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不孕症中医研究论文

不孕症中医研究论文

1中医药治疗

1.1内服法

1.1.1中药调周法

女子不孕多伴有月经不调,故目前在治疗不孕症时,一般将月经周期分为行经期、经后期(卵泡期)、经间期(排卵期)、经前期(黄体期)等四期进行分阶段治疗。在行经期侧重养血活血,理气调经;经后期侧重健脾补肾,养血益气;经间期补血活血;经前期补肾益精。郭真依据补肾调周法分别在经后、经间、经前和经期辨证用药,方选养阴奠基汤、补肾调气血汤、助孕汤和七制香附丸加减,妊娠率71.8%。夏桂成等在月经周期4期的基础上将经后期分为初、中、末三期,在经后初期选当归地黄丸以滋阴养血,在经后中期滋阴壮阳,在经后末期加重助阳的作用,此外,他又将经前期相应分为初、中、末三期。高秀玲在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分别在月经周期第5、12、17天开始分别选用调经1、2、3号治疗后,通过对月经周期的调整使之顺应阴阳变化。可见,各位研究者对月经分期有细微差别,但调周的基本原则均为补肾养血。从补肾养血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月经周期的调理,对不孕症的疗效显著。

1.1.2辨证论治

(1)肾虚型。胡雅芬指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多与肾虚有关,因此在治疗时采用补肾助孕汤(覆盆子、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川断续、桑寄生、熟地、当归、制香附、黄芪、党参、怀山药、炒白术、炒芍药)加减,兼肝气郁结者加柴胡、八月札;兼气血虚加阿胶、何首乌,同时黄芪与党参的剂量加倍;兼血瘀加桃仁和紫丹参;兼宫寒甚者加补骨脂、肉桂;兼痰湿加茯苓、半夏等,结果有效率84.5%,妊娠率56.25%。郭真将不孕症分为肾虚肝郁、脾肾两虚、肾虚夹瘀、肾虚夹痰湿、肾虚夹湿热四种证型,采用补肾调周法治疗,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8.1%。李红针对7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选用固肾活血种子汤(人参、当归、女贞子、旱莲草、黄芪、菟丝子、龟板、熟地、麦冬、杜仲、续断、首乌、五味子、阿胶、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加减,兼肝气郁结者加香附6g,白术10g,丹皮9g;兼痰湿壅阻者加茯苓、半夏、白术各10g,陈皮、升麻、柴胡各6g,服药后有排卵者60例,未排卵者12例,其中3个周期治疗后妊娠者52例,总有效率83.3%,未出现副作用。综上,各研究者多是基于中医肾主生殖的理论,针对肾虚为主的证候选用不同方剂进行治疗,重在补肾,同时兼活血疏肝、祛痰化湿,疗效显著。(2)肝郁型。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运用疏肝益肾法,治疗功能性不孕症102例,半年后78例受孕,总妊娠率为76.5%。吴介作将气郁所致不孕症分为气滞兼血瘀型、气滞兼肾虚型和气滞兼痰湿型,选用逍遥散加减进行治疗,兼肾虚者佐以覆盆子、菟丝子、车前子、枸杞子;兼血瘀者佐以桃仁、川牛膝、益母草;兼痰湿者佐以陈皮、苍术、制半夏、天南星,结果显示,30例的不孕症患者中20例怀孕,10例未怀孕者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显著。可见,研究者治疗此型不孕症,多是以补肾为基础,强调疏肝理气。(3)血瘀型。临床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多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潘兴成以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为主方,气滞血瘀者加金铃子散、失笑散等行气化瘀药;寒凝血瘀者加附子、干姜、吴茱萸等药;血热夹瘀者酌减活血药量,加丹皮、山栀、黄芩等清热之品;气虚夹瘀者,酌减活血药量,加黄芪、白术、参须等补益之品,经过治疗后,27例患者中24例出现妊娠,疗效明显。方青娥以自拟疏通化瘀汤为主治疗不孕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6%。(4)痰湿型。江丹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分为三种证型:脾肾气虚,水湿停聚;肾阳不足,湿聚痰凝;肝气郁结,瘀血停滞。分别选用金匮肾气方合苍附导痰丸方加减、二仙汤合桂枝茯苓丸方加减、柴胡剂合桃红四物方加减,虽然选方不同,但均重在化痰,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不孕症主要是肾虚、肝郁、痰湿和血瘀,各证型可单独出现,亦常是相互兼夹,治疗方面多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祛痰、化湿和活血。

