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循证医学知识范文

循证医学知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循证医学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循证医学知识

第1篇:循证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智能预问诊;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循证医学;

0引言

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已进入新常态,医院既要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就医服务,第一时间诊治患者,又要实现院内零感染,责任与压力并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科技与医学的交叉融合,探索与健康中国相适应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以现代科技手段赋能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新型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全流程的健康服务变得势在必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势必全面拥抱互联网,快速进入智慧转型“深水区”。2020年,国家卫健委接连文件[1-3],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把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促进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在确保院内零感染的基础上,给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智慧医疗服务已成为当前各公立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常规诊疗流程主要由挂号、候诊、就诊、缴费、检查等组成。如何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将患者原先需要在医院才能完成的流程,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在家里完成,减少医院现场就诊时间,避免大量人群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服务领域起步较早[4-5],2015年,IBM“沃森”仅用时10分钟就为一名女性病人精准诊断出白血病,并向相关医疗机构提出了治疗方案。尽管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应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从2003年的非典SARS开始,人工智能技术已在疫情监测预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6]。与2003年的SARS相比,本次肺炎具有潜伏期更长、传播传染性更强、无症状携带者导致防控难度更大等特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胡磊等[7]在人工咨询基础上,扩展了基于AI的肺炎自诊、健康手册、热点问题速查等技术,为多学科线上诊疗打下了坚实根基。我院将循证医学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8-10],通过智能预问诊系统对在线问诊植入AI能力,创新性地将门诊服务延伸到诊前,通过大众端人工智能与患者问答的形式,结构化采集患者的基础信息及病史信息。在防控期间,“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服务模式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减少了医院现场就诊时间,大幅降低了肺炎交叉感染概率,提升了医患高效沟通效率。

1系统架构图

智能预问诊系统主要分为互联网区域和医院内网部分,如图1所示。互联网区域主要是给患者提供手机端服务,患者可以在手机端通过微信小程序形式录入个人信息;医院内网主要是实现服务器、存储、接口服务器等部署。由于系统要对外提供服务,对信息安全要求极高,方案采用网闸对医院内、外网进行物理隔离,医院内、外网通过端口映射方式提供外网访问。通过反向技术NGIX,隐藏了服务器具体位置及信息,实现了负载均衡,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2循证医学知识

2.1知识组织、标准化

循证医学知识客体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分类、过滤、加工、提取、建模等流程。通过建立疾病库、药品库、检查库和疾病诊治相关的知识库实现对知识单元的描述和标引,明确知识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疾病名称、疾病诊疗、药物体系、检查体系等区域医学知识库,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对诊疗行为全流程动态监控,辅助医生临床决策,减少漏诊、误诊。

2.2基于知识库的临床支持模型

2.2.1疾病数据库。包括各专科疾病谱信息,例如疾病名称、诊断、病因、并发症、流行病学、检验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等信息。2.2.2药品数据库。包括药品所有详细信息,例如药品商品名称、通用名称、配伍禁忌、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2.2.3检验检查数据库。包括各类检验检查项目信息,例如名称、临床作用、不良反应、是否空腹、正常值等信息。2.2.4循证医学数据库。包括临床指南、诊疗评价和临床基础研究,其中临床基础研究包括对照临床实验、非对照临床实验、随机对照实验、非随机对照实验、病理分析及横断面研究等信息。2.2.5临床辅助诊断主要提供辅助诊断治疗,根据病人的症状,通过智能辅助诊断决策引擎,推断出患者的疑似诊断,提供鉴别诊断的检验、检查项目,在医生确诊后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供医生参考。

