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范文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第1篇: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历史变革;发展趋势

1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1.1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是决策人员对企业存续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来控制企业风险,避免企业受风险的影响,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且保障企业未来预期目标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领域不只局限于企业内部因素,还囊括相当一部分外部因素,诸如市场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因此,风险管理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细节和角度出发,以支持企业的有序发展。

1.2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成长及壮大的重要支柱,企业在经营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无法预见的风险,尤其是面对金融危机等由于内外部环境改变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时,提高企业的风险可控概率,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以此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和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培养擅长运营管理、熟悉风险管理政策的人才,同时从上至下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增强企业对于潜在风险的敏感性,降低企业的风险。另外,建立贴合企业自身情况的风险管理制度与风险管理系统,科学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风险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上的有力手段,企业只有重视风险管理,全面落实风险管理,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减少企业已经存在或潜在风险,才能保障企业长足发展。

2企业风险管理历史变革

2.1风险管理起源和发展

风险管理思想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辐射性影响,美国近半数银行和企业纷纷倒闭、破产。此时的风险管理思想便因势而发,最初的风险管理思想由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提出,从美国纽约的部分大公司组织定期研讨应对经济危机后的风险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大部分中型企业开始在企业内设立保险管理部门,可见,在当时的风险管理以保险为主要手段。在20世纪中期,部分工商企业及银行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才真正对风险管理重视起来。其契机是美国钢铁工人工会在争取退休金和保险待遇方面与钢铁厂谈判失利,致使工人大罢工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自动变速装置厂发生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美元。这些风险事件的出现,在当时的工商业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同时,许多学者投身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加快了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为风险管理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20世纪中后期国际性石油危机掀起了风险管理全球化的序幕,加快了人们认知风险管理的脚步。世界各国的有关学者对风险管理这一领域进行了全方位、全范围的探讨,举行多次学术研讨会议,且美国由此建立了风险管理协会。这一组织的建立,拉动了国际上更多的国家关注并成立风险管理协会或者集体性组织机构,促进了风险管理理论和思想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应用。但在此阶段风险管理思想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多用于事后风险的管理。20世纪末,风险管理思想发展的速度更加迅猛。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引起欧美国家一系列波动,动荡不安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迫使企业更加深入了解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在这一时期,风险管理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并且提出了从财务到保险延伸至企业的整体层面上的思想。进入21世纪,2004年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强调了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效用性,此时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理论和实践也走向各个行业,受到普遍关注。

2.2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

2.2.1纯粹风险管理。纯粹风险管理指在企业中发生的绝无获利可能性的风险,是传统风险管理的理论代表。其中包含可能发生的财产损失风险、法律责任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核心是回避与转移发生的风险,以减少企业损失发生的概率。因此,在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更倾向于如何降低和转移企业可能发生或正在面临的风险,由此保险就充当了最佳转移纯粹风险的工具,普遍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但在企业扩充体量和经济业务时,单纯地购买保险使得企业风险管理失去效用性,遂逐渐被淘汰。2.2.2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采取识别、管理和控制的办法,以维持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和总体经营情况,减少风险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财务方面,经济不景气导致研究的方向主要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Fitzpatrick提出了最早的财务风险预警单变量预测模型,用企业的部分财务指标来进行判断,但企业的全貌并不能由单方面的指标就可以笼统判定,于是Altman在模型中引进了多元线性判别的方法,建立了Z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权数的精确性如何衡量等问题还尚未有解决方案。此后Blum和Deakin尝试吸取Z值模型之优,提出了14变量的线性组合,Libby又在Deakin的基础上研究了财务比率能否对贷款者预测公司财务状况起到指导作用这一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及分析模型的出现,使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入财务风险管理的阶段。2.2.3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产生于世界经济动荡的环境下,20世纪中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固定汇率、美元金汇本位已不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要求,这一阶段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理论及模型,开辟了金融学术和理论界的先河,为后续企业风险研究的深入提供了理论支撑。例如,Markowitz的“均值-方差理论”运用数学模型解决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问题,创造了均值-方差的二维空间,给风险研究领域提供了指导思想,同时也为金融风险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WilliamF.Sharpe在Markowitz的假设基础上创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E(ri)=rf+βim(E(rm)-rf),也对风险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阐述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这一模型为企业对风险的计量和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工具,至今在学术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Black与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利用数学公式解决了投资者无法合理定价的难题,其反映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创造加强了市场与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依赖。在这一时期金融风险的工具和手段不断出现,使风险管理研究迈入新的阶段———金融风险管理阶段。2.2.4整体化风险管理。从风险管理的历史变革看,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从单一性演变到多样性,利用传统思维不断发散,形成了诸多理论和实践的方式方法,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财务风险管理注定会不断延伸至整体化的方向。这一阶段企业以整体化风险管理为核心目标,不再单单以风险防范和转移为主要手段,而是通过整体化的风险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以抗衡风险,增加稳固发展的动力。同时,在21世纪初COSO编制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表明阐述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依存、相协调的关系,两者不可分割,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所作用,并且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更强调从组合和整体的角度考虑复合风险。说明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风险,风险管理走向了整体化方向。

