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

自我启发式教育全文(5篇)

自我启发式教育

第1篇: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证券投资学;课程

证券投资学是高校财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由于高校学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应该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类教学方法[1-2]。启发式教学法并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为一种适用于众多学科的普适教学指导思想[3]。由于该种指导思想具有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受到众多教育理论学家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的推崇。首先,启发式教学提倡问题式教学,教师不但要根据课程进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能力。其次,启发式教学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这种教育理念否定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挡一面的能力[4]。最后,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等综合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

2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从学习主体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或金融学基础知识,因此开设对象主要是大三或大四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授与接受”的单向模式,采取与学生交流的双向互动模式,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去关注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也就是说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5]。从课程特点来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对课程中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较大,加之证券投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等问题。启发式教学就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并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券投资的概念和原理,加深他们对于实践操作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无论基于学习主体还是课程特点的角度,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培养创新型投资人才的现实需要。可行性。由于启发式教学主要采用教思路、教方法、启思维的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象应该是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主体是高年级的大学生,这类学生具备接受启发式教育的必备条件,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在课前,教师需精心备课,抓住难以理解并适于拓展的知识点,比如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针对这些内容提出难易适度且具启发性的问题、编写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案例、设计情景模拟衍生品市场上产品交易等,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引出准备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运用,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接着可以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逐步引导、层层解析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点的表面含义,还启发他们探索知识点背后蕴含的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最后,在课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两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促使其今后不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包括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教学法和课程实习法等,在实践中被证券投资学教师运用最多的方法有三种: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

3.1问题导向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6]。对该种教学方法而言,课程知识内隐于问题中,问题的提出是教学过程的开始,问题的解决即是教学的终结,整个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例如在金融衍生品这一章讲过期货以后,需要讲解期权时,可以由浅入深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企业为了控制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可以选择哪些金融衍生工具?2)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对于期权的买方和卖方分别有怎样的风险特征?4)期权到期时的结算方式有哪些?5)怎样区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6)期权与期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锻炼他们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适度性原则。问题应该难易适中,设置一些学生尚不能理解但通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提出应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遵循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感知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期货合约的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大功能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几个案例帮助学生辨析三者的区别:(1)A企业1年之后需要购买大豆作为生产食用油的原材料,其担心未来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会上涨,为了控制大豆价格上涨的风险,A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与D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A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D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2)B投资者预计1年后大豆价格会上涨,为了利用大豆未来真实价格与现在远期价格之间的差额获利,B在期货市场上与E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B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E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3)期货市场上不同时期的大豆远期价格存在较大差异,6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远低于12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C投资者为了利用大豆不同交割期之间的远期价格差距进行套利,在期货市场上同时签订购买6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和卖出12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提出问题: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期货合约的哪一种功能?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合约签订前后的风险特征分别是什么?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哪一类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可能是最高的?通过案例的呈现,展示了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的不同交易行为,让学生对真实的期货市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增添了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编写案例时,教师应对真实场景加以改编和调整,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共同讨论并最终形成小组报告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讲到债券和股票两种投资工具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设置如下几个主题供学生讨论: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和上市条件、投资者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决策时可能考虑的因素。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债券和股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培养多想、多问、多学的好习惯。课堂讨论法应用时需注意讨论的议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会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4结语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案例或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时间利用高效等优点,仍然是基础理论的基本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军.启发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7)中:373-374.

[2]孙晶,王丹.试析中国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119.

[3]张智霞.启发式教学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52-53.

[4]杨爱华.启发式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3(3):116-118.

[5]万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3):248-249.

第2篇: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证券投资学;课程

证券投资学是高校财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由于高校学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应该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类教学方法[1-2]。启发式教学法并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为一种适用于众多学科的普适教学指导思想[3]。由于该种指导思想具有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受到众多教育理论学家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的推崇。首先,启发式教学提倡问题式教学,教师不但要根据课程进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能力。其次,启发式教学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这种教育理念否定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挡一面的能力[4]。最后,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等综合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