3关键技术

3.1循证医学标准

临床医疗服务是严谨的、专业的,需要有一套国家标准作为服务的基础,因此首先对国际上、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各医学专委会等的指南、路径、规范等相关医学标准进行收集、整理,结合最新的信息化、人工智能,建立结构化、关联化、智能化的临床决策模型,再按照临床诊疗诊前、诊中、诊后实际场景的需求,按照不同病种的实际问题及患者回答的答案,实时动态生成预问诊问题,模拟临床医生问诊,全面收集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信息,通过系统的智能诊断模型,初步给出5个疑似诊断,系统再结合以上信息为医生推荐鉴别诊断需要的检验、检查项目,在医生确诊后,系统推荐国家标准治疗方案供医生参考。

3.2医学术语

医学专业术语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一个难题,系统通过手机患者医疗常用的俗语建立俗语与专业术语的关联库,在终端以通俗化用语呈现,辅助提供图文、音视频辅助患者对问题正确地理解并做出准确的回答。患者提供系统的问题和答案都是采用简练的词语,针对单独的词语怎样组成一份完整的病历(类似医生书写的病历),系统对于患者的结构化录入后台有一套语言组装模型,可以自动生成一份完整病历,可以一键快速导入到病历系统。

3.3人工智能

系统采用基于TensorFlow的深度学习框架,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技术,通过对海量循证医学标准进行深度挖掘和学习,形成智能化问诊模型及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并进行推理运算将后期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经验提炼成AI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将循证医学与本地化特色经验相结合。在遵循医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医学业务逻辑,设计不同的决策模型,如药效评估模型、病史采集模型、手术方案决策模型等。通过使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医学数据源的特点通过真实临床数据、样本数据对原始模型进行训练、评估、纠错多维度符合提升系统的智能化。(1)决策树归纳推荐算法医疗数据的挖掘技术旨在从海量医疗数据中提取有效的模型、关联、规则、变化以及普遍的规律,加速医生决策诊断和提高其决策诊断的准确度,决策树算法目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归纳推理算法之一。智能预问诊系统正是基于循证医学知识库结合决策树归纳算法对病人的病症进行分类预测以及数据分析。(2)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智能预问诊系统基于循证医学知识模型应用贝叶斯定理来保证医疗诊断过程的有效性,对于新的实例的预测和预警都有很好的使用效果。(3)神经网络智能预问诊系统底层基础医学逻辑基于循证医学标准利用类似于AlphaGo的神经网络算法模式,构建一个医疗界的AlphaGo,构建的前提是快速训练,可扩展。

3.4大数据平台

智能预问诊系统在临床应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病历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临床研究。通过建立分布式大数据平台,将院内所有的数据实现统一集成、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形成数据资产。通过大数据的数据建模、结构化处理、知识库建模、语义分析、基础库建设、专题库建设等技术,实现数据的研究分析,为医教研提供数据支撑。系统存储架构如图2所示。系统后台采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海量的结构化及半结构化数据,针对医疗数据查询分析的实时性和延时需求,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需要采用Storm内存流式计划框架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对于离线数据采用Ha-doopMapReduce计算框架,例如大量的医疗病历数据。平台主要以Hadoop2.0技术框架为基础,采用Ubuntu16.04系统,由8台华为E5-2699服务器组成数据管理平台,每台服务器内存16×16GDDR42400MHz,机身自带硬盘1块1200GPCI-ESSD盘,2块300GB2.5寸≥10Krpm工业级硬盘,9块4TBSATA盘,总存储容量近300T。医疗数据主要来源于临床指南、临床路径、诊疗规范、诊断学、临床用药指南、检验检查指南等相关的循证医学标准以及本院临床实例。存在形式主要分为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通过初级转化存入HDFS中,结构化数据通过序列化后存入HDFS中,不能够序列化的数据,通过数据整理后统一存放在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中,再经过序列化后放入HDFS中。数据处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数据资产,例如对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医疗数据经过数据的抽取、清洗、过滤、转换、加载等,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剔除重复数据、补充缺失数据、处理格式不统一数据等,最终将大量杂乱无章难以理解的数据推导出有效数据,建立各种决策模型。