3企业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3.1重视内部控制在企业风险管理发展中的效用性

企业在发展迅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若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方法,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企业将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和思想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在及时识别风险、控制风险以及做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运用内部控制的思维和手段,协助企业优化风险管理,令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处于稳定的优势地位。此外,随着学者对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结合的方式方法会得到深入研究和完善,可以帮助企业细化风险管理。因此,内部控制在企业风险管理发展中所产生的效应,不应被企业漠视。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的交叉与综合运用,可以使企业上升到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做好风险管理,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向整体化战略靠拢

市场环境变化万千,企业在发展中所获得的选择性和所面临的风险逐渐持平,甚至风险会因此扩大、无处不在,只是通过简单的防范手段是不足以抵抗风险的,所以企业要重视发展整体化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定位及目标、组织架构、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向整体化的战略思想靠拢。因整体化的风险战略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风险的产生不单独影响某单一方面,而是表现出连锁反应或是具有映射作用。即风险管理应从企业的整体出发,从企业管理的各处细节考虑,同时从整体出发建立和规范风险管理程序,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做到严丝合缝。风险管理如同企业的地基,国内外逐渐开始运用整体化风险管理方法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内部专设风险管理部门来监测、管理、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走整体化战略,深度贴合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好总体的风险战略布局,使得整体化风险管理思想成为现阶段企业适应充满竞争性市场的有效手段。

3.3不断深入企业风险管理的辩证研究

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历程中,大部分研究者都聚焦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威胁或是损失等负面的结果,忽略了风险的机会成本效应,在研究中缺乏全面、均衡的考量,其研究结果也会具有局限性,不足以代表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虽初步肯定了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但国内学者大多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缺乏多角度的深入剖析,其风险管理方式的效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苏玉.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J].财会学习,2016(5):209,213.

[2]陈小军.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16):30-31.

[3]周庆华.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及其对我国企业强化风险管理的启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22-23,25.

第2篇: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管理挑战变革

1大数据的基本概述

1.1大数据与企业财务数据

大数据的定义多种多样,时至今日,人们也未能对它提出一个统一又明晰的概念。许多著名学者对于大数据的定义也发表了个人的见解,大数据的5V特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分别为数据的大量性(Volume)、数据的高速性(Velocity)、数据的多样性(Variety)、数据的真实性(Veracity)及数据的低价值密度性(Value)。企业财务数据中,刚好迎合了大数据的五大特点,企业财务涉及到企业所有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时间及考核信息等,所以多种不同类型的财务数据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并且在财务数据处理方面,需要做到高速有效,维持企业长期稳定经营,同时财务数据还需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企业财务数据传递的是该企业经营情况,杜绝弄虚作假的现象。企业财务数据中的价值数据太少,也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首要解决的难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数量并不足为奇,而信息数据的质量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重点。

1.2大数据时代的优势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经济全球化之后,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和外国客户的激增,使企业的信息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先进手段和完备的数据分析模式,改变之前低效的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数据信息处理分析模式。企业的领导者通过大数据时代更为精准,更为个性化的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特征的决策,选择最佳的经营手段,从而使企业走上更好的发展平台。

