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团体辅导对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将人际关系取向的团体辅导运用到医学生自然班级中,制定针对提升人际关系辅导方案,运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实验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进行辅导前后测量,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取向的团体辅导是辅导员优化班级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医学生;人际关系;人文素养

在当前大学越来越普及之时,社会对医学生的全面心理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其中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人际交往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居青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位[1]。新闻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寝室氛围不和谐甚至暴力伤害事件有诸多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关系到在校学生的自信和归属感,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感[2]。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也愈来愈注重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已达到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目的,而团体辅导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渠道。本研究针对本科一年级医学生特点设计了六个单元的人际取向团体辅方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以期达到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山西某高校2018级临床专业2个自然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32人),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32人)。

1.2实验设计及测量工具

本研究对实验组进行连续6周的心理辅导,每次2小时。对照组不参加辅导。在辅导前后运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进行测量,运用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收集学生的主观收获感受作为评价。

1.3班级团体辅导方法

整个团体心理辅导从2018年4月开始,每周1次,共6次。活动设计为主题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自我分享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具体活动方案见表1。

2结果

2.1医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试结果

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辅导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测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样本均数和标准差比较接近。辅导完成后的测量中,实验组均分降低了1.97,对照组均分降低了0.22,t=2.17,P=0.038(P<0.05),两组呈现出显著差异。从表3组内比较看出,实验组辅导前次测量表均分(9.91)明显高于辅导后次测量均分(7.94)。经配对t检验分析,P值0.000,辅导前后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两次测量均数和标准差变化不大,没有显著差异。

2.2医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测试结果

从表4比较数据中可以看出,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社交回避和苦恼测量均数和标准差较接近,不存在显著差异。辅导后的测量中,实验组均分降低了2.88,对照组均分降低了0.28,t=3.45,P=0.002,两组表现出显著差异。从表5组内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组辅导后的平均分(7.59)明显低于辅导前的均数(10.47),经分析,P值0.000,辅导前后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两次测量均数和标准车差变化不大,没有差异。

2.3学生主观的收获感受和评价

活动结束后,22名同学认为收获比较大,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我,认为自己比以前更加自信,学会了接纳别人,学习到一些人际交往技能,感觉生活很美好。10名同学表示有收获,认为这种团体形式能够营造良温馨的交往氛围,在游戏和讨论中建立了感情,比较有意义。总之,32名同学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表示这种活动很有趣,既充满乐趣又能够自我成长。

3结论

人际关系取向的团体辅导通过营造良好且温馨的人际环境和交流氛围,使大家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接纳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学习沟通和交往技巧。同时,由于大家在游戏中放松自己,互相帮助和协作,使成员有归属感,更加愿意倾诉和倾听,感受人际间的信任与愉悦,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面的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结合宿舍情况,用于优化寝室人际关系,促进寝室和谐。此类团体辅导感染力强,操作简单,辅导效果容易评价,是辅导员管理学生、贴近学生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史林溪.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人际关系引导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32(24):36-37.

[2]赵松立,杨雪花.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4):566-569.

作者:刘慧玲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