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宗教信仰论文:宗教信仰向德育创建的转变思索

宗教信仰论文:宗教信仰向德育创建的转变思索

本文作者:权麟春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从国际环境来看,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政局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势力你争我斗,为了党派利益不择手段;思想导向一度混乱,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冲击,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产生动摇。从国内环境来看,现如今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变化,原有一部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随之解构,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价值观念复杂化,在正确的思维观念不断涌现的同时,各种错误的观念和各种危机意识也在悄悄地涌动。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失范使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了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济与道德、政治、自然环境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德”“得”分离,存在着严重的二律背反。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带来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分明,道德滑坡,良知沦丧,诚信缺失等丑恶现象卷土重来,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大部分人们出现心理阵痛和极度的心理不平衡。而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还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当内心矛盾并产生强烈冲突时,往往会以消极的态度选择逃避现实,进而投向宗教的怀抱。

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宗教”的调查中,信仰宗教的88人中有66人选择了“通过家庭成员了解”这一选项,“信仰宗教的原因”调查中,选择“受家庭或别人影响”的68人,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这说明了民族和家庭的影响仍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因素。另一项调查显示,自己身边的信仰者对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同龄人在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在大学读书阶段远离父母和家庭,经常打交道的不外乎是自己的朋友和同学,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互之间容易耳濡目染,相互影响。某一个学生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周围的同学或朋友会受这些同学的影响,自己无意中也会参加各种宗教活动,逐步认可并信奉宗教。在“你身边的信仰者(包括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影响大吗?”的调查中,选择“影响大”的19人,占5.3%;“多少有些影响”的227人,占63.8%;“没有任何影响”的110人,占30.9%。“有影响”的比例明显高于“没有影响”的比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活着才有意义?大学生对人生终极关怀的孜孜以求,在对这些形而上问题的追寻和探究中出现了信仰真空的时候,宗教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学生选择宗教信仰作为自己对宇宙人生的一种解读方式,希望从中得到心灵慰藉和精神皈依。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同步发育的青春萌动期,他们渴望交往,但现实中却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难以沟通,难以敞开自己的心扉,交往的过程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与困惑。由于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等因素的不同,对待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甚至会得出截然对立的答案。同时人生阅历中的坎坷际遇也可能改变他们的心路历程,个别同学家境贫寒等不利于成长的因素,容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现实社会生活中“身不由己”的尴尬处境又压抑了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如果周围的人对他们关心不够或者自己不能正确对待,都有可能对宗教产生兴趣,进而信奉宗教。另外,加上社会和自然的许多奥秘还没有被人类所揭示并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所以还存在一定的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异己性和盲目性。相信“鬼神”、“天堂”等诸如之类的说法吗?学生选择“相信”的30人,占8.4%;“不相信”的172人,占48.3%;“半信半疑”的150人,占42.1%;“说不清楚”的4人,占1.2%。在“你算过命或求过签吗?”的调查中,回答“经常去”的15人,占4.2%;“去过几次”的138人,占38.8%;“没有过,但想去”的72人,占20.2%;“没有去过,也不想去”的131人,占36.8%。这两道题说明了部分学生对于异己的东西还是抱着相信或者半信半疑的态度,企图依赖超自然的力量去实现自己所希冀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极少部分的大学生对宗教的信仰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正是由于在国际国内“宗教升温”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越来越多,比例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国教育、文化、宗教部门的极大关注。但是,大学生信奉宗教的特殊经历,使其宗教观念、宗教行为等方面与普通信教群众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牢牢把握党的宗教政策和大学的育人目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宗教观教育。由于他们已经信奉宗教,“生米已做成熟饭”,所以只能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正确引导宗教信仰者。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对这些信教的大学生要运用正确、有效、合理的手段引导、规范、管理好他们的宗教活动,不能简单地打压,也不能疏于管理。当然,也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应付,而应该主动出击,努力引导宗教信仰向道德建设的现实转换。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降低大学生信教比例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大学生通过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否认超越物质世界的神的存在和作用,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的根源,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既能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元化的现实情况,更能运用先进文化的思想辩事明理,追求真善美,防止和抵制国际、国内环境对大学生的严重影响。运用“批判性”武器对有神论、迷信等方面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通过对复杂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事物深刻的本质,不为表象和假象所迷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求实的精神。

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不信教”这个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谜团,最终的落脚点放在“大学生该不该信教”这个问题上。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既不是儒家伦理智慧,也不是道家伦理智慧,更不是佛家伦理智慧,而是三者的有机统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大融合,构成了中国伦理思想的人生智慧。儒家提供的是入世的人生智慧,道家提供的是用生的人生智慧,佛家提供的是出世的人生智慧。在世俗世界中难以克服的利益冲突,都可以在意义世界中找到答案,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衡。同时,使人自身得以超脱,心灵得以洗礼和升华。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中国人都能安身立命,进退自如。入世—避世—出世,三角形的稳定性,形成了中国人自给自足的伦理精神结构,[2]即自身之内有其需要的道德因子,各因素之间又能达至平衡与和谐。可以看出,中国人不需要宗教,这就是大部分中国人不信教的根本原因。西方人在宗教中追求生命的永恒与不朽,而中国人在伦理中追求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循序渐进,进而追求人生的圆满和永恒。