1.3大数据时代的劣势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化浪潮中决策者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大数据同科技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带来精准高效数据分析的背后,也隐含着很大的风险。第一,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时代的纸笔转递,通过网络传递的大量数据在基础设施不完备,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泄密情况,这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致命打击;第二,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采集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下人们疏于防备的心理极易让不法份子钻了空子,收集人们的隐私信息并进行出售,极大地侵害了人们的隐私权,也是当今社会值得令人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三,大数据时代收集的信息也并非都具有“权威性”,很多信息的收集面过于狭窄,所提供的信息存在虚假不实或片面的问题,这也会为数据分析和最终的企业决策带来问题。

1.4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的要求

从大数据特点中的“Value(低价值密度)”可以了解到,大数据时代不缺乏信息量,而注重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大数据的战略意义绝不在于掌握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而是如何利用这些具有意义的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处理。换一个概念去思考大数据时代,假若将大数据比作一项产业,那么这项产业如需实现高价值的盈利,则在于提升对于大数据的加工能力而不是着眼于掌握了多么庞大多么精准的数据信息,通过加工来实现数据的增值,是大数据时代需要把握的关键,显然在财务管理中也是如此。

2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

2.1创新大数据处理模式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基本完备,然而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处理模式仍然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和改善,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数据处理面临着效率低下和错误率高的问题。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企业拥有长足进步的保证,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创新企业大数据财务管理系统,注重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运用到大数据分析中,从而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技术来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

2.2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重构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主要注重于在非金融企业中,通过财务理论和财务金融工具的结合,对整体资源进行分析、组织、统筹,从而实现整个资源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最终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然而,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企业要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来源于资源的分析组织和统筹,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无法局限于固有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企业财务管理理论需要符合企业的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应对财务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预判性,整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架构和细则也亟待得到完善。理论以实践为蓝本,并为实践提出构想和发展思考,当今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也作出相应的改变,如果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同企业实践活动的实际持续保持不符合不对等的状态,那么财务理论以及企业决策都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所面临的重构挑战,需要拥有创新思维意识和突破观念,从而去除理论同实践之间的隔阂。

2.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国企业大量入驻,同外商的交往也在日益增多,此背景下国内的许多企业会感受到来自国际技术、理念等新压力,在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日渐瓦解的现状下,创新无疑是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最大的挑战。近来在财务管理理论中有一些新概念被陆续提出,其中“大司库”概念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大司库是指利用管理统一、集中结算、多渠道融资、风险管理等方式对现金进行管理,从而降低企业金融风险和提高企业价值。例如国内有名的企业“中国石油”在2000年对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这一集中管理的制度所带来的成效斐然,不仅实现了规范资金的收支,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达到了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资金成本等目标。“大司库”项目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被动管理转向了主动管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发展,创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搭建起一个更为完备的框架,也有助于企业作出合理的决策,从而有效的控制了金融风险。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3.1制定明确的财务发展战略

战略是一个公司发展的依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现状和财务管理的数据处理能力,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可以让一个公司明晰自身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从而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应该是整体性的,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量庞大,所需要配备的技术也应当与企业发展现状相契合。完善财务分析新系统的主要功能;实行财务信息一体化;增强财务系统对大数据的发掘和综合研究水平,改进对于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公司才能在大数据的发展下抓住机遇,利用机遇。

3.2变革企业投资标准

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近期或长期的发展状态,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为了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预判性,必须抛弃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估法,大数据下的市场经济变动和货币价值波动,再加上现金流的不稳定和数据处理的不全面,固守传统的企业投资标准必然会造成企业决策的事物。利用大数据背景下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体系,对现金流实现全程监控,根据“现金流”的实时状况,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内容。

3.3创新企业治理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传统的企业管理结构同财务管理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企业发展模式。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核心是团队,一个好的团队的合作力和执行力是企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核心。打破固有的“层级式”管理模式,广泛推进“扁平化”的治理方式,鼓励每一个成员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激活企业团队的创造力。此外,提升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素养也十分重要。财务分析人员是一个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核心,财务工作人员的素养也直接决定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成效。大数据为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如减少信息搜集和录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小误差率等。但与此同时,财务分析人员的素养要求也发生了转变,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财会功底,新时代也要求财务分析人员掌握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能力,实时对数据信息作出应有的判断,工作业务的广度在拓宽,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自然会增多。

