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精选(九篇)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第1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 陶渊明 爱情 温润雅致

名叫柴桑县的村庄里,诞生了我国“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又名陶潜,世称靖节先生。在世人眼里,潜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田园诗人,是我国田园诗派的鼻祖。在《饮酒》五中用怡然自得之坦然诗句描绘了世俗之无赖,心态之淡定。而《归园田居》的田园乐趣,及《劝农》所描绘的农忙景象,表现了他性情的自然淳朴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学者们除了对他 “田园情”的研究,他志节清高厌倦世俗的人格魅力历来也是人们传诵的对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言生好大自然,而绝无媚“适”世俗的品性;“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迫切归隐之情;“晨风清兴,好音时交。D缴奚施?已卷安劳!”重返自然的心平气和的无忧无虑,表现了他的仁人志气之高,避世之迫切。

陶渊明所写诗文中,内容风格与其他诗篇大相径庭的当属《闲情赋》,在文中,他以满腔的热情,对一位容颜美貌的女子的倾心爱恋,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及勇气。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的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对爱情的向往,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作者心理,那女子是心目中的女神,是一位内外兼备的淑女形象。。她不仅有着“ 华首” 、“玄鬓” 、“ 纤指” 、“ 素足”素雅的姿态,还有“ 瞬美目以流盼, 含言笑而不分”娇羞神态, 更有“ 佩鸣玉以比洁, 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 负雅志于高云。”的内在修养。面对神仙圣女般的女子,深深吸引着陶渊明, 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爱慕倾心之意,他毫无掩饰地吐露他的真情实感,“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馀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衣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为了这个艳丽倾城的脱俗女子,堂堂七尺男儿甘愿放弃自身的尊严,心甘情愿的做她的衣领、裙带、发油、青黛、席子、鞋子、影子、烛光,扇子、鸣琴。看似简简单单的“ 十愿”,却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诗人刻骨铭心的爱恋。在封建意识枷锁的下,陶渊明却变成一个敢于为爱痴狂执着的追求者,鲁迅评价说:“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的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窗前’竟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胡思乱想的自由,究竟是大胆的。”(《且介亭杂文二集q题未定草(六),这份为理想幸福爱情的执着追求的伟大显而易见,他能写如此感人的言情丽句,是来自内心极其温润的情怀。

在《与子俨等书》中写道“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借《列女传》里的一个典故,表明自己安贫乐道志同道合的爱情观。《咏贫士七首》里说“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在饥荒岁月,妻子并没有责备丈夫的无能,反而是温言细语的劝告,并不是要消磨丈夫的大志,只是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为了孩子担忧一下。有人说这是写黄子廉的妻子,即使是黄子廉,这也假托借以黄子廉来表达自己对妻子孩子的深深内疚之情,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却不能给予妻子丰衣足食,看出陶渊明对仁妻的爱怜,夫妻两人的感情深厚,钦立先生在他所校洼的《陶渊明集》中就说:“

我们敬仰他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胸襟;叹服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羡慕他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可是经过以上的分析,一个有血有肉的陶渊明呈现在人们眼前,他不再只是众人眼中单一的的超然脱俗平淡处世厌世避俗的洒脱隐士。 他有缠绵悱恻的情思,望子成龙的期盼,孩子不爱纸笔的的无奈,希望诸子不为名利所累的矛盾,对孩子的深深歉意,体现了陶渊明为父的心酸之情;面对兄弟姐妹的的不幸离去,却不能像对待自己的生死那样洒脱,而为之痛彻心扉;虽说隐居避世,他却不是一味的与世隔绝,和同道中人也能谈天说地,他性情的随和由此可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陶渊明也向往爱情的美好,所以陶渊明不在一个单一的田园隐士,他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陶渊明[M].商务印书馆,1923.

[2]梁球.略论陶渊明诗文的人情美[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6).

第2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1)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5册第2页田园情怀《归园田居四首》。

【学习目标】

多角度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熟读五首《归园田居》,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优美的田园风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赵师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过杨村》 杨万里)

之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陶渊明。

2.出示课件。

陶渊明(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41岁时,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被后人尊称为“中国田园诗的始祖”。

二、诵读诗歌

1.请同学们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直至读熟,之后试读诗歌,齐诵诗歌。

三、读出内容

1.这五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后丰富充实的生活和新鲜的感受,说一说:反复诵读诗歌后你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印象。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____________,你看(听“____________”。

2.出示课件并小结。

陶渊明描写的一切,都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些这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幅恬静幽美、淳朴自然、清新喜人的图画,有没有他《桃花源记》的光景?

(出示课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读出意境

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会意境中那美丽的画面。诗中有画,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然后这样说话:“____________”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使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榆柳飘飘、桃李芬芳的平静的田园景色。“带月荷锄归”,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田野远处,村落隐隐,炊烟袅袅,深巷狗吠,桑树鸡鸣,宁静恬适,幽邃深远,自然和谐。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写出了乡村生活中邻里关系的融洽和谐,于平凡处见幽远。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愿”的是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几句简单的耕作生活诗中,读出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境,悟出了洒脱飘逸的韵味,却不失真挚淳朴的感情。

小结:陶渊明用朴素的语言,真率质朴地抒发出平淡的心境,描绘出幽远的意境(似涓涓细流,潺潺而来,清澈自然,平淡幽远),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极高境界。

五、读出品格

1.俗话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透过这五首诗,你了解了一个什么样的陶渊明呢?结合下面这个句式说一说。

我从“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陶渊明。

2.一直以来,人们对陶渊明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消极避世,有人说他失意隐居,有人说他追求本真,你认为呢?

陶渊明的经历:

(1)青少年时期受儒家学说影响,充满建功立业的幻想;

(2)29岁到41岁,为反复出仕和归隐时期。出仕是为了实现“明主贤君”的社会理想,归隐是因为官场黑暗污浊,理想难以实现从而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3)41岁到63岁是归隐时期。对统治阶级不再抱任何幻想,把诗歌作为反抗黑暗现实的武器,极写田园的清新静美,反衬官场的污浊丑恶,构想出理想的王国“桃花源”。

3.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官场黑暗,政治上无法作为;

田园静美,精神上自由闲逸;

远离尘世,道德上抱朴守拙……

(抱朴守拙:安于愚拙,不学巧伪,不争名利,不为外物所诱惑,持守本真)

4.把握主题。

作者的归隐是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自由宁静,是出于内心的意愿,并非消极避世。

于丹教授这样评价陶渊明:陶渊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他是一个不阿谀奉承、不谄媚求荣,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是一颗不慕荣利、不受世俗羁绊、敢于追求本真与自我的率真的灵魂。