1.1.3专方验方

随着医学的发展,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上,多数医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实用方,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桑任佐以“养肝血,滋肾阴,通经脉”为治则自拟育麟汤,药用当归、白芍、大熟地、川芎、青柴胡、制香附、制首乌、山萸肉、甘枸杞、山药、白术、龟板、川椒、皂针、丹皮,其中皂针可疏通输卵管以保证卵子顺利排出,藏红花活血化瘀疏通经脉,在活血化瘀时注重补肾益精,疏肝解郁,总有效率为90.3%。李祥云针对104例输卵管炎变阻塞性不孕患者,自拟峻竣煎口服液,药用三棱、穿山甲、路路通、莪术、丹皮、丹参、当归、红藤、黄芪、香附等,总有效率83.6%,并进行血液动力学研究,发现峻竣煎能够明显改变输卵管血液的黏滞状态,其中三棱、莪术等共奏活血化瘀之效。朱慧萍认为肾虚精亏肝郁是导致不排卵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故选用菟丝子、枸杞子、蛇床子、制首乌、覆盆子、淫羊藿等补肾益精之品为主药,佐以炙黄芪、当归、怀山药、制香附、茺蔚子,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2%以上。综上,经验之方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鉴于患者的不同体质,临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用方应因人而异。

1.2外用法

1.2.1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直肠,有利于药物效直接作用于患处,临床疗效较好。苗曼华采用了中药灌肠法和输卵管通液术,药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皂角刺、三棱、莪术、大黄、露蜂房等进行浓煎,冷却后灌肠。三个疗程之后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总有效率为93.3%,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通液技术和口服广谱抗生素治疗)。温泰芳选用红藤、败酱草、蛇舌草、蒲公英、三棱、莪术、丹参、桃仁等,对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进行中药灌肠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各研究者在进行中药灌肠治疗时多是选用一些红藤、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同时也能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病变。

1.2.2中药外敷法

外敷法是将中药加热后放于患处,借助热力以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中医疗法。因疏输卵管阻塞多由瘀血阻塞脉络所致,故中药外敷法对于由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疗效甚佳。杨秀芬对100例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分组后,治疗组以中药外敷为主,药用艾叶、透骨草、花椒、千年键、五加皮、当归等,对照组则选用青霉素、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受孕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22%),中药外敷疗效显著。孙淑芳在中药外敷法和中药灌肠法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治疗中发现,外敷组总有效率为81.8%,灌肠组为52.4%,差异明显,且对患者而言,外敷法无痛苦,更加方法简便易行,潜在的危险性小。

1.2.3综合治疗

在治疗慢性附件炎并发不孕症患者时,对照组自拟中药消炎汤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兼清热利湿,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消炎汤加平补平泻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痊愈54例(72.0%),对照组23例(30.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黎晓红治疗不孕,选用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内服,同时选用清热化瘀中药煎水进行灌肠,并取汁以直流电疗法将药液加热放在下腹部的两侧,1个疗程后有效率达77.08%,经过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和离子导入后,不仅促进了盆腔周围的血液循环,而且使得输卵管能够复通。

1.3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对照组单纯采用卵巢契形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卵巢契形切除术治疗,同时在术后采用自拟的化痰补肾方内服,药选菟丝子、覆盆子、淫羊藿、紫石英、苍术、胆南星、白芥子、制香附、半夏以及焦山楂,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叶敦敏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研究A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结合中医周期性疗法,总有效率为90.0%,远远高于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B组,同时也高于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非手术治疗的C组。可见,中药能够补肾疏肝调经、活血化瘀,西医诊疗技术能够解决特殊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互补。

1.4情志干预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对不孕症的认识及治疗思路也发生转变,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日渐受到重视。谈勇等从中、西医的角度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患者多自卑、紧张、焦虑,甚至悲观绝望,提出医护人员应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热情、倾听、共情,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帮助其调整心态。王秋琴等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团体心理干预加放松疗法,结果显示患者卵泡生长及排卵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妊娠率明显提高。可见,治疗不孕应关注女性心理健康。

2小结

不孕症主要有肾虚、肝郁、痰湿和血瘀等证候,各证型之间相互夹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关注情志,临床疗效肯定。但在治疗中,中医难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快速的分析和判断,缺乏疗效的相关量化指标,而西医先进的诊疗技术在这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综合干预的规范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是目前治疗不孕的迫切要求,而不孕症作为一种身心疾病,科学的健康教育、情志干预可进一步增进疗效,维持患者健康。

作者:徐云秀 徐桂华 王秋琴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