4应用效果

预问诊系统采用了医院与深圳某软件企业联合开发模式,由系统架构师、软件设计师、需求分析师和临床医生等不同角色人员组成了8人开发团队,开发周期总耗时4个月,于2019年1月在我院选取患者数量多、陪诊家属也多的儿科进行了智能预问诊系统的试点上线工作。截止到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系统使用前后对比如表1所示。通过使用智能预问诊系统前后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一方面医生能够提前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将门诊医生从大量繁琐的病历书写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更有价值的诊疗服务中,把时间留给患者;另一方面,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服务上限的同时减少患者在医院就诊时间,避免了大量人群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帮助医院管理者守住了安全底线,增加了医患沟通时间,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5总结

第2篇:循证医学知识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整群抽样确定湘南学院2012-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共315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循证医学了解程度、学习目的、循证医学知识的获取途径、应用循证医学的主要障碍等5个方面内容。问卷调查表采用电子邮件和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15份,回收315份,有效问卷31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男生164人(52.1%),女生151人(47.9%)。2012级103人(32.7%),2013级110人(34.9%),2014级102人(32.4%)。

2.2循证医学的了解程度、学习目的

被调查的315名学生中,12级学生因为必修循证医学这门课程,对EBM知识及相关技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83名(80.6%)学习过相关知识;13级中56名(50.9%)接触过循证医学知识;14级中仅有36名(11.4%)主动学习过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关于学习循证医学目的设计五个选项:指导临床实践,指导科研、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不知道。数据结果显示: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指导科研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所认同并接受。

2.3学习循证医学知识的途径

2014级医学生主要通过期刊、杂志、上网等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2013级医学生主要通过学术讲座、期刊、杂志等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2012级医学生则主要通过课堂和学术讲座来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习循证医学的途径不同。调查中了解到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生于大三期间必修循证医学课程,所以2013-2014级学生还未系统学习过该门课程,只是依靠期刊、杂志、网络和学术讲座等途径获取零星知识。

2.4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可能存在的障碍

开展EBM实践教学的主要障碍有:对循证医学缺乏认识、检索和评价证据能力不够、缺乏循证治病有效或有参考价值的病例及查到有效证据难以应用于临床实际问题,同时外文文献阅读困难也不容忽视。

3.讨论

第3篇:循证医学知识范文

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科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科学指导临床实践[2]。循证医学理念引入我国已近17年,有组织地推广和应用已逾13年。循证医学具体包括五个步骤:①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②全面、准确地收集证据;③找出当前最佳证据;④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⑤后效评价循证实践及其结果。其目的是以临床流行病学为学术基础,将最新最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这是一种把临床实践建立在已知事实或证据基础上的方法,是明确、明智而且审慎地应用最佳证据作出临床决策的方法。强调医师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医师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尊重患者的选择意愿,以保证患者得到当前最佳的治疗效果[3]。目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念日新月异,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血管专业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量众多,不断更新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原则,充实了心血管实践中的循证医学概念。所以在心内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尤为重要。

二、循证医学在心内科临床研究生教学的方法

1.查房中始终贯彻循证医学理念

循证医学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其主导地位愈发突出。目前,在国外几乎每一种心血管疾病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指南,甚至一些重要的心血管药物也有其使用指南或专家共识,而且这些指南或专家共识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所以在查房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正确处理,更重要的也是更高层面的,我们要讲解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相关指南,每天查房都时刻灌输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并自觉地去了解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运用循证医学正确处理病人。以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为例,在医学教科书中研究生系统地学习了该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但他们却可能不了解该病的4个治疗指南,具体来指导如何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他们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指南,这样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查房中我们要讲解指南,组织学习指南,并进行考试督促学生主动去学习指南,使他们医学职业生涯有一良好开端。