六、链接丛书,拓展主题

1.陶渊明不屑在污浊的官场上阿谀奉承,选择在幽美田园中保持着自己的本心,感受着“种豆南山下”的悠然。纵观历史,很多仁人一直保持着对本心的追求。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贫贱不能移”,坚守本真。

范仲淹被贬离京,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借着洞庭湖的美好景色,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文天祥在国家危亡关头,誓与敌人抗争,被俘后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肯投降,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慨叹。

2.讨论“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今天这个纷繁的物欲世界,我们要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心呢?(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第3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他的一生平淡无奇,不但没有名垂青史的功业建树,而且没有激动人心的复杂经历。他曾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便在家乡浔阳隐居终老。他留下的作品只有120多首诗歌和12篇辞赋、散文,这些作品内容朴实,风格平淡,并不以奇情壮采见长,当时几乎没有受到文坛的注意。但是陶渊明身后的声名却与日俱增,最终成为受到后代士人无比敬仰的文化伟人。坡是才华横溢的天才,却认为李白、杜甫都不如陶渊明,并且“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与子由书》)。辛弃疾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却对陶渊明极表敬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水龙吟》)清代龚自珍甚至说:“渊明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舟中读陶》)一位终生隐居的穷苦读书人,竟会与功盖三分国的诸葛卧龙一样雄豪?陶渊明故居的平常松菊竟会成为万古高标的象征?让我们从他的生平说起。

陶渊明在《晋书》《宋书》《南史》中皆有传,此外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也撰有《陶渊明传》。陶渊明于东晋兴宁三年(365)生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宋元嘉四年(427)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三岁。他在东晋生活了五十五年,入宋后生活了七年,其生平正当晋宋之际的乱世。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身为东晋重臣,官至太尉、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进赠大司马。陶侃是东晋的重臣,为稳定东晋政权立有大功,功勋和地位并不亚于王导、谢安,但是他本是南方的溪族,年轻时曾打渔为生。在那个特别看重门第的社会里,陶侃虽居高位,仍不免被出身贵族的温峤骂为“溪狗”。陶侃身后不久,其家族就衰微了。以至于连陶渊明的祖、父叫什么名字,现已不很清楚。陶渊明虽为陶侃这位曾祖感到自豪,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出身贵族,相反,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总是“贫士”。请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自述: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篇短文并未声称是自传,但是沈约《宋书・隐逸传》称“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萧统的《陶渊明传》亦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见人们公认它就是陶渊明的自传。凡是传记文字,第一要务是交代传主的家世。然而《五柳先生传》中开篇即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这固然是故弄狡狯的文学手法,但也透露出作者对于郡望、阀闾、族姓等决定士人身份高下的种种因素的蔑视。陶渊明死后,其好友颜延之作《陶征士诔》以哀悼之,诔文中说陶渊明“韬此洪族,蔑彼名级”,正是对这种精神的准确叙述。“韬”者,敛藏也。“洪族”者,大族也。

陶渊明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二十九岁入仕,历任江州祭酒、荆州刺史幕僚、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四十一岁辞去彭泽令,从此归乡隐居,终身不复出仕。被后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为什么几度出仕?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得很清楚:“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可见他是为了养家活口才勉强出仕的。颜延之的诔文把陶渊明出仕的原因说得更加清楚:“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李善注指出后面二句包含着两个典故:一是《韩诗外传》所记战国时人田过之语:“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无以尊显吾亲,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二是《后汉书》所载的毛义之行为:“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入,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数辟公府,为县令,进退必以礼。后举贤良,公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可见陶渊明所以出仕,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奉养母亲。在这方面,田过的言论和毛义的行为就是陶渊明心中的出处准则。陶渊明的出仕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正因如此,陶渊明虽然几度出仕,但在职时间一共不过数年。他初作江州祭酒,“少日自解归”。后来的几任也都很短:任荆州幕僚达三年,当镇军参军仅一年,建威参军仅五个月,而最后一个官职彭泽县令只当了八十多天。晋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他从此彻底摆脱了官场的羁绊,像出笼的鸟儿飞向蓝天,《归去来兮辞》中说: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乡以后,陶渊明在家乡隐居。在当时的条件下,隐居生活毕竟是清贫,乃至艰苦的。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繁重的农业劳动是格外的艰辛。陶

渊明家境贫寒,耕种所得不足维持全家温饱,有时竟不免向人乞食。但即使如此,陶渊明还是坚决拒绝地方官府乃至朝廷的征召,这是高风亮节,这是对黑暗政治的批判和抗争!陶渊明四十一岁辞官归隐,六十三岁去世。这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涯,就是一部精神抗争的历史,是高洁的品节战胜富贵荣华的诱惑的胜利记录。请看在陶渊明去世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当时的江州刺史檀道济上门来拜访,这位檀道济不但是江州的地方长官,而且是刘宋皇朝的宠臣,他闯进陶家,以居高临下的语气规劝陶渊明出仕,说什么“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秉性贞刚的陶渊明早已绝意仕途,况且檀道济还不合时宜地把刘裕已行篡弑之事的当时誉为“文明之世”,这更使对刘裕篡晋极为反感的陶渊明忍无可忍。尽管此时陶渊明贫病交加,处境窘迫,但他断然拒绝了檀道济的劝说。话不投机的檀道济临走时竟然“馈以粱肉”,公然以权贵的身份对陶渊明进行物质赏赐,这种“嗟来之食”触犯了陶渊明的道德底线,所以陶渊明坚决不肯接受,“麾而去之”,即挥挥手让他拿走。一向待人彬彬有礼的陶渊明为什么会不顾礼数地“麾而去之”?因为檀道济的举止触犯了陶渊明的道德底线,“麾而去之”是对“嗟来之食”的拒绝,是对物质诱惑的坚决抵拒。

陶渊明终于在贫穷艰难却又恬静安宁的隐居生活中走完了人生。临终之前,他作《自祭文》云:“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果然,他的身后相当凄凉。挚友颜延之作诔哀悼,并与其友好商议后私谥曰“靖节征士”,此外无人为作哀吊文字,更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赠。以至于在他身后不久,沈约、萧统等人对他究竟是名“渊明”字“元亮”,还是名“潜”字“渊明”,就已不甚了然。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陶渊明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终于成为仰之弥高的人格典范。请看南宋辛弃疾在《鹧鸪天》中对陶渊明的礼赞: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二、污浊泥塘中的皎洁白莲

陶渊明生活的晋宋之际,堪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在陶渊明出生的四十多年前,东晋的第二个皇帝晋明帝向宰相王导询问晋朝的开国史,王导就把当初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残暴过程说了一遍。明帝听了,羞愧得把脸伏在床上说:“若如公言,祚安得长!”正如当时北方前赵的石勒所说,司马氏的政权是用狡诈和残暴的手段从孤儿寡妇手中夺来的。正因晋朝的政权不具有合法性,朝廷甚至不敢提倡忠君,整个社会便陷入缺乏道德准则的混乱状态。晋代的历史学家干宝写了一部《晋纪》,一般来说,叙述本朝历史的史书总要歌功颂德一番,可是干宝在《晋纪总论》中却对本朝政治严厉批评,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尤其感到痛心疾首:“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及至晋末宋初,士大夫更加道德沦丧,寡廉鲜耻。在那个充满着污泥浊水的泥塘中,陶渊明像皎洁的白莲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成为那个浊世中独一无二的人格高标。那么,陶渊明的人格究竟有哪些不同于流俗的体现呢?