2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从学习主体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或金融学基础知识,因此开设对象主要是大三或大四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授与接受”的单向模式。采取与学生交流的双向互动模式,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去关注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也就是说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5]。从课程特点来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对课程中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较大,加之证券投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等问题。启发式教学就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并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券投资的概念和原理,加深他们对于实践操作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无论基于学习主体还是课程特点的角度,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培养创新型投资人才的现实需要。可行性。由于启发式教学主要采用教思路、教方法、启思维的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象应该是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主体是高年级的大学生,这类学生具备接受启发式教育的必备条件,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在课前,教师需精心备课,抓住难以理解并适于拓展的知识点,比如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针对这些内容提出难易适度且具启发性的问题、编写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案例、设计情景模拟衍生品市场上产品交易等,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引出准备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运用,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接着可以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逐步引导、层层解析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点的表面含义,还启发他们探索知识点背后蕴含的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最后,在课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两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促使其今后不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包括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教学法和课程实习法等,在实践中被证券投资学教师运用最多的方法有三种: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

3.1问题导向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6]。对该种教学方法而言,课程知识内隐于问题中,问题的提出是教学过程的开始,问题的解决即是教学的终结,整个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例如在金融衍生品这一章讲过期货以后,需要讲解期权时,可以由浅入深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企业为了控制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可以选择哪些金融衍生工具?2)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对于期权的买方和卖方分别有怎样的风险特征?4)期权到期时的结算方式有哪些?5)怎样区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6)期权与期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锻炼他们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适度性原则。问题应该难易适中,设置一些学生尚不能理解但通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提出应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遵循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感知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期货合约的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大功能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几个案例帮助学生辨析三者的区别: (1)A企业1年之后需要购买大豆作为生产食用油的原材料,其担心未来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会上涨,为了控制大豆价格上涨的风险,A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与D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A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D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2)B投资者预计1年后大豆价格会上涨,为了利用大豆未来真实价格与现在远期价格之间的差额获利,B在期货市场上与E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B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E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3)期货市场上不同时期的大豆远期价格存在较大差异,6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远低于12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C投资者为了利用大豆不同交割期之间的远期价格差距进行套利,在期货市场上同时签订购买6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和卖出12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提出问题: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期货合约的哪一种功能?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合约签订前后的风险特征分别是什么?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哪一类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可能是最高的?通过案例的呈现,展示了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的不同交易行为,让学生对真实的期货市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增添了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编写案例时,教师应对真实场景加以改编和调整,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共同讨论并最终形成小组报告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讲到债券和股票两种投资工具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设置如下几个主题供学生讨论: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和上市条件、投资者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决策时可能考虑的因素。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债券和股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培养多想、多问、多学的好习惯。课堂讨论法应用时需注意讨论的议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会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4结语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案例或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时间利用高效等优点,仍然是基础理论的基本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军.启发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7)中:373-374.

[2]孙晶,王丹.试析中国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119.

[3]张智霞.启发式教学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52-53.

[4]杨爱华.启发式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3(3):116-118.

[5]万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3):248-249.

第3篇: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分析探讨

1高职院校中古代文学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探究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课程,于学生而言其开展大有裨益,进行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形式的发展过程,对文学的文体有基本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梦里。其次便是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学作品中真正感受古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真正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存在的内在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开展古代文学教学活动,能够通过作品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之下更具崇高的文学情怀,必要时能够将此运用于工作和学习中,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持续性发展。[1]

2高职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析

2.1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

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来进行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践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兴趣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通过两者融合的方法来激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学习的个人兴趣,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占有主动地位,教师通过客观合理的引导,能够帮助在学生探寻问题时起到一语拨千斤的效果。启发式教育关键之点就在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强调与引导,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寻文学作品中的相关知识,并结合个人兴趣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学生思维拓展的成效。甚至可以说,启发式教学就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自发的去开启古代文学的学习之旅。例如老师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教师可以针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进行提问,而对于这句话教师提问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诗歌字面意思的翻译,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曹操经历的了解于掌握,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个字去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2]此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作者提出的“问题去解读其他内容。通过提问来进行启发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向,把握其文学价值。

2.2借助情景式教学感悟学生

除了启发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权健教学来进行课程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品所蕴含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学习氛围生动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准确的体现出学生对于作品的把握程度及理解,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心理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陶冶学生情操。例如在学习著名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老师可以在朗读之时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使学生在进一步感受到诗歌所传递出来的意义,同时通过自我想象在脑海中勾勒相关画面,使学生能够自发的感受当时的情景,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再去学习《诗经•豳风》中的《东山》一诗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之上播放给学生,或者是制作成有特殊效果的课件,都能够使作者形象和诗歌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给学生,直接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感知与获取。