2.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循证医学理念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现代医学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趋势[4]。我们科室正在建立和完善一个循证医学网络教学平台,以扩大心内科循证医学的教学舞台,进一步丰富循证医学教学的内容,增加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根据循环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的部分进行重新整合,并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平台的构建遵循教学并重的原则,不仅具有课件、课件开发和网络学习,及个性化、自主式、协作式助学功能、而且能帮助教师循证医学教学培训,使教师能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初步将循证医学知识整合于心内科的教学工作。此外,还可以借助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师生之间不仅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网络交流,而且可以借助视频进行一对多的网上学术讨论和集中授课。该平台的初步应用表明,能明显改善教师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与循证医学教学相结合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简称PBL)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了隐含于构建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5]。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其构建问题、综合分析、文献检索、语言表达和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循证医学课教学质量[6]。我们在循证医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即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自我教育式的循证医学教学法,核心内容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6]。实施PBL教学,我们应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投入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激活思维。此外,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打破了学科界限,重新整合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与问题相关的学科知识,构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变单向思维方式为多向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了解指南背后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知识。在过去3年中我们运用此法带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4.鼓励学生系统地学习循证医学知识以及撰写循证医学文章

近年来,除了在临床教学中运用循证医学知识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系统地学习循证医学知识,并让他们自己选择内容,来撰写循证医学文章。这样可以强化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教会学生利用现有的循证医学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等来查找最佳证据。要系统地学习循证医学知识一定要了解循证医学的相关机构和网络。目前世界上与循证医学有关的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CE)网、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实践中心、Cochrane协作网、临床试验中心、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等。Cochrane协作网包括50个专业协作组,近乎覆盖了整个临床医学领域。许多国家建立了Cochrane中心,1999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国际Co-chrane协作网正式批准注册为第14个Cochrane中心。我院依据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联合,每年专派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到华西医学院系统地学习循证医学知识,并且研究生自主定题,撰写系统评价的循证医学论文。目前我们科室研究生已发表多篇SCI以及中文的系统评价的论文。作为我院的重点学科,我们科室积极响应医院号召,组织人员参加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培训,为加快发展我院循证医学研究和建设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广西地区实践中心平台而努力[7]。

第4篇:循证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口腔医学教育;口腔医学

循证医学字面译意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其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临床医学实教中属新兴学科,精确、谨慎、智慧地利用当前获取的具客观价值的研究证据,再整合医生自己临床经验、专业医学技能,理性化评价患者期望值,最终整合研究资料订制合理诊治计划,这是循证医学核心内容[1]。循证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中的价值极大影响了医学的传统教育、传统实践,若在口腔医学中运用循证医学进行教学,可显著提高口腔医学教学质量,提升口腔医疗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1循证医学及其内容

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来源于最基础的临床研究(以患者为主),专业医学技能即为医生临床诊疗经验;患者选择,即患者特别指定诊疗方案的要求,选择存在差异化[2]。循证医学着重指明临床医生需在科学证据充分条件下为患者诊治,而当前客观价值最高的证据可用作科学证据。依据临床研究证据的可靠性、科学性,可分为5级:①第1级,特定病种特殊治疗,采集随机对照试验所有高质量结果,系统评价或荟萃分析结果;②第2级,样本量高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③第3级,有对照且无分组随机研究,例如,病例、队列设计良好的对照研究;④第4级,研究缺乏足够病例数观察对照;⑤第5级,专业医学观点。在上述提及的5个级别中,可信度较高的当属前两级,其次第3、4级,而第5级易被个人经验主管意识干扰,可信程度低。传统、循证两种医学模式具差异化,这种差异性表现在诸多方面,具体如下:①证据出处。以往传统化医学的证据以教科书、零散临床研究、实验室及动物试验研究为主;循证医学重在患者实验研究结果。②证据采纳。由于临床研究缺少充裕的时间及充分的条件,传统医学证据无全面性可言;循证医学证据则强调全面化这一特性。③证据评定。以往传统医学缺少证据评价这一环节,循证医学须对证据做一系统评估。④医学对象。疾病是传统医学研究对象,患者是循证医学研究对象。⑤疗效测定。实验室、影像学结果是传统医学评定疗效指标;终点指标、生活质量是循证医学疗效评定指标。⑥疗法选用。基础研究、动物试验推论、个人治疗经验是传统医学治疗参考依据;临床研究最佳证据是循证医学治疗参考依据。