首先,当整个社会都争先恐后地趋附权势与财富时,陶渊明却以清高、狷介的品格鹤立鸡群。晋朝的门阀制度根深蒂固,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既非德行,也非才能,而是门第。所以左思愤怒地说:“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茎寸径,荫此百尺条。”(《咏史》)枝叶繁茂的松树长在山涧底,柔弱的树苗长在山顶上。那棵只有一寸粗的小树苗竟然遮盖着百尺青松!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便是当时门阀制度的准确概括。当时不但王谢子弟聚居在建康城的乌衣巷里妄自尊大,社会上的其他人也对高门贵族心怀歆羡,直到梁代,连那个一心要造反的侯景都向梁武帝要求向王谢之家求婚。门阀制度下的价值观必然导致全社会追逐富贵的不良风气,正如干宝《晋纪总论》中所说,当时的士风是“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士人不但追求官位,而且裸地追逐财富。王戎身居高位,家财百

万,还每天晚上与妻子在烛光下摆弄筹码算账。和峤家财万贯却为人吝啬,人们说他有“钱癖”。正是在晋代,鲁褒的《钱神论》中出现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的话,故后人称钱为孔方兄。在这样一个污糟的环境中,陶渊明以我行我素的态度遗世而独立。陶渊明对以王谢为代表的高门贵族从未投过一丝歆羡的目光,相反,他对历史上那些贫寒终生的高士极为倾慕。他写了《咏贫士七首》,专咏那些安贫守贱的古代高士,比如荣启期、原宪、黔娄、袁安等。最值得注意的是咏黔娄的一首,诗中说:“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后二句说既不以高贵的爵位为荣,也不接受丰厚的馈赠,这正是陶渊明自己的处世态度的真实写照。陶渊明才到中年便辞官归耕,其后即使生活贫困乃至艰辛,也坚决不应朝廷的征召,这是对“不义而富且贵”的彻底拒绝,是对趋炎附势的世风的尖锐批判。有些论者强调陶渊明对晋室的忠诚,说他归隐不仕是出于反对刘裕篡晋。陶渊明确实反对刘宋篡晋,渊明的曾祖为东晋重臣,也曾仕晋,自然会有忠晋的意识。况且刘裕以狡诈残暴行篡夺之事,更使陶渊明十分反感。晋恭帝被弑后,陶渊明作《述酒》一诗,用瘦词隐语抒哀悼之意,便是明证。然而陶渊明归隐的意义远远高于不事二朝。他辞去彭泽令是在义熙元年(405),下距刘裕纂晋尚有十五年,此时刘裕纂晋之势尚未形成,陶渊明不能未卜先知。其实陶渊明对整个晋宋之际的黑暗政治都深恶痛绝,他竭尽全力去维护的目标是内心的操守。正因如此,志行高洁的萧统颂扬陶渊明:“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者乎!”南宋隐士朱敦儒晚年被迫出仕,后深感懊悔,作诗说:“而今心服陶元亮,作得人间第一流!”

其次,当整个社会弥漫着虚伪、浮躁、放纵的风气时,陶渊明却以真诚、纯朴的行为鹤立鸡群。道德沦丧的社会必然是虚伪的,晋代士人的假清高便是明证。比如享尽富贵荣华的王衍,竟然“口不言钱”。又如潘岳作有《闲居赋》,表达了恬淡高洁的情怀,但他事实上是个“望尘下拜”的卑劣小人。陶渊明对此深恶痛绝,他在《感士不遇赋》中痛斥:“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陶

渊明自身的行为则纯粹出于天真的本性,从无丝毫的伪装或虚饰。陶渊明彻底看穿了官场的黑暗本质,便决然归隐,决不做暂栖山林而心在魏阙的假隐士。朱熹说得好:“晋宋间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渊明却真个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晋宋人也。”(《朱子语类》)陶渊明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与当时的风气背道而驰。晋代士人多有放诞、等病态行为。西晋之初,阮籍、嵇康等名士蔑视礼教的放诞行为是为了抒发内心的苦闷,也是对于黑暗现实的反抗,但后来的士人袭其外表而失其精神,遂流于放荡纵恣,装疯卖傻。葛洪在《抱朴子》里揭露他们的丑态是:“或亵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宾则入门而呼奴,主则望客而放狗。”陶渊明生性真率,不修边幅,他有些行为也好像异于常人,比如当着旁人的面取下头上的葛巾来漉酒,漉完后又戴到头上去。又如与客人共饮而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如果陶渊明身为贵族中人,这些举止多半会被刘义庆视作风流轶事写进《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行为与上述狂士貌同而实异:那些狂士的放诞行为,多属装腔作势,颇像现代人吸引目光的“行为秀”;而陶渊明却一任情性,绝无伪饰。坡说得好:“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

辞官归隐是陶渊明个人的人生选择,清高、耿介及真诚、纯朴,是陶渊明个人的人格特征,这些都与当时的世风南辕北辙,为什么会得到后人众口一致的高度赞颂呢?换句话说,陶渊明特立独行的个人行为,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众所周知,只要不是无政府的社会,便需要有人做官,一个人选择做官为职业,当然是正当的权利。财富是生活的必要条件,人们追求更多的财富,当然也是完全正当的权利。但是,由于官员和富豪都能占有远远多于普通人的生活资料,都能获得远远超过普通人的物质享受,担任官职和追求财富的行为就难免包含着比较庸俗乃至卑劣的动机。况且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的总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占有太多,势必会损害其余的人。所以毋