3.4重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的管理也是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风险一般来源于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重构主要源于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隐形风险,其中包括财务风险概念的重构、风险应对的重构、风险评估系统的重构。大数据背景下,当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减少对金融工具的依赖,根据实际的风险情况和经济低潮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稳定和平衡。找到企业财务风险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5大数据财务管理边界化的消除

大数据时代企业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得到了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信息的互通和整合归纳,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消除财务管理边界化,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是企业现代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大数据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无法再静观其变,适应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处理和应用带来的新变化,正确认识大数据的优势和劣势,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做好应对大数据背景的挑战,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变革的相关要求,从而迎头赶上信息化浪潮,使企业发展走上利用大数据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邱楚惠.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会学习,2017(19).

[2]郭舒雅.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6(9).

[3]何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

第3篇: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

互联网企业向金融行业的进军,对传统的金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商业银行为巩固现有优势地位,重新寻找发展新方向,利用先进的技术,推出一系列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财务风险相应增加,亟待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以保证银行的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互联网创新思维逐渐与社会各领域相融合,与传统商业银行的深度融合,打造了新的业态,满足了惠普金融的需求。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我国金融业转型升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产生于银行运营中的各环节,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因主客观因素影响造成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银行的财务风险不可避免,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损失,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营。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可分为资本风险、营利性风险等方面。财务活动的风险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亦不可逃避。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使其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对其规律的把握能帮助商业银行合理预测防范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商业银行出现财务风险会导致风险在金融体系中迅速蔓延,影响市场秩序。当前商业银行面临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需不断推出新产品,导致其风险管理难度不断加大。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为提高其竞争力,不断推动金融创新,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元化,应对处理更加难以控制。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存在较强的滞后性,需更全面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以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1]。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结合了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将各种风险作为有机的整体。从整体全局出发,将风险管理视为不断持续的行为,全面研究分析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以达到预防财务风险与减少损失的目的。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在事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管理范围较为广阔,能更有效的管理财务风险,降低银行利益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业对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自我变革,创新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导致引发财务风险。互联网+要求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简化,内部流程明晰能保证各类业务正常运行,互联网+金融业导致银行市场环境发生本质变化,市场竞争压力迫使商业银行对内部流程各环节进行再造。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调整其组织架构,多数银行致力于精简内部流程,部分银行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专营部门,设立了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与子公司,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多数银行做出了组织架构调整,以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借记实现转型发展。新技术,新思维的引入,互联网+下混业经营进一步延伸,传统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需经济、金融等专业人才,互联网+金融业的背景下,银行对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加,互联网+带来创新思维的倡导。商业银行传统模式中引入互联网需引入创新思维,很多银行重新审视在人才建设方面的不足,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支持动力。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主要为贷款业务,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剧行业竞争,互联网金融平台具有较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与金融消费者。互联网企业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大大缩减了现场核查成本,互联网金融模式利于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冲击导致形成财务风险。互联网金融理财大大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银行卡逐步虚拟化,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巨大影响,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减少了银行的净息差收入,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大量理财产品实现网络销售,削弱了银行的未分配利润。影响了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的经营发展。进而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因管理层管理水平导致盈利的不确定性为管理水平风险,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风险更为重要,商业银行面临经营环境复杂,管理稍有偏差则可能造成风险。加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必须考虑管理水平的因素。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对互联网财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商业银行现有人力资源架构与其实际需求状况不匹配,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达不到实际需求,导致财务成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不能及时预判风险的情况。

