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灰雀》教学语言训练的生长点探寻

《灰雀》教学语言训练的生长点探寻

《灰雀》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笔者循着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着力于探寻语言训练的生长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教学,以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并进。

一、熟悉,培养说话能力

经调查发现:学生对鸟儿并不陌生,能说出一些鸟的名字和特点,但对于灰雀这种小动物的形态、习性并不熟悉。为了使学生了解灰雀,对鸟类产生喜爱之情,教学伊始,教师先出示当地经常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小鸟图片,再提问:屏幕上是什么动物?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看见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小鸟都非常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我喜欢第一只小鸟,因为它很漂亮。师:为什么漂亮?生:因为它头上的羽毛是红色的……翅膀是……胸脯是……生:我喜欢第三只小鸟,因为它很可爱。它的嘴巴长长的,眼睛……脚……生:我喜欢第四只小鸟,因为它小巧玲珑,非常灵活……师:是啊,小朋友们都说出了小鸟的可爱之处,有的颜色漂亮,有的长相可爱,有的轻快灵活……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灰雀。(板书)以上教学是对学生说话能力进行训练。教师为学生说话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撑,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小鸟,再加上老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小鸟插图,他们表达的欲望更强烈了。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跟进评价、小结,使他们不但会说,而且说得更有层次。所以,在设计让学生乐于表达的说话练习时,既要为教学服务,又要为训练考虑,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二、聚焦,体会词语含义

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很喜欢灰雀。在教学时,聚焦“可爱”和“喜欢”这两个关键词,借助图片,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展开课堂教学。

1.一画二圈三说

出示灰雀图片后,请学生从文中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xiōng)脯(pú)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接着指名读,引导学生圈画并思考:课文从哪些地方写出灰雀的惹人喜爱?学生在交流时关注到“粉红、深红、跳动、歌唱”这些词语,并在教师的追问下逐一说出了这些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如:“粉红、深红”写出了灰雀的颜色漂亮;“来回跳动”写出了灰雀的动作轻快、灵活;“婉转”一词写出了灰雀叫声动听。最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结,帮助学生发现作者是抓住这些关键词,从颜色、动作、声音三方面写出灰雀的可爱的。

2.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在指导学生理解列宁喜欢灰雀时,再次引导学生聚焦词语,创设语境,了解列宁内心对灰雀的喜爱。如,学习“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zhā)和谷粒”这句话时,提问:课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列宁喜欢灰雀?为什么?生:“仰望”这个词的意思是抬头向上看。列宁抬头看那三只灰雀。师:偶尔看还是经常看?通过哪些表述可以知道?生:经常看。从“每次……都……”“停”可以看出。生:从“经常”一词可以知道列宁不止一次给灰雀送食物。生:“面包渣”就是一种食物。师:“面包”和“面包渣”有区别吗?生:“面包渣”是吃剩的面包撕成的碎片。师:是啊!列宁为了让灰雀吃面包方便,撕碎了喂它,说明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在教学这句话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列宁喜欢小灰雀,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如,“每次……都……”“仰望”“经常”等。不但要理解词语本身的意义,更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真正作用和含义。

三、共情,指导朗读体会

课文第2~10自然段主要通过对话来反映列宁和男孩的心理。要想感受彼此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需要用心朗读,这就首先需要共情。可先让学生理解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之后的心情,然后出示句子“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让学生自读体会。学生了解到列宁当时着急的心情,朗读自然声情并茂。列宁在和小男孩的对话中觉察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了。但他不动声色,想通过自己对灰雀的担忧与爱怜,唤起男孩的同情心。于是,列宁用自言自语的口吻说了两句话:“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列宁说这句话的含义,可以请学生尝试读这两句话,看看谁能使小男孩回心转意,主动把小灰雀送回来。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都主动尝试朗读。经朗读体会,学生知道了列宁是用担心和惋惜的语气来说这几句话的。正因为如此,小男孩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而极度担心以及灰雀的可怜,才决定把小灰雀送回去。朗读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方式。小男孩回心转意的过程如果只依靠老师讲解,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只有让学生朗读体会,产生共情,才能悟出文中的人物情感,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设疑,培养感悟能力

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探究人物对话背后丰富的内心活动。针对列宁自言自语的话,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列宁真的是说给自己听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让学生体会到列宁这样做是不愿直接拆穿男孩,是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对于列宁的内心想法和男孩复杂的心理活动,三年级的学生不能一下明白,所以,第一步先让学生了解灰雀是谁捉去的。笔者先提出问题:“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告诉我吗?并说说你的理由。”请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生:我是从男孩的“没有……我没看见”的说话语气看出的。因为他说话吞吞吐吐,说明他做了坏事,心里有些紧张。师:男孩做什么坏事了?生:把灰雀捉去了。生:我是从“不敢”这个词知道的。因为男孩想说出灰雀是他捉的,怕列宁责怪他,所以没敢说出来。生:我是从“会飞回来的”知道的。因为男孩不捉灰雀,他怎么会知道灰雀会飞回来呢?经讨论交流,学生能从文本中有关的词句、男孩说话的语气和神态理解灰雀是男孩捉去的,但事情的结局如何?为什么?需要学生进一步研究,所以第二步,再提出问题:“男孩会主动把灰雀送回来吗?起初他是怎么想的,后来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继续组织学生讨论。生:男孩说话吞吞吐吐,说明他此时犹豫不决。不敢讲,是因为担心列宁会责怪他。但列宁的担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触动,让他鼓起勇气下定决心,一定要送回灰雀。生:男孩因为喜欢灰雀才去捉的,后来听了列宁的一番话,知道了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所以男孩决定把灰雀送回来。从“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这些句子的反复,说明他决心把灰雀送回来。通过交流学生知道,起先男孩捉灰雀只是因为喜欢,后来听到列宁的“自言自语”,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最后决定改正错误,主动送回灰雀。第三步,继续提出问题:“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男孩捉去的,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他是怎么想的?”通过学生再次热烈讨论,了解到列宁这样做目的就是不愿直接拆穿男孩,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这一片段中列宁的心理活动和男孩的心理变化较为复杂,如果不铺垫设疑,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容易一知半解。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对话背后丰富的内心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理解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细细咀嚼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既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心理轨迹,又能领会课文主旨。张庆老师曾指出:语文课要“堵住烦琐分析的路,迈开语言训练的步。抛开粉饰雕琢的‘秀’,走上‘简单朴实’的路”。在阅读教学中,一字、一词、一句……都可以成为语言训练的生长点。教师只有不拘泥于教材,教有策略,教学内容才会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才会更广阔,语言训练也会向更深处漫溯。

作者:姚佩元 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白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