庸讳言,担任官职和追求财富这两项行为中并不包含任何道德价值。假如一个社会的成员全都不顾一切地追求官职,而做官的主要目标仅是猎取荣华富贵甚至贪污狼藉;或者一个社会的成员全都不顾一切地追逐财富,而发财的目的仅是挥霍奢华甚至为富不仁,那么这个社会靠什么道德准则来维系?毫无疑问,这样的社会必然会陷入尔虞我诈、道德沦丧的境地。古人为什么要提倡廉退之风?其深层原因就是想用此来调节社会的秩序。春秋时代的伯夷、叔齐,平生并无功业建树,他们的事迹只是在继位问题上互相推让,武王伐纣后又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然而孔子称扬他们“求仁而得仁”,孟子甚至说:“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这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树立廉退之风的典范。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都需要提倡廉退之风,更不用说晋宋之际那种道德沦丧的乱世了。所以陶渊明的出现,确实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陶渊明用他一生的行为树立了一个安贫乐道、廉退高洁的典型,不但是封建时代的道德制高点,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即使对于个体人生,陶渊明的人格高标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正如上文所述,担任官职和追求财富都是人生的正当选择。但是假如你除此之外别无所求,假如你为了达此目的不择手段,那就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从而丧失自我,你就会被官职、财富这些身外之物异化。如今有许多人志在必得地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果屡考不中,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们不知道人生有多种途径,不入政界未必便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还有些人一心想着致富甚至一夜暴富,如果美梦破灭,便终日惶惶不安,或自轻自贱。他们不知道生活有多种形态,过多的财富其实并无实际价值。从唐宋到元明清,不知有多少士人在陶渊明面前顶礼膜拜,因为他们从陶渊明身上找到了精神的归宿,领悟了人生的真谛。难道在现代社会里的我们就不再需要陶渊明了吗?不!在这个浅薄、浮躁的时代里,许多人在精神上陷入了坐立不安的焦虑状态,陶渊明就是能帮助我们退烧的一帖清凉剂。陶渊明的人生观能够引导我们保持原有的善良、纯洁的本性,并抵御尘世的种种诱惑。

陶渊明的人格意义,就是其诗文的价值之所在。陶渊明诗文的最

第4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摘 要:美丽的沅水下游有个桃源县,这里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仙源乐土”。它得名于境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桃花源,县名自宋初沿革至今。桃源县名又与陶渊明千古流传的诗篇《桃花源记》有着极深的渊源。要知晓一个地区的历史,寻根求源,自然要先考察其历史建置。从其沿革可以窥知其发展历程与文化积淀,所以试对其历史建置及县名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桃源县;《桃花源记》;建置沿革

桃源县隶属湖南省常德市,地处省域西北市域西南,地域上与其他数市县接壤。东连常德的武陵、鼎城两区,南临益阳的安化县,西接张家界的永定区和怀化市的沅陵县,北靠临澧、石门和张家界的慈利县。我生于斯长于斯,浓烈乡土情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充满好奇。

一、桃源县的建置沿革

在桃源县西南部,美丽的沅水之滨,有处闻名的“世外仙境”桃花源。这里苍松翠竹,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让人流连忘返。据说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源仙境就是此地,“桃源”之名也由此而来。陶渊明所作是在东晋,桃源县名是否在当时就已有?这得就其历史建置说起。

战国时,楚为南方大国,辖地甚广,桃源在当时属楚地。秦一统六国后始建郡县,今湖南西部及北部多属当时的黔中郡。《水经注》载:“临沅县县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1]武陵郡建置于西汉初年,管辖今常德等地域。《水经注》又载:“汉高祖二年,割黔中故治为武陵郡,王莽更之曰建平郡也。”[2]可见,武陵郡在新莽时曾更名。《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其所辖诸县:“武陵郡,县十三:索、孱陵、临沅、沅陵、镡城、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3]一般认为是按照从沅、澧水系下游逐步向中上游县份的排序记载的。从地理位置上看,桃源居沅水下游,加上相关考古资料论证,多认为桃源归属当时的临沅县。《后汉书·郡国志》注疏:“武陵郡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4]即东汉时才建置沅南县。关于沅南县和临沅县《水经注》载:“临沅县与沅南县分水。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南有夷望溪,……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又东带绿萝山”“沅南县……在沅水之阴,因以沅南为名。”[5]夷望山、夷望溪、白璧湾均在今桃源境内,绿萝山在县南。由此推知,东汉时今桃源辖地以沅水为界南北部应分属沅南、临沅两县。所以今认为“古沅南县为今桃源,古临沅县为今常德”的说法是极不确切的。

《宋书·州郡志》载,曾置武陵太守、沅南令,属荆州刺史,后又几经变更。[6]《隋书·地理志》载:“梁置武州,后改曰沅州。平陈,为朗州。”[7]武陵郡在陈国灭亡后被废,炀帝大业三年重置。可见,这一时期政区建置更易频繁。《隋书》又载,文帝开皇三年,把临沅、沅南及汉寿合并为武陵县,隶属朗州。[8]《唐书》载:武陵郡隶属朗州,下设武陵、龙阳两县。[9]唐与五代基本沿袭隋的建置,所以今桃源当时一直隶属武陵县。

二、《桃花源记》与桃源

宋乾德年间,中央下达析武陵县的政令,荆湖北路转运使张咏经考察建议设置桃源县,县治设于沅水北岸,即今桃源漳江镇。理由:境内有因《桃花源记》传颂而闻名的桃花源胜地。由是至今,桃源县名已有千余年历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桃花源记》本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序文,寄托了他一生执着的田园梦想。文以清新、恬淡的笔墨,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由祥和的“世外桃源”,引得后世对它无限憧憬与向往。东晋是战乱频繁期,人们向往无阶级压迫、无纷争的“世外桃源”。陶渊明写出了世人心声,所以他笔下桃花源也成为了历代文人避世归隐的旗帜。这篇诗序中并没有给出桃花源的详细信息,文末还留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寻病终”之句,使得后人向往却又难寻其踪。所以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不是真实,只是作者的理想罢了。我觉得文学创作虽高于现实但终也源于现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应该是有其原型的。自公元前秦灭古巴子国后,逃亡的巴人流入楚武陵山区。有人误入后见他们未改秦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是可能的。《并非虚构》中就论证了陶渊明所作是以“武陵蛮”的生活现实为原型。[14]即有其原型,那原型又在何处?“桃花源”今地之说争论不断,有湖南省溆浦龙潭、江苏连云港宿城山之说等,浙江省鄞县西还有古镇桃源乡。

桃花源的道观雄伟,桃源风景更是秀丽。《水经注》载:“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南有夷望溪,水南出重山,遠注沅……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行者莫不拥檝嬉游,徘回爱玩。……又东带绿萝山,绿萝蒙羃,颓岩临水,寔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16]夷望山、夷望溪等都是桃源胜景。桃源也是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人才。北宋有诗人张隅,明有诗人文澍、江盈科,清朝有文史都很杰出的罗人琮。近代更有宋教仁、翦伯赞、刘炎、陈协平、覃振、刘戡等。桃源也曾是著名作家丁玲和沈从文学习、创作的地方。桃源还有这样的传说:晋孝武帝时,武陵渔人黄道真缘桃花溪误入桃源洞,遇到避秦难的秦人子孙,发现了这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记》就取材于此。