2.3利用表演式教学拓展学生

表演法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表演教学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融合,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文学作品的精髓,并融入自我的情感。谣言法教学的开展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借助自身的文学想象将文学作品“生动化”,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创新性[3]。例如教师在讲解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区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再通过小组讨论来这角色进行分类表演,让学生自发的去收集相关的表演道具,推敲作品中的台词,在这个文学作品的演绎过程中,学生对于《窦娥冤》自然能够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在表演时融入个人想法的展示,更能够体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理解的独特性与再创造性。

3结论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及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文学不仅仅包括了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而在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社会环境之下,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教育手段也在不断的优化,为了将古代文学课程的价值最大化,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正在与其他教学方法进行融合。通过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表演式教学,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积极主动地去探寻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魅力,逐步将古代文学作品与个人思想进行结合,直接性的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海楠.对开放教育专科《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80-82.

[2]王自红.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升本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4):111-113.

第4篇: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绘图能力;启发式教育

一、引言

《房屋建筑学》是我校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管理、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类专业基础课课。怎样做好课程设计教学,如何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所学的有关建筑类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基本建筑设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能让他们的想象力以及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选题问题。

课程实践环节题目选择的难易程度以及范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的效果,因此慎重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带领我校这几年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笔者总结出一些选题的难度:题目的选择要同时注意既不能过复杂也不可太简易,否会打击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相反,通过合理适中的选题能够使学生获取新的知识,激发出有特色的新的想法,增加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兴趣,使学生钻研劲头十足,实践效果就会更好。

2.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最终成绩评定方法有待改进。

我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最终成绩的评定设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等级标准如下:(1)优秀,(2)良好,(3)中等,(4)及格,(5)不及格。但学校的成绩输入并没有体现这一栏,只有实验课程总成绩,而且和《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得出学生最终成绩,这样的评定方法无法体现课程设计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所做课程设计的优劣。

3.课程设计指导时间的安排与课程设计深浅度问题。

作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除了担负着本课程的设计指导任务,还同时肩负着其它繁重教学任务。学生有时在课程设计中出现了疑难问题而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延误他整个课程设计的进程。另外课程设计指导的深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考虑的问题,作为指导教师,要多加以引导,不能完全包办,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要让他们通过实践锻炼,感到有所收获,有成就感。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去思考。

三、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内容

1.引导学生合理慎重选题,以达到实践环节教学目的。

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巩固房屋建筑学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选取必须覆盖建筑设计部分和建筑构造部分。设计题目要符合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还要有利于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接触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构造标准图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奠定基础。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常见四种:住宅楼、中小学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结构类型主要是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其中还是以主流框架结构为主。我们认为这四类选题接近实际生活,设计起来比较容易下手。一般情况下首选住宅楼和中小学教学楼。

2.尝试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自学和动手能力。

房屋建筑学集中实践环节首先要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还要引导学生查阅一些设计资料和设计规范。如果指导教师提前安排得详细且周到,就会使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积极开动脑筋,不主动查阅资料。这样的后果是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而且也不能引导他们认真思考问题和独立分析问题,对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因此,做为指导老师要善于动用启发的思维,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不应该简单地给予答复,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教师要敢于采用质疑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以往,我校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评定完全由学生上交图纸的图面质量作为依据,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查阅资料和规范、独立思考完成作业情况被忽视,这样很难对学生最终成绩作出客观的评定,同时也促使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消极态度。为了准确客观评定学生成绩,督促其积极主动学习,达到集中实践的目的,集中实践成绩评定可以分成三部分进行。①平时考勤打分,此考核分数占20%。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至少每天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及时掌握学生完成设计的情况。②图纸质量打分,此分数占60%。根据图纸质量和数量能准确地给以评定。③集中实践小组答辩打分,此考核分数占20%。集中实践答辩若单个学生进行,时间不足而且效果不佳,因此根据设计情况分小组答辩。小组答辩在全班进行,全员参加,当场指出错误,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这样既起到总结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又能准确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4.改革课程设计的实践方式,以理论设计和实际参观相结合。

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往往不太了解和熟悉,详图的绘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理论课程学习完以后,学生对工程实际还是并不了解,在集中实践之前指导老师可以集中时间带领学生到现场工地进行观摩并邀请有经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参观的建筑最好能选择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在观摩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把握观摩的建筑要与实践环节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观摩,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对细部构造能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四、结语

房屋建筑学及课程设计集中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它是学生首次独立完成的一项实践任务,不能只简单依赖集中实践的短短一周时间,而要从本学期初始就提前做好准备。这期间,指导教师要课外精心地准备,在课内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整个授课学期要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理论设计和构造绘图能力训练。做为指导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掌握最新设计理论,才能上好房建课,指导好学生的集中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南[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薛艺.《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21-23.