2口腔医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人们越发重视口腔卫生、口腔医疗保健,因此,人们也严格要求口腔科的专业服务、医疗质量,这为我国发展口腔医学医生提供机遇,亦要求现行口腔医疗体制做出改革。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口腔科学发展,许多新型的设备、技术、材料等入续投入口腔医疗中,为口腔医生提供多种选择。以往我国口腔医学教学是沿用前苏联教学手段,在学习基础、临床、口腔等专业医学课基础上,再进行临床见习、口腔实习,故专业课学习时间短。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多采取传统教学法,重在关注知识灌输,所教出的医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基本训练,但缺乏创新、创造。因此,转变传统医学授课模式是必须的,目的在于锻炼医学生灵活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加强其探索、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态度。循证医学享有“新世纪医学”之称,教学是基于“问题”模式开展的。循证医学的教学首要工作是鼓舞、激励医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探索、总结问题,其次在于锻炼学习者查阅文献,并分析、评价文献所提结论,总结出问题具体针对性答案,最后可以培养学习者熟练掌握循证医学教育的方法、技巧.

3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的具体应用

该院结合口腔科实际情况,对教学稍微做出改革,以便于循证医学适用于口腔医学教育。该院有针对性地订制教学方案,例如,学术讲座、学术讨论会、多媒体教学等,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注重医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为辅,旨在激发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满意教学成效,将医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为主动提问状态,于短时间内,基于临床问题,熟悉并了解口腔医学中有利用价值且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以优化学习质量,不仅可增强医学生学习能力,还可提升口腔专业综合素养。现将循证医学的具体应用做如下介绍。

3.1口腔医学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

基于医学教育视角来看,循证医学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其介绍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探索问题、如何探索最佳证据及如何综合评价证据、疾病参考结果诊治及指定预后的系列全面性的理论方法,这不但可帮助医学生塑造科学、正确的医学观念,也为今后规范口腔医疗工作者临床实践行为奠定基础条件[4]。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医学生主动参与循证的全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证据的寻找、系统评价证据。在口腔医学结合循证医学的施教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习基础知识,还要鼓励医学生积极提问,独立思考问题,对查阅的医学文献做出选择性、批判性的评价,再综合临床研究,以获取最佳客观证据。口腔循证医学的教学强点能力培养,教导医学生怎样灵活学习,锻炼自身成为学习设计者、领导者,从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转为探索知识的主动者,培养医学生终身钻研医学的学习习惯。

3.2灌输循证医学理念,订制治疗最佳策略

将循证医学理念灌输至口腔医学的教学中,可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维逻辑、实践能力及医学素养。在循证过程中,实践主体是医学生,除了掌握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寻找最佳临床证据。口腔循证医学在指导临床实践时,应严格要求结合以下提及的4个要素决策临床诊疗,分别为:①有关临床科学证据;②口腔科医师的专业判断与临床经验;③患者提出的需求及价值观;④当前社会环境。临床口腔疾病制定诊疗决策,并非只考虑口腔医师提出的决策,还应尊重患者意愿。在循证医学中,需培养医学生具备人本主义的“以患者为中心”思想。口腔医生有义务实情告知患者其得到的临床证据,告知患者临床有效诊治方法,告知患者诊治方法的价格及有关不良反应等,从而帮助患者按照其自身价值观,做出人性化的知情选择。通过临床循证,提供给患者有效、风险小、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少、经济型的最佳治疗策略,以体现出医院的人本主义精神。