结语

当然,《桃花源记》不是单个原型的产物,它是陶渊明毕生经历和见闻加上理想和寄托所成就的。桃花源也确是因《桃花源记》而闻名。历代的文人学士竞相讴歌“世外桃源”,留下许多绝妙篇章,也成就了桃花源的盛名。人们向往没有喧闹、没有纷争的生活环境,《桃花源记》中追求的也是一种意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山灵水秀、人杰地灵的桃源就是这样的地方。愿桃源比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更真更美!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2][5][1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台北:世界书局,民国77:P466

[3] 班固.汉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3.6:P1594-1595

[4] (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郡国志[M].中华书局,1965.5:P3484

[6] (梁)沈约.宋书·州郡志[M].中华书局,1974.10:P1117、1125

[7] [8](唐)魏征.隋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2.10:P890

[9] (宋)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5.2:P1027、1029

[10] (元)脱脱.宋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5.6:P2194、2195

[11]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6.4:P1525

[12] (清)张廷玉.明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4.4:P1088

[13] 赵尔巽.清史稿·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6.7:P2192

[14] 彭伊立、覃武陵.《桃花源记》并非虚构——论桃花源与武陵蛮[J].民族论坛,2004(05)

第5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大多数的人认为,只要自己奋斗了,就能收获成功,就能体会到快乐,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断拼搏,不断向上,但是现实并没有这么让人称心如意,相反,很多人在不断拼搏后,对外呼吁的不是愉悦,而是更加枯燥的无味,孤独和寂寞。材料中的大学生周浩,就是鲜明的例子。

作为学生的我们,从小学时就产生了对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的向往,每当看到关于某某大学的简介,和相关招生资料时,心中便会油然而发一种冲动,激起我对学习的看重。学生们早已把它们看作自己的目标,当作最高的荣耀,可是学习是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目标定好,要去实现目标就有些困难了,而且竞争压力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自身实力的问题,目标也就矮了不少,高等学府瞬间就成为了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地,触不可及。但是大学生周浩的行为却让我们匪夷所思,他考进了万千学子心中的圣地,按理说应该与家人举杯相庆,好好修身养性,但是她并没有感到快乐,相反他觉得很枯燥,压力太大,所以毅然决定该行换道,选择了汽修专业。

针对周浩的事情,引发了网友很大的评论,有赞同他的,说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喜欢才可行,才会让自己问心无愧。当然也有反对他的,说他自己没有敢于战胜压力的勇气,就算换了学校,也不会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周浩的选择并没有错,只是对于我们和他身边的人来说,有些可惜罢了。我们从一开始到目前,都在朝着目标前进,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开心和快乐吗,哪怕给你一座金山,你还是不快乐,体验不到真实的自己,那一切不等于空白吗?既然是空白,你之前的努力汗水,不就都成为灰烬了吗?

第6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水浒传》;梁山泊;桃花源;渊源

梁山泊的演变历经了蓼儿洼―大野泽―巨野泽―梁山泊―安平湖―东平湖的过程。如今,当年号称八百里的梁山水泊已经在其原址干涸。水泊和连天芦苇,早已荡然无存。东平湖成为梁山泊唯一遗存水域。唐宋时黄河多次溃决,形成港汊纵横,山水交错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成为湖中的孤山。《水浒传》第十回、第十一回这样描述梁山水泊:“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径林峦。鹅卵石迭迭如山,苦竹枪森森如雨,深港水汊,芦苇荡荡……断金亭上愁气起,聚义厅前杀气生……”梁山泊的地域文化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酉阳桃花源集秦晋历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质奇观于一体。桃花源风景区与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极其吻合。是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探寻科学奥秘、回归绿色天堂的绝好地方。

一、“梁山泊”与“桃花源”的名字渊源

(一)“泊”和“源”解读

“泊,(pō)(山坡)湖泊(后起意义)”、“坡,阪也。从土,皮声。滂禾切【译文】坡,斜坡。从土,皮声”;“源,水源,源泉。《荀子・法行》:‘涓涓源水,不t不塞’(涓涓:形容细水长流的样子。t:壅,堵塞。)引:事物的开始,起源。《韩非子・主道》:‘知万物之源。’成语有‘源远流长’。”【源源】连续不断的样子。《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泊”和“源”都是水作偏旁。水,(shuǐ)。水,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河流。《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左传・僖公四年》:“君其问诸水滨。”泛,指江河湖海。《国语・越语上》:“陆人居陆,水人居水”水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式轨切。【译文】水,平,代表北方的一种物质。甲骨文中“水”的两边部分像许多水一同流去;甲骨文中“水”的中间部分,表示有深隐在内的阳气。大凡水的部属都从水。

(二)“梁山泊”的简介

《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柴进曾对林冲说:“既是兄长要行,小人有个去处。”“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书写如此,但史上真有八百里梁山泊吗?

《辞海》“梁山泊”条释:“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二十九《兖州府山川》云:“梁山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而名。上有虎头崖、宋江寨,其下旧有梁山泺(pō,同“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 “寿张县”条云:“梁山泺在梁山南,汶水西南流,与济水会于梁山东北汇合而成泺。《水经注》:‘济水北经梁山东’。袁宏《北征赋》所云‘背梁山截汶波’者也。”这说明,梁山泊在历史上确实存在。

“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儿洼里腾蛟龙。”一部《水浒传》使一百单八将家喻户晓,也使水泊梁山驰名遐迩。而梁山“v然一阜,坦首无锐。外有二三小山,亦断而不联”,能成为水浒好汉安身立命、征战杀伐的屏障吗?清曹玉珂《过梁山记》云:“险不在山而在水也。”书中的草莽英雄们正是凭借“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八百里水泊之险,坐拥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地利之器,杀贪诛污,擎替天行道大旗,除暴安良,扬忠义双全之名,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好汉歌,成就了一部“无出其右”的《水浒传》。

史书记载,从五代到北宋末,黄河曾有三次大的决口直泻梁山泊。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二《五代史》云:“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丙辰,滑州河决,浸汴、曹、濮、单、郓五州之境,环梁山,合于汶水,与南旺、蜀山连,弥漫数百里。”《宋史》云:“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六月,河决滑州,漫溢州城,历澶、濮、郓,注梁山泊。”又云:“神宗宁十年(公元1077年),河大决于澶州曹村。澶渊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由于黄河多次决口,加之北宋哲宗初年(公元1085年)汶、济二水泛滥,梁山周围地势低洼,大水潴汇于此,梁山泊面积不断扩大。