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宗教的本质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的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的产生根源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宗教是以虚幻的形式达到虚幻的人生超越,体现出对现世人生矛盾的无奈和无力,是以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人生、对待人生。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未来的接班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和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督促大学生以学业为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降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

(二)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作用,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入党、党前教育、预备党员的考察以及学生党组织生活质量提高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锋代表,学校应该规范学生的选拔制度,为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把“入口关”,真正把品德高尚;平时学习、生活中表现良好;真正符合党员标准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健全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推荐、公示、组织谈话、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考察、党员转正审核、党员质量考核等制度。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严格规范党组织生活制度,在规范组织生活制度的同时也要切实加强组织成员的思想教育,激发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其成为学习型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党组织可根据当前的形势任务开展各种面向党员和普通学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拓宽交流途径和渠道,多开展开放型的组织生活形式,密切党员和普通学生的联系和沟通,真正给其他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三)巧妙利用宗教道德与宗教文化,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道德信仰

并不是必须利用宗教道德与宗教文化的路径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信仰,而是由于这些大学生已经信奉宗教,所以捷径只能是宗教信仰向道德建设的转换。所谓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道德形成的前提性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终极向往即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首先诉诸于信仰,并进而作为道德活动的动机和出发点。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信仰赋予道德以意义,信仰使道德获得“自律”的本性。道德信仰是人类信仰的重大领域,道德信仰是现实的信仰,宗教信仰是超验的信仰,宗教信仰向道德信仰转换的对接点是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由于宗教信仰理念的要求,佛教教义将行善列为基本准则,教人要以慈悲为怀,要布施,鼓励信徒做善事,寺庙还经常组织救灾、济贫活动。基督教教义告诫人们要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和财物。伊斯兰教有十大核心价值观:和平、公正、中正、和谐、博爱、宽容、平等、自由、崇尚道德与崇尚知识。这些宗教道德戒律和规范致力于追求至善,鼓励人们做善事、平等爱人、爱人如己、互帮互助、惩恶扬善、扶贫济世、博爱乐群、甘于奉献、捐款捐物做慈善事业等。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不可否认,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宗教通过宗教典籍、文学作品、丰富的宗教活动等加以表现和宣传,富有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对人生、现实生活、自然有其独特的诠释和解读。此外宗教还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和意义。贝格尔(P.Berger)认为,人是一种精神动物,他不只是寻求生存的手段,他也关注生存的意义,而且是在最深层次上寻求生存的意义。所以必须给学生讲清楚宗教信仰与道德信仰的区别,正确引导学生实现两值得的转换,培养其坚定的道德信仰。

(四)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认知

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发展智力和人格、开发潜能、形成道德品德、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得以提升的基础。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控。大学生身处青春期,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心理断乳期,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期,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良好、开朗乐观的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孤独感。学会理性思考,学会自我肯定、自我激励,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其次要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那些想逃避现实的大学生摆正心态,正视现实,以健康的心理意识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健康心理意识是前提条件,以此为基础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五)以学生为本,锤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活动铺天盖地,甚至有时往往难以选择和取舍。从参与度来说,学生活动的参与面不广;从活动主体的选择来看,吸引力不大,学生大多都是被动接受;从活动的形式来看,活动形式死板单一,强制灌输、单纯说教成分多一些;从活动的内容来看,活动内容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有差距;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实际效果一般,对同学们个人素质的提高作用不大等这些问题值得反思。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学生如何做人,提升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在充满爱心、宽容、信任的环境中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促使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因为教育活动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者提供了多少教育内容,更取决于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吸收程度。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摸索富有成效的高校大学生活动管理模式,鼓励大学生按照成长需要和自身特点,以班团组织、学生社团等各种团体结构,同时向学校申报具有自主设计、创造性的、有益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制定“立项指南”和审批、验收等环节进行引导,指导和帮助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从而使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生活动的参与面要广,学生活动要富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选择。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坚决反对强制灌输、单纯说教,要注重渗透作用。大胆借鉴国外高校一些好的做法,例如新加坡素来重视道德建设,新加坡国立大学把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并开设了思想道德专业课。国立大学的教育宗旨是激发创新、拼搏、进取精神,鼓励学生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积极提升道德品质。

总之,拥有坚定的道德信仰、正确的道德认识、恒定的道德意志,加之和谐的道德环境,大学生必然会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深化和交融的结果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又是内部动力,它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施道德行为。因此,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之形成道德习惯,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