3.3循证医学分层次开设课程教授医学生、临床医生

针对前期临床专科医学生及未参与临床见习、实习的医学生,通过课堂讲授方式扩充与循证有关的医学知识,知识内容包括:①基本循证医学概要,包括其含义、起源、发展进程、用途等;②检索循证医学文献放法,涵盖了课题探析、搜索工具、时间等;③循证证据的出处、搜素;④评价循证证据。通过了解最基本医学循证知识,为今后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循证医学提供帮助。对于已经参与临床工作的医学生、医生,教师教导其应综合实际临床情况应用循证医学,参考患者具体病况评估文献提及的结果来处理临床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需严格要求其遵从循证医学提出的要求分析临床问题,以便于提升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以提供价值性高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口腔循证医学[5]。

4口腔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应用缺陷和前景

尽管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人们对该学科仍需要一个了解过程。循证医学引用于口腔医学的教学中还有一些缺陷,例如,新兴的疗法及材料于口腔诊疗中的使用,仍有部分有关预后、疗效指标需较长时间观察,故需要求实验设计。目前,查询某些病例有关高质量资料文献少,妨碍循证医学具体工作开展。此外,对已知的部分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研究暂无效度或可信度高的RCT数据支持。考虑到口腔医生无法待获取RCT证据后再为患者实施治疗,因此,非随机对照实验可考虑参照专家经验与共识,不然会阻碍新型材料或新兴疗法的使用。综上所述,循证医学的发展空间还有待提升,但其科学的研究证据及科学态度的严谨,足以被信任。在许多国家卫生决策中,可以发现多数依据标准均来源于循证医学研究的成果。循证医学作为未来临床医学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引入新的教育观念于循证医学中是必然的,其作为临床实践与医学教育的良好结合模式,可保障医学生提升循证思维的逻辑性,强化主动学生意识,有助于创新思维及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口腔医学现代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建平,陈薇.循证医学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6):533-536.

[2]吴江,张国梁,牟佳媛,等.运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7.

[3]文才,丁农乐,唐娟,等.口腔循证医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122-123.

[4]钱姝娇,赖红昌.口腔种植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3):382-384.

第5篇:循证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学编辑作用分析

一、医学期刊编辑对循证医学发展的巨大作用

医学期刊编辑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当前的期刊出版内容与质量把关,当好医学成果的发现者,当好医学文化工程的设计师,为刊登的论文润色、美容,充当医学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保护伞,为作者与读者服务,做读者、作者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使广大医学爱好者从期刊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得到医学文化的熏陶,让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受益,增强医学期刊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为医学期刊拓展了更广阔的舞台。对医学来稿,编辑人员在编辑与审核过程中,要注重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对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治、救护过程中“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最佳证据”的发现,把医护个人最新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的内涵与结果刊登公布于众,这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对指导更多的临床实践,对于普及医学新知识、新经验,对普及循证医学的发展,对推动循证医学的运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医学编辑是循证医学的播种人,是循证医学宣传的形象大使。离开了医学编辑人员的鼎力支持,循证医学的发展速度会大打折扣。医学编辑要在来稿审核、编辑过程中,对其信息按照“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的工作能力,患者满意度”等循证医学中要求的三要素进行最后的定稿。采用现代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提升现代医学期刊的质量与品质,丰富医学期刊的内涵,提高医学期刊的科技含量,适应当前阶段医学临床实践中的一般要求,为医学期刊迈进国际医学的大门增强自信。医学编辑为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发展舞台的同时,也要适应并满足循证医学对医学期刊的需求。因此,在循证医学发展迅速、急需得到广泛支持的背景下,医学期刊编辑,特别是中医期刊的编辑人员,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孜孜矻矻,不断探索,千方百计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医学素养,汲取中医文化的精髓。中医期刊编辑人员有责任把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医走出国门再助一臂之力。

