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中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

谈中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包括渗透爱国主义情怀、联系实际生活、借助课外活动、通过情境创设刺激中学生感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爱国主义情怀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持续深入,当前我国的中学教学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在中学整体教学中,语文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其分值较高,更在于其综合性较强。中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特殊时期,教师需要掌握其身心变化,将德育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三观。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差别,学习任务更加繁重,一旦中学生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极易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阻碍所击垮,进而影响其整体发展[1]。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可以磨炼中学生的性格,进而使其勇于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难关。

(二)使学生具备政治信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有所增加,但也容易被一些新事物、新理念所影响,加之此阶段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容易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及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逐渐提升其民族自豪感,进而使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

(三)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基,是国家长久发展的栋梁。因此,中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及文化科学涵养将对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能够逐渐培养中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情怀,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

(一)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应当为学生展开树立爱国意识、促使学生逐渐具备为国献身意识的一类德育。爱国主义情怀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项传统美德,在德育研究范畴中始终属于一项重要课题。在初中语文学科当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爱国教育课文,身为教师,必须对教材展开深入研究,以便将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渗透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并且充分将学科和爱国情怀融合到一起。比如,教师在讲授《最后一课》时,因为本课十分感人,教师应当在对学生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将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发出来,从而加深其情感体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阶段学生接触抗日战争的知识较少,其爱国情怀尚处于表面,加之本文大背景为战败的法国,这就会使学生有一种陌生感,加大了德育的难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在正式讲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明确学生是否对抗日战争有所了解,并让知道的学生分享例子,随后教师还应当将抗日战争的艰苦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逐渐激发其爱国情怀,使其带着这种情感体验进入正式的学习,使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2]。

(二)联系实际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能够充分激发出其情感的内容,重点在于与其最为贴近的现实生活,这也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关键一环。语文学科具备意境美、形象美及语言美等众多优势,而身为语文教师,应当对这些优势进行有效利用,让学生通过品读文字,感受到课文当中存在的真善美,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向上,升华其真挚情感。然而单纯的课堂教学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以课堂为基础,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生活,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使学生有榜样可以参考和学习,并且借此培养学生知恩图报、重视亲情、热爱自然等道德情操。比如,在讲授《背影》一课时,简单的笔墨就能够将父子情深之感充分表达出来,尤其是在火车站内,父亲为“我”买橘子时各种动作的详细描述,虽然写出的文字朴实、简洁,却将人间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学生处在叛逆的青春期,教师可以借助此文让学生回想日常与父母之间的各种互动,并且让其将那些难忘的瞬间都写出来,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更能够使学生被带入作品中,使其主动思考亲情的伟大,最终升华学生对家长的热爱及感恩之情。

(三)借助课外活动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课外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主要是由于其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更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动当中逐渐受到熏陶。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开展以爱国、爱父母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及相关电影、书籍的评析会和品鉴会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将德育充分渗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同时,使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准获得合理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公园,或者走访慰问模范家庭,并且引导学生动帮助班级中或校内的贫困生,进而从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应当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够具备层次性、针对性及全面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确保课外活动整体氛围及具体内容都积极正向,必须利于提升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这样就可以最终将语文学科课外活动的德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通过情境创设刺激中学生感官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教师在日常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已经成为其最为得力的教学助手。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展开情境创设,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全面刺激,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直观地刺激中学生的心理及情感,进而使学生在深入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对情境展开更加明确的分析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画面中的直观视频、图片等,能够全方位强化学生包含同情心、同理心、环保意识、感恩意识等在内的道德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课文与现实之间的人生观差距有所了解,从而对文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语文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一起生活学习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借此情境,教师带领学生结合海伦•凯勒的故事对其再塑生命成功的原因进行探讨,促使学生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体会其热爱生活、生命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的生命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良好品格,从而有效实现德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渗透。

三、结语

德育对于语文教学乃至学生整体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必讲环节。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德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三观,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竞辉.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8.

[2]李克文.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176-177.

作者:雷兴鹏 单位:平凉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