然而黄河“斗水七沙”,因其特殊的水沙特性,河水所到之处挟带大量泥沙,落淤后地势抬高,致使梁山泊原有水面渐渐难以为继。南宋末年到金元时期,黄河改道南行,更使梁山泊严重萎缩。据《金史?食货志》记载,到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泺水退,地甚广,遣使安置屯田。”但到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夏,“黄河暴溢”,洪水再度注入梁山泊,“水平地深二丈许”,“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里”,昔日淤田再成泽国,后随时间推移复又涸退。到明代,梁山泊完全失去黄河水补给,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明筑戴村坝,遏汶南流。岁久填淤,遂成平陆。”正所谓,八百里浩淼梁山泊,成也黄河,泯也黄河。

(三)“桃花源”的简介

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留下了一个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酉阳桃花源集秦晋历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质奇观于一体。桃花源风景区与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极其吻合。是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探寻科学奥秘、回归绿色天堂的绝好地方。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游客心中世俗喧嚣之外的净土。中国各地自称"桃花源"的景区很多,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北一华里处的桃花源是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考证后得出的,而且是还具有历史资料的记载。

桃花源集秦晋历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质奇观于一体。桃花源风景区与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极其吻合。酉阳桃花源位于渝东南武陵深山中的“凉都”世外桃源,是避暑的绝佳去处。酉阳地处武陵深山,重庆幅员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县,重庆唯有不享受高温补贴的县。酉阳成为“火炉”重庆名副其实的“凉都”。

酉阳桃花源景区大酉洞洞外桃林夹岸,落英缤纷,洞内土地平旷、阡陌纵横、良田美池、村落点布。有松峰耸翠、石室藏书、飞泉洒玉、玉盘仙迹、龟鹤遐龄、桃涧流红、机织烟霞等“桃源八景”。自古 “蛮不出洞、汉不入境”,令文人墨客神往,是休闲、体验、访古寻幽的绝佳去处。

二、《水浒传》和《桃花源记》写作的时代背景

(一)《水浒传》的写作背景

北宋(公元960-1127),历经9帝,到了北宋末年王朝极其腐朽、黑暗的统治,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日益众多的农民破家荡产,“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次民变。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十二月,徽宗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

(二)《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参考文献:

[1]孟超.《水泊梁山英雄V》[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年.

[2]孙述宇.《水浒传怎样的强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赵春香.《水浒传》,[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

[4]邵子华.《人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

[5]陶渊明.《桃花源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第7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装饰艺术;泥彩绘;陶刻

1 引言

紫砂出产于被世人称为陶都的江南古镇――宜兴丁蜀镇,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位于天目山的余脉和太湖接壤处。距离文化古都南京和商业发达的上海都不远,水陆交通发达。优越的地理位置,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宜兴商贾云集、文化繁荣,特别是独具一格的紫砂文化,在中国文化史和工艺史上留下了眩目的光彩。

所谓装饰艺术,就是以丰富、强烈而完美的装饰为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装饰是紫砂工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它将大自然的素材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繁就简”,将紫砂最精美、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按照不同的壶形,将简洁的传统字画或图案装饰在紫砂作品上,手法含蓄而提神醒目的,把实用与美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紫砂坯体上进行刻画、着色、彩釉等多种装饰手段,在紫砂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紫砂壶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紫砂装饰艺术源于明代,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形成了完整成熟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自然形体、写实装饰。明朝末年至清朝乾隆年间是紫砂陶艺的全盛时期,当时的紫砂业发展迅速,紫砂器皿造型丰富,制作精巧,更注重装饰性。初制的紫砂坯器必须经过精心的修整,有的还要加以装饰,其装饰手法多样,大致可归纳有贴花、绘写、雕刻、加彩、堆塑等。紫砂壶,造型独特,泥色多变,壶体装饰多样,以各式手法和手段增加壶体的美感,相得益彰。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是集书、诗、画、文字、篆刻融为一体的陶刻装饰艺术,除此之外,还有雕、琢、捏、塑、贴、绞、堆、绘、喷等其它方法,工艺技法独特,令人百看不厌。连倒角的一点处理也巧夺天工,令人赞叹。这些孕育了紫砂深邃的技术造诣和丰富的装饰。

2 紫砂器的装饰艺术

(1) 泥彩绘

紫砂的泥彩绘是与堆花、贴花、雕刻、点彩、粉彩、嵌金、银丝、描金、截印纹等装饰手段并存的一种装饰艺术。泥彩绘介于塑造与雕刻之间,使用描眉笔、雕刻刀、竹尖刀和竹叶刀等制陶工具进行紫砂陶的装饰、绘画。严格地讲分为泥绘、泥彩(彩绘)两种。泥绘是使用一种色泥(也可以是壶体本身色)绘制,泥彩是两种以上色泥绘制,泥色不透明、明暗层次可烘染而不可罩染。紫砂的泥彩绘并不是粉彩、点彩,是在生坯上用紫砂色泥绘制,烧成时随紫砂坯一起过1120℃~1180℃高温,不烧结、不含釉,也不施釉。所选用泥坯体含水份5%~7%时最适宜贴绘、装饰。

一件紫砂彩绘作品靠本身造型、装饰、构图和烧成后的肌埋效果来体现自己的形成美和艺术美。根据矿料和配比的不同,有深紫、栗色、朱砂紫、海棠红、墨绿、天青、石黄、黛黑等颜色。例如,可以在泥中加入无毒、无铅氧化金属粉沫作为色剂,调制成紫罗兰、菜椒色、攻瑰红、桔红、柠檬黄等,与等比原土紫砂包泥相比更为鲜艳,又不失紫砂本性。所有原料与配成料,在不同的高温烧成的色调并不相同,也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适当选用几种不同色调的泥料配制成新的色调,凭借经验、色调印象,利用不确定性的变化色差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紫砂属炻器,宜兴紫砂的“砂”字顾名思义,主要以颗粒状存在。精心绘制时须考虑材料限制,高温烧成的色彩氧化变化(窑变)与壶体收缩变化差异(开片)等因素。特别注意,有些主壶体收缩不同,彩泥绘的选料可改用“生砂”或“熟砂”调配。

紫砂具有地域性的民族色彩,可以吸收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技巧。彩绘装饰以原土紫砂泥的泥绘方法为基础,吸收了绘画、彩瓷、漆器等的装饰方法。

(1) 先轻轻地勾画出轮廓,直接用色泥薄薄平涂于红花、绿叶、楼台亭阁或人物鞍马之上,用工具趁湿快速将画面处理均匀、平整,然后勾勒、染色,一层层染色,一层层平整处理。最后重新勾勒轮廓线。(2)选用团泥、芒果泥与较淡的中性泥制作壶坯体。充分利用壶本色进行着色、染色、层层染、层层处理。这种方法用泥薄厚得当,要恰到好处,但不能有堆起。(3)根据所表现的客观对象的固有色,选用烧成收缩相近、较淡色泥( 如团泥)作为主体泥色。用泥绘方法可堆起、可平涂。趁湿处理出层次来作为铺底,然后以色泥层层分染,层层调色,层层加染,层层平踏,最后调整全部画面,用色泥点苔、配景。(4)先轻轻勾出白描线条,用色泥堆绘出线条,来表现所绘对象线条,然后辐以点景即可。(5)多种方法并用,可堆、可绘、有雕刻、有分染,表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个性特色的彩绘图画。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高温瓷釉料的特性,在成品上再加工,二次复烧,弥补“不足之处”。先用釉料调配的色泥铺底,稍干燥后加盖紫砂色泥,绘画图案。但所绘面积不可大,掌握技巧,恰当、适时适度。