二、医学期刊编辑提高循证医学知识的必要性

一般认为信息作用的产生需要三个阶段,即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与信息加工处理。而医学期刊编辑完全具备了医学信息采集(医学文章)与信息加工(文章的润色与编辑)的重大作用,医学期刊又为医学信息的传递充当了传递的工具。可见医学编辑与医学信息的传播关联密切,是医学信息传播的使者。读者通过医学期刊得到医学信息,可以做出各种正确的医学判断,使医学信息的效能倍增。因此,当前在加速各种医学信息与医学科研成果传递的效能方面,医学期刊的编辑人员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然,其医学的专业知识多寡与素养是医学期刊品质与质量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基于循证医学对医学临床问题涵盖发病、危险因素判断、疾病预防的准确性的提高;为临床合理施药以及促进卫生管理与决策趋于科学,促进临床医生业务水平提升与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信息的支撑。同样循证医学也为医学期刊具备信息内容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作为医学期刊编辑人员要在迅速提高各种医学专业知识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研究关于循证医学方面的各种知识,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循证医学性质、特点,涵养循证医学意识,提升对医学稿件质量的评价、审核能力,对推动医学期刊的发展、对卓越医学期刊的品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医学期刊编辑需掌握循证医学的内容与途径

医学期刊编辑在对来稿润色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依照循证医学的知识原理,对稿件的质量与品质进行准确判断。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临床流行病学的变化、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医学实践模式”兴起形成的产物,是关于遵循证据的医学,是关于“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与病人体验”三要素互为一体的实践科学。循证医学重视证据,更重视证据的来源;重视证据的收集,更重视收集证据方式;重视评价证据,更重视病人的个人意志。体现了循证医学“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与现代人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辅相成。医学期刊编辑人员需要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根本原则与运用形式,熟悉其评价方法、系统评价和萃取分析的科学方式;还要熟悉与循证医学知识密切关联的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基本知识。这对提升医学编辑对循证医学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对稿件的审核能力大有裨益。医学编辑还可以通过参加关于循证医学专业知识的各种培训、学术会议,提高循证医学知识的宽度与广度,掌握其最新发展方向与动态,要不断地向循证医学知识与经验丰富的其他编辑学习请教。

四、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发挥医学期刊编辑的作用

1.加强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循证思维是当前医学界最主要的科学思维模式之一。它注重关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注重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创新的目的,将积累的新经验化为新依据,助推临床医学良性循环发展。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可以解决医学中遇到和存在的多种问题,其原理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人员最新科研成果的主要依据。其中有干预计划、有临床实践分析,可以实现对病人的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加强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涵养编辑人员医学综合素质,提高编辑水平,提升医学刊物品质,为医学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依据,奠定了知识与智力支撑。

2.掌握更多医学统计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知识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分支逐步细化,学科之间相互包含与渗透情况愈加明显。这对医学期刊编辑提出了更新要求,即编辑人员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也要其他多种学科的理论相辅助,达到专博融合的特殊知识体系才能适应这一工作岗位。医学统计分析与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研究的科学方法,对现代医学来讲是最好的科学工具,是探索疾病发展流行、病因以及治疗预防手段与途径的实践科学。因此,医学编辑只有掌握流行病学的知识、原理以及运用方法与技巧,才能在稿件审阅、审核中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才能对来稿涉及的医学信息、学术研究成果、内容予以严格分析,使稿件的质量达到期刊所需的要求。编辑人员要依照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与循证医学的原理、原则、科学方法的要求,对来稿中的医学学术问题进行审核、检查。可按照随机、对照、盲法、可重复四原则实施,对作者学术质量与科学性给予验证。唯有如此,才能更准确地判读稿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过程是否严谨,其原始参数、数据、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及时,统计学方法应用是否正确,结果表达与解释是否科学合理。医学期刊编辑学习并掌握统计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对提高自身的医学修养、对提高医学期刊稿件的质量、对助推循证医学向着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毕齐,宋哲.循证医学与临床路径[J].中医杂志,2010,51(S1).

[2]顾骏,徐世妍.信息素养在医学创新及循证医学实践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12).

[3]詹思延.循证医学概述[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8,1(1).

[4]王秀艳.医院图书馆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