三、加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银行要不断拓宽营业收入渠道,以应更好的对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经营带来的冲击。目前商业银行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不断下降。银行应尽早建立较完善的产品体系,持续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开发新的盈利产品。实现盈利模式转型,由原来依靠存贷利差的单一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盈利模式住那边,将积极创新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持续发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优势,充分吸收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继续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等电子化方式,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控制银行财务成本支出,提升盈利能力。资本充足度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影响巨大。商业银行应重视资本充实度的提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面临巨大压力。银行在多变的金融环境中,现有资本对其面临风险相对不足。银行应注重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自我约束,优化自身资本结构,从而提升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易导致破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维持信用的基本,银行必须对流动性保持有效的控制,互联网+商业银行面临的客户群更加复杂,银行应更加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利用好资金[2]。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体系,注重预警分析,同时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创新流动风险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要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必须对自身进行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价,银行对自身财务风险评价落后,则无法满足互联网+财务风险品评价需求。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组织架构,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长期持续跟踪银行财务管理检测指标,准确评价本行的财务风险。根据风险新特点,调整评价模型,不断根据宏观环境变化动态调整自身评价模型。充分考虑其他可能带来财务风险的因素,健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互联网与银行的融合的是传统价值链的整合,互联网+下风险防范更有难度,需银行加强财务防范知识的培训。让员工掌握防范财务风险的各项技能。进一步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完善各种互联网金融风险规章制度。及时将可能产生的风险纳入制度体系,坚持财务风险可控的原则,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及时披露产品信息。对新产品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培训。加强员工信息科技技能培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避免产生为银行客户带来损失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商业银行必须不断调整自我,顺应发展趋势。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不断进行经营管理创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利用联网技术优势,创新银行的金融产品,拓宽经营服务渠道,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实现转型升级。互联网形态的演进催生出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使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竞争更加激烈,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促进银行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路瑶.风险管理框架下“互联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D].燕山大学,2017.

第4篇: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企业内控体系;建构措施

一、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发展要想办法将其所面临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发展,并能够降低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影响企业发展不利的影响,让企业的发展环境对自身更为有利,才能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控制财务风险,要对影响财务风险的要素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不断的减少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多种财务风险,并及时的制定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的政策,用以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其中控制财务风险通常采用的策略包含了经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等不同环境中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要素,另外企业要密切控制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尽可能的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并控制好企业的现金流等因素,从而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利益。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管理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高低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则能够细化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方面具有诸多的优势,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优化和调整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并确保企业的资产、资金以及生产资源获得科学的配置,继而更好的避免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产生,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得到健康有序的进行,防范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二、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控体系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度较低在企业的风险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内部的控制体系为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的许多企业已经依照对应管理理论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然而该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在本土化方面显得较为欠缺。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内部控制体系,缺乏自主建设的能力,虽然借鉴了西方国家企业管理成功的案例,但是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摸索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然而纵观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来看,存在企业管理者粗放式经营的现状,注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注,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重视度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为此要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效率。但是企业管理层存在制度缺失的问题,难以有效的贯彻落实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1]。

(二)企业内控制度对企业的资金保障内容存在缺陷部分企业虽然依照企业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然而因为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完善,导致实施起来的难度较大,经常出现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情况,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普遍不高,实际的价值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甚至还会对企业的决策发展起到阻碍性的作用。另外,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缺乏细化和具体化的规定,使得企业内控制度在适用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难以更好的控制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无法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难以预防和规避企业发展带来的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的财产安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有效信息披露机制匮乏,财务信息真实性难以保障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保障财务工作安全高效的基础,可以更好的避免财务风险发生。但是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看,很多企业内部缺乏可靠、安全和真实的会计信息,并且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在建立上缺乏有效性,所以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普遍不高,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另外,会计人员工作的质量也对企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部分财务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人为的对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干预,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获得直接的保障,为此经常会出现盲目扩大生产、过度投资等问题,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大幅度的增加。

(四)企业审计体系的建立有待进一步完善现阶段一些企业依旧没有生成独立的审计部门,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岗位编制和部门等存在的限制性因素所导致的,为此财务审计工作在沟通上效率偏低,内部控制的工作不到位,为此在财会出现问题时则难以更好的应对和解决,因此企业的审计体系在建立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三、基于财务风险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环境建设财务风险管理失效是现阶段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环节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为此企业要在强化财务风险内控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企业可以财务风险宣传、讲座、报告会等方式来开展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让企业整体可以更快的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来,将企业单纯的被动靠制度约束执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办法,变成企业高效管理企业的措施[2]。当前企业管理者要尽可能的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并不断的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制定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思想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决策高度上来,由此来实现企业在风险管理和企业管理上的有机统一,全面的建立企业整体财务风险的良好监督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机制,既而能够切实维护企业的财务安全。

