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如何做好职教3+4的衔接课程

如何做好职教3+4的衔接课程

摘要:因国家教育体系的不断变更,使得传统的职教方法不再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只有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主要以做好职教“3+4”衔接课程为重点进行分析。从成立专门保障机构、院校与企业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职教“3+4”衔接课程应用效率,为社会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3+4”衔接模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的“3+4”衔接教育为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选取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到职业院校学习3年相关专业,经过考核合格的同学进入到相应的高等院校中学习4年相关专业,在实践过程中,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分开培养与互相衔接的教育方式。“3+4”衔接教育主要以培养中高等教育目标为主,通过构建专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衔接体系,来促进课程体系与教材间的有效衔接。

1“3+4”衔接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

首先,增强教师理论学习。教师通过培训、自学或是交流学习的等方法,丰富教育理论与职校的工作经验,保障教师思维与思路皆能同客观规律相符,保障所制定的教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其次,设立专门的保障部门。学校为了确保课程衔接顺利进行,需要设立专门的学术办公室与学术委员会。该部门由学校领导、优秀教师以及学部专家共同构成,其主要职责就是论证与研究课程体系,对教育教学与专业建设提出指导性建议;学术办公室所负责的是对学术委员会活动的协调与安排。最后,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支富有创新力、专业性较强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必然需求。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教师所占据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便要求教师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下述三点措施来增强教师团队建设:第一,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操作实践活动,增强教师实践力;第二,聘用理论基础强且具有较丰富经验的行业人才当作兼职教师;第三,对校内全体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革新教学理念,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2做好职教“3+4”衔接课程的有效策略

第一,依据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管理办法》中专段考试的实际要求,教师在中职阶段提高文化基础课的时候,还需要对教学大纲与计划进行变更,增强综合测试,确保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提高到普高学生的水平,英语过三级。第二,依据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需求,教师需要做好德育工作,将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与素养提高到新高度,提高理想教育与精神教育课程重视力度,确保学生拥有正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观,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道德素养。第三,进行院校协商,明确中职的主干课程,制定转段考试方案。减少一些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学时,提升专业课学时,增强实训教学。将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突显出来,基于职业能力为课程设置的基础,确保学生所学习的技能与知识能够切实满足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注重技能与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加强课程灵活性,构建具有弹性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时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第四,共同构建实训基地。中职院校比较注重技能培养与综合能力提升,充分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端科技人才。若是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内容互通,与企业共同构建产学合一的实训基地。第五,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基于校企合作为重点,将教学过程中职业性与开发性突显出来,保障人才培养的明确性,探究实训基地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建立顶岗实习与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第六,强化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进行一体化教学则是由一个教师所负责,保障专业理论教学、实训基地、课程内容皆与实训进行有机融合,规避知识脱节与重复的问题,将实训与理论进行有效结合,基于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师生互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教学质量,并且还能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第七,设计校本教材。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前提下,同企业合作,依据企业岗位对能力与素养的要求,来设计教学课本,制定具有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案,所编写的教材务必要满足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高中为起点的学生相比较,“3+4”衔接课程能够使学生尽早的接触相关行业,使学生在进入到本科阶段学习以前,就已经具备了行业经验。在进行培养时,两校间需展开积极联系,共同构建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库以及教学考核标准。通过实践证明,基于学生能力为基础进行培养,合理设计“3+4”衔接课程体系,才能确保“3+4”衔接课程的培养质量,进而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牛经伟,徐光义,吴枫,赵贵清,刘铁彬,施宏伟,王树阳.“3+4”衔接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136-137.

[2]顾国清.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以“3+4”项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14,(27):9-12.

作者:踪万振 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