不再,社会保险的保障与企业差异缩小,吸引人才时在面临外部竞争的同时,编制和户籍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部、东三省等),科研事业单位在当地面临外部企业竞争较小,发展优势非常明显,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吸引和稳定人才方面影响很小。

三、结语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制健全才能实现社会人才的合理流动。社会养老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属于保健因素,留住和吸引人才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单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来看影响有限。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尚未实施的情况下,职工对此次改革所引起的缴费基数、职业年金、用工方式、现收入水平、退休后收入水平等变化,尚没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在国家稳步有序地推进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上,科研事业单位只有结合自身特点,加强自身发展和团队建设,建立合理的用工和收入分配管理制度,为职工职业生涯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烨,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阻力探析与完善对策-[J],《社会保障》,2015,(01).

[2]林晓洁,双轨制终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回顾-[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5,(2).

[3]杨芳,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综述-[J],《理论专刊》,2015,(6).

作者:杨谦红 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