(二)加快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制度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巩固性因素,搞好财务管理工作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确保其工作在制度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在内部控制风险制度上,包含了轮岗制度和职务分离制度等。从而能够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三)增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构成要素,企业在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时,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增强企业的风险评估以及财务内控,将内部控制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兼顾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性,要求引进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选派经验丰富的部门领导进入到财务管理部门,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的效率,构建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并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企业还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考核,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度,并及时的对其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估,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适当的降低,而对巩固做懒散、态度不端正的员工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四、结语

完善有效的组织形式是确保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率提升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员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属于系统化的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则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企业只有做好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明确企业的职责,确保不同部门之间权力的彼此制衡,确保企业执行力的提升,才能够始终做到企业风险的预防和防御,真正维护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红霞.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J].经济师,2016(09):108-109+111.

第5篇: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如何保障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安全,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在面临财务风险时进行及时预警,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可以保障中小企业的企业活力,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及其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的基本理论

企业的预警管理体系是指针对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管理、经营风险及其背后的成因和特征,以及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和错误纠正所开展的研究活动。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主要对象为企业投资经营活动的财务状况,保障企业的正常资金运转,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的意义

加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不仅可以保障中小企业在面临激烈市场环境和自身弱势地位的双重压力下能够很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可以避免企业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负债而陷入经营危机甚至破产的境地。同时可以把企业的风险预警管理状况作为企业管理、经营和业绩状况的评价指标,为企业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以加强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当企业出现危机时能逛及时进行风险控制,也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正常经营的监管工作,发展和监测出现重大财务危机的企业。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在我国的当前市场状况下,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财务管理技术落后、体系不完善,同时不具备较好的资金来源和筹资能力,因此其在进行投资时往往缺乏科学的投资分析和市场预测,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自身竞争力的评估,容易造成投资和经营活动的决策失误,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要求中小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首先要求企业在投资方面加强信用管理,以争取投资者的信任,只有企业在投资工作上保障良好的信用,才有机会获得足够的发展投资;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在往往不具有很大的资金储备,其在资金周转方面往往会有较大的负债率,造成企业资金的结构问题,因此要求企业尽量降低资产的负债率,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而针对企业目前的资金,则要提高使用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较好的投资项目,通过科学的投资预测方案对投资的回报率和回报周期进行评估,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通过良好的风险预警管理工作对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最大程度上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结构

当前被相关研究领域所认同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主要基于三大理论所建立,即利用信息的处理和反馈作用所形成的控制论,利用系统性思维对各个管理要素进行分析的系统论,以及关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等工作的信息论等。一般来说,完善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跟踪,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预算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如果企业的财务数据指标出现预定中的风险特征,则会对经营者或企业管理层发出预警,促使企业管理层及时做出风险应对;除了监测财务风险的基本功能外,更加完善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对监测的数据结果进行计算和处理分析,结合当前的企业管理方案和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对风险状况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管理层进行风险控制提供良好的参考意见;同时还可以针对相关的风险案例对企业出现的财务危机提供解决方案,并对现有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和改进,以解决当前问题并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避免问题的产生。该体系应当由明确的财务风险预警的管理目标,即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财务风险;以及完善的信息监测和汇集机制,一方面将财务风险的疑似特征进行收集,另一方面将其传递到分析机制和管理人员方面;还包括财务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机制,主要由管理人员和专门的信息分析人员组成,负责处理由信息监测机制汇集的情况并进行风险处理。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的具体措施

要改善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就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目标的企业资金、经营活动能力确定出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所需要的预警状况的临界值,以保障预警机制的灵敏性;在进行预警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对预警方法的配合使用,尤其是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并将该体系与企业内的其他管理机制进行良好适配,避免各个机制间发生矛盾冲突,影响到企业作为有机整体的正常运营;同时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素养,养成发现财务风险的敏锐性和改善财务状况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程刘杰.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1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