[3]董海荣,邵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

第5篇: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

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文字见之于《论语》,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今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展要求,我国高校普遍深化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启发式教学方法正是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创新型人才。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教师就更应该把启发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提升课堂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单一灌输、轻启发诱导,容易形成一种被动学习的氛围,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吸引力不足,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厌学为乐学,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启发式教学是指在课程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听课状态、思维能力以及交流水平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运用引探式、移情式和烘托式等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自身的观点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学会答变成学会问,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变得生动有趣。2、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有层次、有秩序地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是一种相对民主的科学教学方法。其特征如下:第一,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对思政课充满憧憬和向往。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再从自身角度出发,勇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查阅文献,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贮备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客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心理特征等多方面客观条件,灵活运用启发式。需要通过教师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讨论,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学习和思考。第三,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不再局限于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更加注重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想象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句话语,能带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一是针对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进行师生有效沟通交流;二是教师指导学生,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正确的答案。

二、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良好品德,形成理性的社会心态,提升政治素养的过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实践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对理论和知识的渴望,用心去体会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具体来说,在启发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采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课堂的趣味故事入手,丰富课堂内容,改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术研究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2、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再加之传统的理论课“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根本无法理解主要知识,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关注度,把句号课堂变为问号课堂,把单一灌输变为双向对话,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问题独立思考,主动查询资料,经过自己的提取整理,形成个性化认识,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用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去进行理论思索,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3、有利于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慕课、微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实践,鼓励学生勇于发声,提出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学生变得自信。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深入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并提出质疑,向教师咨询。通过师生之间的实践互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探索和创新。教师和学生摆脱身份的局限,能面对面、平等的沟通交流,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实现课堂的自主管理,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

三、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情境启发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有目地、恰当地引入情景启发式教学,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本文字的基础上,创设一个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场景,刺激学生身心的全部感官,使他们在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引起情感共鸣、思想共振,获取大量信息,从中去动脑思考。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采用情趣结合、情意结合、语言启发、环境启发。例如,教师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这个知识点时,当介绍到少年人生经历,可以一改传统的讲故事的办法,采取诗歌朗诵的形式朗诵所学的《赠父诗》,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情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一个虚假的历史空间,将学生引入其中,产生对伟人身处时代的感同身受,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青年志向远大和忧国忧民的个人优秀品质。2、对比启发式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相似的事物,对于不理解的学生很容易混淆,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因此,对于相近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用对比法,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比较,寻找两者的区别,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理解,从而获取知识。例如,当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讲到"时代变迁”的主题时,运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艺术语言,对比每个时代人的特有的拍照表情和动作:20世纪70年代拍照挺直的站立,80年代拍照比个“V”,90年代拍照可爱卖萌,“00”年代拍照各种放飞自我。通过趣味横生的对比,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时代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及行为习惯的变化。3、提示启发式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强调和提示包括关键词、讲例示、做实验等形式。所有的形式,都是教师明确提出,强调问题的突出重点,加强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当讲到抗战胜利的原因时,对一般叙述的讲解可以进行适当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猜谜的方式,提示学生“抗战胜利的原因”从三个古代著名历史人物的姓名方面进行思考。在一连串的提示之后,学生的兴趣达到高潮时,揭晓答案:屈原、苏武和共工,再趁热打铁深入讲解原因:屈服于美国原子弹、苏联的武力和中国共产党。这样,给学生古代人物提示,通过联想去挖掘人物背后蕴含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很容易的记住了抗战胜利的原因。总之,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用,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引人入胜,掌声、笑声、惊讶声不断,对于高校其他课程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启发式教学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娟.启发式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M].学理论,2016-12-05.

[2]柳丹.实现由“推”到“拉”的转变——由网络游戏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夏博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