(2) 陶刻

除了泥绘,紫砂另一个重要装饰艺术是陶刻。由于陶器泥坯易于刻划的缘故,在最早的木刻文字尚未发现以前就有了陶刻文字。据现有的资料证实,陶刻文字早于甲骨文、金文、简牍等,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文字。在关中地区出土的商周时代的瓦和陶器上就有了陶刻(有编号、人名、也有铭文)。在秦代出土的陶俑陶器上都证明作坊的陶刻,表现陶工名字的陶文,也有刻上皇帝诏文的陶刻。以上,完全可以说明随着原始陶器的出现和发展就有了陶刻的存在,也可谓紫砂陶刻的渊源。

紫砂陶器的产生也必然会出现紫砂陶刻,也是作者在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的一种形式。如元末蔡司 《霁园丛话》里记载:“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可为一例。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的供春壶下攀梢处壶身上也划有小篆“供春”二字。考时大彬等名手的传器,都铭刻“时大彬制”和制作年款,亦有题刻辞句于前,后署作者姓名和年代的名家传器,此在史籍及传器中例证亦多。这一时期的铭文大都在茶壶底部壶盖口圈之外延。由于铭刻的兴起,也带动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不少制壶艺人都在书法上下过工夫,如张叔未曾得时大彬壶有诗云:“削竹镌留字铭,居然揩法本黄庭”。史籍上又记有:“陈子畦书法有晋唐风格。”,“沈子澈髋制极古雅浑朴。”“陈子卿款仿钟太傅(钟 )贴意。”“……陈鸣远……形制款识,无不精妙。”(《桃源客语》)当时工艺名家,无不注意书法,即使本人不擅长,一壶制成也必请善书者代为署款。像陈辰(共之)、汪大心诸人竟誉为“陶之中书君”(中书君即笔之别称),专替壶工们代书,带镌铭款名氏的。

明乾、嘉年间茶事兴盛,紫砂茗壶吸引了社会上精于书、画、金石家及文人墨客,他们纷纷地介入紫砂,在出样定制的同时往往要挥毫饰壶。如吴骞《阳羡名陶录》记有:“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细砂作紫棠色,上庚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砂壶图考》说:“沈子培太史藏六角壶一具,式如宫灯,色浓紫,陈眉公(继儒)题四言诗句,分书于壶六页间,且代伯 (蒋时英)书款,珍品也。”《砂壶图考》又提到郑板桥定制一壶并亲笔所书,镌刻诗文“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由此可见,当时有不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从热忠于品壶、赏壶进而投入到紫砂壶艺的创作。当然上述文人的偶尔介入或一时所好,都为文史资料的记述,流传之传器并不多见。

第8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1)。高30.3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形体修长秀美,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胎薄,局部可透光影。白釉细腻而莹亮,白中泛青。口沿内绘青花卷草纹,瓶外腹部绘人物故事图,故事内容表现了陶渊明外出会亲访友。据《靖节先生集・五柳先生传》记载,陶渊明宅前有五棵柳树,因而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常携琴会友,又因有脚疾,才常有两童子随从服侍,该图案十分形象地描绘了陶渊明外出携琴访友的情景,陶渊明前边走,两童子边走边语,前后呼应,周围有柳树、鹿、石、花卉陪衬,布局得体,宛如一幅元代精美的墨笔人物画。上下各配蕉叶纹、变形莲瓣纹、卷草纹,都为元代典型的绘画风格。瓶底书釉下青花“又”字。该“又”字似是符号性的标记,与钧窑瓷器的一、二、三、四……相类似。

元青花折枝花玉壶春瓶(图2)。高25.5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7.5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底有釉,圈足一周露胎处有较明显的火石红烧制痕迹。通体施白釉,白中泛鸭蛋青色,瓶上的纹饰为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折枝花卉一周,上下纹饰以弦纹间隔。青花色泛灰暗,花卉自然、流畅、简练,为国产青料,应是景德镇元代早期的作品。

元青花花卉纹蒜头瓶(图3)。高15.8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4厘米。蒜头瓶口,细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底无釉,露胎处留有铁锈斑点痕迹,蒜头边纹饰为一周双莲瓣纹,颈部一周回纹,腹部绘折枝梅花纹,腹下部绘一周勾莲纹,青花色泽有深有浅,有浓有淡,梅花的花瓣色泽较浓艳,为苏尼勃青料重点涂色的部位,其余为淡雅的国产青花料,每层纹饰以淡雅的泛灰色青花间隔。笔者认为,绘制方法为先用国产料绘画,然后在重点部位再绘苏尼勃青料,这样既使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更有立体感,同时又可节约珍贵的进口苏尼勃青料。

元青花青花花卉小罐(图4)。高6.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6厘米。矮颈,丰肩,往下渐收,平底。肩部双弦纹间草纹一周,腹部以弦纹相隔,画折枝两枝相对称。纹饰虽然简练,但画法讲究,既有铁线勾勒,又有分水渲染等传统国画手法,用笔酣畅有力,干脆利索,保持了元瓷那种粗犷奔放的特点。青花料发色淡雅,明快悦目,含铁量低,是典型的国产青花料。施釉不到底,白釉泛青色,莹润明亮,平底无釉,为火石红色,胎稍粗,刀削痕明显,内壁中间一接痕,外较平整,是景德镇窑的产品。

元青花束莲如意纹F(图5)。高4.7厘米,口径14×17.2厘米,底径9厘米。F是西周、春秋时流行的盥洗用具。该瓷F形似瓢,圆形,有流,流下有一小环纽,内中心绘青花束莲纹,内壁绘一周花卉。外壁绘变体莲瓣纹,瓣内绘如意云纹。青花料色深处有下凹现象,为标准的苏尼勃青料。通体施白釉泛青色,口沿和底无釉,呈火石红色。造型优美,纹饰工细。青花艳丽,为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由于这件瓷器在多年前就发表过,因此,后来在社会上见到有仿品,并且仿的造型、青花、纹饰都较差。

元青花菱花口单凤纹碟(图6)。高1.6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13.3厘米。盘为花口,平底。内绘青花单凤,内壁绘一周卷草纹,施鸭蛋青色釉。砂底,有密集的铁锈斑点,该器物十分精巧秀美,纹饰流畅自然,是国产料和进口的苏尼勃青料的混合作品,没有看到同样的第二件。但是由于这件瓷器在多年前出书发表过,因此,后来社会上见到有仿品,并且仿的造型、青花、纹饰都较差,可以看出仿者本身并没有真正见到该器物,只是在书上看到想当然而已。

元青花月梅纹洗(图7)。高6.2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6.5厘米。敛口,鼓腹,矮圈足,不太规整,挖足较草率,灰白胎,稍泛红色。肩部画斜道带一周,腹间主题纹饰画梅花、月亮,线条粗犷率意,一气呵成,好似书法的大写意笔法,但可以看出画的是两枝梅花,两两相对,两梅之间,画一半月,是元代常用的纹饰。里外施白釉泛青色,有细小纹片。青花灰蓝,浓处泛黑,釉白中泛青,此件器物有专家认为是云南玉溪窑的产品,笔者认为还是景德镇元早期的作品或者是景德镇附近的产品。

二、真赝元青花瓷器的鉴定与区别

近年来,随着对元代瓷器的深入研究与收藏热的升温,人们对元瓷的青睐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但元瓷似乎很神秘,市场上仿品又这么多,究竟怎么来辨伪?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体会是:

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白,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由于含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器底不施釉,称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有红色斑,俗称火石红。大盘盘口多采用菱口,凤形壶与八楞缸为元代的特有造型。

2.元瓷白釉泛青色,釉质虽莹润,但常有积釉,积釉有时如泪痕,青花常有晕散现象。

3.元青花大多为宽而较矮的圈足,一般器底、盖内不施釉,器胎轮旋纹粗糙,接合处有明显凸起接口。

4.元青花发色有浓艳、淡雅、青灰三种。浓艳是用进口苏勃泥青料,淡雅是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相当部分的青花烧成后有黑色斑点且颜色较深。

5.元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就是通常说的“满画”,这是元代至明代特有的绘画技法。

6.元代青花传世少,因而身价很高,故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大多数赝品器底的火石红做成深橘红色,釉面稀薄,有过分晕散,画意呆板等,只要多看,便能辨别。

三、元青花的研究历程和存世数量

元代青花瓷器以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器最具代表性,纹饰清晰华美,蓝色沉静,白色透明微微闪青,所使用的钴料为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进口料的特点为钴料中含锰的成分少,含铁量高并含有钾,与国产青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截然不同,用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国产料色调淡雅,没有黑斑,绘画纹饰比较简单。二元配方的运用,青花釉里红瓷器的装饰技法,使景德镇跻身于全国制瓷业的领先地位,不仅风靡一时,而且独领600多年。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博士,依据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文青花云龙双象耳瓶,参照对比伊朗阿特别尔寺和土尔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藏青花瓷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海内外流传相类似的青花瓷器,归纳定为“至正型”。从此推动了广泛研究元青花瓷器的热潮。改革开放后,江西、内蒙等地又陆续在墓葬、窖藏中出土了元青花瓷器,使人们越来越认清元青花瓷器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 地的元青花瓷有500多件,而发掘出土的更是少之又少。先后发掘出土的青花瓷器,为元代青花瓷器的再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以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瓷器为标准器对比,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轻薄,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常见器物有高足杯、碗、盘、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当时生产数量有限,属民用瓷。另外一类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为多,其共同特点是大器者胎体厚重,小件轻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该类器件做工精良,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十多层,画得很满,但繁而不乱,层与层之间留一周空白,器底端两层之间无空白,每层纹饰内容之间没什么关系,如经常是在缠枝菊、蕉叶、缠枝莲、缠枝牡丹之间夹杂云凤、云龙、杂宝、海水江牙等,将毫不相干的纹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这类瓷器国内传世品极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见,绝大多数是窖藏出土。估计是由于当时发生了某些突然变故,在不便随身携带的情况下,埋于地下保存的。

第9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石川县立美术馆在日本文物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很多重要的艺术展览都在此地举行。4月22日至5月13日,由石川县立美术馆举办的“中国陶瓷名品展”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百多件几乎涵盖中国历代名窑的瓷器,也让这里再次掀起了一股中国陶瓷热。也许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中国陶瓷都来自一位年过八旬的日本收藏家——伊势彦信,这也是他的藏品继1994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后的再次亮相。

伊势彦信生于日本北陆地区的富山县,这里也是日本茶文化盛行的地区。在茶文化的传播中,很多都是以中国陶瓷为载体,从小的熏陶让他对陶瓷有着深厚的兴趣。伊势彦信最早的收藏是印象派油画,而三十年前的一个机缘的巧合,让他开始接触中国陶瓷,并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地深爱上这个门类。在一次展览上,他被一件明代永乐时期的青花瓷盘所吸引,没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精美的陶瓷,他被深深地震撼和打动了,而这件明代永乐的青花瓷盘,也成为伊势彦信的第一件藏品。

虽然没有家传的渊源,也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但对于陶瓷的收藏,伊势彦信却一直坚持着严谨的收藏态度和艺术与学术并行的专业路线。他的藏品少而精,虽然收藏了三十多年,但藏品的总数也只有两百多件。他一直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一方面,争取在年代上涵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精品。在本次展览中,精选出来的120件作品就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唐代三彩仕女的丰腴富贵、宋代青瓷的端庄典雅、元代青花的粗犷大气、明代彩瓷的秀丽简约、清代官窑的富贵奢华,日本文物界对这个展览的评价是“宛如一部中国陶瓷的发展史,从一个展览可以看出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脉络”。另一方面,伊势彦信的很多藏品都流传有绪,很多都曾是日本知名收藏家的旧藏,在收藏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而对于这些瓷器的日常保管和整理,伊势彦信也是颇费了一番心血,邀请日本文物界的资深专家协助,使每件藏品都有详细的档案资料,并且保持完好如新。

伊势彦信不仅是一位文物的收藏者,还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同样是在三十年前,伊势彦信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基金,对促进艺术的专业研究和推动年轻艺术家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而对于中国,伊势彦信也有着浓厚的感情,不仅曾多次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并在清华大学进行过主题演讲,同时还表示未来会考虑在中国设立相关的机构,从事中日两国文化和艺术品的交流,同时也为两国青年艺术家的推介搭建一个桥梁和平台。

虽然年过八旬,但伊势彦信给人的感觉与实际年龄完全不符,性格率直的他充满着激情和活力。他曾说艺术品的收藏带给他无限的快乐,每当面对这些精美绝伦的中国陶瓷,宛如和古人隔空对话,与千年前的古人进行着心灵的沟通。千年的窑火,让这些藏品承载着古人生命和精神的延续,也传播着文化的精髓。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快乐。